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1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2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3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4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1、复习三年级下册知识: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的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

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

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方法要灵活处理,可以:

(1)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

(2)也可先计算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后,再进行通分的;

(3)也有先部分进行通分,算出部分的结果后,再第二次通分的。

注意:具体的题型具体分析,尽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补充知识点: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见下图:

31535111

/加法交换律:a+b+c=a+d-b例:-+-+-=-+-+-=l+-=l-

可同

自85888555

以级

搬513531111

臧法交换律:a-b-<?=a-c-b带运例:

奇蕾8588854520

4^3444

加减法交换律:a+b-c=a-c+b例:

1351351

加法结合律:a+b+c=»1-(b+c)例:一十一+—=一+(一+一)=]-

5885885

3434

皮法结合律:a-b<=a-(卅c)(磷的性质1)例:1•二・二二1・(二+二A1/R

4534534129

加减法结合律?分+b“=a+(b_c)例:_+—・一=~+(―・■1:—+一=~

1388138813』52

,1441441

a-b+c=A(b-0(溯去的性质2)例:-•a1+■'S■■■)=~

51313513135

4、把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

来得到。

注意:对于某些分数也可以将它化为分母是10、100、1000之类的分数,然后

728

=—=0.28

再直接写成小数形式。例如:25100

5、常见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1313“4-

-=05-=0.25-=075-=0.2工=0.4—=0.6—3o.s

445555

13…5-11

-=0125—=035—=0.625一=0.875—=01—=005——=001

88881020100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1、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顶面棱

点个形状大小关条长度关系

数系数

都是长方形,特

相对的

殊的有两个相对的

长面是完全一1可以分为三组,相

8面是正方形,其余四

方体样的长方2对的棱平行且相等。

个面是完全一样的

形。

长方形。__________

每个面

正1

86都是正方形。都是正方长度都相等。

方体2

形。______

注意: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X4或者长X4+宽X4+高X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X12

灵活运用公式,能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是正方体的棱长:

长方体:长+宽+高=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长=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

宽-高

正方体: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巨1

3、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了解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

并以此来判断。

正方体展开规律(四类)

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

1=%=>

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

用1n珀1

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

4、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长方体表面积=(长X宽+宽X高+长X高)X2

正方体表面积=边长X边长X6

5、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有两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方法一: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

方法二: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

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

例如:如图,4个棱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

多少?

解:首先应找出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

如果用法一的方法来找:3+1+2+3=9(个);

如果用法二的方法来找:从上面看有3个面,从右侧面看有2个面,从正面看

有4个面,共有3+2+4=9(个)。

因为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积=10X10

X9=900(厘米2)

答:露在外面的面积一共是900平方厘米。

6、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采用列表

法来找规律,例如:

123…

小正方体的个数

露在外面的面数5913

由上表可知:|堆放的正方体题在外面的面数=正方体个数乂4+1|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比起整数乘整数的意义,它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分数乘

整数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

(1)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是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2)

能约分的最好先约分。

223x26

例如:3X----------------

555

Sin

6X-=——=—(注,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9%3

9

3、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Wo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最

好先约分。计算结果必是最简分数。

5、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1)真分数相乘:积小于每个乘数;

(2)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6、|认识单位“1”~|:也称整体“1”,把一个完整的量(比如一段路程、

一项工程、一筐苹果、一本书、一段时间等)或一个数(正数)视为一个整体或一

个单位,可记为“1”。

例如:教室里男生人数是总数的M:把教室里的总人数当作单位“1”;教室里

5

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Z:把教室里的女生人数当作单位“1”;

5

注意:要找出被当作单位“1”的量,必须首先找到“关键句”,就是有“分

率(后面没带有单位的几分之几)”的句子。这样的句子结构往往是:谁“占”(或

“是”、“相当于”、“正好”等)谁的几分之几,其中"的几分之几”左边的“谁”

就是单位“1”。因此,这个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找单位“1”就"看“的”字

左边的量。

7、|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分数,所得乘积小于原数(简称:小小)

一个数乘以大于1的分数,所得乘积大于原数(简称:大大)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2、常用单位:体积单位:米3(m3)分米3(dm3)厘米3(cm3)

容积单位:升(L)毫升(ml)

补充知识点:冰箱的容积用“升”作单位;

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用“立方米”作单位。

单位换算:(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0)

(小单位化成大单位要除以进率,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要乘以进率。

可以概括为:小化大除一下,大化小乘一下)

1米3=1000分米3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

体积手掌到妹▼)

O*力/

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化:

单名数:由一个数和一个单位名称组成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复名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及单位名称组成的名数叫做复名数。

复名数化为单名数:8米320分米3=8020分米3=8.20米3

单名数化为复名数:3800毫升=3升800毫升25.7立方分米=25立方分

米700立方厘米

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6><卜-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as

补充: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卜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X长

4、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如:长方体的高=体积+长+宽

5、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方法一:将不规则物体投入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中,测量长方体的长和宽

以及水位升高了多少,然后把数据代入到|长方体的长X宽X水位升高高虞|中,即得

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方法二:将不规则物体投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将溢出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

测量长方体的长、宽以及水位高度,然后把数据代入到|长方体的长X宽X水位高度

中,即得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1、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注意: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求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注意: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整数n的

倒数是:工

n

3、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就是把这个分数平均分成整数份。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例如:—^-3=—X-=—(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约分)

1010410

4、整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例如:5-5--=51X—=7(注:计算过程中施约分■的要约分)

71

5、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9g3135.7314r3

例如:—4-3=—X—=—54--=51X—=7-4--=—X—=-

1010\107484S212

6、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

(1)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2)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3)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7、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样的问题。

例如:鸭的孵(f。)化期是28天,它是潮的孵化期的吆,求鹏的孵化期是多少

15

天?

(1)方程解法:根据题目中包含的等量关系:鹏的孵化期X史=鸭的孵化期,

15

可设退的孵化期为x天,贝U:

—x=28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都;

15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

141414

—X:---28:—(禾用等式的性脑解方程)成立.;

151515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都;

x=X2X.!L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

等式仍燃成J;

x=30

答:鹏的孵化期为30天。

(2)算术解法:先找到题目中作为单位“1”的量,然后看这个量是已知还是

未知,若已知则用乘法,若未知则用除法。,由题意知,作为单位“1”的量为鹏

的孵化期,它是未知的,所以用鸭的孵化期除以它对应的分率,即:

14/工、

284------30(天)

15

答:鹏的孵化期为30天。

注:找单位“1”的方法为:戕单位“1”|就是看“的”字左边的量。

8、解简单的方程时可以直接采用的公式:

加数二和一另一力□激||被减数=减数+差一|网数=被减数-差

|乘数=积+另一乘数|被除数=除数x商除数=被除数+商|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

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

(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例如:下面是一个平面图:

4b

丁丁.

①以学校为观测点,丁丁家的位置

是西偏北45°,距离学校1800米。

②以学校为观测点,青青家的位置

是东偏北26°,距离学校1500米。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2)解设所求量为x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

(4)解答方程,注意计算结果不带单位。

(5)检验做答。

2、在有多个未知数量的应用题中,通常应将1倍数设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