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图表题专项练习
1.对以卜.两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沉重的赋税导致秦末农民起义B.思想的禁锢导致大泽乡起义
C.残酷刑罚导致陈胜、吴广起义D.繁重的徭役导致农民大起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图片1是刑具,图片2是陈胜吴广起义,这说明残酷刑罚导致陈胜、
吴广起义,故C符合题意;材料是在说明刑罚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关系,故ABD均不符合题
意。故选C。
2.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下列连环画中反映“伐无道,诛暴秦”这一口号
的历史事件是
A.
约法三章陈胜、吴广起义
c.D.
四面炒歌指鹿为马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伐无道,诛暴秦”,可知与秦末农民起义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了连日大雨冲
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他们之中的小队长陈胜和吴广,设
计杀死押运的军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选项B符合题意。约法三
章是刘邦占领秦都城咸阳后,为了收揽人心的约定;四面楚歌与楚汉战争相关;指鹿为马比
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中国象棋棋盘上有“楚河汉界”(如右图),这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采取
斗智不斗力的战略方针,暗中派韩信东度黄河的同时,长期把项羽兵力牵制在荥阳,迫使项羽
“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西为汉,东为楚”鸿沟于是成了楚汉的边界。历史把刘邦和项
羽争夺帝位的战争称之为()
A.巨鹿之战B.楚汉战争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公元前206年一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进行了一场大
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历史把刘邦和项羽争夺
帝位的战争称之为楚汉战争,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4.下图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
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1644AD—
1912AD
1271AD-Y
221BC—1368AD1④
2070BC—207BC③
1600BC②
①
朝代时间轴
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注:“BC”.公元前;“AD”.公元后】
A.夏朝B.秦朝C.元朝D.清朝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故答案是B。
5.下图是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纪念银币之一,纪念币正面有
“陈胜吴广---公元前3世纪”字样。该纪念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灭六国统一全国B,秦朝的农民起义
C.开通了丝绸之路D.实行南北面官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公元前3世纪”“陈胜吴广”可得出这是秦朝的农民起义,B项正确;ACD项与“陈胜吴
广”无关,排除。
6.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葬送了秦王朝。下图反映
出秦哪一方面的暴政
A.滥用民力B.兵役沉重C.赋税沉重D.刑罚严酷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中的镣铐可知反映了秦朝的刑罚严酷,故选D;镣铐体现的是严酷的刑罚,不能体
现滥用民力、兵役沉重和赋税沉重,排除ABC。
7.历史数据图表能清楚地通过数量关系反映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下
面的图表呈现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秦朝()
尸伐南移叁幼.
修长城r妇女woo万
A.兵役徭役沉重B.刑罚严苛
C.赋税繁重D.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示意图可知,征伐南方是兵役,修驰道、建陵墓、修长城是徭役,它们占比例大,
说明兵役徭役沉重,故A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兵役、徭役情况,没有涉及刑罚严苛、赋
税繁重、阶级矛盾尖锐,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8.观察下列四幅战争形势图,请回答
①赤壁之战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混水之战
以上四场战争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图①一图②—图③—图④
B.图③一图②一图④T图①
C.图②—图③—图①一图④
D.图④一图①一图③一图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官渡之战发生在200
年,泗水之战发生在383年。故ABD排列顺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排列顺序正确,符
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可用排除法:图②巨鹿之战,发生时间最早,故排除ABD。
9.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看图回答这次
起义的首发地是
A.陈B.大泽乡C.咸阳D.巨鹿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秦
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新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
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起义,史称
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地点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地点,排除;故选B。
10.仔细观察下图,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牧野之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民变的一部
分,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的农民起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从下图所示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
是()
A.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据地在陈县B.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地点在大泽乡
C.陈胜、吴广起义军主力向西进军,直逼咸阳D.陈胜、吴广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地点在咸阳
【答案】D
【解析】
【详解】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
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县,建
立了张楚政权,D符合题意;ABC项都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相符,排除。故选择D。
12.下图连环画反映的是秦始皇时期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一故事反映了秦始皇哪一项暴
()
A.沉重的赋税B.繁重的徭役C.严酷的刑法D.屠杀大臣和宫女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穷兵献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
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
陵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的繁重的徭役,B符合题
意;ACD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3.下图“读书摘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J•早读书摘零寻
yq原因:秦朝的暴政।
:送时间:公元前209年
是少口号:王侯将的宁有种孚!
A.桂陵之战B.长平之战C.大泽乡起义D.楚汉之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秦朝的暴政”“公元前209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秦末农
民大起义有关,秦朝统一中国后,由于实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公元前209年,陈胜、
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高呼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C正确;桂陵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纷争,AB排除;楚汉之争是指秦朝灭
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D排除。故选C。
14.下图是一张纪念陈胜吴广起义2200年的纪念邮票,后人之所以纪念他们,是因为
A.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他们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C.他们曾一度建立政权,并占领了咸阳
D.他们是反抗秦始皇暴政统治的第一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
创精神,永远激励后人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A符合题意。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
治和占领了咸阳的是刘邦的起义军,故BC不符合题意。反抗秦始皇暴政统治的第一人不是
陈胜、吴广。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下图表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情景,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
A.伊尹、管仲B.刘邦、项羽
C.陈胜、吴广D.周文王、周武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与插图中''揭竿而起''可以判断,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
吴广,C正确;伊尹是商朝开国功臣之一,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臣,辅佐齐桓公主持管仲
改革,A明显错误;刘邦、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但与“揭竿而起”无关,B错误;周
文王、周武王是西周开国前后的两代君主,D错误。
16.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人物百科名片,判断这一人物是
A.赵括B.项羽C.卫青D.陈胜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名片信息“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
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故B符合题意;赵括与长平之战有关,排除A;卫青是
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排除C;陈胜是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排除D。故选B。
1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以下时间轴中"?”对应的内容可能是
秦勘西।汉。汉
1--------------------1--------------------------------------1_
」------1公尢前202年L
公元苜221年公元前207年
8年25年220年
1
?
A.战国七雄B.楚汉之争C.政权分立D.短暂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3年,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
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因此时间轴中"?”对应的内容可能
是楚汉之争。选项B符合题意;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齐、楚、秦、燕、韩、
赵、魏七国实力最强,史称“战国七雄”,A排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与民族
交融时期,C排除;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获得短暂的统一,D排
除。故选B。
18.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历史典故原文出处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揭竿而起
----《过秦论》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C.黄巾起义D.刘邦、项羽起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
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蓟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
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与吴广揭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陈胜的名言,故B正确;国人暴动是发生在西周时期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黄巾起义是
东汉末期的农民起义,刘邦、项羽起义是秦朝末期的起义,它们都不符“揭竿而起'’和"王候
将相宁有种乎”的典故,故ACD错误。综上故选B。
19.下侧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资料卡,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
项是()
开始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导人:刘邦、项羽,
起义原因:统治者的暴政
A.时间B.领导人C.起义原因D.起义地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
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公元前209
年起义领导者是陈胜、吴广,不是刘邦好项羽,故资料片中起义领导人错误,B符合题意,
故选B;ACD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20.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图3
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秦灭六国B.晋楚争霸C.吴越争霸D.楚汉之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棋盘中的“楚河、汉界”字样,联系所学可知,楚汉之争中,刘邦项羽本来以鸿沟为界,
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就是楚汉边界,即楚河汉界,D符合题意;ABC项
与图片反映的“楚河汉界”无关,排除。故选D。
21.列表归纳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从下表信息中可以得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有
秦朝全国人修建骊山陵修筑长坑杀儒死刑赋税
口和阿房宫城生
农民要上缴三分之二收
2000万人70多万人40万人460多人10多种
获物
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残酷的刑罚④频繁的农民起义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秦始皇穷兵鼓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
道、建陵墓,造成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实行残酷的刑罚,焚书坑儒,坑杀儒生460多人,光
死刑就达10多种,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农民上缴收获物的三分之二。秦二世的
统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①②③符合题意;频繁的农民起
义在表格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择A。
2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陈胜吴广起义最后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B启继承禹的位子世袭制由此开始
C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D焚书坑儒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给秦朝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并未推翻秦朝。最终推翻秦
朝残暴统治的是项羽和刘邦,因此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A,A项符合题意;而BCD
三项均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3•列表格式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以下表格所示的内容可以确定主题应该是
1战役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
2对阵双方分别是项羽和秦军主力
3该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
4该战役最终结局是项羽大败秦军
A.长平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城濮之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对阵双方分别是项羽和秦军主力”“项羽大败秦军”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巨鹿之
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
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故选C;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
时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牧野之战发生于商周时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
除B;城濮之战发生于春秋时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
24.阅读卜.面表格中的信息,由此可知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流传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
奇怪的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A.繁重的徭役B.残酷的刑罚
C.阿房宫的修建D.秦朝的暴政
【答案】D
【解析】
【详解】
“阿房,阿房,亡始皇”反映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穷兵默武、好大喜
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秦二世的统
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秦亡的
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择D。
25.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
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时制作的年代标尺,③处应是()
公元啦30年公元曾221年公元前209年公元蒯7年
,----,
①②③④
A.西周建立B.春秋时期
C.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D.秦朝建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示意图信息“公元前209年”可知,③处应是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公元前209年夏
天,有九百多个农民被征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朝的
法律,就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
了押队的军官,对众人说,我们即使去服兵役也要死去十之六七,壮士不死则已,死要立下
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
们斩木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建立于公元前
1046年,排除;B项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排除;D项建立于公元前221年,排除。
故选C。
26.下面是某同学做的课堂笔记,通过这一笔记内容可以确定他学习的主题是()
交战双方: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和秦军主力
特点:以少胜多
结果:秦军大败
成语:破釜沉舟
A.长平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垓下之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在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起义军与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
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带动诸侯义军将秦军的
主力歼灭。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C正确;
长平之战是秦国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
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排除A;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
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行的决战。商纣王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排除B;垓下之战是楚汉
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项羽兵败,突围后自刎,排除D。故选C。
27.根据图表信息,判断其反映历史事件是
时间地点意义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A.陈胜吴广起义B.刘邦起义C.楚汉之争D.黄巾起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行起义,这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选项A符合题意;刘邦起义是继陈胜吴广起义之后进行的起
义,排除B;楚汉之争是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
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战争,排除C;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排除D。故选A。
28.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周国人暴动B.秦末农民起义C.东汉黄巾起义D.西晋八王之乱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由于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他们向关中进军,威胁秦朝都
城咸阳,秦朝统治岌岌可危,图片就反映了这一点,故B符合题意;西周国人暴动威胁镐
京,东汉黄巾起义、西晋八王之乱均对当时的都城洛阳造成巨大破坏,故ACD均不符合题
意。故选B。
29.下表反映了秦朝统治具有的特点是
M件
H218年附征
R2M年开始逐援长城
篮212年
R2O8年奉始皇陂完r
A.奸臣当政B.凶恶残酷C.中央集权D.急于求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表格反映出秦朝大型工程不断,体现了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的特征,故D
不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30.1974年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埋葬着8000多件武士俑。以今天的生产条件,
文物工作者复制一件陶俑大约需要五六人紧张劳动两个月。此外,秦朝修骊山陵阿房宫役使
70多万人。这反映了秦灭亡的原因是()
A.残酷的刑法B.沉重的赋税和徭役
C.农民生产力水平高D.不注重农业生产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埋葬着8000多件武士俑。说明秦始皇陵的修建工程浩
大;“秦朝修骊山陵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说明秦朝兵役、徭役繁重。结合课本所学,秦朝
赋税沉重,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徭役和
兵役,修建骊山陵墓和阿房宫。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最终秦朝灭亡。B正确;
ACD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
31.下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B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C公元前207年长平之战、秦朝灭亡
D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刘邦胜利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
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
进程,不是秦朝灭亡,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D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农民起义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戚中这国为1
广“师大泽乡:0
—起义军涵访如s-二二
A.攻占咸阳,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C.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四年楚汉战争
D.利用宗教组织太平道发动的起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咸阳”“陈”“大泽乡”,可知是指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
广在大泽乡起义,在陈建立张楚政权,起义军一度逼近秦都咸阳,但最终被镇压下去,故A
不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
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B符合题意。题干的主旨是反映秦末陈
胜吴广起义,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四年楚汉战争是在秦朝灭亡之后,故C不符合题意。利用
宗教组织太平道发动的起义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3.下图是电影《破釜沉舟》的宣传海报。电影讲述了项羽率两万人迎战秦军的故事。请问
该电影再现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D.城濮之战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破釜沉舟》讲述了项羽率两万人迎战秦军的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
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
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
项兵威震诸侯,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牧野之战,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不符合题
意;选项B长平之战,这是战国时期,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
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不符合题意;选项D城濮之战,这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
在魏国城濮(山东邺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
题意,故选C。
34.秦汉两朝时,我国封建社会首次进入大一统时期,但由秦人汉,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农民战争。让我们回顾历史,走进这场战争。
(领袖篇)
(1)请根据下列提示语写出上面三幅图片对应人物的名字。
①()大泽乡起义领导人,在陈自立为王。
②()领导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③()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他投降。
(成语篇)
④⑤⑥.
(2)图④表现了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情景,请写出这次起义的名称和与之相关的另一
个成语。
(3)图⑤和图⑥与哪两场战争有关?这两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评价篇)
它直接诱导了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打乱了秦王朝的统治秩序,加速了残暴的秦二世的统治
的灭亡并最终使其走向灭亡;它同时也间接影响了自此以后的历次农民起义,为后世农民起
义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4)这则材料是对哪次起义的高度评价?请你说出这次起义爆发的时间和爆发的根本原因。
(5)秦朝最终是在什么时候被谁灭亡的?秦朝的灭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教训?
【答案】(1)①陈胜②项羽③刘邦(2)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斩木为兵。(3)巨
鹿之战和垓下之战。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垓下之战,项羽自刎,刘
邦获胜。(4)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秦的暴政。(5)公元前207
年,被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所灭。得民心者得天下。(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领导起义,在陈自立为王。②公元前207
年项羽领导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③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他
投降。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④表现了公元前209年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与陈胜、吴广起义有关的成语是斩木为兵。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⑤与巨鹿之战有关,图⑥与垓下之战有关。第二问依据所学
可知,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垓下之战,项羽自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害太空安全教案大班
- 电商平台营销策略实战试卷
- 环保技术转让及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行政管理中公共形象塑造的抗风险策略试题及答案
- 掌握2025年经济法考试新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市政工程热点新闻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质量管理的试题及答案
- 福泉物理面试题及答案
- 苗木利润分配协议
- 秘密竞争协议
- GB/T 15768-1995电容式湿敏元件与湿度传感器总规范
- 2023年河北省对口升学计算机专业理论试题(附答案)2
- SH3503-2017石化交工资料石化封皮(电气安装工程交工资料)
- 建筑电气自动化论文(整理13篇)
- 印刷产品检验报告
- 雷霆传奇亲测-h5修改汇总
- 2023年版-肿瘤内科临床路径
- (完整版)水电工安全技术交底
-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课件第五章 传统文化与心理治疗(修)
- 幼儿园各类档案借阅登记表
- 蒸汽疏水阀性能监测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Armstrong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