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附设外语学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在酸碱盐之间进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3.《中国诗词大会》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诗是浪漫的,化学是严谨的,然而诗人却将严谨的化学融入浪漫唯美的诗歌中。下列诗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下列各选项中,事实与解释不符合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B金刚石很坚硬,石墨却很软构成的原子不同C酒精可做温度计内的填充物温度改变,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D液氧和氧气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A.A B.B C.C D.D5.下列有关数字“2”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3Zn2+:3个锌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CO2: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1个氧分子C.2S:2个硫元素 D.:碳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 B.物质分类模型C.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7.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CH4 C.Ca(OH)2 D.H2O8.巴南区目前正大力推进“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B.吸完烟后的烟头不随意丢弃C.牲畜粪便及时收拾,集中入厕D.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9.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D.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原子是显电性的10.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A. B.C. D.11.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为()A.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D.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的瓶中,燃烧更旺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图为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3)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旧浑浊,请写出可能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_。14.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如甲、乙两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中玻璃管里的活塞可以活动,活塞的左端管内有密封的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相通,试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结束并恢复至室温时,活塞应停在约_________cm处。(2)图乙比图甲的优点是____________。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请回答:(1)写出上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2)某同学想利用上述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请回答:①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该装置尚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②若要用制得的氧气做蜡烛燃烧的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3)某同学选择C,D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①经检查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添加药品方法为:先在仪器b内加入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下同),再在分液漏斗内加入_________,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②反应发生后观察到C中产生大量气泡,D中导管口无气泡冒出,其可能原因是:______。③若用G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验满时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填“c”或“d”)口外,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16.取一支白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1)写出蜡烛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2)点燃蜡烛,观察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3)如图①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2秒后取出看到火柴梗_____处先碳化变黑。(填图中的字母)(4)如图②将蜡烛吹灭后可看到一缕白烟,白烟的成分是_____。(填序号)A.二氧化碳B.水蒸气C.石蜡固体小颗粒(5)甜叶菊苷的叶子甜度高是一种新型的甜味剂。如图③小晴取适量的甜叶菊苷放在蜡烛火焰上燃烧,并将醯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于火焰上方,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她认为甜叶菊苷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其他同学认为小晴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2015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为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抗疟药。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请回答下列问题:(1)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2)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18.下图是某种化肥广告内容,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NH4NO3读作______,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2)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广告是否属于虚假广告?_________(3)50千克NH4NO3与多少千克NH4HCO3(碳酸氢铵)的肥效相同(即含氮元素质量相等)。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分别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3)t2℃时,把75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2%的溶液,应加水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发生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复分解反应也不一定在酸碱盐之间进行,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2、D【解析】
A、原子可以再分,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A错;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所以不是实际质量,故B错;C、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是1,故C错;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但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D正确。故选D。3、D【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详解】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包含了分子做无规则的道理,故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水的状态变化了,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铁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涉及了蜡烛的燃烧,故涉及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D。4、B【解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食物腐烂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故A解释正确;B、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解释错误;C、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是利用了酒精分子的间隔受热变大,遇冷变小,故C解释正确;D、液氧和氧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故D解释正确;故选:B。5、D【解析】
A、3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错误;B、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故错误;
C、2S中的2表示2个硫原子,故错误;
D、中的2表示碳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正确;
故选:D。6、D【解析】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中质子不在原子核内,故错误;B、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模型中化合物没包括在纯净物中,故错误;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故错误。D、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在解答时,根据物质的构成示意图、组成部分的从属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判断。7、D【解析】
A、O2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错误;B、CH4是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Ca(OH)2是由钙、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点睛】氧化物的特点是:1、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2、属于化合物。8、D【解析】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即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B、吸完烟后的烟头若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因此不能随意丢弃,故B不符合题意;C、牲畜粪便及时收拾,集中入厕,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D、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浓烟,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故选D。9、A【解析】
【详解】A、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正确;B、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C、氢原子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错误;D、由于原子核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错误.故选A.10、B【解析】
A.用凸透镜引燃白磷,测定结果更准确,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符合题意。C.白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不符合题意。D.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根据注射器活塞运动的情况的情况,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12、A【解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烧杯漏斗低滤纸破损(合理即可)【解析】
(1)标号仪器名称:①烧杯②漏斗;(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低于滤纸的边缘,避免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影响过滤效果;(3)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旧浑浊,原因:滤纸破损导致。14、4使用乙装置可使反应产生的白烟不易泄露,不易造成空气污染(或乙中白磷全程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测量结果更准确)【解析】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白磷充分燃烧恢复至室温,体积缩小20%左右,活塞应停在约4cm处,故填:4。(2)如果采用图甲装置实验,在瓶外点燃白磷时产生的白烟会污染空气,使用乙装置可使反应产生的白烟不易泄露,不易造成空气污染;另外乙装置实验中白磷始终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无需点燃之后再放入容器中,测量的结果更精确。故图乙装置实验与图甲装置实验相比,优点是:使用乙装置可使反应产生的白烟不易泄露,不易造成空气污染(或乙中白磷全程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测量结果更准确)。15、长颈漏斗锥形瓶A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F或G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CaCO3+HCl→CaCl2+H2O+CO2装置漏气d【解析】
(1)a是长颈漏斗;b是锥形瓶;(2)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②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要用制得的氧气做蜡烛燃烧的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F或G,因为这样收集的氧气干燥,不影响产物水的检验;(3)①经检查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添加药品方法为:先在仪器b内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再在分液漏斗内加入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aCO3+HCl→CaCl2+H2O+CO2;②反应发生后观察到C中产生大量气泡,D中导管口无气泡冒出,其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气体从c管进入,满了之后才会从d管跑出,故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d口外,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16、硬度小外焰内焰焰心AC二氧化碳还可能是蜡烛燃烧生成的【解析】
(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2)点燃蜡烛,观察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3)如图①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2秒后,可以看到接触火焰的火柴梗的两端先变黑,即A处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4)如图②将蜡烛吹灭后可看到一缕白烟,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练习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汽车拆解回收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师岗位2025年公开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注册电气工程师题库试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三农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指南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2025年度公开招聘在职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中医药产业2025年国际市场拓展中的中医药产业国际化法规研究报告
- 环保公司警告处分管理规定
- 环保公司物料管理规章
- 环保公司供应链风险管理办法
- 无废工厂宣传课件
- 酒店预算培训课件
- 关于财富的课件
- 2025-2030中国汽车工程服务外包(ESO)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华为荣誉激励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实验室PH电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及应用
- 第四单元整本书阅读《红岩》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特色小吃街商业运营与管理合作协议
- 金提炼过程中的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考核试卷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