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实证探究5700字(论文)】_第1页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实证探究5700字(论文)】_第2页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实证探究5700字(论文)】_第3页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实证探究5700字(论文)】_第4页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实证探究57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实证研究目录TOC\o"1-2"\h\u12100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115174一、对象 119614二、方法 230770三、统计处理 26035一、一般资料 220550二、儿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与工作压力量表得分情况 310777三、儿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心理健康状况阳性检出率情况 530609四、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各维度的相关性 62625讨论 632022参考文献 8【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压力现状的相关性,缓解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济宁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10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ursejobstressorsquestionnaire,NJ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symptomchecklist90,SCL-90)进行调查。结果:NJSQ评分中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得分为(20.59±7.83)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为(14.27±5.59)分、工作时长及分配量(10.67±4.73)分、病人管理及人际关系(17.05±6.50)分、资源仪器设备及工作环境(6.55±2.87)分。儿科护士SCL-90症状评估量表得分高于全国护士常模,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CL-90心理健康状况与压力各维度均呈显著正向相关性(P<0.001)。结论:三甲医院的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影响了身心健康,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压力来源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关键词】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压力为环境中相关因素造成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由于儿科护士的工作相较于其他科室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其面对的护理对象包括0~18岁年龄阶段的所有人群,而处于该年龄阶段的患者常常由于依从性较差,往往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从而使得儿科护士产生一定程度的工作压力。过大的压力会影响儿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儿科护士心理疾病的患病风险。本文对济宁市2所三甲医院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儿科护士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究其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相关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内容阐述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济宁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儿科护士210名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星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04份,有效率为97.14%。2.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资格证书;②参与调查时在儿科工作6个月以上的定科护士;③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近1年无重大生活事件;②无精神疾病史或重大躯体疾病史。二、方法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护士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婚姻、年龄以及性别。2.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1]表由35个条目组成,一共分为5个维度,包括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护理能力及工作、工作时长及分配量、病人管理及护患人际关系、仪器设备及工作环境5个维度,各条目分为4个评级,每个条目一共得分为20分,重度压力为10分,中度压力为5分,轻度压力为4分,无压力为1分。分数越高,表明引起护士压力的程度越大。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917。3.症状自评量表[2]以SCL-90为参数,由90个调查条目组成,包括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一共九个因子反映身体各方面心理健康状态。每个条目以“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分为五个等级进行评分,严重为4分,重度为3分,中度为2分,轻度为1分,无症状为0分。筛选阳性检出标准为:①总分不低于160分;②任一因子≥2分。症状自评量表的分数越高,表明护士的心理状况越差。该量表Cron-bach’s系数为0.976。三、统计处理研究收集的资料全部开展SPSS21.0检测核验,指标中例数用n表达,SCL-90量表平均得分与全国常模得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研究中标准差用(±s)表达,查看P指标,数值处于0.05以内,对于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一、一般资料本研究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调查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为97.14%。在204名儿科护士中,性别全部为女性,学历为大专的儿科护士占比最大为68.14%,工作年限为6~10年的护士占比最大为65.69%,职称为护士的占比最大为67.16%,未婚为43.63%,已婚为56.37%,年龄在26~30岁之间占比最大为67.65%(见表1)。表1204名儿科护士的一般资料情况项目分类人数(n)构成比(%)学历中专大专本科29139314.2268.1417.65工作年限1~5年6~10年11~15年16~20年4613415922.5565.697.354.41职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1373623867.1617.6511.273.92婚姻未婚已婚8911543.6356.37年龄19~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50岁51~5551383517632.4567.6517.168.332.941.47性别女204100二、儿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与工作压力量表得分情况1.儿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与全国护士常模[3]评分比较状况本文所调查的204名儿科护士中,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护士常模(P<0.01)(见表2)。表2儿科护士SCL-90各因子分值与全国护士常模比较项目调查问卷(n=204)常模(n=31249)tP躯体化2.08±0.831.55±0.6511.585<0.001强迫症2.18±0.941.67±0.927.891<0.001人际关系敏感2.04±0.881.56±0.818.432<0.001抑郁2.02±0.761.86±0.554.129<0.001焦虑2.08±0.921.50±0.7510.992<0.001敌对2.09±0.961.46±0.3326.547<0.001恐怖2.06±0.851.24±0.6517.918<0.001偏执2.02±0.911.42±0.7411.524<0.001精神病性1.99±0.851.31±0.5916.351<0.0012.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各个维度均分得分情况儿科护士五个维度的压力总分为(69.14±12.44)分,其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得分为(14.27±5.59)分,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得分为(10.67±4.73)分,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得分为(6.55±2.87)分,病人护理方面得分为(20.59±7.83)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得分为(17.05±6.50)分,以病人护理方面得分(20.59±7.83)分为最高(见表3)。表3五个压力维度压力得分(分,±s)项目得分护理专业及工作14.27±5.59时间分配及工作量10.67±4.73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6.55±2.87病人护理方面20.59±7.83管理及人际关系17.05±6.50压力总分69.14±12.44三、儿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心理健康状况阳性检出率情况本次研究儿科护士的SCL-90得分总分≥160的阳性检出数为34例,阳性率为16.67%,其中症状自评量表表现为躯体化症状的阳性率为15.69%,表现为强迫症状的阳性率为46.57%,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的阳性率为19.12%,表现为抑郁症状的阳性率为17.65%,表现为焦虑症状的阳性检出率为11.27%,表现为敌对状态的阳性检出率为25.00%,表现为恐怖心理的阳性检出率为7.84%,表现为偏执情况的阳性检出率为18.63%,表现为神经病性的阳性检出率为6.37%(见表4)。表4心理症状阳性检出情况心理症状检出情况阳性检出数阳性率躯体化3215.69%强迫症9546.57%人际关系敏感3919.12%抑郁3617.65%焦虑2311.27%敌对5125.00%恐怖167.84%偏执3818.63%精神病性136.37%总体3416.67%四、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各维度的相关性经相关性分析,儿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压力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正向相关性(P<0.001)(见表5)。表5SCL-90与压力各维度相关性压力各维度rP护理专业及工作0.3350.000时间分配及工作量0.3870.000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0.3540.000病人护理0.3770.000管理及人际关系0.4180.000讨论3.1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儿科是各医疗机构内较为特殊的科室。临床就诊收治的病人年龄均较小,诊疗依从性较差,患儿家属在等待患儿诊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逐渐急躁、焦虑甚至不满护士工作内容现的现象。因此儿科护士需要时时刻刻保持精神的高度紧张以应对患儿的突发病症或患儿家属的情绪变化,从而导致儿科护士在工作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压力。本次研究显示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病人护理方面。这与杨新凤[4]等调查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对于本次研究结果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儿科护士面对的护理对象常常为发育不完全的幼儿,并且患儿在疾病表达方面能力不足,常规的沟通模式过于单一,沟通的内容局限于饮食、用药、生命体征等方面,导致患儿的护理合作性较差[5]。此外,儿科护士在为患儿治疗时存在血管不好找的现象,为患儿进行头皮针注射和血糖测量等护理操作的难度较成人明显上升,因此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对于儿科护士的专科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从而使得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这一因素成为影响儿科护士职业压力中的最重要因素。(2)儿科护士面对的患者相较于普通科室来讲,护理对象不同,护理工作内容较为细致,不仅需要具备多方面、全方位的治疗操作能力,也要及时处理甚至是预防多种突发事件,并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但多数患儿及家属的理解度较差,且未知的医疗风险较多,导致儿科护士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从而更容易导致心理压力,罹患心理疾病。(3)儿科护理学较成人护理学内容复杂且难度较大,从参与本次研究的某三甲综合性医院的204名儿科护士的基本资料来看,学历为中专的儿科护士占比为14.22%,学历为大专的儿科护士占比68.14%,学历为本科的儿科护士占比仅为17.65%,而学历为硕士的儿科护士占比为0。目前国内传统的高职儿科护理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考核形式单一[6],阻碍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学生在日后临床工作中综合能力较差,无法更快速的融入进临床儿科护士这一角色。3.2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现状分析儿科护士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对比结果显示济宁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儿科护士九个分量表的数据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护士常模相比状况较差,提示儿科护士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逢冰洁[7]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儿科护士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多,心理状况阳性检出率为25%。梁业[8]等人的研究显示儿科护士的心理状况阳性检出率为24.8%。从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分析:症状自评为强迫症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46.57%。本研究结果与郭小利[9]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对于该研究得出的结果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儿科的护理措施较成人护理措施细致耐心,儿科疾病复杂多样,在用药剂量方面需要谨慎小心,由于患儿个体差异化的不同导致剂量使用差异也很大,在为患儿进行护理操作前、护理操作中、护理操作后都需要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制度进行操作。由于儿科护士面对的护理对象年纪较小,依从性差而患儿家属对于患儿重视程度又极高,往往导致有关药物治疗时对于某些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剂量等注意事项需要反复重复反复确认。当救治病重患儿时分级护理为一级护理,需要每小时不断巡视,记录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护士强迫症状的形成。总分≥160分的阳性检出率为16.67%表明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护士常模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不太乐观。问题检出率比较高的具体症状表现为躯体化(15.69%)、敌对(25.00%)、人际关系敏感(19.12%)等症状问题。躯体化症状的表现与儿科护士的工作特点有关,由于工作时间过长,长期白班夜班不规律倒班以及休息不充分导致儿科护士的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敌对与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表现可能与儿科护士除了正常护理工作之外,还需要承担教研、科室业务学习等任务,正常下班后仍需加班完成科室分配的工作。职称、晋升等因素也是导致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等的重要影响因素。3.3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分析工作压力又称职业压力、职业应激,是指所承担的工作在量上或难度上超过自身预期或能力范围,由此产生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与行为[10]。当工作压力持续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的过度堆积会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的下降,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儿科护士对于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五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当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越大,则SCL-90量表的评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且工作压力可直接影响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该结论与陈婷婷[11]等学者的关于儿科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分析的这一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本次研究显示管理及人际关系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相关性最强,r的绝对值为0.418,P<0.00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发展,医疗纠纷也层出不穷,护患关系日渐紧张。儿科护士除了与患儿及患儿家属接触外还要与助理护士、其他科室会诊医生、超声CT影像师、科室护士长以及医院感染办和护理部接触,上下级之间的交流和各级部分的检查和考核无形中导致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产生,长期以往诱发心理疾病。在临床工作中,适度的压力可推动临床工作积极性上升,但过度的压力会导致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使其患上心理疾病,显著降低了护理质量,影响了临床护理水平。3.4小结根据此次研究结果来看,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各医疗机构需积极重视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需依据儿科护理现状并考虑其特殊性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一步缓解儿科护士的精神压力,可通过强化医疗机构内的文化,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从而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儿科护士的经济压力[12]对儿科护士的沟通能力以及护理水平进行指导和培训,使其掌握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提升患儿家属的配合度;积极改进护士的工作环境;强化儿科护士的心理素质,提升其受挫能力,指导其采取正确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引导护士积极学习医学伦理学以及心理学知识[13]。综上所述,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护理管理者需积极重视并加以改善,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提升临床工作效率。参考文献[1]王妤,孟宪璋.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