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本单元,我们将跟随演讲者,走进演讲的现场,感受不同

的风格,学习撰写演讲稿,举办参加演讲比赛。

《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在演讲

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也代表了闻

一多的决心。

《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1991年《瞭望》周刊

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征文颁奖大会,丁先生

便以此文进行演讲,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王选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一篇演讲稿。“我”表明

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的是关于自己的事情。“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表明了这些抉择对

作者一生的重要影响。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

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

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单元目标-

学习演讲词。阅读教材提供的四篇演讲词,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在了解作者和演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演讲。

撰写演讲稿。在把握演讲词特点的基础上,学习演讲稿的写法,自己撰写一篇演讲稿。

举办演讲比赛。课外搜集视频或音频资料,了解演讲的基本技巧。以“任务二”撰写的演

讲稿为基础,举办一次班级演讲比赛。

单元整体规划

一、阅读篇目

《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庆祝奥林匹克

运动复兴25周年》

写作主题:撰写演讲稿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单元导语

在公共场合,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有的人则结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

词不达意。其实,这种当众讲话的能力,便是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本单元,我们

将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的现场,去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在此基础

上,学习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任务人学习演讲词。

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

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标题、

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都是阅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学习目标

学习演讲词。阅读教材提供的四篇演讲词,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在了解作者和演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演讲。

撰写演讲稿。在把握演讲词特点的基础上,学习演讲稿的写法,自己撰写一篇演讲稿。

举办演讲比赛。课外搜集视频或音频资料,了解演讲的基本技巧。以“任务二”撰写的

演讲稿为基础,举办一次班级演讲比赛。

四、读写联动:

1.学写演讲稿:明确自己的诉求,从开头、结尾、目标达成和语言上学到技法。

2.参加一次演讲比赛。

五、课时安排

公&始W'*二至三工等:SW*初¥7

基资豢

is-y&ssMLL^

2•岳*金典收力士班上=:'箜期擘鼬牌割削

共辞四与舒西心羊能MHL

*1

叼幺兰海第50等事•蒲'真有祭2

辔海®二目被仇看

字&n:期

备机狈明等点W的餐车iSKL

•m*环尊£豪察己若2二酝?

售解在一M6f

•的至三阳映辎由M'£番-1黎延谏

.苔

飞看3中工衣缸注,地静55

王螃身激工芟后乳才受*二目世三篓落裾映家二号二M8£

跌g延1区4届姆Kg宴?•魅圣

蒙窗重箱隹至口“三专生避互1

•琳电W

号手工目殊基m:也豆%£,复W者至E

,:如SZ

潮既引,学触春然期N篙寐妻wzg

¥理够的£口溶侬ff)

'的笳世WQ能盟7•班1

二千士日父系三坐徭二,工¥玉皆1

­=:i*:^xi.三=于W

*身影明宝会三.£,,■£春日

壬筠身;表第3妾«=三一%三王亍可因也9蠢

京嘀七*『缜粉石7•分阳加

*温芝宝造MW.豆纭*1

•硅第利

^4)^1'也董2%始蒙以台徽含「F研蒙宣建08舱篓工¥S丁髭

台退与

土为漏环总£踞上'工群军工审1

•UaJKfiit翡?出号

幺孔沧:以W?副券z•软士好

匕遮崛图稀驷》M£^

上虹也蒙率4与霞,壬至3期加阴=3M==W跳豢胪

庇Y号叼“珞会落柞“技工'工¥羊菊1

,xzw

蒙国三手样£笔蒙笈施他监芥£

金当叼n均i;m

。豫£女一3》MZ£

不W3丫专表工①首时E量身3E?¥1£盛勒

名迩道

•n台日笆京n逐仞圣s•导药

XaW3口糕宿空&色凝施5H

台金父*耳第IS习

辛不始豪添一二考1feEK.^^S

商超土,岳煞SS*

冬•格二”翻」£

o^-7$:.:出鲸国:5四M貂方

•WS宣,赛㈣刘融瞬厚1

晔)废糊?一安?

彘身日麻悬M用g每畜

纵身期,役树小弼甥:

131登十角麟傩名

2•械感图以相履.

第12兽廿好』糕23.第部鞫节储牌1,嘛驾,学

习鞫临

养罄生时养悔,蝴息

第一课时

单元预习课

【教材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以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

赛三大任务为轴心,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体系。本单元选取了四篇演讲词,各有特点。《最

后一次讲演》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诠释责任与担当最壮丽的文章,也是一篇典型的即兴演

讲词,有着极强的现实性。整篇演讲词语言慷慨激昂,情感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娉变和当代价值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是在

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语言准确严谨,知识性、逻辑性较强。《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汉

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读自己“人生的选择”。课文选的是第六个重

要抉择,即扶植年轻人的事。用语亲切自然,幽默风趣。《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是一篇阐述奥运精神内涵的优秀演讲词,格局宏大,立意深远,气象宏伟.

学习这四篇演讲词,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的特点,为后面的写作与演讲比

赛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单元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2.通读课文,积累生字新词。

3.积累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公共场合,有的人说话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有的人则结

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词不达意。其实,这种当众讲话的能力,便是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

体现。今天我们走进第四单元,将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的现场,去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

取自己的营养。

(-)整体感知,夯实基础

1.默读四篇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自学生字词

(对照“读读写写”和课下注释,在文中圈出你觉得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语,可对个

别字词进行重点指导)

3.识记文学常识

自读每篇课文的注释①,边画边记,并浏览老师出示的课件内容,选自己感兴趣的内

容增补在课下注释①旁边。

(1)《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留学美国,学习美术、文学,历

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著有诗集《红烛》《死水》。1943年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投身反对内战的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

代毕昇”。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

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4)《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三)完成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

卑劣()诬尊()卑鄙()窜横()斌予()

埋漠()特里()律得()里落()律掰()

蒙绕()缈丽()枷锁()拙劣()目晴()

早定()芋爱()正阳)遇蓝()浩劫()

挑拨离回()出类拔萃()强词夺理()

2.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i()击恐bu()liao()望mian()怀探cha()

jue()择阻ai()gao()药指zhai()狡bian()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②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③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④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④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⑤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⑥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⑦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⑧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四)布置作业

必做:自测题改错,背诵文学常识。

选做:理解每一篇演讲词的思想观点。

【板书设计】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板书易错字音、字形。重点词语。

第二课时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李宁

【教材分析】

《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先生一篇演讲稿。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

这是一篇即兴讲演,是特殊背景下所作。这充满昂扬的战斗激情、富有极大鼓动性、震憾力

的讲演,绝不是书桌前冥思苦想的产物,不是写作技巧的产物,而是对反动派恨之深,对

人民、对祖国爱之切的结果。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起就已经对讲演有所接触,进入初中以后,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虽有提

及,都仅仅是与讲演有关的零零散散的内容,本课可算第一次系统学习讲演词,学生学习兴

趣比较浓厚,学习积极性高,但深刻领悟讲演词需要有一个过程。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观点,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体会演讲词观点鲜明的特点。

2.赏析语言,感受句式,修辞、人称变化在演讲中的作用。

3.还原现场,模拟演讲,感受激昂型的演讲艺术。

【学习过程】

一、导人新课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产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沟通。”这节课,就让

我们一起回到1946年,还原演讲现场进行模拟演讲,在演讲中来缅怀为争取民主和平进步

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李公朴先生、闻一多先生,感受闻一多先生这位优秀的诗人、卓越的学者、

大勇的民主战士,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的行动中所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

气概,感悟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

二、把握观点,体会演讲词观点鲜明的特点

1.了解文体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

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

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闽述;结尾回应开

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感,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演讲观点的句子,如果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

你会怎么说?

参考示例:

《最后一次讲演》中能体现演讲观点的句子:第2段中“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

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第5段中“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

理是永远存在的”:第10段中“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第11段中“历史赋予昆

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作者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行径,

赞颂烈士们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的意义,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继续与恶势力斗争的信心

和勇气。

三、赏析语言,做好演讲前的情感铺垫

1.《最后一次讲演》一文,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感

是如何让表达出来的?根据提示,谈谈你的观点.

(1)对比下面句子,说说原文与改文在表达情感方面有哪些不同。

原文: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所写的,

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改文:李先生只不过用笔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是一个没有共良心的

中国人的话,李先生没有罪。

原文: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改文: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没有几天了,你们快完了!

参考示例:

第一个句子:原文采用设问句,便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使听众产

生思想的共鸣。修改后的句子直接表达作者观点,不容易激发听众的思考,不容易引起思想

上的共鸣。

第二个句子:原文将反问旬和感叹句连用,指出了特务们的可耻下场,便于表达更强烈的僧

恨感情。改句运用陈述句,语气平淡,情感表达力度不如原句好。

(2)赏析下面句子,说说它们的精彩之处。

①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②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

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

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

昆明无限的光荣!

参考示例:

①运用短句、反复修辞、贬义词,直抒胸臆,痛骂特务们及国民党反动派,流露出极其愤怒

的情感。同时“无耻”和“光荣”形成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影、表达了对敌人的痛恨和对

李先生的赞美,凸显了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感情。

②连续运用正义人士被杀害的典型事件,有理有据地赞扬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伟大献身精神,

揭露反动源的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险企图,挫败敌人的阴谋,激发听众的爱国热情,

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2.本文依本文依据表达特定感情的需要,人称不断变换,试分析不同人称各在什么情况下出

现,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表明演讲者毫无畏惧,直面敌人,向敌人发起攻

击。

(2)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其险恶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演讲者极其愤怒

的感情和轻蔑的态度。

(3)鼓舞人民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演讲者与群众亲密的、战友般的感情。特别是

把“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显出演讲者情感的鲜明,立场的坚定。如:“告诉你们,

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昆明的青年

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四、还原现场,模拟演讲

1.还原现场,如果你是闻一多先生,你会有怎样的表情及动作?

参考示例:

对待敌人时,脸上充满了嘲讽和愤怒,并时不时地捶击桌子或单指指向反动派。对待昆明

人民及青年时,会满含期待,并代表他们振臂高呼,发出誓言。根据演讲内容及时调整语气、

语调,对敌人要以怒骂的语气,对待昆明人民及青年要同仇敌气,以鼓动和号召的语调。

2.组内模拟演讲,组员提出修改意见,并推荐代表在班内演讲。

3.学生代表在班内模拟演讲,感受激情型的演讲艺术。

五、布置作业

安排学生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丛书文章《胡适毕业赠言两篇》,初步感知文章

内容,并勾画出能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

这篇演讲词的特色: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在行文上所用方法:句式,人称多变,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修辞。

第三课时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顾金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这

个单元是一个演讲词单元。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和有关

知识。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科学、社会、人生等的有益启示,

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文是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个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

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

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

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

发现事物的真相。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

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所以在指导学生学

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

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

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

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整体把握演讲词

内容。

2.探究课文,理解本文论证方法,初步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

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199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演讲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认识作者,整体把握演讲词内容。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

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麻

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

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本文是他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2.把握内容。

(1)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通读文章,说说这篇演讲词表达了什么,打动听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了“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号召中国学生努力培养真

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说服力强,颇具理性之美。

三、探究课文,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1.理清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提出问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

出希望。

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从传统教育里引出“格物致知”,阐述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

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

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

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

路十分清晰。

2.解析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

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

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

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参考课本78页“任务一”中的提示,细读课文后,结合具体篇章、句段谈收获。

(1)小组交流讨论。

(2)各组展示,教师点拨。

明确:

1.针对性。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

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还要注意环

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是庄严的会议或重大集会,

还是同志间的座谈和讨论问题。

2.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

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

含糊。

3.条理性。提出论题(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一分析

问题(首先引出“格物致知”的观点及含义,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

上的重要性)一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4.语言得体。严谨理性,说理性强。

四、升华拓展,深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1.默读丛书文章《读书与革命》,用提纲呈现文章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体会演讲词

的条理性。

2.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任务。

3.各组展示交流。

参考示例:以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激励学子,鼓励他们承担起“革命”和“读书”的双重责任。

以进化论为依据,论述“革命”乃是青年的本性,呼吁青年学生不忘革命本性。

阐述读书与革命的关系,鼓励青年多读进步书籍,少读“古书”。

讲述当前青年学生的使命,呼吁青年们以扩大革命伟力为己任,阔步前行。

4.研读,再探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证思路,结合《读书与革命》的思路,思

考你对演讲词的特点又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

参考示例:

1.演讲要表达个人的观点。

2.演讲的开头方式多样:拉近距离,引发思考等。

3.演讲的结束语有很多种:重申观点,提出号召等。

4.演讲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

五、布置作业

1.依自己喜好,从课本或丛书中任选一篇演讲词,在家里进行模拟演讲。

2.选择演讲过程中自己最满意的片段录成视频发至班级群交流。

【板书设计】

演讲词特点注意问题

针对性演讲要表达个人的观点

鲜明性开头:拉近距离,引发思考等

条理性结语:重申观点,提出号召等

语言得体演讲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

第四课时

读写联动课

【教材分析】

《最后-次讲演》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

以活动任务为核心,通过对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活动的整合,形成一个带有活动性、综

合性和交际性的自主学习体系。

以本文为读的载体,主要从学生的感受和疑问入手,通过品味语言,体会闻一多先生的

爱憎感情,进而学习本文的演讲技巧,让学生模拟演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单元目标是学习演讲词,理解其观点,感受其风格,获取有益的启示,把握演讲词的主

要特点,了解写作演讲稿的常见技法,运用阅读所得,学习撰写演讲稿。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起就已经对演讲有所接触,进入初中以来,教材的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中,都

有与演讲相关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更集中安排了围绕“信”的传

统内涵和现代意义举办一次小型演讲会的活动,并给出了演讲的具体技巧。上述有关演讲的学

习内容,基本是将演讲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目标指向是语文的其他内容,本单元却是

将演讲本身作为学习对象,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并撰写演讲稿.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了解演讲词的结构和特点。

2.明确写作演讲稿的要求,懂得什么是好的演讲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要分享你的生活收获、经验、观点和态度,最好的方式就是演讲,演讲往往是需要演

讲稿的,这两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演讲稿的写作问题。

二、研读课文,分析特色。

活动一:再读文章,分析本单元课文,研讨演讲稿特色。

篇目演讲才场合对象目的语言特色

僚后

一次讲闻一多

演》

《应有

格物致

如精神》

明确:

演讲稿在结构上分开场白主体、结尾三部分。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常用的

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

主题引人正文引起思考等。

活动二:任务二撰写演讲稿”和丛书中的《演讲稿的写作》,联系读过的文章,明确撰

写演讲稿的方法:

1.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

2.注意写好开头,吸引听众的关注。

3.明确表达观点,把思路展现出来。

4.精心设计结语,提升演讲的效果。

5.着力锤炼语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活动三:再读《最后一次讲演》研讨演讲稿的写作通常包括哪几部分?什么样的演讲稿

是精彩的演讲稿?

切合演讲的场合和对象、简短有力没有长句、有真情实感、重视口语化。

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

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

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闻一多先生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烈士追悼会的现场,从讲演内容看,闻先生把听讲对象分为两类0

一类是特务:闻先生针锋相对,以热情似火,尖锐如匕首、投枪的语言,痛斥反动派卑

劣行径,揭露其无耻阴谋,给特务的嚣张气焰迎头痛击,充分体现了这位民主斗士的大无畏

气概和斗争精神。

一类是青年学生:闻先生就以精辟透彻的分析指出反动派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同时,

又满怀激情,吹响了号召青年们起来斗争的战斗号角。让学生们看清斗争的前途,增添继续

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第五课时

读写联动课

【教材分析】

《最后-次讲演》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

以活动任务为核心,通过对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活动的整合,形成一个带有活动性、综

合性和交际性的自主学习体系。

以本文为读的载体,主要从学生的感受和疑问入手,通过品味语言,体会闻一多先生的

爱憎感情,进而学习本文的演讲技巧,让学生模拟演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单元目标是学习演讲词,理解其观点,感受其风格,获取有益的启示,把握演讲词的主

要特点,了解写作演讲稿的常见技法,运用阅读所得,学习撰写演讲稿。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起就已经对演讲有所接触,进入初中以来,教材的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中,都

有与演讲相关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更集中安排了围绕“信”的传

统内涵和现代意义举办一次小型演讲会的活动,并给出了演讲的具体技巧。上述有关演讲的学

习内容,基本是将演讲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目标指向是语文的其他内容,本单元却是

将演讲本身作为学习对象,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并撰写演讲稿。

【学习目标】

能根据命题写作演讲稿,培养对演讲及语言表达的兴趣,充满自信,乐观地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通过研讨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鉴赏好的演讲稿,初步了解了演讲稿的特色,

对演讲稿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演讲稿的写作。

活动一:研读开头,学习技法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

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辽阳人孙玉刚在调任抚顺商检局局长时,有一篇精彩的就职演说,他是这样开头的:省

局把我交流到抚顺,我坚决服从。能容入你们的火炉,我感到荣幸,但我要说明:辽阳产的

这块煤,灰分肯定不少,尽了努力,"热值''也不一定很高,靠大家帮助了!

研讨明确:演讲开头的方式有很多和I可以从问候或感谢语开始,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可以由演讲的缘起、现场的氛围等引入正题;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还可以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活动二:研读《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明确观点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明确表达观点,把思路展现出来

听现场演讲与读文章的不同在于,听众无法像读者那样反复阅读,慢慢思考。因此,写

演讲稿时要注意提高自己观点和思路的“辨识度”,除了观点要明确外,尤其要注意用提示性

词语、关联词和过渡性语句来提示自己的思路,将其更直接、更清晰的呈现出来,不要过多

的让听众去揣摩、分析。

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活动三:精心设计结语,提升演讲的效果

在演讲稿的最后,可以重申观点,加深印象;也可以提出号召,鼓舞人心;还可以幽默

调侃,逗大家一笑。好的结语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或将他们的思考引向深入。

最后,求大家送我一样东西。

活动四:限时写讲稿

1.当堂写作,一气呵成。

2.自主修改,完善整理。

活动五:修改待参赛

1.修改讲稿。

2.反复练习。

3.脱稿备战。

板书设计:

精炼开头,提出主旨。

观点明确,脉络清晰。

结语有力,气势磅礴。

第六课时

略读实践课

【教材分析】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篇.本单元是活动探究

单元,以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为三大任务,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体

系。本单元任务--“学习演讲词”共选取了四篇演讲词,这四篇各有特点。《我一生中的重要

抉择》是198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一篇演讲稿,在选入教材时编者将题目改为《我一

生中的重要抉择》并对文章做了部分删改。这篇演讲词针对性很强,鼓励大学生认真学习,

投身到科技创造事业中去。

【学情分析】

本文是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一篇演讲稿,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应该已经学过两篇演

讲稿,对演讲稿这一-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录课使用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