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_第1页
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_第2页
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_第3页
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_第4页
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弃疾词三首

第一课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他是南宋豪放词派、爱国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有《稼轩长短句》四卷。他流传至今的词作计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与苏轼合称为“苏辛”。同时辛弃疾也吸取了婉约词细腻蕴藉的长处,在以豪雄英伟之气为主调的同时,也不乏清丽、婉约之作,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调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在文人中,他是个英雄;在英雄里,他是个文人。一世之雄,万古人物。走近作者走近作者1、起义南归时期。21岁曾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活捉叛徒张安国,归顺南宋。

2、辗转任职时期。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3、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被罢职,闲居在江西上饶前后近20年。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请一起欣赏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陈彼得演唱《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整体感知:

请大声朗读一遍诗词,读准字音、停顿,读出感情。方法指导

鉴赏诗词基本三步法:一、写什么(描绘的画面)?二、怎样写(运用的手法)?三、为何写(诗词的感情、主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学习上片一、发挥想象,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写出了什么特点?

元宵之夜,街市上张灯结彩,仿佛是被春风吹开了的千树万树的花朵。那纷纷从空而降的火焰,又像是春风吹落的无数星星。

装饰华丽的马车,上面全是盛装的贵族女子,一路走来,香气四溢。凤箫吹奏出动听的乐曲,彩灯闪耀,变幻多姿,整个晚上舞鱼舞龙的节目精彩纷呈。

明确一:描写了元宵夜热闹繁华的场面

花千树(花灯之多)

星如雨(烟花之盛)

香满路(贵族之众)

动、转、舞(舞灯之欢)

一、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写出了什么特点?二、上片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暗喻。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夸张(或渲染)。极力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借代。以“宝马雕车”代指车上盛装的贵族女子。多感官描写。“香满路”通过嗅觉写盛装的女子芳香娇艳,“凤箫声动”通过听觉、“玉壶光转”和“鱼龙舞”通过视觉,形象地描写出人们沉浸在灯火辉煌、载歌载舞的欢乐氛围。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下片一、发挥想象,下片又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盛装的女子们戴着各种各样绚丽的饰品,姿态盈盈、欢笑着走过去了,只有身后的香气在夜里飘散弥漫。

借代:以‘蛾儿雪柳黄金缕“这些饰品借代盛装的女子。我在汹涌的人潮里找寻她千百次却总是不见踪影,忽然,回头一看,她竟在灯火幽暗的偏僻角落里。二、下片写了元宵夜的哪两种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一是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词人心中的“那人”。贵族女子:宝马雕车、浓妆艳抹、欢声笑语、尽态极妍。那人:没有参与狂欢,独自待在一个灯火幽暗僻静的角落。那人与贵族女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她的自甘淡泊,不同流俗。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三、鉴赏主旨联系背景:该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祖国半壁江山正处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而南宋朝廷,却置中原故土于不顾,偏安江左,“只把杭州作汴州”,对主战的爱国志士多加排斥和打击。面对这样的现实,作为坚定的主战派的辛弃疾,能与之同流合污吗?这就是此词的用意所在。三、鉴赏主旨“那人”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词浓墨重彩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狂欢的盛况,但题旨并不在这里,也不是对这种“盛况”的肯定和褒扬,而仅仅是作为背景材料。实际上,作者对人们的狂欢,含有贬斥之意。词中的“那人”才是作者的褒扬对象。词中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

梁启超评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四、比较鉴赏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辛弃疾《青玉案》和李清照《永遇乐》都是写元夕的,试比较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方法上的异同?李清照《永遇乐》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永遇乐(李清照)相同点不同点立意手法内容:都是以元宵灯节作为描写对象。立意:都不是为了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气氛,而是借以寄托另外的思想感情。表现方法:都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独处于灯火稀落之处的孤高女子,借以表现自己不同流俗的政治操守和高洁的人格。用较多的笔墨来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抒发如今的身世之慨和家国之悲。比喻、夸张、对比(世俗与那人对比)对比(今与昔、人与我、乐与悲多方面对比);以乐写哀等。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