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14课时7.1.1有序数对导学案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
【学习难点】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在建国6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丽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样组成
的吗?如果知道就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7口口I-I1~~1
二、探索思考
6Er-iEnnII
探究: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假设我们约定'’列口
5mDII
数在前,排数在后”,请你在图中标出下列座位
II口IIII口匚□肩
的同学:(1,5),(2,4),(4,2),(3,3),(5,
।।II口
6).
।一」mI,I।।EZI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结合课本请归纳
IJ
出“有序数对”的概念.、'
锹列
有序数对:用含有的词表示一个确
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的个数a与b组成的数
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练习:
1.如图1所示,一方队正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前进,A的位二三四五六
列9列郊列
置为三列四行,表示为(3,4),那么B的位置是()
・行’8
A.(4,5)B.(5,4)C.(4,2)D.(4,3)
二行•7
2.如图1所示,B左侧第二个人的位置是()
三行.6
A.(2,5)B.(5,2)C.(2,2)D.(5,5)
5
3.如图1所示,如果队伍向北前进,那么A(3,4)西侧第二四行•
4
个人的位置是()五行♦
3(巾3)
A.(4,1)B.(1,4)C.(1,3)D.(3,1)
六行•2
)
4.如图1所示,(4,3)表示的位置是(1图1
A.AB.BC.CD.D
5.小张看电影,买了一张8排10号的电影票,用有序实数89
对可表示为,如果变换有序数对的位置,所表
示的位置和原来的位置(填“相同”或“不同”).
6.如图所示,A的位置为(2,6),小明从A出发,经
(2,5)-(3,5)-(4,5)-(4,4)-(5,4)-(6,4),小刚也从
A出发,经(3,6)f(4,6)-(4,7)-(5,7)-(6,7),则此时
两人相距几个格?
三、当堂反馈
1.如图1所示,进行“找宝”游戏,如果宝藏藏在(3,3)字母牌的下面,那么应该在字母
_____的下面寻找.
—4—
[U回回㈤回B
回回回日©A
c2
\KIILIIM||/V||O|P
ED1
C
0—
回回|回田1©A
此口|此区]口3123
图1图2图3
2.如图2所示,如果点A的位置为(3,2),那么点B的位置为_点C的位置为,点D
5.如图所示,从2街4巷到4街2巷,走最短的路线,共有几种走法?请分别写出这些路线.
(巷)
四、二次备课
五、课后反思
第15课时7.1.2平面直角坐标系导学案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
2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置.
【学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点的坐标的确定.
【学习难点】正确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找到对应点.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数轴,知道数轴是规定了、和的直线.在如
图,你知道点A和点B的位置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吗?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二、探索思考AB
探索一: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一立■--~~7~―一~;---;一"
-47y-1UIo
空:
1.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两条互相、重合的,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
的数轴称为或,习惯上取向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或,习惯上取向为方正向。
两坐标轴的交点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记为0,其坐标为.
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来表示,叫做点的坐标.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分别叫,,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
练习一:
1.如图A点坐标为(4,5),请在图中描出下列
各点:B(-2,3),C(-4,-1),D(2.5,-2),
E(0,4),F(3,0).
2.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X,y)在第一象限,则x—0,y—0.
⑵点P(x,y)在第二象限,则x—0,y—0.
⑶点P(X,y)在第三象限,则x—0,y—0.
⑷点P(x,y)在第四象限,则x—0,y—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x,y)在x轴上,贝ljx,y.
⑵点P(X,y)在y轴匕则x,y.
探索二:请仔细阅读课本P43页,完成探究任务.
练习二:
1.写出右图中点A,B,C,D,E,F的坐标.
三、当堂反馈y
1.如图,六边形ABCDEF各个顶点的坐标依次为个
2.点A(2,7)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
距离为—;
3.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内,则a,b的取
值范围是()
A、a>0,b<0B、a>0,b>0
C、a<0,b>0D、a<0,b<0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
A(0,3);B(1,-3);C(3,-5);
D(-3,-5);E(3,5);F(5,7);
G(5,0);H(-3,5)
(1)A点到原点0的距离是;
(2)将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
它与点__________重合;
(3)连接CE,则直线CE与y轴是什么关系?
(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是多少?
(5)观察点C与点E横纵坐标与位置的特点;
(6)观察点C与点H横纵坐标与位置的特点;
(7)观察点C与点D横纵坐标与位置的特点.
四、二次备课
五、课后反思
第16课时7.1.3角坐标系习题课导学案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加深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熟悉用坐标表示点,能准确画出点的位置.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学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平面内两条互相、重合的组成图形.
水平的数轴称为或,习惯上取向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或,习惯上取向为方正向。
两坐标轴的交点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记为0,其坐标为.
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来表示,叫做点的坐标.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分别叫,,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
2.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x,y)在第••象限,贝Ux—0,y-0.⑵点P(x,y)在第二象限,则x-0,y—0.
⑶点P(x,y)在第三象限,则x,—0,y—.0.⑷点P(x.y)在第四象限,则x.—0,y_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x,y)在x轴上,贝x,y.(2)点P(x,y)在y轴上,贝x,y.
二、探索思考
探索:你知道下面两点〃|(王,弘)和外(々,为)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吗?画一画,找一找.
⑴当X1=々W0时,线段P]P2y轴。
即当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时,这两个点的连线y轴。
⑵当>]=为#0时,线段P1P2X轴。
即当两个点的纵坐标相同时,这两个点的连线X轴。
练习:
1.已知坐标平面内点M(a,b)在第三象限,那么点N(b,一公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已知点A(2,-3),线段AB与坐标轴没有交点,则点B的坐标可能是()
A.(-1,-2)B.(3,-2)C.(1,2)D.(-2,3)
3.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点P坐标为()
A.(0,-2)B.(2,0)C.(4,0)D.(0,-4)
三、当堂反馈
1.若点P(2,k-1)在第一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点P(m'-l,m+3)在直角坐标系的y轴上,则点P坐标为.
3.已知AB〃x轴,A点的坐标为(3,2),且AB=4,则B点的坐标为.
4.已知点P(x,|x|),则点P一定()
A.在第一象限B.在第一或第四象限C.在x轴上方D.不在x轴下方
5.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O(xWy),则点P在()
A.原点上B.x轴上C.y轴上D.x轴上或y轴上
6.点E与点F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则直线EF与y轴的关系是(
A.相交B.垂直C.平行D.以上都不正确
7.将杨辉三角中的每一个数都换成分数,得到1
一个如图所示的分数三角形,称莱布尼茨三角形.r第1行~
若用有序实数对(m,n)表示第m行,从左到右上“L.
22第2行~
第n个数,如(4,3)表示分数那么(9,2)表示11二,
12彳~63第3行“
的分数是.1111
4124J12I3—4第4行~
8.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4的正方形各点的坐标.
9.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P沿工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尸在X轴上依次落在
点耳...,舄期的位置,求点%4,
4Ho的坐标•
四、二次备课
五、课后反思
第17课时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导学案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事例帮助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
2掌握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
【学习重点】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学习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平面内两条互相、重合的组成的图形.
2.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x,y)在第一象限,贝iJx_O,y_0.(2)^P(x,y)在第二象限,则x0,y—0.
(3)点P(x,y)在第三象限,贝!Jx0,y0.(4)点P(x,y)在第四象限,则x__0,y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x,y)在x轴上,贝ijx,y.⑵点P(x,y)在y轴上,贝llx,y.
4.小学学过比例尺,我们知道:比例尺是图距与的比.
二、探索思考
探索:请仔细阅读课本P49-50页,完成探究,并归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一
般步骤是: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确定X轴、Y轴的.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在坐标轴上标出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练习:
1.某市有A、B、C、D四个大型超市,分别位于一
条东西走向的平安大路两侧,如图所示,请建立
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四个超市相应的坐标.
2.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参观了花峪村果树种植基
地,如图.他从苹果园出发,沿(1,3),(-3,
3),(-4,0),(-4,-3),(2,-2),(6,-3),
(6,0),(6,4)的路线进行了参观,写出他路
上经过的地方,并用线段依次连接他经过的地
点,看看能得到什么图形?
三、当堂反馈
1.如图,这是我军缴获的敌人埋设地雷的地图。通过破译的密码知道,一棵大树作为参照物,
树的坐标是(10,-10)。这个区域埋设地雷的坐标分别是(10,20),(20,40),(30,30),
(0,50),(-50,-40),(-40,40),(50,-30),(-10,0)。
请在图中描出地雷的埋藏点,并在图上标出坐标,为我扫雷部队提供准确情报。
L
2.根据下列条件,在右上方坐标纸中标出学校、工厂、体育馆、百货商店的位置.
⑴从学校向东走300m,再向北走300m是工厂;
⑵学校向西走100m,再向北走200nl是体育馆;
⑶从学校向南走150m,再向东走250m是百货商店.
3.如图是某个小岛的平面示意图,请你建立适当的
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哨所1,哨所2,小广场,
雷达码头,营房的位置。
4.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比例尺1:100000
使“将”位于点(1,-2),“象”位于点
(3,-2),请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找出
“炮”的坐标.
四、二次备课
五、课后反思
第18课时7.2.2用坐标表示平移导学案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图形进行平移:
2会根据图形匕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学习重点】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学习难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让我们可以准确
找到某一个物体的位置。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
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和,在上一章学
过"',这时又该如何来描述图形位置的变化呢?
二、探索思考
探索一:请仔细阅读课本P51页,完成探究并归纳“图形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其
中a、b为正数)
(1)左、右平移:
向右平移a个单位
原图形上的点(x,y))
向左平移a个单位A(
原图形上的点(x,y))
⑵上、下平移:
向上平移b个单位
原图形上的点(x,y))
向下平移b个单位7
原图形上的点(x,y))
练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4,2),若将点P:
(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
(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
(3)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
(4)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一
2.已知A(1,4),B(-4,0),C(2,0).
⑴将4ABC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后,点A、B、C的坐标
分别变为,,.
⑵将aABC向下平移三个单位后,点A、B、C的坐标
分别变为,,.
探索二:请仔细阅读课本P51-52页,仔细思考并归纳“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之间的关系
(其中a、b为正数)
(D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原图形上的点(x,y)(x+a,y)»向______平移_____个单位
原图形上的点(x,y)(x-a,y)>向平移个单位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
原图形上的点(x,y)(x,y+b)A向_____平移_____个单位
(X,厂.a
原图形上的点(x,y)向平移个单位
练习二:
1.已知A(l,4),B(-4,0),C(2,0).
⑴将△ABC三顶点A、B,C的横坐标都增加2,相应的
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平移了个单位长度.
⑵将AABC三顶点A、B、C的纵坐标都增加3,相应的
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平移了个单位长度.
⑶将AABC三顶点A、B、C的横坐标都减少3,纵坐标
都减少4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先向平移了个单位长度,再向平移了
个单位长度.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0,0),
(2,4),(4,4),(2,0)的点用线段依次连
接起来形成一个图案:
⑴这四个点的纵坐标若保持不变,横坐标变成
原来的一半,将所得的四个点用线段依次连接
起来,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图形.
⑵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1呢?
三、当堂反馈
1.已知点M(—4,2),将点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点M在坐
标系内的坐标为,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都减去了3,则得到的新三角
形与原三角形相比向平移了个单位。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A(-2,D,B(-3,T),C(0,2)三点,依次连接各点,得到A48。,并
将AABC向右平移,使其顶点A移到点处。
(1)画出平移后的△A'B'C',并写出B、C两点平移后得到对应点B'、C'的坐标;
⑵AABC平移前后,对应点的坐标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四、二次备课
五、课后反思
第19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
一、本章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知识梳理
1.有序数对:用含有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的含义,我们
把这种有的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平面内两条互相、重合的组成的图形.
3.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x,y)在第一象限,则X.___0,y___0.⑵点P(x,y)在第二象限,则x___0,y___0.
⑶点P(x,y)在第三象限,贝Ux—0,y—O.(4N)^P(x.y)在第四象限,贝Ux—0,y—0.
4.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x,y)在x轴上,则x,y.(2)点P(x,y)在y轴上,则x,y.
5.比例尺是图距与的比.
6.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一般步骤是:
⑴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一,确定X轴、Y轴的一
⑵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在坐标轴上标出______.
⑶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7.图形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其中a、b为正数)
(1)左、右平移:
向右平移a个单位.
原图形上的点(x,y)向左平移a个单位A])
原图形上的点(x,y))
(2)上、下平移:
向上平移b个单位
原图形上的点(x,y)向兰移b个蛙:()
原图形上的点(x,y))
8.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之间的关系(其中a、b为正数)
(1)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原图形上的点(x,y)-(x+a,y).向__平移―_个单位
原图形上的点(x,y)-(x-a,y)A向_一平移—一个单位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
原图形上的点(x,y)-(X,y+b)>向__平移―_个单位
原图形上的点(x,y)-(x,y-b)»向__平移―_个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将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所得的点的坐标为.
2.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1,则点P的坐标可能为.
3.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点的坐标是
4.点P(X,y)满足xy>0,则点P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
5.已知点A(m,-2),点B(3,m-1),且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
A.3B.1C.0D.-1
6.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A.一个点B.一个图形C.一个数D.一个有序数对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点。不在任何象限内B.原点0的坐标是0
C.原点。既在X轴上也在Y轴上D.原点0在坐标平面内
8.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2.5,则点P的坐标为()
A.(2.5,0)B.(-2.5,0)C.(0,2.5)D.(2.5,0)或(-2.5,0)
9.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3)B(3,1)C(1,2),请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描出这个三角形,然后先将其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将其向下平移2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图
形并写出相应顶点的坐标。
10.如图,写出三角形ABC各顶点的坐标并且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二次备课
课后反思
第20课时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各象限及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的特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
何象限)
2.根据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
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图形的点的坐标。
4.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
5.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置.
6.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图形进行平移;
【学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点的坐标的确定.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学习难点】正确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找到对应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
实际问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把正
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红星电影院2排B.北京市四环路C.北偏东30°D.东经118°,
北纬40°
2.若点A(m,n)在第三象限,则点B(\m\,n)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I).第四象限
3.若点尸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尸的坐标为()
A.(3,3)B.(-3,3)C.(-3,-3)D.(3,-3)
4.点尸(x,y),且孙<0,则点〃在()
A.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B.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
C.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D.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5.如图,与图(1)中的三角形相比,图(2)中的三角形发生的变化是()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B.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D.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A.第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C.第四象限D.第二、四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
8.将△力比'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A.将原图形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B.将原图形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C.将原图形向y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D.将原图形向y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9.在坐标系中,已知/(2,0),8(-3,—4),C(0,0),则△/a'的面积为()
A.4B.6C.8D.3
10.点尸(x—1,x+1)不可能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点4在x轴上方,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4,那么点1的坐标是
12.已知点/(-1,加2)在坐标轴上,则代.
13.如果点,l/(a+6,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a,/))在第象限.
14.已知点尸(*,y)在第四象限,且以=3,/y|=5,则点。的坐标是.
15.已知点4(-4,a),8(—2")都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然出ab的值等于.
16.已知矩形力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矩形4版沿x轴向左平移到
使点C与坐标原点重合后,再沿y轴向下平移到使点〃与坐标原点重合,此时点6的坐标是
A----------------------3)
OBCx
第16题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7.如图,正方形4题的边长为3,以顶点1为原点,且有一组邻边与坐标轴重合,求出
正方形4微?各个顶点的坐标.
18.若点。(x,y)的坐标x,y满足x片0,试判定点P在坐标平面上的位置.
19.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S△械=24,OAFOB,叱12,求△/a1三个顶点的坐标.
(第19题)
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4(5,1),6(5,0),C(2,1),D(2,3),
并顺次连接,且将所得图形向下平移4个单位,写出对应点/'、夕、△、的坐标.
2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以下表格的交点上,其中4(3,3),B(3,5),请在表格
中确立。点的位置,使S△施=2,这样的点。有多少个,请分别表示出来.
A
22.如图,点/用(3,3)表示,点6用(7,5)表示,若用(3,3)-(5,3)-(5,4)
一(7,4)-(7,5)表示由4到6的一种走法,并规定从4到6只能向上或向右走,用上述
表示法写出另两种走法,并判断这几种走法的路程是否相等.
五、(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8分,第24题11分,共19分)
23.(8分)如下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AOAB变换成△OAB,第二次将△OAB
变换成△0AB,第三次将△0AB变换成△OAB),已知成△3),A,(2.3),A2(4,3),A,(8,
3),B(2,0),Bi(4,0),B2(8,0),B3(16,0).
(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变换规律将△OAB1变换成△
OA5B5,则As的坐标是,Bs的坐标是——.
(2)若按第(1)题的规律将△OAB进行了n次变换,得到△0AH,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
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请推测An的坐标是B“的坐标是—
2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
(1)请写出△48C各点的坐标;
⑵求出SAW;
(3)若把A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AA'B'C',在图中画出4ABC
变化位置,并写出A'、B'、C'的坐标.
二次备课
课后反思
第21课时:7.1.1三角形的边导学案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并把三角形分类.
2.知道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学习重点】知道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
【学习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回忆你所学过或知道的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并写出来。
A
,二
二、探索思考
知识点一:三角形概念及分类
1、学生自学课本63-64页探究之前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三角形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
如图,线段一、一一、__是三角形的边;点A、B、C是三角形的—、
______、_______是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图中三角形记作
(2)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Z-
三角形《[—{―
,AB=AC,腰是__________,A
(4)如图1,等腰三角形ABC中
底是_________顶角指________,
底角指-------------./\E/_AF
等边三角形DEF是特殊的二角形,DE==^BC
练习一:图1
图2
2、图3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
知识点二:知道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并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1、探究:请同学们画一个△ABC,分别量出AB,BC,AC的长,并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
AB+BCACAB+ACBCAC+BCAB
从中你可以得出结论:o
练习二: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8;(2)5,6,11;(3)5,6,10
2、有四根木条,长度分别是12cm、10cm、8cm、4cm,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
的个数是_______个。
(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那么第三边长可能是()
A、1B、9C、3D、10
3、阅读课本64页例题,仿照例题解法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周长为20cm,三角形的一边长6cm,求其他两边长。
三、当堂反馈
1、课本69页1、2题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则它的周长是()
A、7B、9C、12D、9或12
3、若三角形的周长是60cm,且三条边的比为3:4:5,则三边长分别为.
4、(选做)若AABC的三边长都是整数,周长为H,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可能的最
大边长是.
5、(选做)已知线段3cm,5cm,xcm,x为偶数,以3,5,x为边能组成个三角形。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五、课后反思
第22课时:7.1.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导学案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认识并会画出三角形的高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认识并会画出三角形的中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3.认识并会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认识三角形的高线、中线与角平分线,并会画出图形
【学习难点】画出三角形的高线、中线与角平分线.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什么?按角分可分为什么?
2、下列长度的三个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1)3,6,8(2)1,2,3(3)6,8,2
二、探索思考
知识点一:认识并会画三角形的高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自学课本65页三角形的高并完成下列各题:
1、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高:
2、上面第1图中,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则NADC=N
3、由作图可得出如下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2)锐角三角形
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的;(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三角形的;
(4)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三角形的;(5)交点我们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练习一:如图所示,画AABC的一边上的高,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知识点二:认识并会画三角形的中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自学课本65页三角形的中线并完成下列各题:
3、由作图可得出如下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2)锐角三
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三角形的—;(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三角
形的;(4)直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三角形的;(5)交点我
们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练习二:如图,D、E是边AC的三等分点,图中有个三角形,BD是三角
形中边上的中线,BE是三角形中上的中线;
知识点三:认识并会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自学课本66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并完成下列各题:
2、AD是aABC中NBAC的角平分线,则NBAD=/=
3、由作图可得出如下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2)锐角三角形的三条
角平分线相交三角形的—;(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三角形的;(4)直角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三角形的(5)交点我们叫做三角形的内
心。
AB
练习三:如图,已知/1=-NBAC,Z2=Z3,则NBAC的平分线为ZABC的平分线
2
为.
总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一条线段。
三、当堂反馈
1.课本69页第4题。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A.直线B.射线C,线段D.以上都不对
3.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②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③
三角形的中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④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相交于一点,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AD是AABC的高,AE是aABC的角平分线,AF是AABC的中线,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
A
角和相等的线段。_
5.(选做)在a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三角形的周长
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6.(选做)课本70页第8题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五、课后反思
第23课时:7.1.3三角形的稳定性导学案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L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会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边和相关线段。
【学习重点】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习难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找找生活中的引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例子,写出来。
二、探索思考
知识点一:三角形的稳定性
自学课本67-68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你发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结构是三角形?
二、做一做
1、用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2、用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3、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
□
I.I「〜]
图4
4、如图4所示,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
什么要这样做呢?
6、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来为我们服务?“四边形易
变形”是优点还是缺点?生活中又有哪些应用?
练习
1.如图,木工师傅做完门框后,为了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
样做的数学道理是;
2.(1)下列图中哪些具有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对不具稳定性的图形,请适当地添加线段,使之具有稳定性。
3、造房子的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应用了,而活动接架则应
用了四边形的.
知识点二: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边和相关线段
三、当堂反馈
1.如图:(1)在AABC中,BC边上的高是一
(2)在aAEC中,AE边上的高是
(3)在中,EC边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与2025年城市综合体投资策略研究
- 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工业设备远程诊断中的数据安全保护报告
- AI助力: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路线与应用案例报告
- 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 课件 任务3.1 Socket通信配置
- 让座的题目及答案
- 数学3题目及答案
- 题目及答案骆驼祥子
- 养殖环保管理办法
- 兼职发票管理办法
- 内审企业管理办法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
- “赤峰小米”谷子品种要求(DB15-T 1734-2019)
- 派出所签订治安调解协议书范文
- 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 GB/T 17374-202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 玻璃钢储罐吊装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培训》
-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联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DB12-T 1153-202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设施大修和更新改造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