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Q科技大孽版号:A/1
中山科技大学
文化理论课教案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法律常识_______________
授课班级:21民乐1班(高)
任课教师:_________旦婷_______________
审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10月24日
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
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
共4页
课程名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日期10月25日
课题城砖的秘密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21民乐1班(高)课时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长城建造的了解,理解什么是劳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白劳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什么是劳动
三、教学难点
劳动的历史真相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案、PPT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组织教学(一)清查人数,整顿上课纪律,为上课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好营造良好的上
提供良好的上课秩序。每天一个党史故课前准备课环境
事。营造良好的上
课环境。
学习导入(二)提问
1.长城开始修建于什么朝代?学生回答回忆学习内
2.在国外,比如说英国和法,我们可以容,完成以下
发现许多相对古老的建筑,都是以红砖为题目。
建筑材料,但到了中国一些古城机会发
现,大量由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物的材
料,都是青砖,这是什么原因?
单就古代而言,不涉及现代,青砖是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学生自我检
我国古代特有的建筑材料,其制作难度要师讲解测。
大于红砖,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如果要是
烧制颜色均一的红砖,其难度要比青病大
的多,反之正好相反,也就是说,烧制颜
色不均一的红砖相对简单,但想一想就能
明白,不说皇家了,就算是一些稍微富贵
的人,谁会使用颜色不均一的砖头来盖房学生对知识点
子?要知道古代没有水泥,墙面也不装修,加强记忆
采用的是裸胸勾缝的技术,因此砖的颜色
就是砌出墙的颜色,这是原因之一。
此外我们都应该听过一个词,叫:“秦
砖汉瓦”,实际上指的是这两个时期的建
筑的辉煌成就,即使过了两千多年,仍然
被人们所称赞,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秦
朝建筑以砖出名,汉朝建筑以瓦出名,甚
至可以说,大秦大帝国的砖头,是中国历
史上最好的砖头。
而我们一想到秦国,脑海中就会蹦出
许多东西,长城自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而长城是用青砖垒起来的,经过这么多年
依然屹立不倒,这已经说明了一个原因:
青砖的质量极佳。
(三)基本内容
讲授新课1.学者与工匠的对话P3学生回答
【探究与思考】
书P4
总结:长城的建造工作量巨大,数以万计
2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的工匠付出了极大的劳动力量。从选料、
运输再到建造。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
2.汗水浇铸的城砖P5-P6
城砖的建造过程
选土--练泥---制坯---装缶---烧缶---
出窑学生回答锻炼思考能力
【思考】在制作过程中付出了那些劳动?
3.城砖的身份证P7
目的:为保证城病的质量。
4.劳动创造历史的路线图P8-P9
劳动促进历史的发展。
【探究与思考】
劳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
用?
(四)总结
总结1.古往今来,人们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再
到信息化、智能化,从原始的狩猎、采摘、
耕作、纺织、造屋,到如今不愁吃、不愁
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
障的小康生活。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中
华民族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不断地满
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夯实人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人民群众在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的过程中,
其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价值需求也
得到体现。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对老师讲解案例并总结学生回顾记忆
劳动的理解,对奋斗的解读也赋予了丰富知识点,学生做好笔内容。
的内涵。记。
2.完成课后实践作业
3
七、板书(板演、板画)设计
城砖的秘密
1.学者与工匠的对话
2.汗水浇铸的城砖
3.城砖的身份证
4.劳动创造历史
八、教学反思
审阅签名:
4
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
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
共3页
课程名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日期11月1日
课题劳动哺育最美的花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21民乐1班(高)课时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劳动创造的璀璨文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著名建筑的建造过程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体验劳动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劳动的魅力与乐趣。
二、教学重点
劳动产生的结果
三、教学难点
劳动的表现形式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案、PPT
5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课前准备(-)清查人数,整顿上课纪律,为上课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好营造良好的上
提供良好的上课秩序。每天一个党史故课前准备课环境
事。
(二)思考
学习导入
1.四大文明古国有?
2.世界八大奇迹有哪些?学生回答
让学生带着疑
讲授新课(三)基本内容问进入学习状
1.劳动铸就璀璨文明PH-16
态
了解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港珠澳大桥
等建筑的制造过程
【提问】还有哪些建造承载着劳动人民的
智慧。
2.劳动之美的礼赞P16-23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阳,
君子好逑⑷。
参差存菜⑸,左右流之力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咒悠哉悠哉⑨,
辗转反侧%
参差存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
瑟友之叱
参差存菜,左右笔之力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⑱学生回答
【思考】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劳动场景?
2.除了关雎还有哪些作品描写了劳动?
总结(四)总结并完成课后实践学生配合老师完成课学以致用。
堂小结并解决导入问
题
6
七、板书(板演、板画)设计
劳动哺育最美的花
劳动铸就璀璨的文明
劳动之美的礼赞
八、教学反思
审阅签名:
7
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
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
共3页
课程名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日期11月8日
课题最美好的人生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21民乐1班(高)课时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劳动的价值,增加对劳动的满足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概念与案例结合讲授,去探索劳动的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自身对劳动的满足感。
二、教学重点
劳动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四、教学难点
劳动铸就人生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案、PPT
8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课前准备(一)清查人数,整顿上课纪律,为上课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好营造良好的上
提供良好的上课秩序。每天一个党史故课前准备课环境
事。
学习导入(二)导入本题为上节课内容,
劳动不仅创造幸福、成就梦想,还创造历学生回答
史。从古至今,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
如何进步,劳动始终是创造历史前进的根让学生进入学
本动力。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习状态
史文化,实现了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学生记忆
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劳
动让“万丈高楼平地起”“高峡出平湖”
“下五洋捉鳖”“上九天揽月”“天堑变通
途”……这些昔日伟大的预言变为了现
实。劳动推动了“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
勤织长无衣。”向公平正义的转变。劳动
人民真正成为时代的变革者、历史的创造
者。正是因为一代代劳动者的劳动创造,
我们才拥有了历史的辉煌,拥有了今天的
成就。
【思考】劳动有什么作用?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养成思考的好
讲授新课(三)基本内容习惯
1、劳动创造价值P25-27
讲解鲁班的发明与赵晶的探索
【思考】什么是工匠精神?
2.劳动铸就人生P27-30
介绍“最美奋斗者的故事”
【提问】还知道哪些在奋斗的人物?
培养学生的答
总结(四)总结题能力
1.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老师总结,学生记忆
真,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创造一切,
奋斗成就未来。劳动光荣,创造最美!
9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2.完成课后实践
学以致用。
七、板书(板演、板画)设计
最美好的人生
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铸就人生
八、教学反思
审阅签名:
10
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案
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
共3页
课程名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日期11月15日
课题劳动如何长大/千姿百态的劳动生活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21民乐1班(高)课时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知道劳动的历史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劳动虽然随历史变化,但其本质不变。
四、教学重点
劳动的历史进程
五、教学难点
丰富发劳动世界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案、PPT
11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组织教学(-)清查人数,整顿上课纪律,为上课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好营造良好的上
提供良好的上课秩序。每天一个党史故课前准备课环境
事。营造良好的上
课环境。
学习导入(二)提问
1.人类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学生回答回忆学习内
2.现在有哪些新兴职业?容,完成以下
题目。
讲授新课(三)基本内容
第一课劳动如何长大
1.最初的劳动P34-36
【提问】回顾对话,当代人类与原始人类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学生自我检
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师讲解测。
原始人类的工具如何发展
2.劳动的成长P37-43
【提问】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描绘了
怎样的场景?
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时间
学生对知识点
第二课千姿百态的劳动世界加强记忆
1.传统的劳动与职业P45-P47
【探究与思考】
书P47
总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当代劳动与日常生活P47-P49
了解当代人的日常一天
【思考1当代工作者为什么习惯用“社畜”
来形容自己?
【提问】现在自己的手机里有多少APP?
给你的生活带来了那些便利?
3.劳动形态新特点P50-52
【探究与思考】什么是“斜杠青年”,你
12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愿意成为“斜杠青年”吗?
讲授新课学生回答
4.劳动创造历史的路线图P8-P9
劳动促进历史的发展。
【探究与思考】
劳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
用?
总结(四)总结
1.古往今来,人们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再
到信息化、智能化,从原始的狩猎、采摘、
耕作、纺织、造屋,到如今不愁吃、不愁学生回答锻炼思考能力
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
障的小康生活。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中
华民族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不断地满
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夯实人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人民群众在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的过程中,
其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价值需求也
得到体现。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对
劳动的理解,对奋斗的解读也赋予了丰富
的内涵。老师讲解案例并总结学生回顾记忆
知识点,学生做好笔内容。
布置作业2.完成课后实践作业记。
13
审阅签名:
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
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
共3页
课程名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日期n月22日
课题什么样的劳动最有价值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21民乐1班(高)课时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劳动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比较,进行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社会分工。
二、教学重点
劳动的价值
五、教学难点
劳动的价值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14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案、PPT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15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课前准备(-)清查人数,整顿上课纪律,为上课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好营造良好的上
提供良好的上课秩序。每天一个党史故课前准备课环境
事。
(二)思考
学习导入
1.不同种类的劳动有什么不同的价值?
2.家务劳动和职业劳动那个更重要?学生回答
让学生带着疑
讲授新课(三)基本内容问进入学习状
【注】
态
劳动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
是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产生的使用
价值,是一种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使用价
值,它既来源于使用价值:劳动者通过消
费一定形式和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
价值后,将其转化为劳动潜能(这是一种
过渡的价值形式),在劳动过程中再将劳
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它又服务于使用
价值,
1.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P53-56
看书了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学生回答
【提问】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别有什么作用?
他们之间有冲突吗?
【思考】了解中科院的故事,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可以分开吗?
2.家务劳动和职业劳动P57-59
【概念】
家务劳动
职业劳动
观察社会分工表
【百、考】为何会有“男主外,女主内”这
总结
个说法?
学生配合老师完成课
[拓展活动】计算自家的家务劳动的价值堂小结并解决导入问学以致用。
题
(四)总结并完成课后实践
16
七、板书(板演、板画)设计
第三课什么样的劳动最有价值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家务劳动和职业劳动
八、教学反思
审阅签名:
17
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
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
共3页
课程名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日期11月29日
课题同一片蓝天下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21民乐1班(高)课时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劳动分工与不同形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概念与案例结合讲授,去探索劳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劳动中找到幸福感
二、教学重点
劳动的分工与形态
六、教学难点
劳动分工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案、PPT
18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课前准备(一)清查人数,整顿上课纪律,为上课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好营造良好的上
提供良好的上课秩序。每天一个党史故课前准备课环境
事。
学习导入(二)导入本题为上节课内容,
劳动不仅创造幸福、成就梦想,还创造历学生回答
史。从古至今,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
如何进步,劳动始终是创造历史前进的根让学生进入学
本动力。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习状态
史文化,实现了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学生记忆
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劳
动让“万丈高楼平地起”“高峡出平湖”
“下五洋捉鳖”“上九天揽月”“天堑变通
途”……这些昔日伟大的预言变为了现
实。劳动推动了“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
勤织长无衣。”向公平正义的转变。劳动
人民真正成为时代的变革者、历史的创造
者。正是因为一代代劳动者的劳动创造,
我们才拥有了历史的辉煌,拥有了今天的
成就。
【思考】劳动的形态有哪些?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养成思考的好
讲授新课(三)基本内容习惯
1、劳动让生活更美好P62-66
讲改革开放前后的故事
【思考】对比书P63老物件图片,对比今
天,有什么想法?
通过书本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
的改变
【提问】你愿意成为“劳动者”吗?培养学生的答
总结介绍“最美奋斗者的故事”题能力
2.我们都是劳动者P67-70
观察各个职业的作息时间
【思考】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19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劳动的共同价值是什么?
(四)总结学以致用。
1.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
真,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创造一切,老师总结,学生记忆
奋斗成就未来。劳动光荣,创造最美!
2.完成课后实践
七、板书(板演、板画)设计
同一片蓝天下
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都是劳动者
八、教学反思
审阅签名:
20
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
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
共3页
课程名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日期12月6日
课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用劳动赢得生命的尊严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21民乐1班(高)课时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知道劳动的历史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劳动虽然随历史变化,但其本质不变。
六、教学重点
劳动的历史进程
七、教学难点
丰富发劳动世界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案、PPT
21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组织教学(一)清查人数,整顿上课纪律,为上课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好营造良好的上
提供良好的上课秩序。每天一个党史故课前准备课环境
事。营造良好的上
课环境。
学习导入(二)提问
1.人类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学生回答回忆学习内
2.现在有哪些新兴职业?容,完成以下
题目。
讲授新课(三)基本内容
第二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学想生独立完成后,老学生自我检
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师讲解测。
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
劳动,创造性劳动,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征
程中,我们也要坚持这些可贵的劳动品
质,让劳动之花绽放得更加艳丽多彩
学生对知识点
1.辛勤劳动:做搏击风浪的水手P71-74加强记忆
了解“红旗渠”的故事
【提问】我国还有哪些令人瞩目的劳动奇
迹
2.诚实劳动:让心灵绽放最纯洁的花
阅读材料
【提问】诚信重要吗?现实生活中有哪些
不诚信行为?
3.创造性劳动:用智慧开启幸运之门
P76-79
【思考】我国的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第三课用劳动赢得生命尊严
1.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P80-82
【探究与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在奖励劳动
者的同时还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讲授新课2.尊严是靠自己挣来的P82-85学生回答
了解“打工人”的一天
【思考】劳动给你带来了什么?
22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3.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法
工伤保险条例
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
【讨论】为什么有单独的《妇女权益保护
法》?学生回答锻炼思考能力
总结
(四)总结完成课后实践作业老师讲解案例并总结
知识点,学生做好笔
记。
七、板书(板演、板画)设计
第二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课用劳动赢得生命的尊严
八、教学反思
审阅签名:
23
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
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
共3页
课程名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日期12月13日
课题磨刀不误砍柴功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21民乐1班(高)课时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成为未来劳动劳动者做准备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我们也将用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八、教学重点
如何为未来劳动做准备
九、教学难点
做未来劳动者的智囊团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案、PPT
24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组织教学(-)清查人数,整顿上课纪律,为上课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好营造良好的上
提供良好的上课秩序。每天一个党史故课前准备课环境
事。营造良好的上
课环境。
学习导入(二)提问
1.未来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回忆学习内
2.你的理想工作是什么?容,完成以下
题目。
讲授新课(三)基本内容
千千万万种劳动,共同创造了我们的美好
生活,社会上的每个人也都在不同岗位上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学生自我检
服务人民,贡献社会,作为技工院校的学师讲解测。
生,我们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视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劳动,这种劳动不仅
是我们当下正在进行的知识积累,技能训
练,人格素养等方面的努力,更是为将来
从事真正的社会劳动实践而做必要的准
备,为了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劳动者,学生对知识点
我们要刻苦学习,准备好未来劳动所必需加强记忆
的品格和能力。
1.劳动和学习P92-95
【探究与思考】观察P93市场招聘信息,
思考哪些要求是我们需要在学校掌握
的?
完成书上表格
【提问】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阅读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三
【结论】通过不断尝试最终让自己有真实
的心得才能算是真正的学习
2.学习和未来劳动P96-103
【提问】进入到21世纪以后,我们的生
活有了哪些变化?
阅读P96-98的材料,思考未来有哪些行
业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
锻炼思考能力
讲授新课【思考】什么是终身学习?
阅读P99页小故事,理解什么是终生学
总结习?学生回答
25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总结】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指社
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现代社会变革实现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考信息服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家务保姆考试题及答案
- 司炉工考试题带答案
- 门窗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全面)
- 2025年食品安全法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供电营业规则测试题含答案
- 内容营销策略及效果评估方法
- 项目经理PMP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指南
- 核保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 抱膝顶摔控制技术课件
- 消防中控室服务合同范本
- 《HJ 212-2025 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
- 【公开课】内能+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 托管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
- 活动舞台搭建方案
- 增强CT护理注意事项
- 超高频超声波治疗的研究进展
- 宝山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
- 外科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