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评估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苏省高邮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评估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苏省高邮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评估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苏省高邮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评估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苏省高邮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评估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如图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从图中可以得出(

A.我国古代远古人类很少B.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具有分布广的特点C.北京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D.山顶洞人的模样还保留着古猿的基本特点

2、“山顶洞人会缝制衣服、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半坡人会制造乐器、仓颉创造文字”,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发现或传说的是(

)A.中国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出现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D.百家争鸣

3、下列内容,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舜传位给禹B.尧传位给舜C.禹传子,家天下D.汤战胜桀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5、下面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时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B.使用陶器器皿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6、小萌同学在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讲道理,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可能和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A.B.C.D.

7、秦统一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

①统一货币

②“焚书坑儒”

③统一度量衡

④统一文字A.①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

8、“鸿门宴”“楚河汉界”“霸王别姬”“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源于(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春秋争霸

9、西汉初期,皇帝出巡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驾车。短短几十年后“京师之钱累巨万”。这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A.贞观之治B.光武中兴C.文景之治D.开元盛世

10、西汉末期商人用于交易的货币应该是下列哪一种?(

)A.半两钱B.蚁鼻钱C.五铢钱D.刀币

11、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这些史实发生在(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

12、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有关这次起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遇雨误期B.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C.起义军动摇了秦朝的统治D.起义军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1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下列哪次战役()A.官渡之战B.淝水之战C.长平之战D.赤壁之战

14、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不包括:(

)A.西周B.秦朝C.西汉D.西晋

15、《魏书》中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

)A.禁用鲜卑语、使用汉语B.以汉服代替鲜卑服C.改鲜卑姓为汉姓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16、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是A.《九章算术》B.《兰亭集序》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

17、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A.征战匈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推行推恩令D.开拓西域

18、下列一组图片直接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打制石器

②磨制石器

③青铜农具

④铁农具A.生产工具的变革B.社会制度的变化C.冶炼技术的进步D.科技水平的提高

19、考古人员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这说明他们(

)A.使用旧石器B.采集和狩猎C.会使用火D.制作陶器

20、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9年政治局势的是A.B.C.D.二、综合题

2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古代经济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地区的人类,至晚在公元前六七千年,发展了农业,也发展了定居的聚落。北方的粟作农业及黄土房屋,与南方的稻作农业及竹木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各有特色。——许倬云《万古江河》材料二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三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材料四

现在(我)从经传中采集,又涉及到民间歌谣;向阅历多的人询问,在实践中验证;记录从农耕技术开始,到醋酱的制作结束。维持生计的职业,没有不完整记录的,命名为《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序(译文)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粟作农业”与“稻作农业”的典型代表人类。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在哪一领域的措施?材料认为商鞅变法有何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这次改革和秦的统一有何联系?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四,说出《齐民要术》一书的内容来源于哪些方面。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2、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让我们走近秦朝,了解这个短暂而影响深远的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材料二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材料三

“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朝创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巩固北部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23、奠定中国文化自信的文明成果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

①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将思想家及其主张对号入座。(填写序号)材料二: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竹木简笨重,帛的价格昂贵。……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摘编自筒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

(2)依据材料二,说说蔡侯纸的优点。结合所学,谈谈造纸术的发明所产生的影响。材料三:著作①《史记》②《伤寒杂病论》③《齐民要术》时期西汉时期东汉末年南北朝时期成书过程与影响司马迁继承了以往历史著作的传统,把几千年间零碎散乱的历史资料,加以整理、审核、排比;在整理历史材料时,有书本、档案的,也有自己采访的,尽可能的进行选择和考订。用毕生精力完成此巨著。张仲景广泛阅读春秋战国以来的医书,包括医经7家、216卷,经方11家、274卷,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概括完成。确立中医传统辩证论治的原则。贾思勰广泛搜集前人文献,向老农询问经验,在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全书10卷,92篇,10多万字。奠定农学发展基础。(3)依据材料三,指出三部著作成书过程的共同点。概括上述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模块一农耕篇

(1)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请你写出这两大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模块二艺术篇

图一

图二《兰亭集序》

(2)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以后成为专门的艺术,图二是谁的书法作品?模块三科技文化篇派别人物历史时期主要思想儒家

孔子①“仁”,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战国时期“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政”治国道家

③春秋后期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庄子战国时期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墨家墨子战国时期④法家⑤战国末期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兵家孙武春秋末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请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2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地方分权体制”的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秦朝政制示意图”所体现的政治制度的名称;并把图中①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