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落实应用板块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号角(jiǎo) 角逐(jué)下载(zài) 千载难逢(zài)B.停泊(bó) 湖泊(bō)噩梦(è) 婆娑(suō)C.雏菊(chú) 祷告(dǎo)窒息(zhì) 嬉皮笑脸(xǐ)D.步履(lǚ) 沼泽(zhǎo) 纳粹(cuì) 举世瞩目(zhǔ)[解析:A项,千载(zǎi)难逢;B项,湖泊(pō);C项,嬉(xī)皮笑脸。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掩映废墟踉跄蒙蒙细雨B.绪幕明媚嘻戏心智健全C.嬉笑凋谢绞刑嘻嘻哈哈D.隐秘热衷交接绿树成阴解析:B项,绪—序,嘻—嬉。答案:B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C.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D.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解析:A项,冒号应改为破折号;B项,“义勇军进行曲”应加书名号;D项,句子中间的句号应改为破折号。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俗话说:“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桃花雪”,果然,3月25日早上省城降下了一场桃花雪,这让出行的人不寒而栗。B.美国媒体11日报道称,36岁的墨西哥贩毒头目胡戈于10月2日遭人绑架后被残忍杀死,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凶手将他的脸皮生生撕下缝在了一个足球上!C.如今,圣·让·卡普·费拉村庄成为富豪贵族趋之若鹜的世界第一贵村庄,一方面是优美的景色让巨富们流连忘返,另一方面是比富心理在作怪。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解析:A项,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此处属望文生义。B项,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C项,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D项,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答案:A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B.真正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D.警方对报案人所言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不满解析:A项,有歧义,一种意思是政府颁布法令,不许取缔市场,要保留市场。一种意思是政府要取缔市场。C项,“看不上”既有“瞧不起”之意,又有“收看失败,收看不到”之意。D项,警方表示不满的对象既可以是对报案人表示不满,也可以是对围观者表示不满。答案:B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她只能活七小时”[注][美]保罗·舍恩斯坦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6.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分析运用顺叙的方式写作的好处。通过阅读文章可以看出,运用顺叙,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突出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另外,“特别突出了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具现场感。答案:①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分)②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3分)7.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看似十分困难、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那些博士、记者、警察合作完成了,此时,柯利蒂大夫有感而发,说了这句话。分析时一般可以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本题中,客观因素是这件事情特别难,医生做不到;主观因素是“你们”这些人协调、配合、努力,获得青霉素并及时运到了医院。答案: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2分)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2分)8.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的能力。这段文字叙述的是救命的药及时送来了。文段的语言生动,蕴涵了丰富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答案: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爱心和人道主义情怀”)。(选出词语2分,分析3分)9.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及探究能力。本题要求我们分析报道的社会价值,这就要着眼全文。这篇报道叙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众人的帮助下得救的故事,考虑到这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故更有其深远的社会意义。众人克服种种困难,运来青霉素,救治小女孩,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社会的大爱,当然也蕴涵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道理。在战争年代,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鲜血、死亡,这篇报道,让人们对人性、爱萌发了非同一般的渴盼,让人们透过鲜血、硝烟、死亡,看到了人性温情、伟大的一面,增强了当时的美国人民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答案: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②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③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三、语言运用(15分)1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字。(4分)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格兰国家队主帅卡佩罗将在明年夏天率领队员们前往著名的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缅怀那些惨遭屠杀的无辜难民。英格兰国家队将在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安营扎寨,备战年欧洲杯。年9月,英格兰前主帅埃里克森也曾率队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英格兰国家队主帅卡佩罗将在明年夏天带领队员参观纳粹集中营。压缩语段之一句话新闻“压缩语段”指的是通过综合概括,将原来繁复冗长的语段压缩为简明扼要的语句的运用形式。压缩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在新闻类最常见的题型是“一句话新闻”:根据已经提供的材料,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压缩概括,提取主要信息写一句话新闻。最常用方法是“5W”即“什么人(who)在什么时(when)什么地(where)什么原因(why)做什么事(what)”。11.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然后给它写导语。(5分)[中央媒体再次唱响中国农民歌会描绘新生活讴歌新时代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滁州再次唱响的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让全国亿万群众感受到新时代农民对生活的由衷热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景的坚定信心。作为歌会的重头戏——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主题文艺演出、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大巡游、安徽省农民画展、农民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等都受到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社11月7日播发《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唱响》、11月8日播发《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我的祖国〉等60首歌曲被评为农民最爱》;中央电台在“中国之声”栏目中连续播出《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7号开幕》消息及录音报道《农歌会农民登台成主角》;11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举办》、《农民日报》第1版刊登摄影报道《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滁州唱响》。这些报道,充分展示了农民翻身做主的喜悦与幸福,热情赞颂农村改革的开拓与创造,激情畅想金色明天的富饶与美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