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测试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B.等于10cmC.小于10cmD.在10cm与20cm之间
2、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
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
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A.响度很小的超声B.响度很大的超声
C.响度很小的次声D.响度很大的次声
3、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4、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6、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
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Pfwq-
叫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7、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8、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切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切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10、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
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
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两种液体的密度O甲<0乙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0甲=2乙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凡Q/乙
11、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12、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
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Xl()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13、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
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
C.地面D.自家小车
14、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
15、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
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
装的液体种类是()
m
wi'n
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
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处减
弱噪声.
2、如图所示,物体重5N,一人用20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
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N,方向是.
3、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同时排球会
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o
4、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
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
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5、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松手后箭
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请
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2、如图所示,点S为光源,P为不透光的挡光板,下面为平面镜,试画出在P
的右侧能够看到S的像的范围.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
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
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l=h3>h2,mA=mB<mC.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
过来反映的.
(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小木块最终
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3)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知,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4)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可知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u0102030405060708090100t
(1)实验前,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2)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此时不小心
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小泥
点的像或影子。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______偏离光屏
中心。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像,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向移动,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________些。
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若小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cm刻度线处,
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较之原来(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重为3.2N的实心圆柱体,将它竖直
逐渐浸入水中,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和对应的浮力F浮,并画
出F浮-h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
(1)圆柱体的质量;
(2)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FlOcm处,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圆柱体的体积
(4)圆柱体的密度
2、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10cm,漂浮于足够高的底面积为SO的盛有
足量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有1/5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1.0X103kg/m3,g
(1)该物块受到的浮力;
(2)该物块的密度;
(3)若未投入物块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A。试求出物块漂浮时,水对容
器底部的压力£和物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
(4)若物块漂浮时与未投入物块时比较,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200Pa,
物块浸没时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30:29,则未投入物块时
容器中水的深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C
2、A
3、B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