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下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示意图,适合作为这幅图标题的是(

A.假维新中的真改革B.君主立宪的迷梦C.内忧外患的清政府D.农民阶级的反抗

2、如下图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段,关于每个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被迫割地、赔款、通商、允许外国设厂B.圆明园被毁、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被沙俄侵占C.邓世昌殉国、北洋舰队覆灭、日军攻占北京D.义和团被剿、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3、有学者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内乱毁梦”是指(

)A.永安封王B.北伐西征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

4、如图是19世纪末的一幅西洋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清朝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以下能佐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6、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变革国家政治制度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传播民主革命思想D.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7、下图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标题,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A.师夷长技B.国家统一C.变法维新D.走向共和

8、他是护国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也是滇系军的首领,他还创办了云南大学,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是(

)A.蔡锷B.唐继尧C.龙云D.李烈钧

9、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B.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C.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D.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10、如图所示内容为五四运动后期上海工人开展罢工的部分情况。这说明了(

)6月5日上午泸西日商内外棉五厂的男女工人首先发难,奋起罢工。6月5日起在沪的日商、英商、法商等外商工厂的工人纷纷罢工……6月11日北京政府撤销曹、章、陆职务的消息传到上海,各界纷纷庆祝。6月12日上海各商家开门营业,上海各工厂、交通企业也大都开工复业。A.五四运动的中心始终在北京B.列强在华种种特权受到制约C.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发生变化D.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11、历史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北伐战争”为主题绘制历史手抄报,下列选项可以纳入素材库的有

①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②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中任政治部主任

③广东、广西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④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被称为“铁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南昌、井冈山、遵义、西柏坡这些城市习惯上被称为“红都”,根据知识判断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B.毛泽东曾在这里工作过C.这些城市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D.它们都是历史文化名城

13、下图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绘画作品。该图以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该会议(

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曾经被软禁在贵阳黔灵山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15、在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3周年纪念日,南京举行了多种悼念活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屠杀的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达

)A.20多万人B.30多万人C.40多万人D.50多万人

16、“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阵地”材料描述的战役(

)A.台儿庄战役B.渡江战役C.武汉会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17、关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及国共两党作用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②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③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④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8、“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萧二集》的一首诗。以下哪个题目最可能是其原题(

)A.《甲午悲歌》B.《珍珠港祭》C.《台湾沦陷》D.《日寇投降》

19、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全面内战爆发

④重庆谈判A.①②④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20、《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A.背景B.目的C.影响D.性质

21、表中近代历史人物康有为、孙中山、张謇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里,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人物籍贯活动康有为南海1895年,发起公车上书孙中山香山1894年,建立兴中会,传播革命思想。张謇江苏1895年,在江南通州创办大生纱厂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挽救中华民族危亡C.宣扬民主共和思想D.建立近代工矿企业

22、下列场景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不断求新求变的是A.行握手礼B.参加科举考试C.凭布票买衣服D.乘坐高铁出行二、综合题

23、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面示意图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强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交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1.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二:康有为等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在国内掀起一段巨大浪潮,成为当时爱国救亡运动的主流。可以说这次维新变法运动的进程,是一步紧扣一步同民族危机的逐步激化相适应的。

(1)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在客观上产生了什么作用?写出一例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

(2)根据材料二,分析“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什么?拉开这一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3)通过以上运动的结果谈谈你的启示。

25、论近代史时,同学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但更应该追问:“落后就要挨打吗?中国近代究竟为什么挨打?”请结合下列材料思考辨析。材料一

三个不能忘却的时间。

材料二

一本不能忘记的书《海国图志》:1842年魏源写成,是一部当时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地理历史知识最详实的专著。他在序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只有“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此书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术仅有千册左右……魏源最终皈依佛门,郁郁而终。《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末志士的必读,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格一路走高。

(1)解读材料一中历史场景,写出“三个不能忘却的时间”发生的大事及其影响。

(2)综合以上探究,归纳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及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3)结合所学解析材料二,魏源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此书在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