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斗争与文化交锋时空坐标线索特征线索一:斗争折服。为争夺资源,人类历史上时常出现斗争。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开疆拓土,建立浩大帝国。资本主义兴起后,各大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斗争,最终演化为两次世界大战。斗争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使人们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给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峻破坏。线索二:文化交锋。斗争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沟通、交汇、传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在这些斗争过程中,被折服、被压迫者争取解放的斗争艰苦卓绝,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走向了瓦解。第11课古代斗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化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历史上的闻名斗争,理解斗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相识斗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供应了契机。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运用时空定位,分析亚历山大远征对西亚和北非等地域文化演化产生的影响;把握蒙古三次西征的概况。2.史料实证和历史说明:通过阅读相关史料,理解亚历山大远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沟通所产生的影响。3.唯物史观:通过对希腊化时代文化内涵的了解,相识世界多元统一的特点;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对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三次西征影响的分析,评价斗争对文化沟通的影响。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1.亚历山大远征(1)概况:公元前334年,_马其顿__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_波斯__帝国,折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阔地区。(2)影响①破坏:斗争给_被折服__地区造成了严峻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肯定程度上被打断。②试图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_希腊文化__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亚历山大激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的目的及由此产生的影响(1)目的①加强对被折服地区的限制和管理,维护帝国稳定。②赢得当地人民的好感与支持,缓和与被折服者之间的关系。③显示政权合法性与正统性的须要。(2)影响①扩大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基础,在肯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对被折服地区的限制与管理,维护了帝国的稳定。②打破了民族界限,为东西方各民族间的语言沟通、风俗习惯的相互适应供应了良好的条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沟通。2.“希腊化时代”(1)“希腊化世界”和“希腊化时代”①“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其部下陷入混战,帝国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_塞琉古王国__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②“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折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2)“希腊化时代”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①希腊化世界希腊人和马其顿人融合A.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_高级官职__,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税收实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B.被折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②希腊文化的中心东移:在希腊化时代,_希腊文化__的中心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希腊化世界中民族迁徙融合的缘由和结果(1)缘由:亚历山大本人的推动;希腊本土的人口压力;斗争造成的希腊人与当地人的杂居;广袤富有的亚洲土地对希腊人的吸引;政策的开明、开放。(2)结果:同城邦时代相比,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日益疏远;希腊化国家的公民将留意力转移到个人生活上来,追求生活的富有和精神的满意。③文学、科学等领域的发展A.缘由:被折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_希腊文化__的碰撞和沟通,促进了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的发展。B.表现a.学者们系统整理和探讨了_《荷马史诗》__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日看到的版本。b.欧几里得编写的_《几何原本》__流传后世。c.阿基米德提出了闻名的物理学定理。d.埃拉托斯提尼利用探险家供应的资料,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e.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_神经系统__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探讨。3.西亚、北非文化的长期影响:另外,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_希腊化__世界保持长期影响。在广阔的乡村地区,农夫仍如过去一样,说着他们祖先的语言,保持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希腊化时代”文化发展的缘由(1)伴随着统治者的扩张,希腊文化的中心渐渐东移。(2)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推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科学与希腊人的求知欲和新奇心结合在一起,大大刺激了“希腊化时代”人们对于学问的探求。(3)一些文化中心城市的形成,为这种文化沟通和融合供应了重要的条件。(4)很多统治者热心资助追随他们的科学家进行科学探讨。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沟通1.蒙古的三次西征的概况(1)第一次西征:1218年,中亚的_花剌子模国__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报仇为由,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2)其次次西征:灭亡金朝之后,蒙古发动其次次西征,折服今_俄罗斯__、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始终打到今德国、_匈牙利__和巴尔干半岛。(3)第三次西征: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攻占_巴格达__。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_四大汗国__,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2.蒙古三次西征的影响(1)破坏:蒙古的三次西征,给被折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峻破坏。(2)客观进步:蒙古的三次西征,客观上推动了_东西方__的沟通。①其次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访报告流传至今。②意大利旅行家_马可·波罗__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留居17年,后经海路返回。③同一时期,住在大都的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3)蒙古西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①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②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他们来自不同地域,说着不同的语言,被称为“_色目人__”。③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改变。思索:蒙古西征推动东西方沟通的缘由有哪些?提示:(1)疆域宽阔,扫除了交通障碍。(2)便利的交通,供应了条件。(3)民族连续的推动。(4)统治者重视东西方的商业往来和文化沟通。(5)宽容的宗教政策。主题古代斗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化(史料实证,历史说明)史料一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折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踪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化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汲取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探究1:依据史料一,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提示1:作用:打破了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各自发展的状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沟通与融合;传播了先进的语言文字;基督教汲取了东方宗教的因素,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史料二然而,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折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起先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见。这一点极为重要,是后来文艺复兴的社会基础。可以说,没有蒙古西征对欧洲教皇和封建贵族的沉重打击,欧洲社会很难跨入文艺复兴。13世纪蒙古西征,14世纪就起先文艺复兴,两者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探究2:依据史料二,概括蒙古西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2: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拓展】1.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1)主动影响:①文化上,在客观上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当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②经济上,使希腊同西亚、中亚、印度等地的贸易更加亲密。③思想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2)消极影响:亚历山大远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多数财宝。2.“希腊化时代”文化的特点(1)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2)文化融合是军事折服的结果。(3)文化中心渐渐东移。(4)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3.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的影响(1)对中国:大量“色目人”进入中原,促进了多民族交融;西征过程中,加深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大批移民迁入中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沟通,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对西方世界: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中国的技术独创传入西方,加强了东西方贸易往来,也引起了西方人对东部的憧憬,刺激了西方的殖民扩张。1.(2024·安徽滁州期末)公元前324年,在苏萨实行了古代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带头娶了波斯国王的女儿,很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与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依据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亚历山大此举意在(B)A.融入波斯上层社会B.扩大帝国统治基础C.消退东西民族裂痕D.传播希腊民主政治解析:依据材料“亚历山大带头娶了波斯国王的女儿,很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与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可知,通过同波斯上层的联姻,有利于稳定帝国的统治,扩大帝国统治基础,B项正确;融入波斯上层社会,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解除A项;“消退”,表述肯定,解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对希腊民主政治的传播,解除D项。故选B项。2.(2024·重庆统考)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斗争成功后……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习俗……还有当地的法律,有时候甚至是原来的国王和总督也会被重新任命,坐上原来的位置。马其顿人负责统领军队,而当地人来做行省总督。”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D)A.照搬被折服地的治理模式B.体现较强的专制主义色调C.阻碍了马其顿文化的传播D.具有因地制宜的治理特点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在斗争成功后敬重当地的风俗,沿用当地的法律,重用当地人参与管理,可见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具有敏捷、因地制宜的特点,D项正确;据材料可知,虽然亚历山大帝国在斗争成功后敬重当地的风俗,沿用当地的法律,但是负责统领军队的是马其顿人,可见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并不是照搬被折服地的治理模式,解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专制色调,反而体现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具有敏捷开放的特点,解除B项;材料虽体现了亚历山大帝国敬重被折服地区的文化风俗,但并不能代表马其顿文化不在被折服地区的传播,解除C项。故选D项。3.(2024·湖南名校联考)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亚历山大帝国则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当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它们的共同影响是(A)A.希腊化地区的扩大B.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C.全球性联系的建立D.导致了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都有助于希腊文化的传播,促进希腊化地区的扩大,A项正确;希腊人并未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解除B项;全球性联系建立于新航路开拓之后,解除C项;当时处于古代时期,近代西方文化出现于中世纪之后,解除D项。故选A项。4.(2024·广西河池期末)有学者认为,希腊化时代是地中海文明中的一个完整时代,是伴随亚历山大折服而来的希腊文化的“全球化”。这说明希腊化时代是(A)A.东西方文明大沟通的时代B.亚历山大统治的时代C.人类第一个全球化的时代D.经济空前旺盛的时代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希腊化时代是伴随亚历山大折服而来的希腊文化的“全球化”,说明此时代是东西方文化大沟通的时代,A项正确;亚历山大统治时期是希腊化时代的起先,时间短暂,解除B项;第一个全球化时代的说法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定论,解除C项;经济旺盛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解除D项。故选A项。5.(2024·江苏盐城)“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退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亚洲畅通无碍。”“蒙古的西征,带给西亚和东欧地区的是一场空前的人祸。”上述材料(C)A.探讨了蒙古西征的路途B.剖析了蒙古西征的战术C.辩证看待蒙古西征的影响D.认可蒙古西征促进文化沟通解析:据材料可知,“一场空前的人祸”体现的是蒙古西征给被折服地区带来灾难,“畅通无碍”体现的是蒙古西征打破了地区界限,加强了不同文明区间的沟通。综上可知,材料辩证看待蒙古西征的影响,C项正确;关于蒙古西征,材料虽然提到西亚、东欧,但是没有详细讲到西征路途,解除A项;材料中不涉及蒙古西征战术的信息,解除B项;D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材料无法体现,解除D项。故选C项。6.(2024·云南文山期末)公元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进行了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浩大的蒙古帝国。蒙古人的西征也是农业文明时代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最终一次大规模的折服活动。下列对蒙古人折服斗争评价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