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优质教案【表格式】
教学课题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1.会认本课“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
教学目标3.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寓意进行体验,交流。
5.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
尝试运用。
重点难点
1.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2.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找到“守株待兔”的生活立足点。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我说一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生交流: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
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生交流:与朋友交往,
说话要算数。)
教2、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老师说
的比较简练,平时说的话要复杂;老师说的话不怎么好懂,
学现在都不这么做。)
3、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习
过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
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温故
程而知新.……
4、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
成的文章叫作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
师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幅图片,相信同学们早就听说过
这个寓言故事,它的名字是?一一守株待兔(师板书课题)
5、相机指导书写生字:
“守”是上下结构,下部的寸字横与宝盖头等长,并压
在横中线,竖钩压在竖中线。
“株”左窄右宽,木字旁捺变成点,左右等高,“朱”的
竖写在竖中线右边一点点。
“待”也是左窄右宽,“土”字的第二横向右上微微倾
斜,并压横中线,“寸”字的点压在竖中线,较双人旁而言,
寸字底部稍长。
生在田字格本上各练写两个,师巡视检查,提出注意事
项。
二、介绍作者与体裁
《守株待兔》是谁写的?
借助课件明确: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
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o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
著解码器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后世称“韩
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子的著作
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著作
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二、自读寓言,读通顺
教1、师提出要求: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感觉?
预设回答:我感觉不怎么好读/文章的句子很短,语言比较
简练。/有点难以理解/有些句子不知道怎么读才能读好……
学2、你说说哪个句子让你不知道怎么读?
(屏幕出示全文,根据学生的难点标记相关句子)
预设难点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过指名读,评价“颈”字的后鼻音读得很标准。再指名读,
齐读。
预设难点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程指名读,适时评价“耒”字读音及意思。
“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希冀”
“羽翼”。
师:听出来了吗,他是这样断句的,还有谁想尝试读一
读?(师指名几生读一读)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这样(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请同学做好标记。指名读,齐读.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一会儿你自己就明白了。
预设难点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可指名两名基础不同的学生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有一个字和第一位同学读
得不一样,我相信大家听清楚了。
(“身为宋国笑"中的“为",第二位同学读的是第四
声,而第一位同学读的是第二声)(出示两个读音及意思)
师:哪个读音正确呢?我们先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加以明确: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
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所耻笑。
师:“为”译成“被”,应该读第二声。(出示拼音)
3、小结:我们读音的时候,可以结合字义来读,知道怎么
读了吗?再读一遍,将三句话放回文中,自己好好地读一读,
待会儿再齐读。(自由读,齐读全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集中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
2、自由朗读,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生字
3、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株颈
(2)熟字加偏旁:“寸+1^=守”“寺+彳=待”“木+>=宋”
“耒+井=耕”“角+虫=触”
(3)组词扩展:“释其”组词为“解释其他”
4、学生自主书写,四人小组内互相评价书写。
5.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6.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教“耕”一一左面的部分不是“来”,而是“耒”。
“释”一一左右等宽,注意与“彩”的区别。
7、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学8、投影展示学生书写。
9、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过
第二课时
程一、再读,读明白
1、师:同学们上节课将短文读得很流利,也很正确,我
相信你们能读懂。下面就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结合注释看
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
方,在旁边做个记号,等我们来交流。
(生读书自学)
2、交流理解
(1)读文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有一个人偶然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
于是,就放下手中的工作,天天来等着捡兔子,可是,却再
也没有捡到了。(相机板书:自捡野兔、整天坐等、再无收
获)
(2)学习第一句
①谁在等兔子?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相机出示“宋人有耕者”
指名说,再次强调“耕”是后鼻音,师领读两遍。
明确句意:宋国有一个在田间耕作的人,或者说宋国有
个农夫。
②标红“者”字,理解为“…的人”。
③小试牛刀
师:咱们也试着用上这个字来形容一下别人。
(屏幕出示):
能干的人自然可以多做一些事(能者多劳)
咱班有一个痴迷看书的人。(吾班有痴者)。
每个人的家中都有年老的长辈。(家家有老者)。
(3)故事发生的原因是如何?
明确: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标蓝句子: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标红“走”字,走是什么意思?
巩固“走”的意思:跑。
出示链接句子“百兽见之皆走”,指名读,说说“走”
是何意?
小结:“走”是跑的意思,这是一个古今异义的词。
(4)如果你是那个农夫,你轻轻松松就捡到一只兔子,
你心情如何?(特别开心)心里还可能想什么?(会不会明
天又能捡到一只兔子呢?)
(5)所以,这个种田人做了什么事?
明确: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标蓝句子)
标红“因”字,并理解“因”的意思:我们学过的文章
中“因”可以解释成什么意思?(因为)
出示链接句子“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解释为"凭
借”。
而在本文中,“因”解释为“于是”。
“释”解释为“放下”,比如生活中有些成语——喜欢
一样东西就舍不得放下,就是“爱不释手”,形容一个人特
别勤奋好学、爱看书,总是手里拿着书,舍不得放下,就是
,,手不释卷”。
而种田人之所以放下赖以维生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
是因为?(用原句回答)明确:冀复得兔
师:是呀,他希望再次能得到兔子。
出示标红的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指名读,再读,一起读。
第一天过去,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是一一释其耒而守
株,冀复得兔。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他一无所
获,可是,他却依然一一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等
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用一个词儿来形容一下
吗?(师相机板书: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6)他这样,结果会怎么样呢?生自由答,引出书中的
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①标红“为”字,理解“为”的意思,是“被”的意
思。
请同学们尝试判断一下在这些句子中,“为”字解释为
何意呢?
出示:“可以为师矣”,“为“是作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是替的意思。
(2)“笑”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明确:嘲笑,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③大家说一说,这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呢?
明确:白日做梦、想不劳而获、不知灵活变通……
二、感悟道理
1、生谈自己的理解
读了这则寓言,你懂提了什么道理?
明确:(1)不能妄想着不通过努力就获取成功,不能
心存侥幸心理,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相机板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2)要灵活变通,不要把偶然的现象当作必然的现象。
2、和我们平时积累的格言、歇后语有没有什么相似的?
补充出示:瞎猫撞上死耗子一一碰巧了。
三、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本文是一篇寓言,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
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
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
故事中体现。简而言之,就是一一小故事,大道理。
出示图片,复习寓意:
《坐井观天》(庄子秋水):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
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
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画蛇添足》(战国策):多此一举,不仅无益,反而
有害。
2、(出示图片)请自行读读“课后阅读链接”,和同桌
交流一下,故事中的坐车人又犯了什么错呢?
明确:走错了方向,固执己见,不思悔改。
四、课堂练习
1、再读,读出古文的味道
师:同学们,读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还
要读出古文的味道!自己试一试,品味品味古文该怎么读。
(生自由读,指名两生读)
师:如果我再给你们配上音乐,那种感觉会更美,愿意试
一试吗?来,我们先听一遍,认识认识这段音乐,想想你该
从哪个地方开始你的朗读。(播放音乐,学生安静听)
师:再听一遍,然后自己试着跟着音乐朗读。
指名配乐朗读。
2、当堂背诵。
师:读得真不错!这个小故事简单有趣,我相信,我们
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背下来。
3、⑴解释红色字的意思
宋人有耕者:()兔走触株()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而身为宋国笑:()()
(2)翻译句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学生拿出练习本在课堂上完成。
守株待兔
自捡野兔——整天坐等一一再无收获
板书设计
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1、认读、识记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3、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而不软弱。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不同
的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字义导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缶”,你认识这个字吗?那你都知道哪些带有
这个偏旁的字?(缸、罐)(出示缸、罐的图片)。同学们,
我们来看图片,像这种口子小肚子大用来盛东西的容器我们
就叫他“缶”。
2、古时候在一个国王的御厨里也有两个这样的容器,他们是
罐子,一个是陶的,我们叫一(板书:陶窿),一个是铁的,
我们就叫他一(板书:铁罐)。陶罐和铁罐1板书:和)正
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唇舌之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6
课(生齐读课题: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那我想,文中的生字词一定也难不
倒大家。
检查预习,出示生字词
谦虚光洁朴素美观和睦相处
骄傲奚落轻蔑恼怒感到羞耻
A.自由读(带拼音)
B.指名分行读词语(去拼音)。
谁能够准确地读读第一排的词语(指名读),
师点评: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出示“处”的读音及组词,这是一个多音字,他还有一
个读音是?组词?(相机出示另一个读音及组词)
第二排指名读。
师点评:你真像个小小播音员,读得可真准!
齐读。
C.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第一排是写陶罐,第二排是
写铁罐。)是的,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去读这些词语,当
我们看到陶罐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些词语(生读第一排词语),
当我们看到铁罐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他的(生读第
二排词语)。
D.带着想像读词语可真有意思,我们不光要读好词语,还要
理解词语的意思。
比如“恼怒”是什么意思?轻蔑呢?
E.词语会读了,会理解了,我们还要会写。今天这些词语中
有两个词特别难写,出示“谦虚”与“骄傲",谁来提醒一
下难写的笔画?相机明确:谦字右旁中间一横要出头,虚字
第三笔是横钩,不是横。“骄”字左旁“马”字最后一横要
稍稍倾斜,写成提,右旁的“乔”字一笔是短撇,别写成短
横。
师范写,生练写。请大家把谦虚、骄傲四字工整地写在
田字本中,师巡视指导,相机点评。
3、大家学得真起劲。现在我们来一起说说看,课文主要讲了
一个什么故事呢?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大屏幕。(出示
填空作提示)
古时候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陶罐。许多年
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后依旧(),而铁罐却()。
4、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御厨去看看,请同学们翻看课本第18
页,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两只罐子分别给你留下
了怎样的印象?
(铁罐:傲慢无礼、自以为是。陶罐:性格温和、经常受委
屈)
你观察得真仔细。是啊,其实故事的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
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这段话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奚落、看
不起)(相机板书:奚落)
让我们一起来读出铁罐的骄傲。(齐读第一段)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着一一
三、品读对话,体会内心
(出示默读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2〜9自然段,用
“一一”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
的话。
1、咱们来交流交流。铁罐首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课件
出示第一次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A.要读好这两句话,我们该关注什么?
(预设一:读好标点符号!和语气词“吗”)请你试着读好
这两个地方。(师评:抓标点、抓语气词来品读,好方法!)
(预设二:关注提示语。)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
进行描写,提示一下当时的样子。圈一圈,铁罐是?一一傲
慢地,来,自己读读。
B.此时你仿佛看到了铁罐一副怎样的神情?(昂着头,撅着
嘴巴,双手叉腰)带着你的想象读读!(师评:多么自以为
是的铁罐啊!)
C.如果我把铁罐的话改成一一出示“你不敢碰我,陶罐子。”
好吗?为什么?(出示原句,生对比读一读。)
指名读,师评:嗯,充满了挑衅!表达的意思一样,但
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加强烈,更能体现出铁罐的傲慢。
(师板书:傲慢)
D.透过这个“谦虚”(师标红相T声:谦虚),你仿佛又看
到了陶罐此时怎样的表情动作。(摇摇手温和地说,微笑地)
把你的想象带到文中读读看!(师评:好一个谦谦君子啊!)
指名分角色朗读,可以带上表情和动作来读,其它同学
读旁白。
学法小结: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总结下,为了读好对话,
我们借助提示语帮助读,关注标点和反问句这种语言形式来
感悟读,最后加上了表情和动作表演读。下面,我们继续用
这种方法学习对话。
2、一起来看第二次对话,接下来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出示第二次对话)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
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
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
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同桌分角色朗读,并想想,铁罐和陶罐此时分别是什么态度?
(1)铁罐此时什么态度?
预设:更加轻蔑。(师:你关注了“更加”,此时你仿佛
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铁罐呢?)
嘴巴撅得更高了,眼睛斜视地看着陶罐。(将你的神气
送到对话中去读读。)生读。(师评:好一个目中无人的铁
罐。)(相机板书:目中无人)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如何回应?你觉得除了谦虚,他
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A、预设:从“争辩”看出陶罐还是一个不懦弱的人。
师:请你读出陶罐的不懦弱。读得慢一点,温柔一点。试试!
(师评:好一个理直气壮的陶罐。)(相机板书:理直气壮)
B、话语的最后有一个省略号在这里有什么作用?(表示陶罐
的话还没有讲完)
分组朗读,可以带上表情和动作来读,其它同学读旁白
3、是啊,陶罐的话都还没说完,就被铁罐硬生生地打断了。
铁罐继续奚落着陶罐,(出示第三、第四次对话)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
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
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
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同桌分角色朗读,想想看,铁罐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1)A、铁罐从一开始的傲慢到更加轻蔑,现在又是什么态
度?
预设:从轻蔑到恼怒。那透过“恼怒”你好像又看到了
铁罐怎样的神态动作?(瞪大了眼睛,眼冒火光,拍桌子,
张大了嘴巴)读读看,(师评:听了你的朗读,我好象看到
了一个满脸怒气的铁罐在大声嚷嚷。听得出你似乎想把陶罐
吞灭!太具有杀伤力的眼神了!)
B、可见此时铁罐的愤怒达到了极致。其实形容人恼怒、愤怒
的成语还有很多,你都知道哪些?(生讲后,出示词语积累:
怒气冲天怒不可遏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怒气冲冲暴
跳如雷怒火中烧)
挑选2-3个你感兴趣的写在“恼怒”一词的旁边
C、此时此刻,铁罐就是那么地怒气冲天怒不可遏大发雷
霆火冒三丈怒气冲冲暴跳如雷怒火中烧
(2)从铁罐的提示语和话语中,我们发现他越来越蛮不讲理
了.(板书:蛮横无礼)可见,提示语能让我们一下就知道
人物的神态动作,可是作者有时不会在旁白中加上这样的词。
想想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心情变化?请你为课文加上提示
语,并带进去读读。(出示填空)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
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心平气和、友好、谦和、友善)
(师评:陶罐依旧谦虚大度着)(板书:发彦尢度)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盛气
凌人、暴跳如雷、怒气冲天)
(评:此时的铁罐越来越不耐烦了,说的声音也越来越
——大了,说的话也越来越一一难听了。它的态度已由恼怒
上升到了狂妄自大了,它已经听不进别人的任何话语了,只
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了。)
(3)同学们,学到这你知道“奚落”的意思了吗?(出示铁
罐的话帮助理解)可见,联系上下文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词
语的意思。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合作着读读2—9自然段,
女生铁罐,男生陶罐(出示去掉旁白的对话)
4、面对如此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铁罐,陶罐却不再理会铁
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表面上陶罐虽然一言不发,但其
实心里他也有话要说。请大家拿起笔,在书本18页下面空白
的地方写写铁罐的心声。
生写后交流
预设:”哎,多说无益,看来他太固执己见了,就让时
间来见证我2的价值吧”。
四、设疑结课
这节课,在国王的御厨里,我们认识了一个骄傲的铁罐
和一个谦虚、坚强的陶罐。许多年后,在那片荒地上,他们
的命运又会发生怎样戏剧化的转变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设境导入
早上,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张《寻友启示》,我们一起
来看看,到底是谁丢失了什么东西呢?(出示课件)哦,原
来是陶罐在寻找铁罐啊!那么铁罐到底去哪里了呢?今天我
们就继续走进第6课一一《陶罐和铁罐》。
二、复习1-9段
1、师:还记得这两个老朋友吗?它们身上的标签可多啦,
想忘记它们都不容易呢,不信瞧瞧。(依次出示两排词语)
谦虚光洁朴素美观和睦相处
骄傲奚落轻蔑恼怒感到羞耻
读对了,就能把它们给呼唤出来。齐读,依次出示两者的
图片。
2、师:这可真奇怪呢,陶罐为什么主动寻找铁罐呢,要
知道它们俩相处得并不太愉快,铁罐对陶罐很不友善,不妨
让我们再重温一下它们相处的画面。
师生共读对话2-9段,女生读铁罐,男生读陶罐,老师读
旁白。
3、通过对话,再次让我们看到了铁罐的〈板书:傲慢无
礼、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以及陶罐的(板书:
谦虚、理直气壮、友善大度)
三、研读10-17段
过渡:日子一天天过去,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
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坚固得什么也不怕?
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0-17自然
段。
(-)齐读课件出示的三句话。
1、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
朴素美观。
2、“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
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3、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
的影子也没见到。
(-)质疑问难,反馈交流。
1、陶罐还是当年的陶罐吗?
2、铁罐到底哪儿去了呢?
(生汇报: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而且
陶罐成为了文物,富有价值。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
师相机板书:无影无踪文物有价植
师: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为什么连影子也没看见?它去哪
儿了?(理解:氧化生锈)。
生答后,师补充资料: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科学秘密:铁很
容易氧化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变成了粉末。这
就是铁罐最后无影无踪的原因。
(三)感受陶罐的品质
师:我们知道了解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当人们发
现陶罐时,陶罐语言神色怎样?
相机出示句子:“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
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
得够受了。”
师:从“兄弟”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陶罐不仅不
懦弱,而且待人宽容、善良,以德报怨....)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
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
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你们想对铁罐和陶罐甚至自己说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
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
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
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4)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
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自由读,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明确:北风和铁罐一样,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别人的短
处,其实每个人都各有所长。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师:铁罐就没有优点,陶罐就没有缺点吗?大家讨论一
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
限制住,放飞思路,大胆发言。
1、议论归纳,(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
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
点铁罐说得并不错。只是铁罐的态度太骄傲了,所以大家不
喜欢它。)
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2、师: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
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就叫《铁罐与陶罐》
3、学生仿照课文,发挥想象,编写故事
例如: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
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铁罐
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
然无恙。
4、交流讨论。
五、完成书写
1、出示七个要书写的生字,学生观察、交流需要注意的
细节。
预设:“懦弱”的笔划比较多,注意结构的宽窄、笔划
的起落笔位置。“懦”字右旁的雨字头写得舒展一点,下面
的“而”字扁一点。“弱”字左右一样宽,竖折折钩要写得
稍长一点,为点和提留出空间。“代”字不要加一撇,区别
“伐”。
2、师范写,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6.陶罐和铁罐
板书设计奚落
铁罐----------------------►陶罐
(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谦虚、理直气壮、友善大度)
VV
无影无踪文物,有价值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7、《美丽的鹿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称、禁、狮”等9个生字,会写“鹿、赏、匀”等12个生字,掌
握三个多音字的读音。
2、能根据词语提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4、能通过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重点难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出示
狮子的图片)请看是谁啊?
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呢?学生交流(预设:这是一只凶猛的
狮子。/它是一只准备捕猎的狮子)。
2、小朋友们,你们再看这是谁?(出示梅花鹿的图片)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预设:这是一只美丽、漂亮的小鹿。
/它的角很美丽)。
3、师:是的,小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的,可是小鹿经历了
一件事,使它改变了一些看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我
们还得从《美丽的鹿角》的故事说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
个故事。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认真把题目写下来。
(板书课^>
相机指导“鹿”的书写:半包围结构,中间的半包围框要
扁一点,两竖稍短,“比”字的第二个竖弯钩要超出广字头
的包围,写得更舒展些。
生在本子上练写两个。
4、生齐读课题。
5、质疑: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题目,能提出什么问题,想
知道些什么?
6、梳理学生的问题。(归纳成两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
故事?鹿角和狮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
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分节读课文。
师:昨天老师请你们预习课文,还提出了预习要求,遇到不
会读的字要查字典读正确,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现在我
想邀请几个小朋友来分段朗读课文,考查考查你们的预习成
果。
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纠正错误读音。
2、有的同学也迫不及待地想放声朗读,那请你们自己现在自
由地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试着解决你们刚才提出的那些问
题。
3、故事中有些新的词语朋友,让我们再来单独认识一下他们。
(1)出示词语:匀称撒腿不禁
(小老师带读)发现了吗?这些红色的生字都是多音字。它
们戴上不同的拼音帽时,就有了不同的身份,咱们来看看。
(出示“称、禁、撒”的不同读音及组词)同桌间互相考考。
(2)出示:撅起来嘴皱起眉头没精打采
(老师读,学生做动作)
重点提示:没精打采是“没有精神、没有干劲、没有激情”
的样子。
齐读。
(3)出示打乱顺序的三对反义词(欣赏--抱怨难看--美丽送
命--逃生)
男生读第一横排,女生读第二横排。
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些词语中藏着几组反义词,你们能
找出来吗?(相机明确:欣赏--抱怨难看--美丽送命--逃生)
4、能根据这6个词语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
同桌间先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全班交流。
师:很棒!才读了一遍课文就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了,咱们再看着这个填空题,来一起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吧。
课文讲的是一只()遇到()而奋力奔跑脱险的故
事。这只鹿原来十分()自己美丽的(),而()四
条()长得难看。后来当狮子向他扑来时,两只美丽的角
却让他(),而难看的腿帮他()。
5、师相机指导学习方法:发现了吗,第一句是概括故事大意,
第二句是第1〜4自然段讲的内容,第三句是第5-7自然段
讲的内容,这样加起来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了。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师:咱们现在就走进文中,去看看那只漂亮的梅花鹿
是怎么发现自己拥有一对美丽的鹿角的?
谁来给大家朗读1-2自然段呢?(指名读)
3、池塘的水清清的,既是小蝌蚪和小鱼们舒适的家,也
能给梅花鹿当作镜子使用,真有意思!当小鹿在池塘中发现
了自己的倒影,它开始尽情地欣赏起来。那它是怎样欣赏自
己的角,又是怎样抱怨自己的腿的,咱们下节课再好好研读。
四、书写生字
出示“塘、映、欣、赏、匀、称、致、传、哎、狮、叹”
1、师:要写的生字,以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共8个。请观察
一下,左窄右宽的生字有哪些呢?一一出示“塘、映、称、
传、哎、狮、叹”。而“欣、致”左右宽窄相当。
2、再次集中出示11个生字,重点指导:塘、赏、致、狮
“塘”字右旁“唐”广字头的儆穿插到土字旁下面,“唐”
字中间的长横要出头,并稍稍往右上倾斜,停在横中线。
“赏”字是上下结构,党字头千万不要写成学字头,并
且要宽一点,“员"字底的“□”稍扁。
“致”左旁“至”的最后一横是提,右旁反文旁的捺要
穿插到提下面。
“狮”字要写得稍微紧凑一点,中间的竖撇压在竖中线。
3、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并结合文中的词语进行练习,如
“鹿角、池塘、倒映、欣赏、匀称不、别致、哎呀、狮子、
叹气”。
4、师巡视指导,相机点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池塘倒映鹿角欣赏匀称别致不禁
喷嘴皱眉配得上抱怨传来哎呀狮子
逼近撒腿就跑挣脱叹气
开小火车,齐读。
2、指名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3-4自然段
师:上节课,我们跟着小鹿来到池塘边,清清的池水映出它
美丽的倒影,那鹿是怎样欣赏自己的角,又是怎样抱怨自己
的腿?请大家轻声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句子。划
好的同学读读自己划出的句子。(指名反馈一一出示句子)
(-)紧扣“欣赏”体会鹿角的美丽
1、我们先来看看鹿是怎样欣赏自己的角的。(板书:角)
2、“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
束美丽的珊瑚。”
(1)小鹿们,赶紧夸夸自己美丽的角吧!(学生练读)
(2)指名读。(师评:把语气词“啊”字读得真好!)
师:怎样的身段才称得上“匀称”?(不大不小,不胖
不瘦,恰到好处。是的,匀称是一种美。谁再来美美地夸夸
小鹿?)
(3)小鹿的身材是多么匀称呀!(出示鹿的图)它还有一对
像珊瑚一样的角。看过珊瑚吗?老师把它们也带来了。(搔
放珊瑚图)
(4)海底的珊瑚多美啊!小鹿用漂亮的珊瑚来比喻自己的角,
可见他心里一一很喜欢自己的角。你能带着喜爱的心情再读
读这句话吗?注意红色的字体呢。(指名读)
(5)仿句练习:
咱们也试着用上“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吧。(出示课
件)
同桌互相练习,指名说。
(6)背诵积累:(出示插图)漂亮的小鹿,你在清清的池水
边欣赏着自己美丽的角。现在,不看书本,会夸吗?(齐背)
(7)小结:是啊,像鹿这样美美地看、仔细地看、高兴地看。
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是一一欣赏。(板书:欣赏)
(二)紧扣“抱怨”,感受鹿腿的难看
1、过渡:鹿如此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对自己的腿却一一抱
怨起来。那鹿又是怎样抱怨自己的腿呢?(板书:腿抱怨)
根据回答,出示“唉(di),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
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你听出了什么?一一鹿很嫌弃、难过..…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想表明什么呢?(出示两个选项,
指名回答)
2、男女生各读一句,引导对比,感受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
3、指导朗读:说这句话时鹿的表情怎样?(鹿不禁撅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出示加入提示语的句子、
咱们就撅起嘴,皱起眉来读这句话。(指导带上表情读)
像这样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不满意地说话,就是一一“抱
怨”。(板书:抱怨)
让我们一起带着抱怨的心情来读这句话。(齐读)
3、鹿对待自己的角和腿态度截然不同。一个是欣赏,一个是
抱怨。请男女生合作,女生读鹿“欣赏”的句子,男生读鹿
“抱怨”的句子。(出示两个句子)
4、小鹿就是这样,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却天天抱怨自己
难看的腿。可是当它经历了一件事后,小鹿的想法发生了变
化,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鹿的想法发生了改变。请你快速找
到并用波浪线划出来。
(三)彻悟改变
相机出示句子:”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
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再读句子,你明白了什么?
2、能用上“欣赏、抱怨”来说吗?(不再欣赏美丽的角,也
不再抱怨难看的腿)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还得从一次遇险的故事说
起。
四、学习第五、六段
1、请大家读一读课文5、6自然段,请你把自己当成小
鹿来说说你遇到的惊险。也就是要把文中的鹿变成“我”。
像老师这样。
(出示开头:我当时正在一个劲地抱怨着自己的腿.・••・.)
生自由读文
2、模拟角色,朗读反馈:
师:哪只小鹿来讲述一下自己当时遇险的情形。
听的同学当评委评一评:一有没有把自己当作小鹿;二有没
有说出自己遇险的惊险。
(点评后可再请同学补充细节,完善发言,最终给予说得好
的同学以掌声)
3、采访讲述的学生:
师:小鹿,当你的角被树枝勾住时,你的心里想些什么?(板
书:差点送命)
采访另一个学生:
师:小鹿,当你最后脱险的时候,你的心理又是怎样的?(板
书:死里逃生)
师: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猛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
场面吗?对于弱者来说,那就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在这次
追逐赛中,小鹿是多么紧张、多么危险呀!让我们捧起书,
一起跟着小鹿去经历一下狮门逃生的惊险。一起来读第五、
六自然段。
4、回读句子
师:是啊,看似难看的腿却在关键时刻救了小鹿的命,难怪
小鹿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一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
让我狮口逃生!”(板书:美丽难看)
五、明理延伸
1、讨论明理:鹿角该不该锯掉?
师:小鹿回到家里,把自己今天的遭遇告诉了爸爸。爸爸说:
“既然这美丽的角差点儿让你送命,那干脆把它锯掉算了。”
同学们讨论一下,小鹿该不该这样做呢?(同桌讨论)
好了吗?说说你们的意见。(指名谈,引导学生说出寓
言寓意)
预设:(1)从鹿角可以看出鹿的雌雄,如果砍掉了,就看不
出雌雄了。
(2)如果砍掉了鹿角,就牺牲一个生物了。
师:老师告诉你,那是不会的,它还会再长出来。
(3)砍掉了鹿角,当坏人进攻时,他就只能躲避不能进攻了。
(4)不能砍掉鹿角,就像我们人,头发剪掉也不美了。
(5)因为角和腿各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正确对待。
2、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对待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我
们不能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
处而否定它的长处,正如我们常说的那样一一板书:尺有所
短,寸有所长,只有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3、揭示寓言。像这样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道理的文章叫做寓言。(板书:寓言)
4、推荐阅读
向大家推荐《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这2本书,
课外可以找来读读。读后可获得智慧的启迪,希望同学们能
和寓言交上朋友。
六、作业
1.将这个寓言故事及蕴含的道理讲给家长听。
2.阅读其他的寓意故事,看看从那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
理
7、美丽的鹿角
角欣赏美丽差点送命
板书设计腿抱怨好看死里逃生1亩士
>寓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8.《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
1.认识滔、涯等9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教学目标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
寓言故事,也有童话版的寓言故事。知道吗,寓言故事也可
以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
2、同学们,你见过多少池塘和河流吗?你是喜欢池塘还是河
流呢?(课件出示:池塘和河流的图片)
3.有一个池塘和一条河流是邻居,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
呢?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走进这个寓言故事。(板书:池子
与河漏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
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滔滔木筏抛开生涯蜿蜒贯穿行吟贵
妇鸭绒垫胸膛无忧无虑任凭忙忙碌碌哲理遵循
安逸尊敬遗忘应验淤塞青苔芦苇衰退逐步一旦
懒惰
(2)自由读词;指名读;齐读。
3.认读生字。
(1)同桌互相指读认字条中的9个生字,相互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
滔涯妇碌遵循尊应验
开火车领读生字并组词,
注意读准平舌音“遵”,前鼻音“循验”,边音“碌”,
不读“n(i”。
提示:“应”是一个多音字,意思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出
示“应”的不同读音及词语
4.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①熟字加偏旁:“女+三=妇”“录+石=碌”“尊+1_=遵”“盾
+彳=循”。
②熟字比较。如:稻一滔脸一验涯一崖尊一遵
师:现在就用上这些识记方法,帮助我们顺流而下,记住沿
途的生字吧。(出示课件)
5.请十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小节。师随机正音。
其他学生思考:
(1)“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池子”就
是指池塘。)
(2)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
明确:1-6自然段是池子说的话,7-8自然段是河流说的话。
三、角色朗读,初识观点
1.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池子与河流的对话。
2.学习池子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1-6小节,想一想:池子是如何评价河流的
生活?组织学生进行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相机出示第三小节:)
“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生涯”可以换成哪
些词语?(生活)
标红”这样的生涯”,是指?
(是指河流整日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地流着,身上负载着船
只、竹筏。)
(2)“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因为它觉得“河流”的生活得太累,负重太多。
(3)池子是怎样评价自己的生活?
(相机出示)“这样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替
代?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理解“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烦恼,很自在。)
池子平日的生活是怎样的?用横线画出来。
(课件出示标红“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
在鸭绒垫上一样。”的第5小节。)
这里把柔软的泥土比作什么?(鸭绒垫)这个句子起到什么表
达效果?(相机出示答案)
(4)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清
闲、平静的生活。
3.学习河流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7、8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
吗?
相机出示第8节。
(2)“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河流遵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
(课件出示:)“水要流动了才能够保持清洁。也就是
说流水不腐一激荡变化充满挑战的生活才能让生命力更加
顽强!”也就是一种辛勤劳动的生活。
(3)“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它(课件标红:)“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
人们带来利益。”
4.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我们齐读一下第9、
10小节,了解一下。
多么鲜明的对比呀,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九小节。(出
示第九小节)
四、辨析观点,总结寓意
1.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预设:我赞同河流的观点,人要勤劳,因为世上没有不劳而
获的东西。
预设:我也赞同河流的观点,因为“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
并会逐渐磨灭;”懒惰只能使人一无所为,一无所有。
2.想一想,.“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生活中
有没有像池子与河流这样的人吗?
预设:“池子”比喻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板书:
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预设:“河流”比喻那些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
乐和幸福的人。(板书:河流:永不满足、负重前进)
3.思考:你从这首诗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生活与学习中,我
们又该怎样做呢?
相机补充出示揭示的道理。
五、介绍作者与作品
1、本文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2、作者是克雷洛夫(出示作者简介)
3、喜欢他寓言风格的同学,可在课外去阅读他写的其他
寓言故事。
六、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寓言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只顾享受眼
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
会多做贡献。让我们诊治理解生命了意义和人生价值。
8.池子与河流
板书设计池子: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河流:永不满足、负重前进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教学设计
1.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表明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理由。
教学目标2.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
重点难点1.与别人交流时表明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理由
2.鼓励学生树立交际的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积极参与交际。
3.学会耐心倾听,尊重别人的想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刘浩杰班中的班干部制度)
2.刘浩杰同学所在班级的选举制度是怎么样的?(班干
部轮流制)
3.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话题就是“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
制”。
(鳗并板书课题: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齐读课题。
二、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大家来讨论一下吧!
课件出示交流要求
1.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可分条写清楚。
2四.人为一组对这个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梳理。
(1)组员要大声响亮地说清楚自己的观点,并可借助支持自
己观点的理由和事例。(板书:表明观点,说清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管道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英语基础及写作真题答案
- 广州房屋租赁合同
- 液化空气储能空分项目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方案
- 园艺植物配置与选育方案
- 污水管网提升改造施工方案
- 离婚子女抚养费支付及子女成长环境维护协议范本
- 水产养殖知识产权补充协议含多款养殖技术专利
- 《情感纠葛的终结与重生:离婚协议情感小说》
- 纳米技术科研人员聘用合同及项目研发合作协议
- 储罐区的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交大入党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工作人员定向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客观题及参考答案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Part C英语教学课件
- 绘本《其实我很喜欢你》冯玉梅
- DB11T 301-2017 燃气室内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范
- JJF 1062-2022 电离真空计校准规范
- 中考写景散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 口腔科医疗纠纷防范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