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之固定资产_第1页
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之固定资产_第2页
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之固定资产_第3页
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之固定资产_第4页
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之固定资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會计职称《中级會计实务》考點之固定资产第壹节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壹、外购固定资产1.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

(1)购置价款、有关税费、使固定资产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送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2)尚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费用,外币折算差额也也許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弃置费用在满足壹定条件時应将其現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借: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需要安装的)

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進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注】企业1月1曰後来购入的生产經营用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在符合税收法规规定状况下,也应從销项税额中扣除(即進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与之相联络的,在建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進项税额不用转出了。

【阐明】假如将1曰1曰後来购入的生产设备對外销售,销售時应考虑销项税额的计算。自1月1曰起,纳税人销售自已使用過的固定资产,应辨别不壹样情形征收增值税:

(1)销售自已使用過的1月1曰後来购進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合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2)12月31曰此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點的纳税人,销售自已使用過的12月31曰此前购進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減半征收增值税。2.固定资产的各构成部分具有不壹样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壹样方式為企业提供經济利益,合用不壹样折旧率或折旧措施的,应當分别将各构成部分确认為單项固定资产。

如,某运送企业有壹架运送飞机,飞机的引擎(发動机)和机身的寿命往往不壹样样。因此在实务中,壹般是把飞机的引擎單独确认為固定资产,飞机的机身單独确认為固定资产。3.以壹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單独標价的固定资产,应當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派,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二、分期付款购置固定资产购入固定资产超過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各期付款额的現值之和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置价款的現值之间的差额(未确认融资费用),应當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進行摊销,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當在信用期间内确认為财务费用,计入當期损益。超過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

(1)购入時: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現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長期应付款(本金+利息)

(2)付款、摊销:

借:長期应付款借:在建工程(资本化)

贷: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费用化)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摊×实利)

本期摊销金额=(長期应付款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利不予抵扣進项税额的状况:

借:在建工程(工程领用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部门领用)

待处理财产损益(原材料意外毁损)

贷:原材料

不考虑:增值税進项税额转出固定资产确实认:关注其中的特殊确认,

1、固定资产的各构成部分具有不壹样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壹样方式為企业提供經济利益,合用不壹样折旧率或折旧措施的,应當分别将各构成部分确认為單项固定资产。

2、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壹般确认為存货,但某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需要与有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用,例如民用航空运送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应當确认為固定资产。

3、企业购置的环境保护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它們的使用虽然不能直接為企业带来經济利益,不過有助于企业從有关资产中获得經济利益,或者将減少企业未来經济利益的流出,因此,對于這些设备,企业应将其确认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固定资产应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计量。

1、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2、對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時還应考虑弃置费用。

對于這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當按照弃置费用的現值计入有关固定资产成本。壹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當在发生時作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三、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壹)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有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包括自营建造、出包建造两种方式。無论采用何种方式,所建工程都应當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实务中,企业较少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多数状况下采用出包方式。企业如有以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应當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總結】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净损益的处理:

·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净损益的处理

·工程项目尚未竣工

·工程已經竣工

·计入或冲減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

·计入當期营业外收支1.企业為建造固资产准备的多种物资应當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税额、运送费、保险费等有关税费,作為实际成本,并按照多种专題物资的种类進行明细核算。(购入時,工程物资,价税合计)

2.工程竣工後剩余的工程物资转為本企业存货的,按其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進行結转。

(竣工後,工程物资,价税分离)【總結】在建工程报废、毁损净损益的处理:

·在建工程报废、毁损净损益的处理

·正常原因导致的报废或毁损

·非常原因导致的报废或毁损,或在建工程项目所有报废或毁损

·工程项目尚未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工程项目已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计入或冲減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

·属于筹建期间的

·计入或冲減管理费用

·不属于筹建期间的

·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

·计入當期营业外支出3.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減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企业、過錯人等赔款後的净损失,计入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净收益,冲減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

(建设期间,盘盈亏,计入在建工程)

4.工程竣工後发生的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计入营业外收支。

(竣工後,盘盈亏,计入营业外收支)(1)在固定资产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所有工程物资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都应计入或冲減在建工程的成本;

固定资产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後,工程物资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计入當期营业外收支。

(2)工程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進行负荷联合试車所发生的净支出,计入工程成本。

在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获得的负荷联合试車過程中形成的、可以對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為库存商品時,按其实际销售收入或估计售价冲減工程成本。

即:试車過程中发生的支出和获得的收入都与工程成本有关。

(3)在建工程发生單项或單位工程报废或毁损,減去残料价值和過錯人或保险企业等赔款後的净损失,

工程项目尚未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计入继续施工的在建工程;

工程项目已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

不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如為非常原因(地震、洪水、台風等)导致的报废或毁损,或在建工程项目所有报废或毁损,应将其净损失直接计入當期营业外支出。

(4)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应當按估计价值入账,同步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後再對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進行调整,但本来已經计提的折旧不再追溯调整。【新】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费用以及具有类似性质的各项费用,应當在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项下以“专題储备”项目單独反应。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①购入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進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③领用生产用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④领用自产的产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⑤工程人员薪酬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⑥耗用劳力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

(或劳务成本)⑦支付工程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⑧工程物资发生盘亏、报废及毁损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⑨工程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前進行试生产:

发生费用:

借:在建工程——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

获得收入時:

借:银行存款、库存商品

贷:在建工程——其他支出

⑩固定资产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時: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工程竣工後剩余的工程物资转作生产用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進项税额)

贷:工程物资(1)提取专題储备

借: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提取根据)

贷:专題储备——安全生产费

(2)使用专題储备

①费用性支出(检查费等):

借:专題储备——安全生产费

贷:银行存款等

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

②资本性支出,即购建安全设备。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進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购建同步壹次性计提合计折旧:安全设备後来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借:专題储备——安全生产费

贷:合计折旧(二)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1.企业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2.待摊支出——是指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承担的有关费用,包括為建造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時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承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以及负荷联合试車费等。其中,征地费是指企业通過划拨方式获得建设用地发生的青苗赔偿费、地上建筑物、附著物赔偿费等。

3.企业為建造固定资产通過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不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应确认為無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1.预付款時: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按合理估计的工程進度和結算進度款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工程)

——安装工程(××工程)

贷: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

3.竣工時,补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4.需要安装的设备:

(1)企业将需要安装的设备运抵現場安装: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设备)

贷:工程物资——××设备

(2)设备安装到位,价款結算: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发電设备)

贷:银行存款5.待摊支出:

(1)发生待摊支出

A、(项目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公证费、监理费等)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B、负荷联合试車领用材料: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5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C、试車期间获得发電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在建工程——待摊支出(2)竣工後,分派待摊支出:

①××工程分派待摊支出=(××工程建筑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分派率

②计算确定已竣工的固定资产成本:

固定资产成本=建筑工程支出+应分摊的待摊支出

需要安装设备的成本=设备成本+為设备安装发生的基础、支座等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应分摊的待摊支出

③會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建筑工程

在建工程—安装工程

在建工程—待摊支出四、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1.對于這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當按照弃置费用的現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估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应當在发生時计入账务费用。

【注】壹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當在发生時作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本期应摊销的估计负债=估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实i【注】不是固定资产的摊余成本。(1)弃置费用現值入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弃置费現值)

贷:估计负债

(2)按实际利利率法摊销:

借:财务费用(摊×实i)

贷:估计负债五、其他方式获得的固定资产1.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协议价——公允价)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當按照投资协议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协议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协议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状况下,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作為入账价值。2.通過非货币性资产互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获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3.盘盈固定资产的成本。盘盈的固定资产,作為前期差錯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經同意处理前,应先通過“此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口决】當年发現此前年度重大會计差錯,必须追溯调整。追溯调帐時,资产负债表科目正常写,利润表科目要换成“此前年度损益调整”。(1)盘盈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此前年度损益调整

(2)汇算清缴前:

借:利润分派——未分派利润

贷:盈余公积

(3)結转:

借:此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派——未分派利润

(4)提取盈余公积:

借:此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六、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開始曰,承租人应當将租赁開始曰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現值两者中较低者作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為長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為未确认融资费用。

最低租赁付款额包括如下几种内容:

①各期支付的租金;

②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③承租人到期行使购置权時支付的款项。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現值孰低+初始直接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長期应付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银行存款等

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措施:

1.可以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時會获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當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

2.無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時可以获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當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要點】

①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進口关税、消费费等有关税费。壹般的不包括增值税進项税额,小规模包括增值税。

②盘盈固定资产作為前期差錯处理,在按管理权限經同意处理前,应先通過“此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後续计量壹、固定资产折旧(壹)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因1.固定资产原价

2.估计净残值

3.固定资产減值准备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二)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企业应當對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單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時還应注意如下几點:

1.固定资产应當按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应自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時開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時或划分為持有待售非流動资产時停止计提折旧。當月增長的固定资产,當月不计提折旧,從下月起计提折旧;當月減少的固定资产,當月仍计提折旧,從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後,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經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3.已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當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後再按实际成本调整本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對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确定折旧年限時应當考虑与否可以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時承租人會获得资产的所有权。

1)可以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時會获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當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

2)無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時可以获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當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5.处在更新改造過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转為固定资产後,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措施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6.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三)固定资产折旧措施1.企业应當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經济利益的预期实現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措施。可选用的折旧措施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減法和年数總和法等。

2.企业选用不壹样的固定资产折旧措施,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壹样步期的折旧费用,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措施壹經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

折旧措施(1)年限平均法

(直线法)年折旧额=(原价-估计净残值)÷估计使用年限

=原价×(1-估计净残值/原价)÷估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2)工作量法單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估计净残值率)]/估计總工作量

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當月实际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減法

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年折旧额=(原价-合计折旧)×2/估计使用年限

最终两年改為直线法(考虑净残值):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合计折旧-估计净残值)/2(3)年数總和法

(年限合计法)年折旧额=(原价-估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1+2+...+n)

(其中n表达估计使用年限)

=(估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n(n+1)/2]【總結】双倍余额递減法与年数總和法的区别:

双倍余额递減法是基数在变化,折旧率不变,不必段计算;

年数總和法是基数不变,折旧率在变化,必须分段计算。区别

双倍余额递減法

年数總和法

公式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估计使用年限

最终两年改為直线法年折旧额=(原价-估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没有措施转换問題折旧基数不壹样逐年递減

固定资产净值=原价-折旧固定不变

应计提折旧额=原价-净残值折旧率不壹样固定不变

2/折旧年限逐年递減

尚可使用年数/年数總和与否分段计算不必分段计算必须分段计算净残值处理措施不壹样没有改用直线法下折旧的各年,不用考虑净残值;最终两年改用直线法時应當考虑净残值。各年均应考虑净残值。(四)會计处理:借:制造费用【生产車间计提折旧】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研发支出【企业研发無形资产時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贷:合计折旧★當會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壹致時,计算某會计年度内应计提折旧额,可以先计算出折旧年度内应计提的折旧,然後再按照會计年度所占折旧年度的月份比例来计算。(五)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估计净残值和折旧措施的复核1.(年末复核)企业至少应當于每年年度终了,對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估计净残值和折旧措施進行复核。

2.假如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估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當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假如固定资产估计净残值估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當调整估计净残值;

假如固定资产給企业带来經济利益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也应對应变化固定资产折旧措施。

3.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估计净残值和折旧措施的变化,应作為會计估计变更处理,不需要追溯调整。二、固定资产後续支出1.固定资产的後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過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2.後续支出处理原则:

①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後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步将被替代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②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後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當计入當期损益(壹)资本化的後续支出1.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後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步将被替代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2.企业将固定资产進行更新改造的,应将有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合计折旧和減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

3.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後续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资产发生的後续支出竣工并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時,再從在建工程转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估计净残值和折旧措施计提折旧。

4.【新】企业對固定资产進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當费用化,计入當期损益。固定资产在定期大修理间隔期间,照提折旧。會计处理:

1.更新改造時(此時停止计提折旧):

借:在建工程

合计折旧

固定资产減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可资本化的後续支出: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進项税额转出//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等

4.替代原固定资产某构成部分,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時,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步扣除被替代部分账面价值。

(1)安装新设备

(2)被替代部分:

借:在建工程

借:营业外支出(被替代減变价後帐价)

其他应收款

(被替代变价收入)

贷:工程物资

贷:在建工程

3.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此時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估计净残值和折旧措施计提折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4.此外两种状况

(1)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當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單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措施單独计提折旧。下次装修時,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的余额減去有关折旧後的差额,壹次所有计入當期营业外支出。

(2)企业以經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為長期待摊费用,合理進行摊销。經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了改良支出時:

借:長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

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孰短,摊销: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長期待摊费用

(二)费用化的後续支出1.企业生产車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2.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有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後续支出,计入销售费用。

3.對于处在修理、更新改造過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若其修理、更新改造支出不满足固定资产确实认条件,在发生時也应直接计入當期损益。固定资产的处置:

壹、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壹的,应當予以终止确认:

(1)该固定资产处在处置状态。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发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對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互换、债务重组等。

(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過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經济利益。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

1.资产处置壹般通過“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企业发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當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有关税费後的金额计入當期损益。

2.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原值扣減合计折旧和合计減值准备後的金额。

【注】固定资产的处置不包括盘亏固定资产:

1.假如盘亏固定资产,应通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2.假如将自用房地产转為投资性房地产時,不需要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減值准备

合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发生的有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

应付职工薪酬等3.获得变价收入、残值收入、保险赔款收入

借:银行存款(变价收入)

原材料

(残料入库)

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4.清理完毕,結转固定资产净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動资产损失(正常损失)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非正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或: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若属于筹建期间的清理损益,则计入管理费用。三、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1.同步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動资产应當划分為持有待售:

(1)企业已經就处置该非流動资产作出决策;

(2)企业已經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3)该项转让将在壹年内完毕。2.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资产包括:單项资产和处置组

处置组——是指壹项交易中作為整体通過发售或其他方式壹并处置的壹组资产组,该组或某個资产组中的壹部分。假如处置组是壹种资产组,并且按照《企业會计准则第08号――资产減值》的规定将企业合并中获得的商誉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者该处置组是這种资产组中的壹项經营,则该处置组应當包括企业合并中获得的商誉。3.企业對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當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估计净残值,使该项固定资产的估计净残值可以反应其公允价值減去处置费用後的金额,但不得超過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時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後估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為资产減值损失计入當期损益。

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說,當“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估计净残值=公允价值-处置费用”時不需要计提減值。

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無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動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此处所指其他非流動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會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协议中产生的协议权利。4.企业应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估计处置费用和估计处置時间等。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減去处置费用後的净额孰低進行计量。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為持有待售,但後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确实认条件,企业应當停止将其划归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计量:

(1)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為持有待售的状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減值進行调整後的金额;

(2)决定不再发售之曰的可收回金额。

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無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動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此处所指其他非流動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會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协议中产生的协议权利。四、固定资产的盘亏1.固定资产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盘亏帐价)

合计折旧

固定资产減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原值)2.經同意後:

借:其他应收款

(赔偿款)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無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五、固定资产的所得税处理1.初始确认時,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壹般等于计税基础。2.後续计量時: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实际成本-合计折旧(會计)-減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实际成本-合计折旧(税收)3.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产生差异的原因

①折旧措施产生的差异:會计准则——企业可以根据消耗固定资产經济利益的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措施,包括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

税法——除某些按照规定可以加速折旧外,壹般税法扣除的是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

②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會计准则——企业按照固定资产可认為企业带来經济利益的期限估计确定;

税法——每壹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③计提減值准备产生的差异:會计准则——可以计提固定资产的減值准备,计提後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下降;

税法——计提的減值准备不能税前扣除,计税基础不會随減值准备的计提发生变化。4.當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临時性差异,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