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鹤楼》实用导学案(部编版八年
级上册)共3篇
《黄鹤楼》实用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
《黄鹤楼》实用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导学目标:
通过对文学经典作品《黄鹤楼》的学习和分析,了解古诗文的
基本元素和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导学重点:
i.掌握古诗文的基本元素和特点。
2.理解《黄鹤楼》的背景和内涵。
3.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导学困难:
1.古诗文语言表达较为含蓄。
2.古代风俗文化背景需了解。
三、导学过程:
1.阅读课文,了解古诗文的基本元素和特点。
提示:古诗文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如何领会其
中的意境和情感是阅读古诗文的关键所在。分析一首诗文时,
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扬长避短,找到诗句的亮点,了解诗歌主题和意义。
(2)理解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深
入挖掘诗歌内涵。
(3)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了解诗歌的音乐性和美感。
F面是《黄鹤楼》的全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了解《黄鹤楼》的背景和内涵。
提示:《黄鹤楼》是唐代著名诗人崔颍所作,描写了诗人感慨
黄鹤楼旧事的情感,抒发了对悠久历史的追思和对逝去时光的
感怀之情。这首诗源自唐朝的传说,黄鹤楼是一座坐落在江边
的宏伟古建筑,因为相传汉时吴起上楼见黄鹤而得名。
通过对《黄鹤楼》的借景抒情,崔颠将其内心的感慨和愁思写
了出来。他认为,黄鹤一去不复返,就好像逝去的时间一去不
复返,而人却要一步步走向未来。白云和烟波,是代表凄迷和
惆怅的意象。
3.阅读题目,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用一句话概括《黄鹤楼》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逝去的时间。
(2)把“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改成现代文。
答案:曾经的人已经乘坐黄鹤飞走,现在这里只剩下黄鹤楼。
(3)黄鹤楼的现状是什么?这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案:黄鹤楼已经不存在了,诗中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
的感慨。
(4)把下面这句话翻译成文言文:“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
千载空悠悠。”
答案:黄鹤曾经离开后就不再回来了,现在已经过了千百年,
空荡荡的感觉更加深刻。
(5)你对崔颖创作《黄鹤楼》的写作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崔颖选用黄鹤楼作为诗歌的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
流逝的感慨。在写作过程中,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
喻和对仗,强化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四、导学反思:
通过学习和分析《黄鹤楼》这首诗,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古诗
文的基本元素和特点,还掌握了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同时,我
们也感受到了诗人的思想和感情,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内涵
《黄鹤楼》是一首以黄鹤楼为背景,抒发作者对于逝去时间和
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古诗。通过阅读和分析这首诗,我们了解了
古诗文的基本元素和特点,例如借景抒情、寓意深刻;也掌握
了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如理解复杂词汇和分析修辞手法等。此
外,通过诗人崔颖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我们更深刻地理
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启迪了我们对于时间和生命
的思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一切,用心感受生活的真谛
《黄鹤楼》实用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
《黄鹤楼》实用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导言
《黄鹤楼》是我国著名的古诗,是世界文化遗产。它以其优美
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震撼了世人。本文将以《黄鹤楼》为例,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探究,理解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人生哲理和文
化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二、导学目标
1、感受诗歌韵律,理解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
2、把握诗歌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意义。
3、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文化底蕴,
提高人文素质。
三、课堂活动
1、教师初步导入(5分钟)
通过看图片或演示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鹤楼》的地理
位置和历史背景。同时,让学生听录音或其他方式,感受诗歌
的韵律和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
2、学生自主文本阅读(15分钟)
让学生浏览古诗《黄鹤楼》。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构成要素、
意境以及意义。
3、学生合作讨论(15分钟)
让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古诗的意义。通过合作探究,
让学生互相启发,思维碰撞。
4、全体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
让小组成员的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让所有同学分享各自讨论的结
果。(个人语言表述、PPT展示等)
5、全体学生分享(10分钟)
让学生都来分享各自的观点,以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文
化价值。
6、教师点评(5分钟)
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指导学生,让他
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提高其文学素
养和人文素质。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文的研究,让学生对诗歌文化的认知提升,增强了学生
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同时、本文学生会通过自主阅读、合
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增强了个人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
外,文中的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中可以相互交流,共同
进步,最后通过全体分享,让学生相得益彰。因此我认为,这
样的交互学习方式是非常宝贵和有效的,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
教育教学中,广泛采用这种高效的互动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
学习效果,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们对于《黄鹤楼》这首古诗的构成
要素、意境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
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学生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全体
分享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语言表达和逻
辑思维能力。本次教学采用的互动学习方式,增加了课堂氛围
的活跃度和学习的效果,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黄鹤楼》实用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3
《黄鹤楼》实用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楼》是一首流传于千年的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代表
之一。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崔景页,他在长江边上眺望黄鹤
楼时所作。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黄鹤楼》的文化内涵和基本赏
析,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
一、文化内涵
L游览黄鹤楼,唤起对历史的追溯
《黄鹤楼》是一首颂扬黄鹤楼的诗,黄鹤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
的名胜古迹,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蛇山上。当年崔颍登上
黄鹤楼,俯瞰长江,感叹黄鹤楼的巍峨壮丽。这首诗也因此成
为了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
和审美情趣。
2.表达人生感慨,唤起对生活姿态的思考
崔颠在诗中虽然胜景描写丰富,但更多地倾注了对人生处境的
思考。他以“登高临远”、“欲穷千里目”、“不见高楼巨树,
只见长江天际流”等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探索,针对人生的浮
躁和追求,提出了超脱名利的渴望和向往。
3.回忆过往,表达对故国的眷恋
虽然崔颖身处异乡,他写下“故国东隅,小窗幽篁,正值献衷
时”这句时,娓娓道出了故国之思,在流云飘动、沧海桑田的
岁月里,民族文化的连绵国脉也巍巍不息,表达出了对历史和
文化的眷恋。
二、基本赏析
1.全诗结构
《黄鹤楼》的结构简洁明了,共七句二十一字,按理应该是一
个七绝的小诗,但所用的是五言正绝的形式,非常独特,读起
来情感激昂、铿锵有力。
2.内容分析
*第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意为黄鹤楼上得意的人,此句表达的是当年列仙云游
的意境,描绘了古人的神话传说,表现出作者浓郁的诗歌想象
力。
*第二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句话主要是在探讨人生的转瞬即逝,把黄鹤的归去更引申到
人物的一生,故事中印证了“近代中国兴起的思想”中的“辛
酉启蒙”时期关于人生短暂和人生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思想。
*第三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在这句话中,作者描写的可以说是黄鹤楼所俯瞰到的江山,这
一句体现崔景页慕名而来,描绘东方大地、湖泊与烟霞。湖、山、
河、天之间的联结,既有怀瑾插了一角,也拉长了空间和时间
的距离,创造了诗中的视觉感受。
*第四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句话中表达的是旅途的不安,它包含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和迫
于生命历程的无奈和感伤。烟波江上是一种心理现象,运用了
一种由物及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乡思之情的思考。
*第五句:碧滴鸳鸯双散泪,灵猿扑月意悠悠。
这句话中,描述出鸳鸯夫妇相伴相依羡煞旁人,终于被迫鸳离
鹤别;而灵猿则是只猿猴,钟情于那“望月深、不肯归”的境
界中,表明了颖动情的细腻,以及海阔天空,内心也在伤感的
思绪。
*第六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崔颠在这句中陈述了他的情感,更展示了自己的思想。人生不
离死离,繁华不免消逝,作者借此感慨千古兴亡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宿州市立医院招聘编外人员4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招聘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南平建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上半年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泸州市龙马潭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考核招聘2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山东聊城市“水城优才·事编企用”储备产业人才引进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黑龙江牡丹江市东宁市教育局招聘公益性岗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招聘医疗工作人员7名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招聘事业单位人员43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辽宁盘锦汇鑫招商运营有限公司招聘招商人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广东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周建新教授博士后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买卖山岭合同标准文本
- 生产型企业工人的薪酬设计方案
- 高考化学复习清单
- 初中数学考试中常用的70条二级结论
- 【MOOC】英汉交替传译-东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音乐情感及情绪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 DB14T 2922-2023 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及计量规范
-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热对流》课件
- 2024年03月黑龙江省绥化市2024年度“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引进1523名人才(第一阶段)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
- 喉癌“一病一品”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