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题库_第1页
高电压技术题库_第2页
高电压技术题库_第3页
高电压技术题库_第4页
高电压技术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电压技术》题库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单选题)表示电介质极化程度强弱的是:

A、电阻率

B、相对介电常数

C、介质损耗

D、电导率

答案:B

2.(单选题)电介质的击穿强度由高到底顺序降低的是:

A、固体气体液体

B、固体液体气体

C、气体固体液体

D、液体气体固体

答案:B

3.(单选题)滑闪放电的特征是以介质表面的放电通到中发生:

A、光游离

B、碰撞游离

C、极化

D、热游离

答案:D

4.(单选题)高压设备绝缘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起主要作用的能力是:

A、耐受电压

B、承受机械力

C、承受温度

D、化学稳定性

答案:A

5.(单选题)决定绝缘使用寿命的主要条件是:

A、温度

B、湿度

C、过电压

D、工作电压

答案:D

6.(单选题)高压电气设备可能出现的老化形式有:

A、电老化、机械老化、环境老化

B、电老化、机械老化、热老化

C、电老化、热老化、环境老化

D、电老化、机械老化、热老化、环境老化

答案:D

7.(单选题)直接表征绝缘剩余寿命的特征量是:

A、泄漏电流

B、绝缘电阻

C、交流耐压

D、局部放电

答案:C

8.(单选题)直接表征绝缘剩余寿命的特征量是:

A、直流耐压

B、绝缘电阻

C、泄漏电流

D、局部放电

答案:A

9.(单选题)由于现场条件限制,一般不能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的是:

A、10KV以上的电气设备

B、35KV以上的电气设备

C、110KV以上的电气设备

D、330KV以上的电气设备

答案:B

10.(单选题)直流电压作用于任何介质上时,通过的电流可包括三部分:电容电流、吸收

电流和泄漏电流。其电流随时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泄漏电流衰减最快,电容电流次之,吸收电流衡定不变

B、电容电流衰减最快,泄漏电流次之,吸收电流衡定不变

C、吸收电流衰减最快,电容电流次之,泄漏电流衡定不变

D、电容电流衰减最快,吸收电流次之,泄漏电流衡定不变

答案:D

11.(单选题)直流泄漏电流试验中,与微安表并联的短路开关的作用是:

A、泄漏电流

B、吸收电流

C、击穿电流

D、电容电流

答案:C

12.(单选题)交流耐压试验中,保护球隙的放电电压调至耐压试验电压的:

A、1倍

B、1.1倍

C、1.5倍

D、2倍

答案:B

13.(单选题)交流耐压试验接线中,限流电阻通常取:

A、0.1Q/V

B、0.2Q/V

C、0.5Q/V

D、1C/V

答案:A

14.(单选题)交流耐压常用的测量电压方法是:

A、低压侧电压表;球隙测量;静电电压表;电容分压器

B、低压侧电压表;球隙测量;静电电压表;电阻分压器

C、球隙测量;静电电压表;电阻分压器;电容分压器

D,电压互感器;球隙测量;静电电压表;电阻分压器

答案:A

15.(单选题)直流耐压常用的测量电压方法是:

A、低压侧电压表;球隙测量;静电电压表

B、低压侧电压表;球隙测量;电阻分压器

C、球隙测量;静电电压表;电容分压器

D、球隙测量;静电电压表;电阻分压器

答案:D

16.(单选题)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泄漏电流随温度的增加而: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答案:A

17.(单选题)在高压电气的绝缘材料中,若材料中存留有小的空气隙,外施电压后,空气

隙比绝缘材料的电场强度:

A、低

B、相同

C、高

D、不能判定

答案:C

18.(单选题)发电机在交接验收或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及大修后,直流耐压试验电压为额定

电压的:

A、10倍

B、5倍

C、3倍

D、2.5倍

答案:D

19.(单选题)在现场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的电力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所选择的方法最适宜的

是:

A、交流耐压

B、冲击耐压

C、操作波耐压

D、直流耐压

答案:A

20.(单选题)主放电时,电流波形的波前部分接近:

A、半个正弦波

B、直角波

C、半个余弦波

D、斜角波

答案:C

21.(单选题)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工程上常采用的主要措施是:

A、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和减小分流系数

B、减小分流系数和减小杆塔电感

C、降低导线高度和提高耦合系数

D、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和提高耦合系数

答案:D

22.(单选题)三绕组变压器运行时,为了保护变压器绝缘安全应在:

A、低压绕组侧装设一只避雷器

B、高压绕组侧装设一只避雷器

C、中压绕组侧装设一只避雷器

D、中和低压绕组侧装设一只避雷器

答案:A

23.(单选题)为了防止反击,一般规程要求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在空气中的距离不小于:

A、1米

B、2米

C、3米

D、5米

答案:D

24.(单选题)可以将避雷针装设在配电装置构架上的变电所是:

A、10KV及以上变电所

B、35KV及以上变电所

C、110KV及以上变电所

D、220KV及以上变电所

答案:C

25.(单选题)规程规定,应装设独立避雷针的变电所是:

A、10kv及以下变电所

B、35KV及以下变电所

C、110KV及以下变电所

D、220KV及以下变电所

答案:B

26.(单选题)变电所进线保护长度一般为:

A、0.5-1KM

B、1-2KM

C、2-3KM

D、3-4KM

答案:B

27.(单选题)三绕组变压器运行时,应在低压绕组侧装设:

A、1只避雷器

B、2只避雷器

C、3只避雷器

D、可以不装避雷器

答案:A

28.(单选题)自耦变压器的防雷保护要求是:

A、高压、中压绕组出口处装一组避雷器

B、高压、低压绕组出口处装一组避雷器

C、低压、中压绕组出口处装一组避雷器

D、高压、中压、低压绕组出口处装一组避雷器

答案:D

29.(单选题)当三相进波时,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电位会达到绕组端电压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答案:B

30.(单选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有一110KV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其中性点的绝缘

水平是35KV时,应采用:

A、35KV的氧化锌避雷器

B、40KV的氧化锌避雷器

C、110KV的氧化锌避雷器

D、220KV的氧化锌避雷器

答案:B

31.(单选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有一台110KV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其中性点的绝

缘水平是60KV时,应采用:

A、35KV的氧化锌避雷器

B、40KV的氧化锌避雷器

C、60KV的氧化锌避雷器

D、110KV的氧化锌避雷器

答案:C

32.(单选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有一台220KV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其中性点的绝

缘水平是110KV时,应选用的雷器是:

A、35KV氧化锌避雷

B、40KV氧化锌避雷

C、60KV氧化锌避雷

D、110KV氧化锌避雷

答案:D

33.(单选题)对100KVA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其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A、0.5欧

B、1欧

C、4欧

D、10欧

答案:C

34.(单选题)对100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其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A、0.5欧

B、1欧

C、4欧

D、10欧

答案:D

35.(单选题)有关规程规定,发电机不允许与架空线路直接相连的是:

A、容量100kw以上

B、容量lOOOkw以上

C、容量6000kw以上

D,容量GOOOOkw以上

答案:D

36.(单选题)为了保护旋转电机的匝间绝缘,必须将入侵波的陡度限制在:

A、6kv/us以下

B、5kv/us以下

C、3kv/us以下

D、2kv/us以下

答案:B

37.(单选题)为了限制旋转电机中性点的过电压不会超过相端的过电压,需要将侵入波的

陡度降至:

A、6kv/us以下

B、5kv/us以下

C、3kv/us以下

D、2kv/us以下

答案:D

38.(单选题)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装设电容器的作用是:

A、限制侵入波的陡度

B、限制侵入波的幅值

C、保护发电机的主绝缘

D、限制侵入波的幅值及陡度

答案:A

39.(单选题)直配电机进线保护段的作用是:

A、降低侵入波的陡度

B、限制流过发电机出口避雷器的雷电流不大于5KA

C、限制流过发电机出口避雷器的雷电流不大于3KA

D、降低侵入波的陡度和限制流过发电机出口避雷器的雷电流不大于5KA

答案:D

40.(单选题)当直配电机中性点不能引出时,为了进一步降低侵入波的陡度,确保中性点

安全则需将发电机出线并联的每相电容增大至:

A、0.25-0.5uF

B、1-1.5uF

C、1.5-2uF

D、2-2.5uF

答案:C

41.(单选题)我国把多雷区定义为每年平均雷暴日超过:

A、15日

B、20日

C、30日

D、40日

答案:D

42.(单选题)我国的少雷区指的是每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

A、15日

B、20日

C、30日

D、40日

答案:A

43.(单选题)变电所装设避雷针的作用是:

A、防止反击

B、防止直击雷

C、防止感应雷

D、防止侵入波

答案:B

44.(单选题)110KV线路一般要求沿全线架设:

A、单避雷线

B、双避雷线

C、单避雷线并在雷电活动特别强的地区架设双避雷线

D、可以不装避雷线但在雷电活动特别强的地区架设单避雷线

答案:C

45.(单选题)变电所主母线上装设避雷器是为了防止:

A、防止反击过电压

B、防止直击雷过电压

C、防止感应雷过电压

D、防止侵入波过电压

答案:D

46.(单选题)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与操作过电压相比: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D、不能确定

答案:C

47.(单选题)避雷器的残压主要和雷电流的什么有关:

A、陡度

B、波形

C、幅值

D、波形和幅值

答案:C

48.用倒相法消除外电场对tan6测量的干扰,需先在试验电源正、反相两种极性下,测得两

组数据:G、tan%和G、tanS2,然后按公式()计算出试品的实际tan鼠

_tan&+tan<5,

tan(5=------------------

(A)2;

51fQtan〈-atan的

(B)G-G.

Gtana+Gtan的

(0G+G

加,Gtana+qtanX

(D)G+G。

答案:C

4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是指()。

(A)其安装地点的电网额定相电压:

(B)其安装地点的电网额定线电压;

(0施加到避雷器端子间的最大允许工频电压有效值,它表明避雷器能在按规定确定的暂

时过电压下正确地工作,但它不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

(D)允许持久地施加在避雷器端子间的工频电压有效值。

答案:C

5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通过直流1mA参考电流时,测得的避雷器端子间的直流

电压平均值称为该避雷器的()。

(A)直流1mA参考电压;

(B)工频参考电压;

(0额定电压;

(D)持续运行电压。

答案:A

51.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沿面放电发展成贯穿性短路时称为(C。

(A)辉光放电

(B)电弧放电

(C)沿面闪络

答案:C

52.新生电子与原来的初始电子一起向阳极快速运动,也参与碰撞电离,这样就出现

了一个迅猛发展的碰撞电离,形成所谓(B)。

(A)流注

(B)电子崩

(C)热电离

答案:B

53.以下属于操作过电压的是()。

A.工频电压升B.电弧接地过电压

C.变电所侵入波过电压1).铁磁谐振过电压

答案:B

54.流注理论未考虑()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

答案:B

55.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

答案:C

56.电晕放电是一种()。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

答案:A

57.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A.碰撞游离B.光游离C.热游离1).表面游离

答案:C

58.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A.大雾B.毛毛雨C.凝露D.大雨

答案:D

59.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

答案:1)

60.冲击系数是()放电电压与静态放电电压之比。

A.25%B.50%C.75%D.100%

答案:B

61.在高气压下,气隙的击穿电压和电极表面()有很大关系

A.粗糙度B.面积C.电场分布D.形状

答案:A

62.雷电流具有冲击波形的特点:()。

A.缓慢上升,平缓下降B.缓慢上升,快速下降

C.迅速上升,平缓下降D.迅速上升,快速下降

答案:C

63.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

A.小B.大C.相等D.不确定

答案:A

64.衡量电介质损耗的大小用()表示。

A.相对电介质

B.电介质电导

C.电介质极化

D.介质损失角正切

答案:D

65.以下哪种因素与tg6无关。()

A.温度

B.外加电压

C.湿度

D.电压的频率

答案:C

66.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无色无味性

B.不燃性

C.无腐蚀性

D.电负性

答案:D

67.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

A.电压的频率

B.温度

C.电场的均匀程度

D.杂质

答案:A

68.下列哪种电介质存在杂质“小桥”现象()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无法确定

答案:B

69.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时,采用移相法可以消除()的干扰。

A.高于试验电源频率

B.与试验电源同频率

C.低于试验电源频率

D.任何频率

答案:B

70.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答案:C

71.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

A.悬挂高度成反比

B.电阻率成反比

C.悬挂高度成正比

D.电阻率成正比

答案:A

72.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答案:A

73.雷电流通过避雷器阀片电阻时,产生的压降称为()

A.额定电压

B.冲击放电电压

C.残压

D.灭弧电压

答案:C

74.根据我国有关标准,220KV线路的绕击耐雷水平是()

A.12KA

B.16kA

C.80kA

D.120kA

答案:A

75.在llOkV〜220kV系统中,为绝缘配合许可的相对地操作过电压的倍数为()。

A.4.0倍

B.3.5倍

C.3.0倍

1)2.75倍

答案:C

多选题

1.自然界的物质根据其物理导电性能可以分为(ABC)。

A.导体B.绝缘体C.半导体D.超导体

答案:ABC

2.介质可分为(AB)电介质。

A.中性B.极性C.阴性D.阳性

答案:AB

3.电介质的基本极化形式有(ABCD)。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夹层式极化

答案:ABCD

4.交流电压下,电介质的损耗主要由(AB)损耗引起。

A.电导B.极化C.铜D.铁

答案:AB

5.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在解释大气放电现象时,主要有方面(ABC)区别。

A.放电时间B.阴极材料所起的作用C.放电形式D.阳极材料所起的作用

答案:ABC

6.雷电放电的三个阶段是(ABC)放电阶段。

A.先导B.主C.余辉放电D.闪络

答案:ABC

7.固体绝缘在强电场作用下,发生绝缘击穿的形式有(ABC)击穿。

A.电B.热C.电化学D.光

答案:ABC

8.固体介质电击穿的主要特征是(AB)«

A.电压作用时间短B.击穿电压高C.击穿电压低D.击穿电流低

答案:AB

9.电化学击穿理论认为,运行中的绝缘长期受到(ABCD)等作用,而使其绝缘性能逐渐劣化,

导致绝缘性能变坏,最后引起击穿。

A.电B.热C.化学D.机械力

答案:ABCD

10.复合绝缘结构的局部放电分为(ABD)放电三种。

A.沿面B.气隙C.局部D.气泡

答案:ABD

11.影响沿面放电的主要因素有(ABC)等。

A.绝缘表面状态B.污秽程度C.气候条件D.绝缘内部状态

答案:ABC

12.具有强垂直分量极不均匀电场的沿面闪络电压的降低,它与极间固体介质的(AB)和所

施加电压及其变化速度因素有关。

A.表面电容B.表面电阻C.表面电抗D.表面电感

答案:AB

13.绝缘子闪络电压可分为(AB)电压两种。

A.干闪B.湿闪C.冲击D.沿面

答案:AB

14.电力设备在长期运行运行过程中,受到(ABCD)以及环境条件等的影响,电力设备绝

缘的品质逐渐劣化,可能导致绝缘系统的破坏。

A.热B.电场C.机械应力D.化学腐蚀

答案:ABCD

15.电力系统中绝缘缺陷通常可分为(AB)缺陷。

A.集中性B分布性C.统一性D.封闭性

答案:AB

16.对运行中的电力设备通常采用(AB)的检测方法。

A.定期检测B.在线监测C.不定期D.非在线

答案:AB

17.电气设备必须在长年使用中保持高度的可靠性,为此必须进行各种试验,主要有(ABC)

试验。

A.出厂B.交接验收C.绝缘预防性D.诊断性

答案:ABC

18.绝缘预防性试验的方法可以分为(AB)试验。

A.非破坏性B.破坏性C.特性D.绝缘

答案:AB

19.直流电压作用于任何介质上时,通过的电流可包括三部分(ABC)电流。

A.泄漏B.电容C.吸收D.电阻

答案:ABC

20.交流耐压试验中,保护球隙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被试品因(AB)过电压而使试品绝缘击穿。

A.误操作B.谐振C.雷击D.内部

答案:AB

21.为了限制(ABC)时的短路电流,防止耐压试验时高压侧出现振荡,回路中应串有(ABC)。

A.击穿B.放电C.保护电阻D.保护电容

答案:ABC

22.在线监测系统由(ABCD)系统组成。

A.传感器B.数据采集与预处理C数据处理D诊断决策

答案:ABCD

23.电力设备的的状态监测按其作用可分为(AB)监测两类。

A.保护性B.维护性C.破坏性D.统一

答案:AB

29.下行的负极性雷对地放电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ABC)放电阶段。

A冼导B.主C.余辉D.次

答案:ABC

30.对于直击雷的保护是采用(AB)o

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带D.避雷器

答案:AB

31.发电厂、变电所直击雷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防止(AB)o

A.雷直击设备B.反击C.雷感应设备D.侵入波

答案:AB

32.自耦变压器的防雷保护要求在(ABC)绕组出口处装一组避雷器。

A.高压B.低压C.中压D.中性点

答案:ABC

33.水电站和变电所雷害的种类有(ABC)过电压形式。

A.直击雷B.感应雷C.侵入波D.操作

答案:ABC

34.流注理论与汤逊理论在解释大气条件下,气体放电的主要区别主要有(ABD)。

A.放电时间不同

B.阴极材料的性质在放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C.放电电压不同

D放电形状不同

答案:ABD

35.提高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有何主要措施有(ABCDE)。

A.改进电极形状B.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采用C.高气压的采用

D.高电气强度气体的采用E.高真空的采用。

答案:ABCDE

36.提高套管闪络电压的措施有哪些(ABC)。

A.增加绝缘厚度B.采用介电系数小的介质C.减小表面电阻率D.增加表面电阻率

答案:ABC

37.防止绝缘子污闪的措施有(ABCDE),

A.对污秽绝缘子定期进行清扫。

B.在绝缘子表面涂一层憎水性的防尘材料,如有机硅脂、地蜡涂料等。

C.加强绝缘子(如增加悬式绝缘子串中绝缘子的片数)和使用防污绝缘子。

D.使用半导体釉绝缘子。

E.采用合成釉绝缘子。

答案:ABCDE

38.35KV线路防雷的具体措施有(ABCD)。

A.一般不装避雷线B.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C.三相导线三角形布置D.采用线路自动重合闸、环网供电等方式。

答案:ABCD

39.110KV线路防雷的具体措施有(ABC)。

A.一般全线架设避雷线,在雷电活动特别强的地区,宜架设双避雷线

B.避雷线的保护角一般取20°-30°

C.采用线路自动重合闸

D.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答案:ABC

40.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

A.绝缘电阻试验B.交流耐压试验C.直流耐压试验

D.局部放电试验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G.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H.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答案:ADEG

41.下面的选项中,破坏性实验包括()。

A.绝缘电阻试验B.交流耐压试验C.直流耐压试验

D.局部放电试验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C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H.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答案:BCEH

42.用铜球间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那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

()?

A铜球距离与铜球直径之比不大于0.5B结构和使用条件必须符合IEC的规定

C需进行气压和温度的校正D应去除灰尘和纤维的影响

答案:ABCD

43.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的影响因素有()。

A.合闸相位B.线路损耗C.线路上残压的变化D.单相自动重合闸

答案:ABCD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判断题)气体、液体、固体称作电介质。

答案:错

2.(判断题)用作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希望其相对介电常数小。

答案:对

3.(判断题)制作电容器时,在相同的耐电强度下,要选择相对介电常数小的绝缘材料作为

极板间的绝缘物质,以便使单位电容器的体积和重量减小。

答案:错

4.(判断题)汤逊理论计算出来的击穿放电时间比大气放电的实测时间小10-100倍。

答案:错

5.(判断题)在大气压力下,空气间隙击穿电压与阴极材料无关。

答案:对

6.(判断题)在低气压、小间隙条件下的放电中,阴极材料的性质对击穿过程无影响。

答案:错

7.(判断题)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电极曲率半径小处附件先发生放电持续的现象称电晕放电。

答案:对

8.(判断题)当施加冲击电压时,场强与各层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

答案:错

9.(判断题)当施加直流电压时,场强与各层介质的电导率成反比。

答案:对

10.(判断题)当施加交流电压时,场强与各层介质的介电常数成反比。

答案:对

11.(判断题)高电压设备绝缘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起主要作用的是其耐受电压的能力。

答案:对

12.(判断题)工作电压常常是决定绝缘使用寿命的主要条件。

答案:对

13.(判断题)过电压常常是决定绝缘使用寿命的主要条件。

答案:错

14.(判断题)为了检验绝缘在内部过电压作用下运行的可靠性,通常用长时间工频电压等

效地来进行试验,判断其绝缘水平的高低。

答案:错

15.(判断题)对330KV及以上的设备,在工频运行电压及暂时过电压下的设备绝缘对老化

或污秽的适应性宜用长时间工频试验检验。

答案:对

16.(判断题)对33OKV及以上的设备,在操作过电压下设备的绝缘性能用操作冲击试验检

验。

答案:对

17.(判断题)交流耐压值是直接表征绝缘剩余寿命的特征量。

答案:对

18.(判断题)直流耐压值是间接表征绝缘剩余寿命的特征量。

答案:错

19.(判断题)绝缘电阻值是直接表征绝缘剩余寿命的特征量。

答案:错

20.(判断题)泄漏电流值是间接表征绝缘剩余寿命的特征量。

答案:对

21.(判断题)试品绝缘状况愈好,吸收过程进行的就愈慢。

答案:对

21.(判断题)试品绝缘状况愈好,测量的吸收比就愈小。

答案:错

22.(判断题)绝缘电阻测量可以发现贯通性的缺陷。

答案:对

23.(判断题)吸收比是Ris,,与RM••的比值。

答案:错

24.(判断题)绝缘电阻测量时,应先驱动兆欧表,后接试品。

答案:对

25.(判断题)绝缘电阻测量时,对大容量试品在测量结束前必须先断开测量回路,再停摇兆

欧表。

答案:对

26.(判断题)如果绝缘内的缺陷不是分布性的而是集中性的,则用tg6试验法就不灵敏,

被试绝缘的体积越大,就越不灵敏。

答案:对

27.(判断题)测量介损正切值时,若采用正接线法对操作人员有危险且测量不准确。

答案:错

28.(判断题)测量介损正切值时,若采用反接线法对操作人员有危险且测量不准确。

答案:对

29.(判断题)测量介损正切值tg8试验,能发现绝缘整体绝缘能力下降的缺陷。

答案:对

30.(判断题)自耦式的调压器比移圈式的调压器输出的波形更接近正弦波。

答案:对

31.(判断题)移圈式的调压器比自耦式的调压器输出的波形更接近正弦波。

答案:错

32.(判断题)交流耐压试验中的限流电阻,可采用水电阻。

答案:对

33.(判断题)交流耐压试验中,采用球隙测量高压时,要求球隙与球径的比值一般不大于

0.5。

答案:对

34.(判断题)直流耐压试验和交流耐压相比,通常试验电压更低。

答案:错

35.(判断题)避雷针的作用即使其本身不遭受直接雷击。

答案:错

36.(判断题)UOkv以上的屋外配电装置可以将避雷针装设在架构上,尤其适合装设在变压

器的门型架上。

答案:错

37.(判断题)避雷针的接地装置测得的是工频接地电阻,雷击泄流时呈现的是冲击接地电

阻。

答案:对

38.(判断题)为了防止反击,一般规程要求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在空气中的距离不小于3米。

答案:错

39.(判断题)为了防止反击,一般规程要求避雷针接地装置与被保护设备接地装置在土壤中

的距离不小于5米。

答案:错

40.(判断题)避雷针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变压器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

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答案:对

41.(判断题)避雷针的接地电阻越大,反击过电压就越小。

答案:错

42.(判断题)电力线路采用架空地线作避雷线,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导线受感应雷的次数。

答案:错

43.(判断题)输电线路沿线架设避雷线的目的是为了使导线不受直接雷击。

答案:对

44.(判断题)架空线路的避雷线保护角越大,保护范围越大。

答案:错

45.(判断题)接到变电所母线上的架空线路,就其分流作用来说,回路数越多,遭受雷电

过电压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答案:错

46.(判断题)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电气距离,就保护效果来说是越远越好。

答案:错

47.(判断题)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系统是以防护外部过电压为主;llOkv以上电压等级

的系统是以防内部过电压为主。

答案:对

48.(判断题)发电厂和变电所装设了避雷针,就可以不必装设避雷器了。

答案:错

49.(判断题)避雷器的防雷接地可以与一般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答案:对

50.(判断题)主放电时,电流波形的波前部分接近半余弦波。

答案:对

51.(判断题)在电场比较均匀的短间隙中,放电时延主要取决于放电形成时延。

答案:错

52.(判断题)在电场极不均匀的长间隙中,放电时延主要取决于放电统计时延。

答案:错

53.(判断题)在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中,其冲击系数等于1。

答案:对

54.(判断题)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其冲击系数等于1。

答案:错

55.(判断题)对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间隙的伏秒特性曲线较平坦。

答案:对

56.(判断题)雷击线路附近的地面时,感应雷过电压的电磁分量比静电分量大得多,所以

一般只考虑电磁分量。

答案:错

57.(判断题)感应雷过电压与直击雷过电压极性相反,且大多是正极性的。

答案:对

58.(判断题)避雷线的保护角越小,线路绕击的概率就越大。

答案:错

59.(判断题)为了防止反击,一般规程要求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在空气中的距离不小于5

米。

答案:对

60.(判断题)为了防止反击,一般规程要求避雷针接地装置与被保护设备接地装置在土壤中

的距离不小于3米。

答案:对

61.(判断题)对于35kv及以上的变电所,可以将避雷针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构架上。

答案:错

62.(判断题)对于35kv及以下的变电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

答案:对

63.(判断题)发电厂厂房一般可以装设避雷针。

答案:错

64.(判断题)变电所进线保护长度一般为1--2KM。

答案:对

65.(判断题)三绕组变压器运行时,应在低压绕组侧装设一只避雷器。

答案:对

66.(判断题)对于35-60KV变压器中性点一般需要保护。

答案:错

67.(判断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有一110KV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其中性点的绝缘

水平是35KV时,应采用35KV的氧化锌避雷器。

答案:错

68.(判断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有一110KV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其中性点的绝缘

水平是60KV时,应采用60KV的氧化锌避雷器。

答案:对

69.(判断题)对100KVA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其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欧。

答案:错

70.(判断题)对100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其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欧

答案:错

71.(判断题)为了保护旋转电机的匝间绝缘,必须将入侵波的陡度限制在2kv/us以下。

答案:错

72.(判断题)当侵入波的陡度降至5kv/us以下时,旋转电机中性点的过电压将不会超过相

端的过电压。

答案:错

73.(判断题)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装设电容器的作用是限制侵入波的幅值。

答案:错

74.(判断题)任何电荷在电场中都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答案:T

75.(判断题)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最大值,初相位,角频率。()

答案:T

76.(判断题)在交流电压下,两种不同介电系数的绝缘介质串联使用时,介电系数小的介质

上承受的电压高。()

答案:T

77.(判断题)介质的绝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金属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答案:T

78.(判断题)过电压可分为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

答案:T

-=a11!+N

79.(判断题)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的电路,发生并联谐振的条件是:°;谐振频

答案:V

80.(判断题)为降低系统电压,解决夜间负荷低谷时段无功过剩导致系统电压偏高的问

题,在满足相应限制因素条件下,可以让发电机进相运行。()

答案:J

81.(判断题)发电机突然甩负荷、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及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

是系统工频电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答案:V

82.用作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希望其相对介电常数大。()

答案:F

83.用作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希望其相对介电常数小。()

答案:T

84.制作电容器时,在相同的耐电强度下,要选择相对介电常数大的绝缘材料作为极板间的

绝缘物质,以便使单位电容器的体积和重量减小。()

答案:T

85.制作电容器时,在相同的耐电强度下,要选择相对介电常数小的绝缘材料作为极板间的

绝缘物质,以便使单位电容器的体积和重量减小。()

答案:F

86.汤逊理论计算出来的击穿放电时间比大气放电的实测时间小10-100倍。()

答案:F

87.汤逊理论计算出来的击穿放电时间比大气放电的实测时间大10T00倍。()

答案:T

88.在大气压力下,空气间隙击穿电压与阴极材料无关。()

答案:T

89在大气压力下,空气间隙击穿电压与阴极材料有关()。

答案:F

90.在低气压、小间隙条件下的放电中,阴极材料的性质对击穿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答案:T

91.在低气压、小间隙条件下的放电中,阴极材料的性质对击穿过程无影响。()

答案:F

92.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电极曲率半径小处附件先发生放电持续的现象称局部放电。()

答案:T

93.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电极曲率半径小处附件先发生放电持续的现象称电晕放电。()

答案:T

94.当施加冲击电压时,场强与各层介质的介电常数成反比。()

答案:T

95.当施加冲击电压时,场强与各层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

答案:F

96.当施加直流电压时,场强与各层介质的电导率成反比。()

答案:T

97.当施加交流电压时,场强与各层介质的介电常数成反比。()

答案:T

98.高电压设备绝缘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起主要作用的是其耐受电压的能力。()

答案:T

99.如果绝缘内的缺陷不是分布性的而是集中性的,则用tg6试验法就很灵敏,被试绝缘的

体积越大,就越灵敏。()

答案:F

100.如果绝缘内的缺陷不是分布性的而是集中性的,则用tg6试验法就不灵敏,被试绝缘的

体积越大,就越不灵敏。()

答案:T

三、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

1.(填空题)自然界的物质根据其物理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和()三类。

答: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2.(填空题)一般用()来表示电介质极化程度。

答:相对介电常数

3.(填空题)介质可分为()电介质和()电介质。

答:中性I极性

5.(填空题)电介质的四种基本极化形式是()0()()。

答:电子式极化I离子式极化I偶极子极化I夹层式极化

6.(填空题)直流电压下,电介质的损耗主要由。损耗引起。

答:电导

7.(填空题)交流电压下,电介质的损耗主要由()损耗和()损耗引起。

答:电导I极化

7.(填空题)流注理论考虑到()对电场的畸变作用以及()的影响,所以能很好地解释大

气压条件下的气体放电现象。

答:空间电荷I光游离

8.(填空题)在极不均匀电场中,间隙起始放电电压()击穿电压。

答:低于

9.(填空题)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在解释大气放电现象时,主要有三个方面区别是:()不

同、()不同和()不同。

答:放电时间I阴极材料所起的作用I放电形式

10.(填空题)当极间距离很大且电场极不均匀时,放电将出现()放电和()放电。

答:先导I主

11.(填空题)雷电放电的三个阶段是()放电阶段、()放电阶段和()放电阶段。

答:先导I主I余辉放电

12.(填空题)一般认为液体绝缘有()击穿、()击穿以及通过悬浮粒子发生的击穿。

答:电|通过气泡发生的

13.(填空题)固体绝缘在强电场作用下,发生绝缘击穿的形式有()击穿、()击穿和()

击穿。

答:电|热|电化学

14.(填空题)固体介质电击穿的主要特征是()和()。

答:电压作用时间短|击穿电压高

15.(填空题)固体介质热击穿的主要特征是:击穿过程所需时间()介质表面()显著升高。

答:长|温度

16.(填空题)固体介质热击穿是由于()而使固体绝缘材料发热所致。

答:介质损耗

17.(填空题)电化学击穿理论认为,运行中的绝缘长期受到()()()和机械力等作用,而

使其绝缘性能逐渐劣化,导致绝缘性能变坏,最后引起击穿。

答:电|热|化学

18.(填空题)绝缘劣化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绝缘内部的()造成的。

答:局部放电

19.(填空题)当施加冲击电压时,场强与各层介质的()成反比。

答:介电常数

20.(填空题)当施加直流电压时,场强与各层介质的()成反比。

答:电导率

21.(填空题)当施加交流电压时,场强与各层介质的()成反比。

答:介电常数

22.(填空题)复合绝缘结构的局部放电分为()放电()放电和()放电三种。

答:沿面|气隙|气泡

23.(填空题)沿固体介质表面的()发生的放电称为沿面放电。

答:气体

24.(填空题)影响沿面放电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答;绝缘表面状态|污秽程度|气候条件

25.(填空题)滑闪放电是以介质表面的放电通道中发生()为特征的。

答:热游离

26.(填空题)具有强垂直分量极不均匀电场的沿面闪络电压的降低,它与极间固体介质的

O()和所施加()及其变化速度因素有关。

答:表面电容|表面电阻|电压

27.(填空题)绝缘子闪络电压可分为()电压和()电压两种。

答:干闪|湿闪

28.(填空题)为了改善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可在绝缘子串导线端安装()。

答:均压环

29.(填空题)无外电场时,电介质对外()显现极性。

答:不

30.(填空题)电子式极化存在于()电介质中。

答:电子式结构

31.(填空题)平板电容器中,放入固体电介质后,等效电容()。

答:增大

32.(填空题)电气设备的组合绝缘中,在交流电压下,串联电介质中电场强度的分布与()

成反比。

答:相对介电常数

33.(填空题)气体电介质的损耗主要是()。

答:电导损耗

34.(填空题)中性或弱极性液体电介质的损耗主要是()。

答:电导损耗

35.(填空题)极性液体电介质的损耗主要是()。

答:极化损耗

36.(填空题)电气设备受潮时,tg6值会()。

答:增大

37.(填空题)高压设备能否安全运行是由矛盾的两个方面决定的,即作用在设备绝缘上的

()和绝缘本身()的能力。

答:电压|耐受电压

38.(填空题)()常常是决定绝缘使用寿命的主要条件。

答:工作电压

39.(填空题)为了检验绝缘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能否安全运行,采用()电压模拟雷电过电

压进行试验,以判断绝缘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

答:雷电冲击

40.(填空题)为了检验绝缘在内部过电压作用下运行的可靠性,通常用()电压等效地来进

行试验,判断其绝缘水平的高低。

答:短时工频

41.(填空题)对330KV及以上的设备,在工频运行电压及暂时过电压下的设备绝缘对老化

或污秽的适应性宜用()试验检验。

答:长时间工频

42.(填空题)对330KV及以上的设备,在操作过电压下设备的绝缘性能用()试验检验。

答:操作冲击

43.(填空题)电力设备在长期运行运行过程中,受到()()()()以及环境条件等的影响,

电力设备绝缘的品质逐渐劣化,可能导致绝缘系统的破坏。

答:热|电场|机械应力|化学腐蚀

44.(填空题)电力系统中绝缘缺陷通常可分为()缺陷和()缺陷两大类。

答:集中性|分布性

45.(填空题)对运行中的电力设备通常采用()和()的检测方法。

答:定期检测|在线监测

46.(填空题)电气设备必须在长年使用中保持高度的可靠性,为此必须进行各种试验,在制

造厂有()试验;在使用现场安装后有()试验;在长期的使用中有()试验。

答:出厂|交接|绝缘预防性

47.(填空题)绝缘预防性试验的方法可以分为()试验和()试验。

答:非破坏性|破坏性

48.(填空题)对于()KV以上的电气设备,由于现场条件限制,一般不能进行交流耐压试

验。

答:35

49.(填空题)直流电压作用于任何介质上时,通过的电流可包括三部分()电流()电流和

()电流。

答:泄漏|电容|吸收

50.(填空题)试品绝缘状况愈好,吸收过程进行的愈就()吸收现象便愈()测量的吸收比

就愈()。

答:慢|明显|大

51.(填空题)绝缘电阻测量可以发现()的缺陷。

答:贯通性

52.(填空题)吸收比是()与()的比值。

答:Reo,IRis•'

53.(填空题)绝缘电阻测量时,被试品的电源及对外连线应拆除,并()。

答:充分放电

54.(填空题)绝缘电阻测量时,应先(),后()。

答:驱动兆欧表|接试品

55.(填空题)绝缘电阻测量时,对大容量试品在测量结束前必须先断开(),再()。

答:测量回路I停摇兆欧表

56.(填空题)绝缘电阻测量结束后,应对试品充分()。

答:充分放电

57.(填空题)泄漏电流试验时,当试品容量小,接入滤波电容的作用是()。

答:减小电压脉动

58.(填空题)对于均匀介质tg6实际上反映着介质单位体积的()。

答:介质损失

59.(填空题)如果绝缘内的缺陷不是分布性的而是集中性的,则用tg6试验法就(),被试

绝缘的体积越大,就越

答:不灵敏|不灵敏

60.(填空题)测量介损正切值常用的两种接线方式为。和()。

答:正接线|反接线

61.(填空题)测量介损正切值常用的反接线法通常适用于现场设备()时的情况。

答:一端接地

62.(填空题)测量介损正切值tg6试验,能发现绝缘()的缺陷。

答:整体绝缘能力下降

63.(填空题)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通常规定加压时间为()分钟。规定这个时间是为了便

于()的情况;同时也是为了使()来得及暴露出来。

答:1|观察试品|缺陷

64.(填空题)为了使试验电压的波形接近正弦波,应尽量采用()式的调压器。

答:自耦

65.(填空题)()式的调压器比()式的调压器输出的波形更接近正弦波。

答:自耦|移圈

66.(填空题)交流耐压试验中,保护球隙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被试品因()或()过电压而使

试品绝缘击穿。

答:误操作|谐振

67.(填空题)为了限制()或()时的短路电流,防止耐压试验时高压侧出现振荡,回路中

应串有()。

答:击穿|放电|保护电阻

68.(填空题)交流耐压试验时,在()倍试验电压下可迅速升压,以后则应()升压,一般

在()秒内升至试验电压。

答:0.5|均匀|20

69.(填空题)交流耐压试验中的限流电阻,可采用()电阻或()电阻。

答:线绕|水

70.(填空题)交流耐压试验中,采用球隙测量高压时,要求球隙与球径的比值一般不大于

()。

答:0.5

71.(填空题)直流耐压试验的加压时间通常是()分钟。

答:5

72.(填空题)对发电机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时,每级()额定电压分阶段地升高,每阶段停留

()分钟,以便观察并读取泄漏电流值。

答:0.511

73.(填空题)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是一种利用()来对高压设备()进行试验的方法,它

可以大大提高试验的真实性与灵敏度。

答:运行电压|绝缘状况

74.(填空题)在线监测系统由()系统()系统()系统与()系统组成。

答:传感器|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处理|诊断决策

75.(填空题)在线监测的推广有利于从()维修制过渡到更合理的()维修制。

答:定期|状态

76.(填空题)电力设备的的状态监测按其作用可分为()监测和()监测两类。

答:保护性|维护性

77.(填空题)雷电放电包括()放电和()放电两种情况。

答:雷云对大地|雷云间

78.(填空题)下行的负极性雷对地放电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放电()放电和()放

电阶段。

答:先导|主|余辉

79.(填空题)主放电时,电流波形的波前部分接近()波。

答:半余弦

80.(填空题)放电时延由()时延和()时延组成。

答:放电统计|放电形成

81.(填空题)在电场比较均匀的短间隙中,放电时延主要取决于()时延。

答:放电统计

82.(填空题)在电场极不均匀的长间隙中,放电时延主要取决于()时延。

答:放电形成

83.(填空题)50%冲击电压与()电压的比值,称为绝缘冲击系数6。

答:静态击穿

84.(填空题)在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中,其冲击系数()。

答:等于1

85.(填空题)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其冲击系数()。

答:大于1

86.(填空题)在冲击电压作用下,间隙上出现的()和()的关系曲线称为间隙的伏秒特性

曲线。

答:电压最大值|放电时间

87.(填空题)对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间隙的伏秒特性曲线较()。

答:平坦

88.(填空题)对极不均匀电场,间隙的伏秒特性曲线较()。

答:陡峭

89.(填空题)()是放雷设计中实现保护设备和被保护设备间绝缘配合的依据。

答:伏秒特性

90.(填空题)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用()和()来衡量。

答:耐雷水平|雷击跳闸率

91.(填空题)雷击线路近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称为线路的()。

答:耐雷水平

92.(填空题)雷击线路附近的地面时,感应雷过电压的电磁分量比静电分量()得多,所以

一般只考虑()分量。

答:小|静电

93.(填空题)感应雷过电压与直击雷过电压极性(),且大多是()极性的。

答:相反|正

94.(填空题)实测表明,感应雷过电压一般不超过()kv,对()kv及以下的水泥杆线路可

能会引起绝缘()事故。

答:5001351闪络

95.(填空题)避雷线的保护角越小,线路绕击的概率就越()。

答:小

96.(填空题)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弧的概率称为()。

答:建弧率

97.(填空题)工程上常以降低杆塔的()和提高()作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措施。

答:接地电阻|耦合系数

98.(填空题)增大耦合系数,常用的措施是将单避雷线改为(),或在导线下方增设()。

答:双避雷线|架空地线

99.(填空题)发电厂、变电所的雷害事故来自两方面:一是()发电厂、变电所的导线或设

备;二是雷击导线后沿线路向发电厂、变电所传来的()。

答:雷直击|雷电波

100.(填空题)对于直击雷的保护是采用()或()。

答:避雷针|避雷线

101.(填空题)发电厂、变电所直击雷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防止();防止()。

答:雷直击设备|反击

102.(填空题)为了防止反击,一般规程要求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在空气中的距离不小于()

米;避雷针接地装置与被保护设备接地装置在土壤中的距离不小于()米。

答:5|3

103.(填空题)对于()kv及以上的变电所,可以将避雷针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构架上。

答:110

104.(填空题)对于()kv及以下的变电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

答:35

105.(填空题)发电厂厂房一般()避雷针。

答:不装设

106.(填空题)变电所进线保护长度一般为()KM。

答:1—2KM

107.(填空题)三绕组变压器运行时,应在()侧装设一只避雷器。

答:低压绕组

108.(填空题)三绕组变压器运行时,应在低压绕组侧装设()只避雷器。

答:1

109.(填空题)自耦变压器的防雷保护要求在()绕组出口处装一组避雷器。

答:高压|低压|中压

110.(填空题)当三相进波时,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电位会达到绕组端电压的()

倍。

答:2

111.(填空题)对于35-60KV变压器中性点一般()保护。

答:不需要

112.(填空题)对于110KV单进线的变电所,宜在变压器的()处加装一只避雷器。

答:中性点

113.(填空题)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为了减小()短路电流,其中部分变压器中性点

采用不接地运行。

答:单相接地

114.(填空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有一110KV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其中性点的绝缘

水平是35KV时,应采用()KV的氧化锌避雷器。

答:40

115.(填空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有一110KV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其中性点的绝缘

水平是60KV时,应采用()KV的氧化锌避雷器。

答:60

116.(填空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有一220KV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其中性点的绝缘

水平是110KV时,应采用()KV的氧化锌避雷器。

答:110

117.(填空题)对100KVA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其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欧。

答:4

118.(填空题)对100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其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欧。

答:10

119.(填空题)对于配电变压器,为了防止正、逆变换过电压,应在()侧装设一组氧化锌

避雷器。

答:低压侧

120.(填空题)对于配电变压器,为了防止()过电压,应在低压侧装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

答:正|逆变换

121.(填空题)有关规程规定()kw以上的发电机不允许与架空线路直接相连。

答:60000

122.(填空题)为了保护旋转电机的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