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7诗歌鉴赏之语言
命题簿胡
诗歌语言的试题是诗歌必考的内容,多在选择题中渗透,也有时单独命制简答题,主要包括炼字、炼
句、语言风格等,指向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学科素养的考查。
【典例引领】
(2022•安徽池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题于越亭①
张祜
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
洲酱②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卷绿罗③。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注]①于越亭:原为唐代元晦所建,游人多喜登临此处。②洲绪:水渚,水洲边的小块陆地。③绿罗:绿
色的绫罗绸缎。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写诗人行止,一个"重''字饱含十五年来物是人非的无限感叹。
B.沙洲水浅,鸣鸟藏林,一少一多、一显一隐勾勒出别具情味的空寂景象。
C.时至中秋,诗人独在异乡,羁绊于客旅,不由得泛起断肠的静夜之思。
D.这首诗题咏胜迹,首联侧重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侧重抒情,布局妥帖。
2.颈联中的“衔”“蹙”历来被誉为炼字的典范,请对其加以鉴赏。
【方法技巧】
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
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诗眼
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
答题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释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分析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情与景的关系,及写景方法)(明手法)
第四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
感情/谈效果)
【通关训练】
(2022•福建省厦门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楚州韦中丞箜篌
[唐]张祜
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真珠泻玉瓶。
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①才触一时醒。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②吹笛
[宋]黄庭坚
薪竹③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注]①甲光,银甲光芒。银甲,银制指甲,亦名义甲,弹弦乐器时套于指上者。②昭华,驸马王诜(字晋
卿)家的侍女。③新竹,湖北靳春县特产,用以制作竹笛、箫管,音质清幽明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祜诗首二句以比喻、拟声的手法,摹写了箜篌的形制状貌与美妙动人的音色。
B.黄庭坚诗首二句造语新奇,将闻笛时的体验与对乐器和演奏者的想象融为一体。
C.两首诗的末两句都着眼于听者感受的对比和变化,由此展现出音乐的巨大魅力。
D.张诗将音乐写出金玉满堂之感,体现了丰腴的情韵,这有别于黄诗的清雅风格。
2.有人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请赏析两首诗中“一时”与“何时”的妙处。
【典例引领】
(2022•甘肃省天水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西山望跌石湖①
白居易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②官闲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③。
【注】①白居易于长庆二年因避党争自求外放,任杭州刺史。次年,至属地海宁寻访恩师顾今况故居,作
此诗。②太守此处是诗人的自称。③书台,即顾况读书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听觉着笔,再写所望之南湖,写出了诗人循声望湖的现实情境。
B.颔联不断变换视角由高远的“烟”“落日”,写到低近的“路”“新苔”。
C.诗人回忆与顾况论诗的情景,至今还记得当时恩师壮志难酬的苦闷。
D.诗歌语言平实晓畅,无生僻词语或典故,具有自诗的典型风格特点。
2.颈联的诗眼是哪个词?请简要分析。
L方法技巧】
诗歌的“诗眼”即为诗歌的关键所在,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炼字有两种类型:统摄全篇,或者一字传
神。
统摄全篇型,要结合全诗,逐联(句)解说诗眼的体现,诗句解说要扣紧诗眼。充分体现诗眼“牵一
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一字传神型,则重在透过诗眼,分析诗歌旨意,传达作者情感。字句的解说要具体,要联系描写情
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理解。
【通关训练】
(2022•四川德阳模拟预测)阅读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菜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此诗大约
是诗人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
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此诗。
I.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句中“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广大。
B.该诗景别致凄美,情愁苦悲怆,意蕴藉苍凉,境雄阔高远,堪称晚唐登临之作的翘楚。
C.颈联以遍地绿芜、黄叶高林演染秦苑、汉宫的荒废,客观描写诗人傍晚远眺之实景。
D.该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千古名句,常转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2.诗眼是诗人情感的喷发口,熔铸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
要分析。
——诗句含义
【典例引领】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2.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方法技巧】
分析诗句含义的能力。答题时一般先简单的翻译或描述诗句的内容,然后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概括
诗句的内容,如是景物描写概括特征,最后结合诗句中的词语、手法和注释等内容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
【通关训练】
(2019.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诗句作用
【典例引领】
(2019年•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㈤,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
面有什么作用?
【方法技巧】
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
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
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
【通关训练】
(2022•重庆一中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清夜琴兴
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①。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②,天地清沉沉。
【注】①正始音:此处指纯正的乐音。②元化:造化,天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笔四句,写演奏之前,以月光、空林等意象,营造静寂之境。
B.中间四句,写琴音因木性而清越;心境恬然,琴声也纯正平和。
C.最后两句,写纯正的琴音合于自然,天地澄澈如水,意境深远。
D.诗人秋夜听人奏琴,并借此琴境抒怀,表现内心的孤寂与安宁。
2.“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这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广赏析诗句
【典例引领】
(2017年•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方法技巧】
(-)赏析诗句四技巧
1.弄懂表层含意
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回答此类问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
评析某一诗句。
2.把握句式特点
类型特点
倒装句有种错位的美
互文句有种开合的美
对仗句有种整饬的美
炼字句有种凝练的美
3.关注表达技巧
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
时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4.注意句子位置
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
至手法都有所不同。
首句点题、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中间句转折文意、承上启下
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含蓄隽永(以景结情句)
(二)解题步骤
1、解读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2、抓住特点:抓住诗句写法或内容上突出的一点简析
3、点出情境: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4、整合答案:按照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
【通关训练】
(2022•河南安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④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陈与义,两宋重臣,生于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历靖康之
难。这首词大概是在绍兴五年(1135),作者因病退居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用“忆”字开篇,直接展开往事,回忆与“豪英”午桥宴饮、把酒临风之事。
B.“长沟流月去无声”有“月涌大江流”之妙,用桥下的宁静反衬桥上的欢声笑语。
C.下片借景抒情,表情达意真切感人,表达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
D.词的尾句“古今多少事”包含丰富内容,“渔唱起三更”表现了寂寞悲凉的情绪。
2.请赏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妙处。
语言特色
【典例引领】
(2021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赠鹭鹭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绿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鹭去虾纵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鹭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鹭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方法技巧】
语言风格主要有:
1.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2.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3.简洁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4.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5.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
6.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
7.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8.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9.诗情画意:即诗歌本身富于感情,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如入画境。
10.富有哲理:也称理趣,即诗歌中包含着某种人生或社会的哲理,使读者有所领悟。这种哲理或存于诗
歌的某一联中,一般为最后一联,如王之涣《登鹳鹊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或整首诗都在
说理,一般见于宋以后诗歌中,如苏轼的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
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此诗虽只是两问,实是苏轼巧妙地回答了琴与指的辩证关系。
11.淋漓尽致:指诗歌写得详尽透彻,或对某些东西暴露的彻底。
【通关训练】
(2019•全国H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滕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填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艺术风格
【典例引领】
(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峰高耸,绿壁摩天,雍尊师隐居之地高远非凡,远离尘嚣,让人忘记时间的流逝。
B.颔联从视觉和听觉上分别书写了行寻的艰难和听泉的沁心,再现了寻者的举止情态。
C.颈联色彩丰富,青牛、白鹤巧妙点缀,优美静谧的环境暗寓了诗人想要成仙的心情。
D.全诗格调浪漫飘逸,笔法细腻而娴熟,再现了李白洒脱矫健、豪爽多情的神态风姿。
2.诗歌尾联“清幽隽永,韵致悠然“,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方法技巧]
诗歌风格主要有:
1.平淡。具有平淡风格的诗歌,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
之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第五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有人评述陶渊明的诗“平淡而思
致。”
2.工丽。具有工丽风格的诗歌,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
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并在每句开头用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具有直率风格的诗词,则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
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的诗句,直斥统治者的不劳而获和无情压榨。
4.委婉(含蓄)。具有委婉风格的诗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或者通
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的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
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自然。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
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
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
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具有雄奇风格的诗歌,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
水杯中泻”,意思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
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
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
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
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这种风格的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
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壶。”这首绝句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浑成,语言上,“连”与
“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
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
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
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这些是形成这一风格的主要因素。如杜甫《登
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全诗意境深远,语调沉郁悲凉,借暮秋的江天萧瑟之景,抒写颠沛流离、老
病孤愁的暮年情怀。既包蕴着诗人客里悲秋的无限心事,又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思。
12.清新。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
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
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通关训练】
(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三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燕歌行(节选)
庾信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
寒雁邕邕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门。
晋阳山头无箭竹,疏勒城中乏水源。
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疏。
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
【注】相传战国时,燕占齐国聊城,齐将田单攻聊城岁余不下,鲁仲连乃修书系箭上射入城中,燕将自
杀,城拔。
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很容易触发人们的感伤情绪,诗歌开头对秋天的环境描写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五、六句用“无箭竹”"乏水源'’描绘战争条件的恶劣,意在刻画征人英勇无畏的形象。
C.诗歌结尾运用鲁仲连退敌的典故,表达了对战争早日结束,征人能够回家的殷切期盼。
D.这首诗音韵和谐富有美感。三四句使用叠词,全诗转韵与情景变换结合,流转自如。
2.有人评价庾信的诗歌“于悲感之中见风骨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一、(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
辛弃疾
用些语再赋瓢泉①,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皆为之聘。
听兮清琼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o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块予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风,煮云膏些
③。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箪瓢些④。
[注]①《铅山县志》:“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辛弃疾得而名之。“②宋玉《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
些。“甘人:食人以为甘美。③团龙、片凤:茶名。云膏:形容茶之软滑温氤。④乐箪瓢:《论语•雍也》
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一、二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对瓢泉进行了形象的描写,展现了瓢泉的美。
B.上阕三、四、五句,劝瓢泉不要离开,不要与虎豹为伍,流入江海也不要助狂涛兴风作浪。
C.下阕作者叙述自己块然独处有些无聊,瓢泉回来后能给自己带来很多乐趣。
D.下阕末句,反用颜回甘居陋巷的典故,表现了词人不甘贫穷、积极有为的思想。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二、(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感皇恩
朱敦儒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直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开篇“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散文式的语言平易浅白,就像随口哼出的一支山歌小曲儿,余韵
悠长。
B.上阕在塑造主人公形象上,先由景物入笔,以田居小景写人,“池上饮”“林间醉'’则从正面着笔,技巧
高超。
C.下阕“风景争来趁游戏'’表面写自然风景,实则写人,有程颍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之
后、o
D.“剩活人间几岁”点出词人余日无多的暮景,正因如此,才要称心如意而活。潇洒之中流露出衰飒悲惋
之感。
4.结句“洞天谁道在,尘寰外”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三、(2022•河南郑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翁灵舒游边
徐凯⑶
子向江淮去,应怀计策新。
但须先审己,然后可图人。
战野寒犹力,边城草不春。
曹刘若无竞,闲却卧龙身。
[注]徐矶:南宋诗人。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江淮”扣诗题的“边”字,“新”含有对友人胸中韬略的赞美。
B.颔联委婉含蓄地叮嘱友人:必须先“审己”,方可“图人”,有所建树。
C.尾联用假设笔法叙述典故,与杜牧《赤壁》用典方式一样,别开生面。
D.本诗语言平实质朴,情感真挚,与一般送别诗凄恻伤感的格调不同。
6.诗歌颈联“战野寒犹力,边城草不春'’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2022•江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①
苏轼
东武②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③。堕泪羊公却姓杨④。
【注】①杨元素和苏轼同为蜀人。公元1074车七月赴任杭州知州。九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
府,杨元素为他饯别,苏轼唱和此词。②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市。③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
时为繁荣之区。④“堕泪”句:《晋书•羊祜传》记载,西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有德政,他死后,襄阳百姓为
之立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人们因名之为“堕泪碑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写密州、杭州相隔天涯,相望渺茫,这是对分别之后相思之情景的想象。
B.“醉笑陪公三万场”运用夸张手法写作者和杨元素分别之际酣畅痛饮的情形。
C.作者劝慰杨元素,不用推辞喝酒,不必为分别而感伤,体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
D.本词语言通俗易懂,但寄寓良深,如“何日”句蕴含着作者对功成名就的渴望。
8.这首送别词悲情中见豪放,请结合“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简要分析。
五、(2022,云南•昆明一中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正宫】鹦鹉曲•市朝归兴
冯子振
山林朝市都曾住。忠孝两字报君父。利名场反覆如云,又要商量阴雨。[幺]便天公有眼难开,袖手不如家
去。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
9.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二句直抒胸臆,简要概括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人格理想。
B.“利名”一句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揭露了官场的险恶。
C.作者因对官场的厌恶,进而产生“袖手归家”的退隐之志。
D.“强学时妆”一句表达出作者不愿意随波逐流的傲然态度。
10.此曲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六、(2022•内蒙古•赤峰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苏轼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醪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注】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苏轼自黄州赴汝州途中,经过金陵,恰逢江宁知府王胜之调任,因作此
词送别。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誉,"千古”一词指金陵曾是数代帝王的都城,呼应下句的“兴亡处”。
B.“斜风”“细雨”之景物描摹富有意境。“留”字则写出百姓在蒙蒙细雨中送别王胜之的难舍难分之情。
C.下阕写王胜之因为调任离开金陵时,驾着飞车穿越云霞,以鸾鸟为陪乘,一路凌风驭虚,词人想象大
胆。
D.词中关于水乡风物的景致描写没有泛化,类型化,词人眼中的现实风景,带有鲜明的人物活动的印
记。
12.这首词写离别之情既有寻常之笔,亦有“戏谑的语言,轻灵的笔意”,请结合词作具体内容赏析。
七、(2022.安徽.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负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脩然㈤。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注]脩然: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直接入题,写哪个人都会顾虑衰老,可老了又会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呢?
B.三到六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身瘦、发稀、眼疾、多病,描绘形象而又真实。
C.第七句话锋一转,写出老也有老的长处,人、事见的多了,就懂得事理了,阅历也深了。
D.整首诗语言含蓄典雅,前后一反一正,转折自然流畅,有辩证的观点和一定的说服力。
1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司机职业培训及保密义务合同
- 2025年度担保合同金融科技应用与创新
- 2025年输送带驱动电机采购合同模板
- 2025版全新保险合同中英文模板下载
- 2025船用燃料供应与运输综合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二次供水工程合同书环境保护范本
- 化纤耐水解涂层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漆器金银色磨砂嵌金线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中级)安全生产专业实务试卷及解答参考
- 2025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库及答案
- 《非权力影响力》课件
- 《高血压的护理常规》课件
- 《更年期的中医调理》课件
- 《环形件模锻实验》课件
- DB37T 5059-2016 工程建设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
- 智慧安监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护士职业防护
- 酒店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DL∕T 1664-2016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规程
- DL∕T 1455-2015 电力系统控制类软件安全性及其测评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