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太阳系与宇宙、可持续发展(原卷版+解析)_第1页
4太阳系与宇宙、可持续发展(原卷版+解析)_第2页
4太阳系与宇宙、可持续发展(原卷版+解析)_第3页
4太阳系与宇宙、可持续发展(原卷版+解析)_第4页
4太阳系与宇宙、可持续发展(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教师题库--地球和宇宙(地理)4太阳系与宇宙、可持续发展一、单选题1.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固态物质,因外形晶莹剔透,酷似冰块却能燃烧而得名,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下列正确的是(

)A.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B.

可燃冰的能量来自亿年前的太阳能C.

可燃冰是核聚变反应生成的

D.

可燃冰燃烧时核能转化为内能2.《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第八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消除核武器与和平利用核能成为参会国讨论的焦点.关于原子弹与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B.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C.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D.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3.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B.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D.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4.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A.

2次

B.

4次

C.

8次

D.

16次5.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6.下列列能源中,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

汽油

B.

石油

C.

电能

D.

煤气7.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道路已形成共识,中国不能落后B.

古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深刻的影响C.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应当在保护环境中做出贡献D.

我国生存和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挑战8.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新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它被命名为“开普勒-22b”,是迄今发现的最小且最适于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这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则下列宜居行星所具备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A.

存在原始海洋

B.

距离所绕恒星的远近适中C.

强烈的太阳光照

D.

与其他行星的运动轨道呈同心圆分布9.我国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3月的某个清晨,在东方“天关”附近(金牛座的位置)突然出现了一颗“客星”,其“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司天监(当时的国家天文台)对这颗“天关客星”用肉眼连续观察了两年之久,直到看不见为止。19世纪,人们用望远镜发现在这个方向有一个“蟹状星云”。20世纪初发现这团星云在膨胀,由膨胀速率推算,公元1054年刚好是膨胀开始的时刻。阅读上述文字,你认为下列猜想不正确的是(

)A.

中国记录的“天关客星”可能是一次典型的“超新星爆发”B.

“蟹状星云”爆发时抛射的物质,随后不断地扩散,最后形成孕育新一轮恒星的星云C.

“天关客星”爆发后可能会形成一种体积小、密度大的中子星D.

“蟹状星云”就是一颗恒星10.下列能源是来自于太阳能的是(

)A.

潮汐能

B.

地热能

C.

天然气

D.

核能1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措施是()A.

为了避免捕鱼的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限量捕捞

B.

为了确保一定的耕地资源,在占用耕地进行建设时,应开发荒地为耕地C.

为了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可以将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

D.

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将农作物秸秆用于沼气池发酵和培养食用菌12.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B.

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C.

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D.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13.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在诞生之初会像人类的同卵多胞胎一样有着一个或多个孪生“兄弟”。最近,一颗编号为“HD162826”的恒星被确定为太阳的孪生“兄弟”。下列不能用以确认“HD162826”为太阳孪生“兄弟”身份的是(

)A.

质量和太阳相近

B.

年龄和太阳相同

C.

化学成分和太阳相似

D.

形成位置和太阳相吻合14.图示为某市空气中PM2.5的来源分布图.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为减少PM2.5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

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

B.

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

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

D.

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绿色交通15.小明学习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有一条总结的内容有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A.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来源于太阳能

B.

电能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C.

木材、草类、肉类等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源称为生物质能

D.

地热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例子二、填空题16.风能作为一种的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其蕴量巨大,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大10倍.我国陆地上一天的风能如果能全部用来发电,可发电5×109kw•h,这相当于完全燃烧

吨热值为3×107J/kg的煤所放出的能量.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发电机是利用

原理来工作的,发电时,把

能转化为​

能.17.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内容:(1)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上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不可能是____。(填字母)A.水星凌日B.金星凌日C.火星凌日(2)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18.请依据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金星地球火星与太阳间平均距离(×106km)108150230表面平均温度(℃)约47015-30已知卫星个数(个)012绕日周期(年)约0.611.9自转周期(日)约24311(1)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关系是________。(2)三颗行星中,在________上“年”比“日”短。(3)行星的公转周期与________有关。19.近年来,一些地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由10%的乙醇与90%的汽油混合而成。(1)乙醇汽油燃烧过程是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2)按照能源分类,由于乙醇是由植物酿成,所以乙醇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使用乙醇汽油较使用汽油的好处有(请你说出一条):________。20.将下列给出的各种能源进行分类,并写明分类依据.煤炭,木柴,石油,太阳能,电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1)划分依据:

;分类:

.(2)依据:

;分类:(1)

.(3)划分依据:

;分类:

.21.如图展示了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关系,恒星寿命指恒星在耗尽燃料之前所能存在的时间。由图可知,质量比太阳大的恒星,其寿命比太阳________;一个质量是太阳0.8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________亿年;一个质量是太阳1.7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________亿年。22.1766年德国人提丢斯发现,太阳系中的行星到太阳的距离遵循如表所示的规律:颗次123456…行星名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谷神星木星…距离(天文单位)0.40.711.62.85.2…根据表格,第7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________天文单位。2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要求。(1)全天共分为个________星座。写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星座或恒星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图中D为________方向,F为________方向。(3)图中小孩观测到A和C两个星座在不停地运动,其运动的方向是按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4)假若小孩位于山东济南市,他终年可以见到的三个星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________(选填“行星”、“恒星”或“卫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________.25.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②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点燃6H2O+________N226.2007年3月召开的欧盟峰会通过了一项协议:在2009年之前,彻底终结“白炽灯时代”,推广使用节能灯.(一只5W的节能灯与一只25W的白炽灯的发光效果相当)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说出推广使用节能灯的理由(写出两点)①

;②

。27.根据以前对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观察记载,1987年是谷年,1990年是峰年。请你预测从2021年,以后遇到的第一个峰年大约在

年,第一个谷年大约在

年。28.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而不利影响有________(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29.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气候变化将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对粮食和水安全等造成威胁。(1)某同学画了一个流程图。请你将下列影响因素: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过度砍伐森林,填入图中对应空格处。(2)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还会产生

等危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3)在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向世界承诺:到2030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

。三、实验探究题30.浙江省提出到2017年底要全面剿灭劣V类水。某河流水质原为劣Ⅴ类,氨氮含量高,藻类等浮游植物占主导;经“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治理后得到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Ⅲ~Ⅳ类,其治理过程如图甲,治理后存在的部分食物关系如图乙。(1)河道修复包含“曝气充氧”和“活化底泥’’等措施,底泥中的需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CxHyOz)分解为________等无机物;资料显示,溶解于水的氧气还能除去水体中的某些有害气体,如将H2S转化为S和H2O,写出氧气除去H2S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引入食藻虫,可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河床上种植沉水植物,可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底泥中的N、P,以改善水质。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引入的食藻虫属于________。31.下表是某电辅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部分参数,夏天用温度为20℃的水将保温桶充满.假设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有50%被水吸收,在最好的日光充分照射下,试求:保温桶容积(L)150采光面积(m2)2.5水温(℃)夏天45~90冬天40~60电热管220V

2000W

(1)当水温恰好达到最高时,需要多少太阳能?(2)若晚间无阳光时用电热管加热,达到同样要求,在电热管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需热多长时间?(3)请简要说出一条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32.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古至今,直至永远,太阳是何等辛苦.何止是太阳,我们看到的月亮和星星,不也是围绕我们地球团团转吗?据此,公元2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星围绕地球转动,教会还认为这是上帝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而特意创造的.请问:(1)日出日落现象是否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什么?四、解答题33.阅读下面有关能源问题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1)图象显示的是自1750年以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从中你发现了________趋势。(2)你知道哪些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写出两种即可)(3)在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日趋增强的今天,谈谈日常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写出两点即可)34.地球上的能量,从源头上说来自太阳传到地球表面的辐射。假定不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太阳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一部分被地球表面反射到太空,另一部分被地球吸收。被吸收的部分最终转换成为地球热辐射(红外波段的电磁波)。热辐射在向外传播过程中,其中一部分会被温室气体反射回地面,地球以此方式保持了总能量平衡,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作为一个简单的理想模型,假定地球表面的温度处处相同,且太阳和地球的辐射都遵从斯忒蕃一玻尔兹曼定律: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J与表面的热力学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即J=σT4,其中σ是一个常量。已知太阳表面温度Ts=5.78×103K,太阳半径Rs=6.69×105km,地球到太阳中心的平均距离r.假设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α;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集中形成一个均匀的薄层,并设它对热辐射能量的反射率为β。问:当考虑了温室气体对热辐射的反射作用后,平衡时,地球表面的温度是多少?(提示: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2,R为球的半径)35.如图是一种绿色家居设计图。风帽、光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复合保温墙体、屋顶绿化等都是它的配置。(1)风帽能利用各种方向的风推动,将室内的空气排出。下表是某型号屋顶风帽有关数据:风速(千米/时)81012室内外温差(摄氏度)510155101551015每小时排气量(米3)108011891263124213541438161717281801由表可知,在室内外温差相同的情况下,风速________,风帽排气效果越好。(2)该绿色家居采用的环保能源主要有风能和________能。(3)安装在房顶上的光电池,平均每天发电5.5千瓦时,使用时输出电压为220伏。冬季室内采用电热地板取暖,电热地板的规格是“220V88Ω”。那么5.5千瓦时电能可供该电热地板正常工作多少小时?36.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发现,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探究星系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用红墨水在浅色橡皮筋上依次点上等距离的三点A,B,C,如图甲所示,使L1=L2=1厘米;

步骤二: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如图乙所示,使L′1=L′2=2厘米;

步骤三:继续拉长橡皮筋使L″1=L″2=3厘米……(1)如果以A点为参照物,图丙中s表示运动距离,t表示运动时间,那么射线________表示vC(C点的运动速度)。(2)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结论?________(3)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________(4)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________。37.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大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小的速度________。(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________趋势。38.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材料二:漫画“断指”(如图所示)。(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可持续发展和________可持续发展。(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________。(3)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________。(4)为修复“断指”,必须采取多重措施,我国为此也作出了重大决策。试说明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39.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黑子之所以黑,是因为它的________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2)12测站图像说明,当太阳黑子增多,年降水量随之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因而它们之间存在着________(选填“正”或“负”,下同)相关的关系。而22测站图像则说明,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之间存在着________相关的关系。(3)简述36测站中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关系:________。(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除了气候方面外,还有哪些影响?①________;②________。40.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1)我们把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级)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取得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部分能源:①煤;②汽油;③天然气;④太阳能;⑤风能;⑥潮汐能;⑦地热能;⑧电能;⑨氢能;⑩酒精。其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填序号)________。(2)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但含硫煤燃烧排放的SO2会引起“酸雨”现象。为减少大气污染,某发电厂采用了“石灰固硫法”,即向煤中掺入生石灰CaO,用来吸收SO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写出“固硫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而水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你认为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是________,目前要实现这个途径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制出________。(4)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使用乙醇汽油。某市是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每年都有大量的过期粮食——陈化粮出现,人们用陈化粮来生产酒精,其过程为:陈化粮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试写出由葡萄糖(C6H12O6)制取酒精(C2H5O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1.阅读材料我国丰富的水力资源我国有较大的河流1500多条,水能蕴藏量达6.8亿千瓦,其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有3.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建国以来,我们在水能利用上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在黄河上,已在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天桥、三门峡等地修建了大型水电站,总发电能力达356万千瓦.在长江干流已建成葛洲坝水电站,发电能力为271.5万千瓦.截至1993年底,我国已建成的水电站的总功率已达4459万千瓦.这些水电站已成为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建设的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以上.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了许多新的能源,你知道哪些新的能源呢?42.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源的宝库,某太阳能汽车总质量为400kg,顶部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如图所示,太阳光照射到地面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1.2×103W/m2,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面积为5m2.(1)太阳能是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________反应.(2)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若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为40%,则转换给汽车电动机的电功率是多少瓦?(3)这辆汽车在某水平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2倍,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少牛顿?(4)如果这辆汽车的电动机经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则汽车在该平面上匀速形的速度为多少米每秒?中考科学教师题库--地球和宇宙(地理)4太阳系与宇宙、可持续发展一、单选题1.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固态物质,因外形晶莹剔透,酷似冰块却能燃烧而得名,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下列正确的是(

)A.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B.

可燃冰的能量来自亿年前的太阳能C.

可燃冰是核聚变反应生成的

D.

可燃冰燃烧时核能转化为内能【答案】B【解析】A、、“可燃冰”开发使用后,会越来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体转化来的,而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初都可以追溯到太阳能,“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故B正确;C、可燃冰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故C错误;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B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贮存于大海深处,其蕴藏量是地球上煤、石油的几百倍,因而是一种等待开发的巨大能源物质.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属于一次能源;太阳能资源,不仅包括直接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而且也包括像所有的化石燃料、水能、风能、海洋能等间接的太阳资源,还应包括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能量,即生物能.严格地说,除了地热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这是“广义太阳能”;“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可燃冰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第八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消除核武器与和平利用核能成为参会国讨论的焦点.关于原子弹与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B.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C.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D.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答案】C【解析】原子弹与核电站都是利用了原子核的裂变释放能量。只不过原子弹是核裂变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的武器;而核电站是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率让能量得以缓慢释放,和平利用核能。故选:C核裂变分为两种:可控链式反应和不可控链式反应。如果原子核的链式反应在可控制的核反应堆中进行,就可和平利用核能发电,若不加控制,就会发生原子弹爆炸。3.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B.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D.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答案】A【解析】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解释,其中被人普遍接受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我们称之为“原始火球”,“原始火球”不稳定,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4.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A.

2次

B.

4次

C.

8次

D.

16次【答案】D【解析】24小时内看见日落的次数n=24h/1.5h=16次.故选:D.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落山,则可知宇航员在24h内看到的日落的次数.5.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答案】B【解析】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指: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并且爆炸引起了宇宙膨胀,而这种膨胀还在继续,宇宙大爆炸是现在科学家解释宇宙形成中最合理的一种理论,其中谱线红移现象是最有力的证明.故选B.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内容及对红移现象理解.6.下列列能源中,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

汽油

B.

石油

C.

电能

D.

煤气【答案】B【解析】A、汽油是由石油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是二次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B、石油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不需要加工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B符合题意;C、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能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而是通过机械能、内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即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是二次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D、煤气是用煤为原料制得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即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而获得的能源,是二次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掌握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定义,以及常见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例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属于一次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属于二次能源。7.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道路已形成共识,中国不能落后B.

古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深刻的影响C.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应当在保护环境中做出贡献D.

我国生存和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挑战【答案】D【解析】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包括:人口众多,人口素质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资源问题:总量虽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短缺已经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之一。中国深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中国政府针对国情,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c自己的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制定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故答案为D.8.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新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它被命名为“开普勒-22b”,是迄今发现的最小且最适于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这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则下列宜居行星所具备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A.

存在原始海洋

B.

距离所绕恒星的远近适中C.

强烈的太阳光照

D.

与其他行星的运动轨道呈同心圆分布【答案】C【解析】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为有大气层,有太阳光照,各种资源供人类使用等。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基本条件可从地球的自身条件和地球的宇宙环境两方面分析:①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②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③充足的液态水的存在;④稳定的光照条件;⑤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为地球提供了较安全的行星际空间。故C项错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我国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3月的某个清晨,在东方“天关”附近(金牛座的位置)突然出现了一颗“客星”,其“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司天监(当时的国家天文台)对这颗“天关客星”用肉眼连续观察了两年之久,直到看不见为止。19世纪,人们用望远镜发现在这个方向有一个“蟹状星云”。20世纪初发现这团星云在膨胀,由膨胀速率推算,公元1054年刚好是膨胀开始的时刻。阅读上述文字,你认为下列猜想不正确的是(

)A.

中国记录的“天关客星”可能是一次典型的“超新星爆发”B.

“蟹状星云”爆发时抛射的物质,随后不断地扩散,最后形成孕育新一轮恒星的星云C.

“天关客星”爆发后可能会形成一种体积小、密度大的中子星D.

“蟹状星云”就是一颗恒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恒星演化过程中超新星爆发以及恒星形成的循环过程。A、C“天官客星"是一次超新星爆发,会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中子星。AC正确,B、D“蟹状星云"是形成新一轮恒星的星云,不是一颗恒星。B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D10.下列能源是来自于太阳能的是(

)A.

潮汐能

B.

地热能

C.

天然气

D.

核能【答案】C【解析】A、潮汐能和月亮有关,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B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体转化来的,而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初都可以追溯到太阳能,故C符合题意;D核能又称原子能,指一些特殊物质在特殊条件下分裂或聚合,此时会产生惊人的能量。一般获得核能的途径为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除了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这是“广义太阳能”,以便与仅指太阳辐射能的“狭义太阳能”相区别.地球上很多能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如现在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1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措施是()A.

为了避免捕鱼的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限量捕捞

B.

为了确保一定的耕地资源,在占用耕地进行建设时,应开发荒地为耕地C.

为了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可以将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

D.

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将农作物秸秆用于沼气池发酵和培养食用菌【答案】C【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例如,使用的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可再生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恢复。A.为了避免捕鱼的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限量捕捞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A不符合题意。B.为了确保一定的耕地资源,在占用耕地进行建设时,应开发荒地为耕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B不符合题意。C.为了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可以将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C符合题意。D.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将农作物秸秆用于沼气池发酵和培养食用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2.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B.

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C.

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D.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答案】B【解析】A、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伽利略是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的科学家,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该说法正确D、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该说法正确.故选B.本题依据的史实有:①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对土星进行了细致地观察研究.②1610年,伽利略便使用他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艾奥是最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③哈勃空间望远镜是1990年4月发射的,设置在大气层之外,地球轨道上的望远镜,专门用于探测宇宙目标.④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13.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在诞生之初会像人类的同卵多胞胎一样有着一个或多个孪生“兄弟”。最近,一颗编号为“HD162826”的恒星被确定为太阳的孪生“兄弟”。下列不能用以确认“HD162826”为太阳孪生“兄弟”身份的是(

)A.

质量和太阳相近

B.

年龄和太阳相同

C.

化学成分和太阳相似

D.

形成位置和太阳相吻合【答案】A【解析】恒星HD162826质量比太阳大15%左右,也就是说这是太阳的大哥,它距离太阳的距离大约是110光年,相对来说这个距离比较近,星等是6.7等,位于武仙座方向。天文学家们对每一颗恒星的大气化学成分进行精确地测量,要想被确认为太阳的"兄弟",这颗恒星在大约46亿年之前的位置必须与太阳当时的位罝相切合,但与此同时这颗恒星的年龄也必须是与太阳相同的,另外它的化学成分丰度,如铁、硅、氧和其他重元素的丰度都应当是相接近的,但恒星HD162826质量比太阳大15%左右;因此被确定为太阳孪生“兄弟”的编号为"HD162826"的恒星具有BCD三个特点;可见上述四个答案中只有A是错误的,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4.图示为某市空气中PM2.5的来源分布图.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为减少PM2.5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

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

B.

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

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

D.

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绿色交通【答案】C【解析】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绿色交通能够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排放。A、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净化环境,减小空气污染,A不符合题意。

B、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减小空气污染,B不符合题意。

C、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会使得空气污染越来越厉害,C符合题意。

D、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绿色交通,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15.小明学习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有一条总结的内容有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A.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来源于太阳能

B.

电能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C.

木材、草类、肉类等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源称为生物质能

D.

地热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例子【答案】D【解析】A、煤、石油和天然气来源于远古时期动植物尸体,动植物的能量根本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它们都源于太阳能,故A不符合题意;B、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电能是二次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C、生物质”是指由植物或动物生命体衍生得到的物质的总称,由生物质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源称为“生物质能”,所以木材、草类、肉类等是生物质能,故C不符合题意;D、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热能,可以源源不断的长期提供,所以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故D符合题意。故选D能源是能够向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大类,也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可以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掌握能源的分类即可解答。二、填空题16.风能作为一种的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其蕴量巨大,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大10倍.我国陆地上一天的风能如果能全部用来发电,可发电5×109kw•h,这相当于完全燃烧

吨热值为3×107J/kg的煤所放出的能量.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发电机是利用

原理来工作的,发电时,把

能转化为​

能.【答案】可再生;6×105;清洁无污染;电磁感应;机械;电【解析】风能是一种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无污染;由题知,Q放=W电=5×109kw•h=1.8×1016J,∵Q放=mq,∴需要标准煤的质量: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清洁无污染;发电机是通过运动产生电能,即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答案为:可再生;6×105;清洁无污染;电磁感应;机械;电.(1)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化石能源、核能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2)知道1kw•h是3.6×106J,故先把5×109kw•h的电转化为焦耳,后结合热量公式Q=qm变形可以求解质量m=(3)利用发电机的制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发电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17.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内容:(1)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上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不可能是____。(填字母)A.水星凌日B.金星凌日C.火星凌日(2)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答案】(1)C(2)C【解析】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1)根据题目提示“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再结合太阳与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太阳、水、金、地、火、木、土星等,则只有水和金星可能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不可能是火星凌日,C符合题意。(2)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观图得知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C。故答案为:(1)C(2)C18.请依据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金星地球火星与太阳间平均距离(×106km)108150230表面平均温度(℃)约47015-30已知卫星个数(个)012绕日周期(年)约0.611.9自转周期(日)约24311(1)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关系是________。(2)三颗行星中,在________上“年”比“日”短。(3)行星的公转周期与________有关。【答案】(1)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2)金星(3)与太阳间平均距离【解析】①根据表格中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平均距离的数据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②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年”比“日”短行星。(1)①由表中2、3行数据可知,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2)②由表中5、6行数据可知,三颗行星中,在金星上“年”比“日”短,在地球上“年”等于“日”,在火星上“年”比“日”长。(3)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间平均距离有关,太阳系的几个行星中,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的行星,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越长。故答案为:(1)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2)金星(3)与太阳间平均距离

19.近年来,一些地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由10%的乙醇与90%的汽油混合而成。(1)乙醇汽油燃烧过程是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2)按照能源分类,由于乙醇是由植物酿成,所以乙醇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使用乙醇汽油较使用汽油的好处有(请你说出一条):________。【答案】(1)化学(2)可再生;可以减少石油的使用等【解析】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1)乙醇汽油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因为化学能:是指南于化学反应,物质的分子结卡句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能量。燃料燃烧产生的光和热,以及蓄电池、干电池产生的电都是来源于燃料和蓄电池里储存的化学能。(2)按照能源分类,由于乙醇是由植物酿成,所以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因为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使用乙醇汽油较使用汽油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石油的使用等,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能肆意乱用。故答案为:可再生;可以减少石油的使用等20.将下列给出的各种能源进行分类,并写明分类依据.煤炭,木柴,石油,太阳能,电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1)划分依据:

;分类:

.(2)依据:

;分类:(1)

.(3)划分依据:

;分类:

.【答案】(1)能否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煤炭,木柴,石油,太阳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电能,风能;(2)能源的物质来源;煤炭,木柴,石油;太阳能,电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3)能源利用的长短;木柴,电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核能;【解析】根据能否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我们可将能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的物质来源,可将能源分为:生物质能源和非生物质能源;按对能源利用的长短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这是我们常见的分类方式.故本题答案为:能否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煤炭,木柴,石油,太阳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电能,风能;能源的物质来源;煤炭,木柴,石油;太阳能,电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能源利用的长短;木柴,电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核能;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能源分为不同的类型.本题对学生来说是难题,因为有的学生只知道最常见的第三种分类方式,对前两种不了解.21.如图展示了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关系,恒星寿命指恒星在耗尽燃料之前所能存在的时间。由图可知,质量比太阳大的恒星,其寿命比太阳________;一个质量是太阳0.8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________亿年;一个质量是太阳1.7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________亿年。【答案】短;130;30【解析】结合图片,仔细观察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关系,思考解题即可。恒星寿命指恒星在耗尽燃料之前所能存在的时间。由图可知,质量比太阳大的恒星,其寿命比太阳短;一个质量是太阳0.8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130亿年;一个质量是太阳1.7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30亿年。故答案为:短;130;30

22.1766年德国人提丢斯发现,太阳系中的行星到太阳的距离遵循如表所示的规律:颗次123456…行星名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谷神星木星…距离(天文单位)0.40.711.62.85.2…根据表格,第7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________天文单位。【答案】10.0【解析】第1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天文单位;第2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1天文单位;第3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1天文单位;第4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2天文单位;那么第7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5=10天文单位。0.4+0.3×25=10天文单位。故答案为:10.02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要求。(1)全天共分为个________星座。写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星座或恒星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图中D为________方向,F为________方向。(3)图中小孩观测到A和C两个星座在不停地运动,其运动的方向是按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4)假若小孩位于山东济南市,他终年可以见到的三个星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88;大熊星座;北极星;仙后星座(2)西;东(3)逆时针(4)小熊星座;大熊星座;仙后星座【解析】面向北星空,先找大熊星座(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在天空组成斗状,把北斗星斗前的两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则为北极星。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最好的参照物。(1)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由星图可知,A这是典型的北斗七星,则为大熊星座。把北斗星斗前的两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则为北极星,B为北极星,C为仙后座。(2)B为北极星,前方是北,后面是南,左边是西,右边是东,故D为西;(3)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人面向北天星空观察A和C的运运方向是按逆时针的。(4)山东济南地处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则终年可见小熊星座、大熊星座和仙后星座。故答案为:(1)88、大熊星座、北极星、仙后星座;(2)西;东(3)逆时针;(4)小熊星座、大熊星座、仙后星座24.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________(选填“行星”、“恒星”或“卫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________.【答案】恒星;宇宙在膨胀【解析】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宇宙在膨胀.故答案为:恒星;宇宙在膨胀.银河系中有大约20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那么整个宇宙的体积也就在不断的扩大,也就是整个宇宙在不断的膨胀中.25.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②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点燃6H2O+________N2【答案】(1)天然气(2)置换反应;1:1(3)14:3;2【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2)①此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置换反应;②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3)①元素的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所以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3.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NH3+3O2点燃6H2O+2N2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和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比。26.2007年3月召开的欧盟峰会通过了一项协议:在2009年之前,彻底终结“白炽灯时代”,推广使用节能灯.(一只5W的节能灯与一只25W的白炽灯的发光效果相当)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说出推广使用节能灯的理由(写出两点)①

;②

。【答案】节约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任写两点)【解析】日光灯的优点很多:①节能:功率只有5W的节能灯亮度相当于25W的白炽灯,即亮度相同时功率较小,更为省电;②寿命更长:通过的电流小,产生的热量少,在相同的时间内灯丝升华的少,灯丝不断,灯就不坏;③不伤眼: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感到灯管的跳动,这样眼睛不会感到疲劳和产生模糊感;④环保、安全:不会自然起火,所以是安全环保的。故答案为:节约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任写两点)从节能灯与白炽灯的发光效果和功率等方面去分析解答。27.根据以前对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观察记载,1987年是谷年,1990年是峰年。请你预测从2021年,以后遇到的第一个峰年大约在

年,第一个谷年大约在

年。【答案】2031;2023【解析】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根据题意,1987年开始,谷年有,1987年+11年=1998年,1998年+11年=2009年,2009年+11年=2020年,2020年+11年=2031。峰年有1990+11年=2001年。2001年+11年=2012年,2012年+11年=2023年。28.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而不利影响有________(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等,合理即可)(2)会导致温室效应(合理即可)(3)植树造林(合理即可)【解析】从自然界的碳循环原因和减缓温室效应方法切入。(1)根据图片信息,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化石(或矿物)燃料燃烧和动植物呼吸等。(2)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这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3)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是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2)温室效应(合理即可)(3)植树造林(合理即可)29.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气候变化将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对粮食和水安全等造成威胁。(1)某同学画了一个流程图。请你将下列影响因素: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过度砍伐森林,填入图中对应空格处。(2)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还会产生

等危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3)在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向世界承诺:到2030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

。【答案】(1)过度砍伐森林;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2)早涝灾害、粮食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3)多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清洁能源等(合理即可)【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1)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2)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1、冰川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海拔较低的国家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可能使得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如干旱、洪水、极端气温等,影响生物生存。低纬地区可能降水减少,对农业影响较大。3、影响全球生态系统,改变生态环境而加快生物灭绝速率。4、全球气温上升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3)多植树造林,因为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能减排或利用清洁能源都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答案为:(1)过度砍伐森林|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2)早涝灾害、粮食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3)多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清洁能源等(合理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30.浙江省提出到2017年底要全面剿灭劣V类水。某河流水质原为劣Ⅴ类,氨氮含量高,藻类等浮游植物占主导;经“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治理后得到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Ⅲ~Ⅳ类,其治理过程如图甲,治理后存在的部分食物关系如图乙。(1)河道修复包含“曝气充氧”和“活化底泥’’等措施,底泥中的需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CxHyOz)分解为________等无机物;资料显示,溶解于水的氧气还能除去水体中的某些有害气体,如将H2S转化为S和H2O,写出氧气除去H2S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引入食藻虫,可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河床上种植沉水植物,可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底泥中的N、P,以改善水质。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引入的食藻虫属于________。【答案】(1)CO2和H2O;2H2S+O2=2S↓+2H2O(2)消费者【解析】有机物(CxHyOz)可以被分解为CO2和H2O等无机物。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环境。(1)底泥中的需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CxHyOz)分解为CO2和H2O等无机物;溶解于水的氧气还能除去水体中的某些有害气体,如将H2S转化为S和H2O,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2)引入食藻虫,可取食藻类,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引入的食藻虫属于消费者。故答案为:(1)CO2和H2O;2H2S+O2=2S↓+2H2O;(2)消费者31.下表是某电辅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部分参数,夏天用温度为20℃的水将保温桶充满.假设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有50%被水吸收,在最好的日光充分照射下,试求:保温桶容积(L)150采光面积(m2)2.5水温(℃)夏天45~90冬天40~60电热管220V

2000W

(1)当水温恰好达到最高时,需要多少太阳能?(2)若晚间无阳光时用电热管加热,达到同样要求,在电热管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需热多长时间?(3)请简要说出一条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答案】(1)8.82×107J(2)6.125h;(3)节能、无污染、环保、高效利用太阳能【解析】(1)保温箱充满水时:V=150L=0.15m3,由得,水的质量m=ρ水V=1.0×103kg/m3×0.15m3=150kg;当最好的日光充分照射下,水温达到最高值,t=90℃,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J/(kg•℃)×150kg×(90℃-20℃)=4.41×107J;因为太阳能有50%被水吸收;由得,所以。若晚间无阳光时用电热管加热,达到同样要求,不计热量损失时;即:Q吸=W电=4.41×107J,由得,。3)普通的电热水器需消耗电能,煤气热水器需消耗煤气、燃烧时会产生废气污染空气,而太阳能热水器都避免这些,具有节能、无污染、环保、高效利用太阳能。答:(1)在最好的日光充分照射下,当水温恰好达到最高时,需要吸收8.82×107J的太阳能;(2)若晚间无阳光时用电热管加热,达到同样要求,在电热管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需加热6.125小时;(3)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是:节能、无污染、环保、高效利用太阳能。先利用密度公式m=ρV求出水的质量,再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的效率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若晚间无阳光时用电热管加热,达到同样要求,即利用电热管将保温桶里的水温度由20℃升高到90℃时,电热管需加热需多长时间;比较太阳能热水器与普通的电热水器、煤气热水器的不同,可知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32.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古至今,直至永远,太阳是何等辛苦.何止是太阳,我们看到的月亮和星星,不也是围绕我们地球团团转吗?据此,公元2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星围绕地球转动,教会还认为这是上帝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而特意创造的.请问:(1)日出日落现象是否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什么?【答案】(1)日出日落现象不是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日心说”.【解析】(1)日出日落现象不是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的,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自西向东的旋转,让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由西方落下,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2)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用“日心说”否定了托罗密的“地心说”.(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四、解答题33.阅读下面有关能源问题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1)图象显示的是自1750年以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从中你发现了________趋势。(2)你知道哪些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写出两种即可)(3)在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日趋增强的今天,谈谈日常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写出两点即可)【答案】(1)加速;(2)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任写两种);(3)少开私家车;空调温度调的适中;随手关灯;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任写两点)。【解析】(1)通过图表我们会发现,能源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并且增加的越来越快,所以呈现出加速趋势;(2)我们目前利用的新能源有很多,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这些新能源有待继续开发利用(3)目前全世界都出现能源危机,所以要节约能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才取的方法很多,如少开私家车,空调温度调的适中,随手关灯,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