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学科(水平三)五年级_第1页
《体育与健康》学科(水平三)五年级_第2页
《体育与健康》学科(水平三)五年级_第3页
《体育与健康》学科(水平三)五年级_第4页
《体育与健康》学科(水平三)五年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与健康》学科(水平三)五年级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

……第三次课

授课学校:北塘小学

授课班级:505班

授课教师:安婉玉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案设计上,体现“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在教法学法的选择上,注

重多样性,循序渐进,由简入难,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

术,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兴趣,在反复的练习中寻求成功,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敢于承担自我责任,不推卸,不怪罪他人的责任心,为今后的教学竞赛和终身体

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五-六年级水平三软式排球章

节。软式排球具有重量轻、体积大、制造材料柔软,不易损伤手指等特点,而且击出的球飞行

速度慢,学生玩起来的趣味性较强。排球是由准备姿势、移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

网等技术动作组成,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隔网对抗类的球类运动项目。软式排球教学共6课时,

本次课是第3次课。本课我们所学习的是垫球技术即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

用双手前臂的前部击球,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出的技术动作。其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

接拦回球及接应各种低球。其动作易学,比赛中运用较多。垫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比赛胜负,

因此掌握好垫球技术对于排球比赛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正面双手垫球,其目的是发展学

生的上下肢力量和协调性,体验位移、速度、时空的运动感觉,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同时,

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通过挑战自我,培养学生自信心,敢于承担自我责任,果

敢、拼搏、相互协作等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5)班,学生共48人。学生的课堂纪律非常好,学习热情高

涨,但是学生在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差异,通过之前教学过程,已经掌握了

一定的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但一部分学生的动作不够规范正确,技术动作僵硬,身体不够

协调,老师将在布置练习中多提醒学生要适当的放松肢体,提前做好准备,移动到位,找到合

适的垫球部位和击球点;另外有一部分女生比较怕球,老师要在教学课程中要多用语言鼓励,

帮助她们建立信心,克服心理困难。

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

课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目标

1.90%的学生能够说出排球的基本技术名称(准备姿势教学重点:准备姿势时

及移动、垫球、传球、发球、扣球及拦网),以及准双脚、双膝、双手的位

游戏备姿势的动作要领,在老师的口令下迅速做出准备姿置与方法。

活动势的动作。

教学难点:集中注意力,

第一和准

2.90%的学生能够说出排球移动步伐的动作要点,并且注意来球;重心降低并

次课备姿

在老师的口令下快速移动;80%的学生能做到准备姿势落于前脚掌;移动快速

势与

并步快速移动,为下节课学习垫球打下基础。稳定。

移动

3.学生在练习与游戏,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游戏的学习

习惯,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正面1.80%的学生能够说出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动作教学重点:“插、夹、

第二双手要领,并且能完整做出徒手垫球动作。压、提”击球部位准确,

次课垫球上下肢协调用力。

2.80%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正确垫球技术动作,在练习

(一)

20次能将球垫给同伴成功10次以上。10畀的学生能够教学难点:垫球时全身

做出垫球的基本动作,10强的学生能结合快速移动及准上下肢协调动作正确。

备姿势,能做到移动垫球。

3.学生在模仿练习中,培养他们相互合作学练的意识

和习惯,建立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人际

交流能力。

1.85%的学生能够说出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插、教学重点:夹臂、压腕、

夹、压、提”,准确说出垫球技术中的垫球手型、击提肩,找准垫球部位和

球点和垫球部位,并且能够做出垫球时“插、夹、压、击球点。

提”的关键动作。

教学难点:判断到位,

正面

2.80%的学生在2人一组互抛互垫的练习中能够先移全身的协调配合,动作

第三双手

动后找准垫球部位和击球点。在安排的20次练习中成规范准确。

次课垫球

功率达到70%以上。10%-20%的学生能够自主移动,把

(二)

球垫给同伴,注意控制力量大小。

3.学生在互抛互垫练习中,培养他们合作学练的意识

和习惯,在练习中要相互配合默契,主动担当责任,

自觉从自身找出问题,不责怪同伴。

1.90%的学生能够说出排球的排球垫球技术的动作要教学重点:正确的击球

领“插、夹、压、提”,并且能理解对排球垫球技术点、击球部位和结合下

的用力顺序:蹬地、伸膝、抬腰、略抬手臂。肢深蹲,主动用力垫球。

正面2.60%的学生能够正确做出深蹲后腿先发力,上下肢协教学难点:垫球时全身

第四双手调用力送球,在练习中能将球垫高15次以上,10-20%的协调配合,技术动作

次课垫球的学生能够做到将球稳稳地垫给同伴(注意控制力量规范准确到位

(三)和方向)。

3.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积极挑战自我,培养学生的自

信心和兴趣爱好,养成乐于与同伴相互交往,团结互

助的优良品质。

正面1.90%的学生能够说出排球的排球垫球技术的动作要教学重点:注意力集中,

第五

双手领“插、夹、压、提”,并且能知道移动对垫球技术及早做好准备,快速移

次课垫球的重要意义。动到位。

(四)

2.70%的学生能够正确做出快速移动一步后垫球技术教学难点:垫球时全身

动作,在3人练习中能将球稳稳垫给同伴15次以上,的协调配合,技术动作

10-20%的学生能够做出移动后垫球时注意控制力量和规范准确到位,相互配

方向。合。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培养他们合作学练的意识和习惯,

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养成乐于与同伴相互交往,团结

互助的优良品质。

1.95%的学生能够说出排球的排球垫球技术的动作要教学重点:注意力集中,

领“插、夹、压、提”,并且能知道主动移动对排球及早做好准备,判断准

垫球技术的作用及意义。确,快速移动到位。

2.80%的学生结合上次课内容,能够正确做出快速移动教学难点:垫球时全身

正面

一步后垫球技术动作,并且注意控制力量和方向,在的协调配合,技术动作

第六双手

2人对垫练习中连续垫球6次以上。10-20%的学生能规范准确到位。

次课垫球

够提早判断,自主移动将排球稳稳垫给同伴,注意控

(五)

制力量和方向。

3.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在排球活动中形成

热情、开朗的性格,积极参与锻炼的习惯,具有进取

精神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五、本课教学目标

1.85%的学生能够说出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插、夹、压、提”,准确说出垫球技术中的

垫球手型、击球点和垫球部位,并且能够做出垫球时“插、夹、压、提”的关键动作。

2.80%的学生在2人一组互抛互垫的练习中能够先移动后找准垫球部位和击球点。在安排的20

次练习中成功率达到70%以上。10批20%的学生能够自主移动,把球垫给同伴,注意控制力量大

小。

3.学生在互抛互垫练习中,培养他们合作学练的意识和习惯,在练习中要相互配合默契,主动

担当责任,自觉从自身找出问题,不责怪同伴。

六、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夹臂、压腕、提肩,找准垫球部位和击球点。

难点:判断到位,全身协调配合,动作规范准确。

七、场地与器材

场地1块,音箱一个,排球50个,球框4个,球托40个,标志物4个

八、预计练习密度

本次课练习密度为50%-60%,预计心率为120-130次/分。

九、教学设计(见附页)

十、预计效果

预计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能够实现。预计本次课学生最高心率为120-130次/分,学生在

课堂中练习密度为50360%,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带领下,观察、想象、练习、思考如何让自己更

好的找到合适的垫球部位和击球点,得出提前做好准备,自主移动到位,练习的效果会更好,

进一步为下节课打好基础。同时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了新的运动体验,有助于他们互帮互学的团

结意识,培养敢于承担自我责任,不推卸,不怪罪他人的责任心,以及增加对排球这项运动知

识的了解,在终生运动意识上拓宽了更多的可能性。

教学1.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内容2.跑动穿梭垫球

1.85舞的学生能够说出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插、夹、压、提”,准确说出垫球技

术中的垫球手型、击球点和垫球部位,并且能够做出垫球时“插、夹、压、提”的关键

学动作。

习2.80舞的学生在2人一组互抛互垫的练习中能够先移动后找准垫球部位和击球点。在安排

的次练习中成功率达到以上。的学生能够自主移动,把球垫给同伴,注意

目2070%10%-20%

控制力量大小。

3.学生在互抛互垫练习中,培养他们合作学练的意识和习惯,在练习中要相互配合默契,

主动担当责任,自觉从自身找出问题,不责怪同伴。

重点夹臂、压腕、提肩,找准垫球部位和击球点。

难点判断到位,全身协调配合,动作规范准确。

教学

教学内容教法指导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

程序

1.教师集合整队,检查1.集合要求快、齐、静

人数。

2.同学们问好!队形:

2.师生问好!

3.集中注意力,准备上OOOOOOOO

开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3.宣布课的内容,提出课。

XXXXXXXX

部分

学习目标和学练要求

一、课堂常规

00000000

3'(老师讲解和同学发

言时候,不得拍球,要XXXXXXXX

抱紧球)★

4.布置见习生。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1.教师带领学生绕排1.学生注意力集中,充队形:

准备

球场地教学慢跑,同时分热身,听清哨音,快

部分一、准备活动复习排球的准备姿势。速做出正确动作。一路纵队沿场地

进行慢跑。

5,1.热身慢跑;(2声短哨,学生迅速2.学生听从指挥,积极

做出准备姿势)快速将排球传到每个

2.准备姿势复习;

人手中。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队形:

准备姿势要领:

3.学生在音乐的伴奏

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XXXX

两脚左右开立,屈下跟随老师做排球操,

同的8队,第一个同学

膝,身体重心稍前倾积极模仿,认真练习。XXXX

将球快速传给后面的

同学,依次类推,直到XX00

每个同学都拿到球,看

3.游戏:传递球XX00

哪组配合的最好。

4.热身操:排球操XX★00

3.老师带领学生做排

1)伸展运动XX00

球操。

2)腰部运动0000

3)弓步运动0000

4)手腕脚踝运动要求:团结合作、

充分热身,注意安

全。

巩固运用体验成功1.教师复习讲解排球1.学生认真听讲,努力队形:

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回忆垫球的动作要点、

一、巩固学习垫球XXXX

要领击球部位、击球点和用

动作要领:力顺序。XXXX

垫球手型:叠掌法

基本

“插”两臂前伸至球2.学生仔细观察,认真XX00

部分垫球部位:手腕上10cm

下,使两臂的垫击面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出形成的平面,用平整XX00

27,对准来球。

而稳定的击球面迎击3.学生认真练习垫固

XX★00

“夹”两手掌根紧球。定球。

靠,两臂夹紧XX00

击球点:腹前一臂距4.学生认真练习2人

“压”手腕下压离。垫固定球。0000

“提”下肢蹬地,提教学要点:插、夹、压5.学生认真练习一抛0000

肩,压腕的动作迎击提。一垫球。

要求:

球,两臂在全身协调

6.学生仔细观察老师

动作的配合下伴送1.学习过程中注

所说的错误动作,看自

球。2.教师组织学生练习意力集中,认真听

身是否有错,及时改

徒手练习:讲;在练习过程中

正。

要时刻保持纪律,

1)“准备”、“1”、

1.徒手模仿练习;(87.学生开始进行远距积极体验动作。

“2”

次)离垫球练习。

2.一抛一垫练习

2)“小碎步”+“垫球”

2.2人垫固定球(+8.学生练习穿梭跑动中学生近距离两

小碎步)(8次)。3.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垫球练习。人相距4步,远距

垫固定球。离为6-8步,注意

3.2人近距离一抛一9.学生自评并认真评

安全间距。

垫练习(10次2组)。4.教师组织学生练习2价。

人一抛一垫练习。2.教师强调两人

4.2人远距离一抛一

相互配合,抛球要

人垫球(10次2组)。5.教师巡回指导,及时

由上而下的抛一

纠错。

个弧度球。

6.教师纠错(可能发生

3.眼睛盯着球,及

的错误):

早做好准备,移动

1)移动不到位,击球

到位找到正确的

点和垫球部位不正确;

垫球部位和击球

提醒学生眼睛盯着球,

点。

及早做好准备,早移动

队形:

到位。

XXXX

2)重心过高,送球靠

抬手臂;提醒学生尽量XXXX

蹲低点用推送球。

X0

7.教师组织学生练习

X0

远距离一抛一垫(垫球

时重心降低,用腿发力XX00

送球)XX★00

X0

X0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0000

方法、规则。

0000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队形:

练习。

二、游戏:跑动穿梭1.学生仔细听讲,听清XXXXXXXX

3.教师提醒注意安全,

垫球。(3-4次)楚规则,熟悉练习的方

以免发生碰撞。X0

法和规则。

方法:8人一组,4

4.教师点评,身体素质X0

人一纵队,一人抛球2.学生积极参与练习,

的重要性。

后跑到队尾,另一边锻炼身体素质。X0

的学生垫球,然后跑

3.准守规则,安全第X★0

到队尾准备练习,做

O

X0

3-4次。

X0

00000000

注意:

1.在游戏过程中

渗入并体会诚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