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停车库设计要点、方法、方案与设计图纸分享(-机动车停车库、机械式停车库)_第1页
设计-停车库设计要点、方法、方案与设计图纸分享(-机动车停车库、机械式停车库)_第2页
设计-停车库设计要点、方法、方案与设计图纸分享(-机动车停车库、机械式停车库)_第3页
设计-停车库设计要点、方法、方案与设计图纸分享(-机动车停车库、机械式停车库)_第4页
设计-停车库设计要点、方法、方案与设计图纸分享(-机动车停车库、机械式停车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设计一停车库设计要点、方法、方案与设计图纸分享(机动

车停车库、机械式停车库)

一、机动车库

1、概述

机动车库设计要点

1.机动车库设计可根据车库规模、场地条件、建造方式、使用要

求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具体分类形式见机动车停车场

库分类表。

2.机动车库应根据其停放车辆的车型或具体外廓尺寸进行设计。

3.附建式和独立式停车库适用于不同的建造情况和使用要求。独

立式车库布局和结构形式应充分满足停车功能要求,附建式停车

库的布局和结构形式会受到主体建筑的限制。

4.机动车库由停车区、管理区、服务设施和辅助设施组成。

5.停车区由出入口和停车区域两部分组成,是机动车停车库最重

要的功能空间,出入口和停车区域形式多样,可进行组合设计。

6.管理区包括管理办公室、值班室、监控室等。机动车库根据管

理方式可设置独立或与其他管理用房合用的控制室,控制室直设

于机动车库中心或出入口附近。

7.服务设施包括卫生间、休息室、清洗保养设施等。

8.辅助设施包括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系统和交通工程设施等。

9.管理区和服务设施可根据需要设置;管理室可结合收费设置;

清洗保养设施应与停车位分区设置,宜单独设洗车房。

10.车库内应有完善的交通标识系统和交通安全设施;对社会开

放的机动车库宜设置停车信息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广播系统等。

11.4层及以上的多层机动车库或地下3层及以下机动车库应设

置乘客电梯,电梯的服务半径不直大于60m。

12.车库内行车流线设计应简洁、流畅、便捷。

13.柱网的选择对机动车库设计非常重要,柱网单元的种类不宜

太多,应尽可能统一。除满足停车和行车的使用要求外,合理的

柱网布置直接关系到设计的经济性。大跨柱网的优点是车库内柱

子数量少,布置灵活,适应性强,但结构占用高度较大,空间浪

费。

14.地下车库的平面布局和柱网尺寸往往会受到上层建筑限制,

柱间停放3辆小型机动车时,车库结构柱网尺寸一般采用8.4〜

8.7m,柱间停放4辆车时一,车库结构柱网尺寸一般可采用10.8〜

11.0mo当结构柱尺寸较小时,停放3辆车可考虑采用8.1m柱

网。

15.地下车库排风口宜设于下风向,并应做消声处理。排风口不应

朝向邻近建筑的可开启外窗;当排风口与人员活动场所的距离小

于10m时一,朝向人员活动场所的排风口底部距人员活动地坪的高

度不应小于2.5m。

16.封问式地上车库分为封闭式和开敞式,封问式应注意采光通

风、排烟、消防设计。

17.当机动车库采取天然采光时,天然采光系数不宜小于0.5%或

其窗地面积比宜大于1:15,且车库及坡道应设有防眩光设施。

18.车库楼地面面层应选用耐磨、防滑的非燃烧体材料。

机动车库类型

按建设方式分类表1

类型基本要求图示

建是住宅和办公、商业、医疗等各

式类公共建筑地下室部分,平面布

地局和结构形式受上层建筑限制。

下一般采用平层式车库,需有出入2

车口管理设施,按需要设置卫生间—I

库和清洗保养等服务设施

一般设置于综合建筑的不同功能

楼层分界部位,一般需有出入口

管理设施,按需要设置服务设施

22

一般附建于商业、办公等公共建

筑顶部,结构形式受下层建筑限

制,一般需有出入口管理设施,

按需要设置卫生间和清洗保养等

服务设施

式附建用于别凄等居住类建筑,停

车车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简

位单、辅助设施内容少,不需要设

车置管理区和服务设施

停车区域设计要点

1.停车区域按停车楼板的形式有平层式、错层式和斜楼板式三种

形式。包括行车通道、停车位和停车通道、人行系统等。

3.停车通道的双侧布置停车位,有利于节约建筑面积。

4.小型车行车通道和停车位最小净高2.2rn,微型车停车位最

小净高2.Orno

5.设备用房应尽量设在不利于布置停车位的边角位置。

6.需考虑楼地面排水措施,地漏(或集水坑)的问距不直大于

40rn;地漏周围Im半径范围应有1%地面排水找坡设计。

7.电动车停车位应集中布置,并宜设置在变配电室附近。

8.电动车停车位应就近设置充电桩,并宜为一位一桩形式,以便

使用和管理;应考虑充电桩的安装和操作空间。

9.充电桩可采用壁挂式或落地式安装方式。壁挂式应靠墙柱布

置;落地式应远离排水沟、地漏等地面排水点,安装基础应高出

地面200rnrno

a平层式车库一d斜楼板式车库一

b平层式车库二e斜楼板式车库二

c错层式车库f斜楼板式车库三

m典型常规车库示意图

1停车位2停车通道3行车通道4人行出入口5车行出入口6辅助用房

团停车区域示意图

停车区域行车通道

1.行车通道指停车区域内供车辆行驶的通道,应满足车辆行驶的

车道宽度。行车通道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形式。

2.单向行驶行车通道宽度不应小于3.Orn,双向行驶行车通道

宽度不应小于5.5rno

3.应注意墙、柱等障碍物对车辆回转的影响,其环形车道半径可

按公式计算求得,小型车通道转弯内半径R不得小于3.Omo

固停车区域内行车通道

困停车区域尽端式回转方式

L机动车长度;

6—机动车宽度;

d—前悬尺寸;

e—后悬尺寸;

L-轴距;

m—后轮距;

L前轮距;

厂】一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

&一环道外半径;

R—机动车环行外半径;

%一环道内半径;

L机动车环行内半径;

於一环道最小宽度;

22

R=V(L+d)+(r+b)R0=R+xX—机动车环行时最外点至环道外

边距离宜3250mm;

竽ro=r-yy一机动车环行时最内点至环道内

边距离宜,250mm。

国环形车道半径及其计算公式

停车区域人行系统

1.人行系统包括人行出入口和人行通道。

2.人行出入口开向通车道时,应设置缓冲空间和安全防护设施,

电梯不应直接开向行车通道。

3.电梯厅宜结合楼梯间设置。

4.附建式地下车库的电梯应设封闭候梯厅,防止有害气体污染上

部楼层室内环境,减轻电梯井道内压差作用。

5.人行出入口直强调照明,可起到引导人流和保证安全的作用。

6.大型停车库宜设人行通道,通道宽度可按Im取值。

缓冲区地面标识

—(D--------------------⑥-⑥--------------------

安全防护设施(隔离柱)

行车通道

囹人行出入口示意图

停车位与停车通道

1.停车位尺寸由车辆外廓尺寸和四周所需距离组成。停车通道是

指与停车位相连,并能满足车辆进出停车位所需回转空间要求的

通道。停车通道同时具有行车通道功能。

2.停车位的布置方式需根据停车库平面尺寸及车辆出入停车位

的速度要求等进行设计。停车位的布置方式决定停车通道的宽度

尺寸。

3.停车位的布置方式有三牙中: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斜列

式一般采用的停放角度为30°、45。、60°o斜列式45°交叉

停放方式也被称为鱼骨式停放。

4.平行式一般采用倒车进顺车出方式,平行式与斜列式和垂直式

停车相比,相同长度通车道的可停车数量最少。

5.垂直式是车库设计中最常使用的车位布置方式,与平行式和斜

列式停车相比,相同长度通车道的可停车数量最多。

6.斜列式停车带和通车道的宽度要求以及停车数量,随停车角度

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7.大型和车辆出入频繁的停车库,适当放大停车位及停车通道的

设计尺寸,便于车辆快速进出车位。停车位宽度尺寸应比最小宽

度尺寸增加200mm,停车通道宽度增加500〜1000mm,即可

满足车辆快速进出要求。

8.机动车最小净距要求见表2,墙、柱外有突出时一,应从凸出

部分外缘算起口纵向、横向分别指机动车长度和宽度方向。

9.除小型以外的其他车型最小停车位和停车通道尺寸,可采用公

式计算求得。

10.停车位应设车轮挡,小型车倒入式停车位车轮挡宜设于停车

位端线1000mm处,高度150〜200mm,车轮挡不得阻碍楼地面

排水。

停车方式表1

倒车进顺车出顺车进倒车出顺车进顺车出

倒车进顺车出方式所需通年道宽度小;进

顺车进倒车出方式所需通车道宽度较大;顺车进顺车出方式停车位先后均需有通车

车较慢,出车快;停车位前部的通车道需

进车方便,出车较慢道,所需通道面积大;进车方便,出车快

保证足够长度;车辆之间需留有一定空间

明目———L.—gjgg^一

苗明硒

停车位布置方式表2

停车带、停车通道尺寸计算公式表3

顺车进倒车出计算公式(前进停车)倒车进顺车出计算公式(后退停车)

%=/?c+Z-sina[(r+b)cota+e-£r]cot«

L=a+V(R+S)2-(r+fe+c)2-(c+b)cota

%=K+Z-sin<i[(r+d)cota+(a-e)-Z.r]cota

Z,=(a-e)-Vtr-.s)2-(r-c)2+(c+b)cota

凡。沟研?r

本公式适用于停车倾角60〜90。45"及45"以下可用作国法

注:叫一通车道宽度;S-出入口处与邻车的安全距离可取300mm;Z一行驶车与车或墙的安全距离可取500~1000mm;L,一机动车

回转入位后轮回转中心的偏移距离;&一机动车回转中心至机动车后外角的水平距离;c一车与车的距离;l机动车环行内半径;

a一机动车长度;b-机动车宽度;e—机动车后悬尺寸;7?一机动车环行外半径;a-机动车停车角。

停车位与停车通道

停车库机动车最小停车位、停车通道宽度(单位:m)表1

垂直通车道方向的平行通车道方向的最小停车位宽度停车通道

宽度

最小停车位宽度七最小宽度1%

小型车

程至万支转型车中型车大货车大客车小型车轻型车中型车大货车大客车小型车轻型车中型车大货车大客车

平行式后退停车2.42.13.03.53.53.56.08.211.412.414.43.84.14.55.05.0

30°前进停车4.83.65.06.26.77.74.85.87.07.07.03.84.14.55.05.0

45°前进停车5.54.66.27.88.59.93.44.15.05.05.03.84.65.66.68.0

&T前进停车5.85.07.19.19.912.02.83.44.04.04.04.57.08.510.012

6(T后退停车5.85.07.19.19.912.02.83.44.04.04.04.25.56.37.38.2

前进停车5.35.17.79.410.412.42.42.93.53.53.59.013.515.017.019

垂直式

后退停车5.35.17.79.410.412.42.42.93.53.53.55.58.09.010.011

注:忆】为靠墙车位,叫2为中间车位。

机动车之间以及机动车与墙、柱、护栏之间的最小净距(单位m)表2

----------------------净距

微型、小型轻型大型、中型

机动车类型'一----

平行式机动车间纵向净距1.201.202.40

垂直式、斜列式机动车间纵向净距0.500.700.80

机动车间横向净距0.600.801.00

机动车与柱间净距0.300.300.40

机动车与墙、护栏其他纵向0.500.500.50

构筑物间净距横向0.600.801.00

注:1.本表摘自《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2.纵向指机动车尺度方向,横向指机动车宽度方向;净距指最近距离,当墙、柱外有突出物时,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5800~6700

600-1000

,/一」

\600〜1000

a平面图

500

产---------------------------

0

0

^

A

b剖面图

印单独车位式车库示意图

a结构柱间停车位

c实体墙间停车位d实体墙垛间停车位

②停车区域车位布置示意图

13帘500

[S电动车位充电设备布置示意图

无障碍设计

S无障碍车位示意图

安全设施

1.安全设施设置在机动车通行和停放之处,它对保障行车和行人

安全、提高行驶舒适性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停车场库常用的安全设施有:广角镜、减速带、挡车器、挡车

杆、防撞块、护墙角、护栏、隔离栅等。

3.无实墙的坡道边缘应设置护栏和道牙。

4.双行坡道内,直在两车道之间施划地面分道线。

安全设施示意表3

出入口设计要点

出入口是停车区域和场地之间的连接部位,也是保证车辆进出车

库流线畅通的重要部位,按出入方式可分为平入式、坡道式、升

降梯式。

1.机动车库的人员出入口与车辆出入口应分开设置,机动车升降

梯不得替代乘客电梯作为人员出入口,并应设置标识。

2.出入口宜与基地内部道路相连通,如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应满

足基地出入口的各项要求。

3.出入口应设缓冲段与道路相连通。

4.双向行驶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出入口宽度不应

小于4mo

5.出入口及车道数量要求见表1。

6.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

机动车库出入口及车道数量表1

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出入

501~301'101-51~25~

车道数量>1000<25

100050030010050

出人口数量N3N2三2二1

非居住三423己2云2N1

【山看人AE口左生沿追奴贻重"tel*

居住M3m2自2>2注2N1

注:L本表摘自《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2.超过1000时,机动车出入口数量可采用交通模拟软件计算确定。

平入式出入口

1.单层车库、首层设置的车库采用平入式出入口。

2.出入口室内外地坪高差不直小于150mm。

3.出入口与室外道路的最小距离不直小于5m。

升降梯式出入口

1.口部留回转空间并留有适当的等候车位。

2.等候车辆应避免堵塞行车通道和遮挡停车位。

3.门洞口最小尺寸为2250mmX1800mm。

4.单侧出入口升降梯一般在条件有限时使用。

4

1通行指示灯2禁行指示灯3限高护栏4门框护栏5控制按钮

印汽车升降梯示意图

0

98

N

23600>3600

a单侧出入口升降式b双侧出入口升降式

因升降梯式出入口形式示意图

坡道式出入口

1.单向坡道的通行能力一般可按300辆/小时进行计算。

2.坡道内机动车与自行车、行人不可混行。行人或自行车利用机

动车坡道时,必须采用隔离设施与机动车流线分开。

3.应注意保证坡道端部满足转弯半径尺寸要求。

4.坡道净高需满足停车区域内最高车型的车辆通行高度要求。

5.通往地下车库的坡道,在地面出入口处应设置不小于0.1m高

的返坡,并在坡道两端及坡道开口位置设置截水沟。

6.严寒地区的车库出入口室外坡道应采取防雪和防滑措施。

7.坡道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之间距离不应小于7.5m。

d直线/90。出入口

7000

f90°出人口二

,5500

g90°出入口三h90°出入口四

i1800出入口一j180。出入口二

⑶小型车坡道口部设计示意图

坡道设计要点

1.坡道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类。外置式出入口车辆进出流线

完全独立,内置式出入口车辆进出的部分流线需利用停车区域内

的通车道。

2.坡道按形状可分为直线坡道和曲线坡道两种,在设计中还经常

采用两者相结合的坡道形式。

3.坡道最小宽度要求和建议设计宽度值见表1,当车道内半径

大于15m时,可按直线宽度进行设计。

4.直线和曲线结合坡道的宽度设计值可分段取值,也可统一采用

曲线坡道宽度设计值。

5.两段坡道交接处应采用曲线相切的方式进行平缓过渡,坡道纵

坡最大值见表2o

6.小型车坡道最小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表3o使用频繁的坡道,设

计尺寸应适当放大。除小型车外的其他车型应根据使用要求,采

用机动车回转轨迹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7.当坡道纵坡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设缓坡口直线缓坡坡

长不应小于3.6m,坡度为纵坡坡度的l/2o曲线缓坡长度不应小

于2.4m,曲率半径不小于20mo大型车坡道应根据车型确定缓坡

坡度和长度。

8.曲线坡道横向超高与车速成正比,与道路转弯半径成反比。车

速较低的曲线坡道可不考虑横向超高。当车速高于10km/h时-,可

采用2%〜6%的横向超高。

9.天然采光的坡道应设有防眩光设施。

10.房间门不得开在机动车坡道区域内。

a典型内置式b典型外置式

U内置式坡道和外置式坡道示意图

a直线式一d直线与曲线结合式一

□(O

b直线式二e直线与曲线结合式二

c曲线式f直线与曲线结合式三

②直线式坡道和曲线式坡道示意图

坡道宽度(单位:m)表1

类型微型、小型车中型、大型车

坡道形式7^最小宽度建议宽度最小宽度建议宽度

直线单行3.03.5~4.03.54.0

直线双行5.56.07.07.5

曲线单行3.84.05.05.5

曲线双行7.07.010.010.0

注:本表摘自《车库建筑设计规他》JGJ100-2015。

小型车最小环形车道内半径表3

角度________________坡道转弯角度

内径――aw90°90°<cr<180°a>180°

最小环形车道内半径4m5m6m

注:本表摘自《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3折线型缓坡13弧线型缓坡

d曲线双行d

1矮道牙80700高(选设)2坡道实墙3地面分隔带标线

4曲线坡道内侧实墙5曲线坡道外侧实墙

固小型车坡道示意图

防火设计

1.机动车疏散口的设置原则上不考虑火灾发生时的车辆疏散,设

计应在满足车库平时使用要求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火灾时车辆的

安全疏散要求。

2.机动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

3.除IV类汽车库、设置双车道疏散出口的HI类地上车库和停

车数量小于或等于100辆且建筑面积小于4000nV的地下或半地下

停车库外,机动车库的车辆疏散出口总数不应少于2个。

4.除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外,相邻两个汽车

疏散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5.车库内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超过

45m,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

6.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可不设置人员安全

出口,但应设置供灭火救援用的楼梯间。

7.建筑高度大于32m的高层汽车库、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

的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汽车库,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汽车库、

修车库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8.除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外,建筑高度大于32m的汽车库应设置

消防电梯。

机动车库的防火间距要求(单位:m)表1

耐火等级汽车库、修车库、厂房、仓库、民用建筑

名称■***--^^一、二级三级四级

一、二级汽车库、修车库101214

三级汽车库、修车库121416

注:本表摘自《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机动车库的耐火等级要求表2

一防火分类

1IIIIIIV

车库位置―

地上停车库不低于二级不低于三级

地下、半地下、高层停车库一级

注:本表摘自《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o

机动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单位:)表3

一位置地下汽车库或

单层汽车库多层汽车库

耐火等级高层汽车库

一、二级300025002000

三级1000不允许不允许

注:1.本表摘自《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2.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本表规定值减少35%。

3.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本

表规定2倍。

供暖通风设计

1.严寒地区机动车库内应设集中供暖系统;寒冷地区机动车库内

直设供暖设施,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表4规定。

车库内供暖室内设计温度表4

名称室内计算温度(℃)

停车区域5-10

管理办公室、值班室、卫生间等16-18

2.机动车库送风、排风系统宜独立设置。车库的送风、排风系统

应使室内气流分布均匀,送风口直设在主要通道上。

3.对于设有机械通风系统的机动车库,机械通风量应按容许的废

气量计算,且排风量不应小于按换气次数法或单台机动车排风量

法计算的风量。机动车库换气次数商业类建筑为6次/h,住宅

类建筑为4次/h,其他类建筑为5次/h。

给水、排水设计

1.机动车库应按停车层设置楼地面排水系统,排水点的服务半径

不直大于20mo当采用地漏排水时,地漏管径不宜小于DN100。

2.车库内车辆清洗区域应设给排水设施,洗车排水应经隔油沉淀

池处理后排放。

3.严寒地区车库,给水排水设施应采取防冻措施。

4.敞开式车库排水设施应满足排放雨水的要求。

建筑电气设计

1.特大型和大型车库应按一级负荷供电,中型车库应按不低于二

级负荷供电,小型车库可按三级负荷供电。机械式停车设备应按

不低于二级负荷供电。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负荷等级应按照其重

要程度划分。各类附建式车库供电负荷等级不应低于该建筑物的

供电负荷等级。

2.车库停车位地面的照明标准值为301x,行车道和坡道找平标

准值为501xo

3.车库内照明应亮度分布均匀,避免眩光。坡道内照明灯具直竖

向排布。

4.坡道式地下车库出入口处应设过渡照明。

建筑智能化设计

1.车库应根据需要设置通信系统、广播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和安全防范系统。

2.车库内停车区域照明应集中控制,特大型和大型车库直采用智

能控制。

3.公共场所大型和特大型车库宜设置停车引导系统。

4.大型和特大型机动车库应设置出入口管理系统,中型和小型类

机动车库直设置出入口管理系统。

5.停车诱导系统:适用于大型和特大型公共停车库。信息显示牌

显示空余泊位,从而提供有效空位信息。引导单元通常放置于拐

角、分岔口、尽端式通车道等位置,区域引导单元通常设置在停

车场库楼层入口处等大的停车区域入口处。

6.反向寻车系统:适用于大型公共停车库,可自动查询车辆停放

位置,并提供当前点到达目标车辆的最优路线图。

自由空间显示

方向

田管理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管理系统

i.管理及收费设施应设置在直线通车道处,见图。

2.大型和特大型机动车库应设置出入口管理系统,中型和小型机

动车库宜设置出入口管理系统,见团。

(

O昌

Oi

S

OJ-)g

-T—-

1感应线圈2自助缴费终端3出口自控路闸

□]管理收费设施设置位置

a人工收费

b自助收费

1感应线圈2混凝土安全岛3人口摄像机4出口摄像机5人口自控路闸

6出口自控路闸7收费亭8人口控制机9自助缴费终端

团出入口管理系统

管理及收费设施表1

标识系统

1.按标识使用对象分为车行流线标识系统及人行流线标识系统;

按标识定点位置分为地面标识系统及地上标识系统。

2.车行流线的标识系统设计需强调简洁明确的要求。

3.标识系统设计应保持流线的连续性。

4.标识系统设计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5.确定路径中的关键点和重要区域,在此进行标识引导的设置。

6.引导标识与其可视点连线与行进方向习惯视线夹角不直过大。

7.标识定点位置需恰当,定点位置的规律直保持一致。

8.两个连续标识之间距离较长时,宜设置再次确认标识。

9.按标识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分级,车行流线方向、出入口信息等

重要标识在定点位置、色彩、尺度等方面均应突出。

10.标识系统设计采用数字编码是简单实用的方式之一。

11.停车位边线较设计尺寸直短15〜25cm,以利于车辆的准确

定位。

12.大型停车场库的停车区域宜进行分区标识,可采用颜色、编

号、图案等方式,便于使用者记忆停车位置。

13.地面标识系统一般采用白色或黄色,分区标识宜采用柔和色

彩。

14.标识宜采用图形符号配中英文文字形式,文字内容要采用标

准术语。

15.图形符号和文字的尺寸、颜色、形式等应协调、美观。

16.重要级别标识的尺寸可比次要级别标识的尺寸大一个系列。

17.保证标识色彩与环境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使信息内容清晰

可见。

团出入口标识系统示意图

1地上标识2地面标识3分区标识

国停车区域标识系统示意图

二、机械车库

1、概述

定义及分类

机械车库按停车自动程度可分为复式车库和机械式立体车库。复

式车库在停车区域有车道,有人员停留,仅在停车位使用机械设

备传送车辆。机械式立体车库内不设置通车道,无人员

停留,在出入口使用提升设备来实现车辆的存取。

机械车库分类表表1

内容

设备类型单套设备停车数量单车最大进出时间参考值(s)

分类

升降横移类3~35240

复式车库

简易升降类1~3170

平面移动类12~300270

巷道堆垛类12~300270

机械式立体垂直升降类12~100210

车库垂直循环类8〜34120

水平循环类10-40420

多层循环类10-40540

出入口设计要点

1.复式车库出入口形式和要求与常规机动车库相似。

2.机械式立体车库出入口需设置1-2个候车车位。

3.机械式立体车库出入口管理室内的视线应看到出入口。

4.机械式立体车库出入口根据需要设置水平回转平台。

机械式停车库出入口形式表2

出入口形式适用范围图示

升降横移类、简易升降类车库均

需驾驶员将车开到出入口层的载

复式车库车板上,或从载车板上把车开0

出。要求出入口区的通车道宽度室外或室

不小于5.8m,宜大于6m内通车道

当出入口单侧有道路,且车辆出

人口尺寸受限制时,可采用此类

标准式

型出入口形式,司机存车时前进

出入库

入库,取车时需由司机将车辆倒

出出人口

当出入口两侧均有道路可供车辆

贯穿式通行时,出入口宜按此形式设计,

出入库车辆只能从•侧进入,另一侧出

当出入口单侧有道路,出车受限-T\=

或需提高停车舒适度时,可按此管

回转式

形式做出人口设计。出车时转盘理

出入库

会自动调转车头方向。司机可前7室

进入库,前进出库

■111

停车区域设计要点

1.复式车库停车通道宽度宜二三6m。

2.机械式立体车库内需设置检修通道及检修梯。

3.一个停车单元内车位数不应超过3辆。

相关技术要求

1.附件式车库的机械式停车设备与建筑主体结构问应采取减振、

隔声措施。

2.室内机械式停车设备正常工作温度为5℃到40°Co

3.室外机械式停车设备正常工作温度为一25°C到40°Co

4.底坑式车库坑底应设排水沟或其他排水设施。

5.车库内各区域应设置不低于301x的照明和应急照明。

升降横移类

定义:利用车载板升降和横向平移存取汽车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特点: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空间进行随意组合、排列,空间利用

率高,存取车快捷,使用、维护便捷,费用较低。适用范围较广,

对土建要求低,可进行多种组合。

升降横移类参数表表3

长度心宽度IV

高度H(mm)停车数量

(mm)(mm)

停放车

1750~1850W1550--

辆尺寸W5000

3=36002层设备净高Nx2-1

>54003层设备净高地上7Vx3-2

>71004层设备净高停车设备TVx4-3

寸5800-63002350-2600

94005层设备净高TVx5-4

底坑一层Nxl+地

N-2000负一'层坑深

停车设备上车位

注:此类机械设备为用存车板或其他载车装置升降和横向平移存取汽车的机械式停车

设备。N为平层车位数量。

[3xW+(200-300)I

a正面图

H]三层升降横移类示意图

a正面图b侧面图

回底坑三层升降横移类示意图

简易升降类

定义:使用升降或俯仰机构使汽车存入或取出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特点: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适用范围:地上室外广场、地下室、小别墅住宅等。

简易升降类参数表表4

长度/_(mm)宽度”(mm)高度H(mm)备注

停放车辆尺寸w5000w1850-1950近1550—

55002400~250023600地面式安装

车位尺寸

52502600-2700W-2300底坑式安装

注:此类机械设备为使用升降或俯仰机构使汽车存入或取出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a正面图

因地上简易升降类示意图

a正面图

s底坑一层简易升降类示意图

平面移动类

定义:在同一水平层上用搬运器平面移动汽车或载车板,实现存

取汽车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多层平面移动类的停车设备还需使用

升降机来实现不同层面的升降。

特点:可以减少车道面积,增加停车密度,提高空间利用率,设

备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存取车效率高,空间利用率高。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大型车库、室外停车场、地下停车库,对既

要求解决停车位又要求地面可作绿地的情况,可设计成独立式车

库建筑或室内复式车库。按照车辆交接方式不同可分为:梳架式、

载车板式、直接承载式。

平面移动类参数表表1

项目长度Z.(mm)宽度W(mm)高度H(mm)

1停放车辆尺寸520019501550~1950

2车位尺寸580022001950-2350

3升降井道59003400一

无转盘690044002800

4出入口

转盘式690062003500

5巷道700+L+7006000基坑深350

「A「B

1升降机井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