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盐、化肥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盐、化肥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盐、化肥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盐、化肥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盐、化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盐化肥

知识梳理

考点一常见的盐

1、盐的定义

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铁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几种常见的盐

化学名称俗称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作调味品,腌制食品;

配制医用生理盐水;

工业上用来制取碳酸

氯化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熔、沸点高,

—■—■钠、氢氧化钠、氯气

(NaCl)味咸,其水溶液呈中性(pH=7)

和盐酸等;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

来选种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纯碱、(pH>7)用于玻璃、洗涤剂的

(NaCO)苏打NaCO+2HCl=2NaCl+HO+COt生产,造纸,纺织等

232322

NaCO+Ca(0H)=CaCO1+2NaOH

2323

细小的白色晶体,可溶于水,溶液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

碳酸氢钠

小苏打呈碱性,加热易分解一,治疗胃酸过多症

(NaHCO)

3NaHCO+HCl=NaCl+HO+COt的药剂

322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作补钙剂,石灰石、

碳酸钙CaCO+2HCl=CaCl+H0+C0f大理石用作建筑材

—3222

(CaCO)料,也可用于实验室

3CaCO高温CaO+COf

32制取二氧化碳

注意: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

3

3、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酸:初中范围内所学的酸全溶

(2)碱:钾、钠、钢、铁四碱易溶,Ca(OH)微溶,其余的全不溶

2

(3)盐:

①钾盐、钠盐、铁盐、硝酸盐全溶;

②盐酸盐(含Cl):除氯化银不溶,其余全溶;

③硫酸盐(含SO2-):除硫酸钢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余全溶;

4

④碳酸盐(含CO2一):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核易溶,碳酸镁微溶,其余全

3

不溶

注意:初中常见沉淀可简记为“五白、一蓝、一红褐”。

(1)白色沉淀:BaSO、AgCLCaCO、BaCO、Mg(OH)□

4332

(2)蓝色沉淀:Cu(OH)

2

(3)红褐色沉淀:Fe(OH)

3

4、盐的化学性质

规律举例备注

有些盐溶液

酸碱呈碱性的盐溶液有NaCO、KCO等,使石蕊溶液变蓝,使酚显中性,不能

2323

指不剂酰溶液变红使酸碱指示

剂变色

金属(前)+盐(溶

某些Fe+CuS&CuSOCu金属(K、Ca、

液)一金属(后)十44

金属Al+3AgN©Al(NO+3AgNa除外)

新盐333

碳酸盐与酸

反应会生成

盐+酸f新盐+CaCO+2HCl=CaCl+H0+C0t

酸3222co,利用此性

HSO+BaCl=BaS01+2HC12

新酸2

424质可检验碳

酸盐

碱+盐一新碱+

新盐(反应物均溶于

2NaOH+CuS(Eu(0H)l+NaSO

碱水,生成物有沉淀,4224—

NaC0+Ca(0H>CaC0;+2NaOH

或碱和铁盐反应生2323

成氨气和点

盐1+盐2一两种盐NaCl+AgNOAgCll+NaN0

某些盐33—

(反应物均溶于水,NaS0+BaCl=BaS01+2NaCl

2424

生成物中有沉淀)

5、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用品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用炳钳、酒精灯、漏斗、托盘天平、药匙、量筒(10mL)、

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火柴

(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称量溶解

过滤蒸发

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粗盐放在左搅拌,加速溶解

盘,祛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码);用

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读数时视线与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若滤液浑浊,应引流

再过滤一次

蒸发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

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计算产率精盐的产率=精盐的质量xlOO%转移固体

溶解粗盐的质量

(3)实验分析

①盐溶于水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

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

②产率的误差分析

误差原因

偏低粗盐未充分溶解,就进行过滤操作

过滤时有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或过

滤时漏斗内仍有少量液体残留即停止过滤,而使

NaCI损失

蒸发时液体(或盐粒)溅出蒸发皿

转移固体时氯化钠撤出,或有部分精盐沾在蒸发皿

上,没有完全转移到纸上

偏高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就进行蒸发操作

蒸发时未蒸干,所得固体潮湿

考点二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仅互相交换成分,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即双交换,价不变。

3、表达式:AB+CD-*AD+CB

4、类型

①酸十金属氧化物一盐十水

②酸+碱一盐+水

③酸+盐一新酸+新盐

④碱+盐一新碱+新盐

⑤盐十盐一两种新盐

5、条件

酸+碱'

.反应物均可溶于水~

酸+盐_生成物中有沉淀、

碱+盐'气体或水

,反应物可不溶于水-

盐+盐

6、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共存

(1)实质:酸、碱、盐在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

(2)离子共存(酸碱盐之间不发生复分解反应)若溶液中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

沉淀、气体或水,这些离子就不能同时大量存在。

考点三化肥

1、常见的化肥、主要作用及性质

种类所含营主要作用常用化肥性质

养元素

氮肥N能使植物的硫酸铁[(NH)SO]铁盐与碱反应,放出

424

茎、叶生长茂硝酸锭(NHN0)氨气:

43

盛,叶色浓绿,碳酸氢锭(NHHCO)(NH)SO+Ca(0H)A

434242

提高植物蛋白氨水(NH田0)2NHt+2HO+CaSO

32324

质的含量尿素[CO(NH)]碳酸氢锭受热分解:

22

NHHCOANHt+

433

HO+COt

22

磷肥P能促进作物生磷矿粉(磷酸钙)难溶于水,可以缓慢

长,增强抗寒、溶于酸

抗旱能力钙镁磷肥(钙和镁的难溶于水,较璘矿粉

璘酸盐)易溶于酸性溶液

过磷酸钙(磷酸二氢能溶于水

钙和硫酸钙的混合

物)

重过璘酸钙(磷酸二能溶于水,肥效高于

氢钙)过磷酸钙

钾肥K具有保证各种硫酸钾(KSO)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4

代谢过程的顺氯化钾(KC1)

利进行、促进

植物生长、增

强抗病虫害和

抗倒伏能力等

功能

复合肥N、P或结合了多种营磷酸二氢锭

N、K或养元素的作用((NHHP0)

424

P、K或磷酸氢二锭

N、P、K[(NH)HPO]

424

硝酸钾(KNO)

3

磷酸二氢钾(KHPO)

24

2、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1)过量施用

①土壤污染:使土壤酸化、板结等。

②大气污染:产生一氧化二氮、氨气、硫化氢等气体。

③水体污染:氮、磷含量升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赤潮、水华等现象。

(2)不合理施用

镂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疑难剖析

一、离子的共存

同一溶液中若离子之间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就会发生反应,这些离子便不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①生成沉淀:如C1-与Ag+,Baz+与SC^-,OH-与Cu2+、Fess叫2-与Ca2+、Ba?+等

不能大量共存

②生成气体:如0H-与NH+,H+与CO”、HCO-等不能大量共存

433

③生成H0:如H+与0H-不能大量共存。

2

另外应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如溶液无色透明,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有Fe3+、CMFe2+、MnO-等);pH=l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pH=14

4

的溶液为强碱性溶液。

二、常见的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对

C1——Ag+(AgClI)

SO2-------------Ba2+(BaSOI)

44

H,(HO)

r2

OH-0u2+、Fe3+、Mg[Cu(OH)I、Fe(OH)I、Mg(OH)I]

2+232

-NH(NHf+H0)

4+32

CO2-H(HO+COt)

3J+22

LCa2+、Ba2+(CaCOI、BaCOI)

33

离子能共存,意味着离子间不能反应。

三、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方法

1、思路

粗盐中常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和MgCl、CaCl、NaSO等多种可溶性杂质。

2224

除杂总体思路是:难溶性杂质可用过滤法除去;可溶性杂质与除杂试剂反应转化

为沉淀,然后将沉淀过滤除去后,调节pH、蒸发滤液得到精盐。

2、方法

(1)选除杂试剂:粗盐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有Mg2+、Ca2+、SO2-,由此可选定除杂试

4

剂如下:

(2)确定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为确保除杂彻底,加入的试剂要过量,且过量的试剂最终也要除去。因此

82(:1要在岫(:0之前加入,加入试剂的顺序是BaCl、NaCO,NaOH溶液(即③

223223

②①)或BaCl、NaOH、NaCO溶液(即③①②)或NaOH、BaCl、NaCO溶液(即①

223223

③②)

(3)除杂流程

四、锭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铁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因此铁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用,

以防肥效降低

②碳酸氢铁受热易分解,施用后应立即盖土或灌溉,防止曝晒

③硝酸镂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易爆炸,故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④长期施用硫酸筱,会使土壤酸性增强,使土壤板结硬化,故不宜长期大量施用

五、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1、鉴别方法

一看、二闻、三溶。看外观,氮肥、钾肥为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闻气味,碳酸氢镂有强烈的氨味,可直接将它与其他化肥相区别;加水溶解,氮

肥、钾肥全部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溶于水。

铁盐的鉴别:将(NH)SO、NHN0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

42443

的氨气

2、氮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中的氨水是液体,碳酸氢镂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

肥相区别。其他常见氮肥可按下列步骤鉴别:

经典例题

考点一常见的盐

【例1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CHCOOHBCaCOCCa(OH)DMnO

3322

【例2】下列关于常见盐的用途,错误的是()

A.食盐用作调味品

B.纯碱用于除水垢

C.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例3】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

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

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

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钢溶

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

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ABC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试纸变色,对照

标准比色卡,pH

<7

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

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是。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

正确,请说明理由0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

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O

【例4】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和NaSO杂质的操作有

224

①加过量的BaCl溶液

2

②过滤

③加过量的NaCO溶液

23

④蒸发结晶

⑤加适量盐酸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BaCO难溶于水)()

43

A.③①②⑤④B.①⑤③②④C.①③⑤④②D.①③②⑤④

考点二复分解反应

【例5】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B.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钢溶液

【例6】同学们通过以下在溶液中进行的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Ba?+

有毒):

①HSO+Ba(NO)②HSO+NaOH

243224

③HSO+NaCO④Ba(NO)+NaOH

242332

⑤Ba(NO)+NaCO⑥NaOH+NaCO

322323

(1)以上实验中,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的

是。

(2)同学们将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后续实验及现象如下:

综合分析可知,无色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包括。

(3)下列有关利用无色滤液a、红色溶液和白色沉淀b的设想中,合理的

C

是。

A.鉴别HC1溶液和NaOH溶液:取样,滴加红色溶液c

B.制NaNO溶液:向无色滤液a中加入适量的稀HNO

33

C.除去Ba(NO)溶液中的HNO;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白色沉淀b

323

【例7】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SO?-、Fe2+、Na+、AB+B.NH+、OH,NO、H+

443

C.HCO-、K+、Ca2+、Na+D.CL、K+、OH、Ag+

3

考点三化肥

【例8】王阿姨种植的盆栽近期叶片发黄,查询后发现是缺氮所致。王阿姨可在

盆栽中适量施用()

A.Ca(HPO)B.KHPOC.NHNOD.KSO

242244324

【例9】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HCO、NHChKC1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

434

乙分别可能是()

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例题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CH3co0H是醋酸,属于酸,错误;

B、CaCC>3是碳酸钙,属于盐类物质,正确;

C、Ca(OH)是氢氧化钙,属于碱类物质,错误;

D、Mil。?是二氧化镒,属于氧化物,错误;

2.答案:B

3.答案:2NaHCO+HSO=NaSO+2HO+2COT;

3242422

【实验探究】猜想二不正确,说明无碳酸氢钠,加入硫酸不会产生气体,猜想三正确,说明

含有硫酸,测得的pH小于7,加入锌片则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故填:

实验方案ABC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无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试纸变色,对照标有气泡产生

准比色卡,pH<7

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C实验中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2)氯化银与硫酸钠也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总结提高】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

蓝,则猜想三正确。

4.答案:D

解析:硫酸根离子用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领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

根离子沉淀,除去钙离子可加人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钙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要放在加入氯化

钢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钢,离子都沉淀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

酸除去反应剩余的碳酸根离子,然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①③②⑤④。

故选项D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