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西汉和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_第1页
第4讲 西汉和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_第2页
第4讲 西汉和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_第3页
第4讲 西汉和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讲 西汉和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4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奠定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政治上:汉朝在保留秦制基础上,采用郡县分封并行、推恩令、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任用酷吏、察举制等措施,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经济上:铁犁牛耕大范围推广,汉武帝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抑制工商业者,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西汉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外经济交往更加频繁;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形成全国性商业中心(长安)文化上:汉初“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的演变,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时空定位:9年25年184年220年前202年西汉建立王莽建立新朝东汉建立黄巾军起义东汉灭亡西汉东汉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2.治国思想:奉行“黄老无为”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1)原因:①长期战乱使汉初人口锐减,经济凋敝,政局不稳;

②吸取秦朝速亡教训。(2)措施:①减轻刑罚。②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③削减军队,用和亲暂时避免战争。④承袭秦制,郡国并行。(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一、西汉初: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名词解释】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黄老之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与民休息”,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无为不等于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积极无为思想。无为=不妄为=顺天而为,与民休息。【思考】分析汉初“与民休息”的原因?萧规曹随:汉初萧何任丞相,治事省约宽缓,“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其继任者曹参仍照章实行。吕后女主称制后国策不变。时段措施汉高祖“兵皆罢归家”,商人不得拥有土地,“田租十五税一”汉文帝汉景帝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田租三十税一”汉初郡国并行制形势图(刘邦)据秦之地,用秦之人,承秦之制。

——陈苏镇一、西汉初: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至腐败不可食。——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材料二(吴王)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司马迁《史记·吴王刘濞列传》材料三:汉初,匈奴势力强大,多次袭击汉朝边境材料四: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于守令。消极:王国问题;匈奴问题;土地兼并;地方豪强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汉初的“无为”而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积极:经济恢复,

社会稳定。“文景之治”有为的可能性有为的必要性巩固大一统——从“无为”到“有为”阳谋!无法拒绝的推恩。1.地方——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配套措施:“左官律”;“附益法”;“酎金夺爵”。二、汉武帝:积极有为,巩固一统

(一)政治:政治制度的变革推恩令: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则归郡管辖。左官律: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官吏在诸侯国任职为“左官”,受政治歧视,诸侯犯罪左官依《左官律》连作,旨在孤立诸侯王。附益法:严禁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至于弃市。酎金夺爵:酎金是春节祭祖时诸侯要献的贡金。武帝时以列侯所献“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借口,削夺106位列侯爵位和封地,基本解决了离心诸侯。易错:推恩令只是分割了封国土地,没有从本质上改变郡国并行制。2、中央——加强皇权:中外朝制度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重用身边近臣,形成宫中决策机构中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沦为执行机构外朝。提升尚书令的作用。二、汉武帝:积极有为,巩固一统

(一)政治:政治制度的变革3、选官制度:察举制察举制是汉武帝时确立,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各郡国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授予官职。标准:品行和才能作用:拓宽人才选拔范围,巩固统治。二、汉武帝:积极有为,巩固一统

(一)政治:政治制度的变革地方举荐中央考核演变: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崛起,他们逐渐控制了地方的推荐权。容易任人唯亲;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二、汉武帝:积极有为,巩固一统

(一)政治:政治制度的变革4、加强中央集权——监察制度:刺史制度选必1内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照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演变:

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刺史改称为州牧,州逐渐演变成一级行政区,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东汉末年已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①武帝将地方豪强强制迁移关中;②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地方豪强游侠势力。5、稳定社会秩序:镇压豪强,任用酷吏领域措施影响上计制,

御史参与审核沿袭秦律,《九章律》;发布法律文告—令中央: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边疆管理:北击匈奴;西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征服西南,平定百越叛乱;东北设乌桓校尉边疆开发:屯戍政策,移民屯田加强中央集权;利于民族交融;利于边疆开发;利于中西文化交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考核法律边疆、民族对外张骞通西域,推进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与繁荣;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沟通东西二、汉武帝:积极有为,巩固一统

(一)政治:政治制度的变革6、其他措施:选必一二三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2.盐铁官营:政府垄断盐铁生产和销售;3.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4.征税(算缗告缗)抑商:算缗、告缗令,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商人应入市籍,不得衣丝乘车。算缗:对工商业、高利贷者等征收财产税。吿缗:鼓励揭发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规定把没收违令者资财的一半奖励给告发人。各地设均输官京师设平准官二、汉武帝:积极有为,巩固一统

(二)经济大一统——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作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增加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领域措施经济赋税田赋(轻)人头税(重)和徭役、征收财产税户籍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有专人主管;百姓成为“编户齐民”;定期人口调查基层治理县下设乡、里、亭。建立什伍组织,互相监督社会救济建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商贸货币等统一,促进全国商品流通;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订立契约,规范商贸关系二、汉武帝:积极有为,巩固一统

(二)经济大一统——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二、汉武帝:积极有为,巩固一统

(三)思想大一统:尊崇儒术董仲舒2、董仲舒新儒学体系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统一,中央集权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避免暴政

③“施行仁政”“德刑并用”

——缓和社会矛盾④“三纲五常”

——伦理道德上维护统治秩序1、目的:通过思想的统一维护政治的统一。3、影响: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巩固专制皇权。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知识总结】汉武帝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政治大一统推恩令、创立中朝、察举制、刺史监察、任用酷吏经济大一统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思想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疆域大一统北击匈奴、经营西域、征服西南地区

西汉时期已经在政治制度创建、中央集权强化和边疆区域开拓方面取得大量成果,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负担沉重,社会动荡不安。

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加重了农民身上的赋税……农民最终不得不卖掉他们唯一剩下的家财——土地。在汉帝国投入财力物力进行军事扩张的同时,对帝国统治构成真正威胁的是地主势力的逐步膨胀。……朝廷政治核心衰退的另一个标志是外戚对宫廷中枢的控制力越来越大。

—摘编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土地兼并外戚专权豪强地主政权旁落王莽篡权2.兴:光武中兴措施作用政治经济文化加强皇权节省开支,提高工作效率缓和阶级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缓和阶级矛盾继承汉朝尊崇儒学传统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重视儒学三、延续大一统——东汉兴衰

结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汉光武帝刘秀1.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局面皇帝早逝幼主继位外戚专权皇帝长大诛杀外戚宦官干政汉桓帝以后,东汉朝政长期被宦官把持,一些正直的官员、士大夫、太学生上书揭露宦官的罪行,反被宦官诬告为“党人”逮捕入狱,并扩大禁锢范围,史称“党锢之祸”。(2)党锢之祸(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母后临朝君权旁落依靠宦官3.东汉衰亡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继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把持朝政夺回君权本质:专制皇权加强三、延续大一统——东汉兴衰

三、延续大一统——东汉兴衰

3.东汉衰亡(3)豪强地主势力崛起

追随刘秀一统天下的28员大将,成为朝廷新贵,权倾朝野,并逐渐形成“累世公卿”集体,即豪强地主。

东汉中后期,豪强地主大量占有土地、奴婢,修建起一座座规模宏大、自给自足的田庄,甚至公开组建武装,成为地方割据势力。特点:政治上——影响地方政权经济上——自给自足规模大军事上——有私人武装和军

事设施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强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4)黄巾起义(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束手无策,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以镇压起义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终于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

东汉尾声各地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184年,张角率“黄巾军”历时9个月,以失败告终。西北军阀董卓火烧洛阳,废立皇帝,此后各路诸侯佣兵自立,后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袁绍曹操孙策刘表刘璋刘备袁术张鲁马腾公孙度东汉末年政治格局的演变分类内容影响史学①西汉司马迁:《史记》②东汉班固:《汉书》文学汉赋、乐府诗、五言诗科

技医学①《黄帝内经》②《神农本草经》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④华佗:麻沸散数学《九章算术》其他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周髀算经》;③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著《灵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