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练3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3•山东泰安一模)气候是影响植被类型和土壤性质的重要因素。秦巴山区位于中国南北过渡带,

山区土壤有机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呈现有规律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秦巴山区不同海拔土壤有机

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据此完成上2题。

气温与土壤有机碳相关系数

I1IfI1I

-0.5-0.30.00.00.30.5

>1000m

<1000m

降水与土壤有机碳相关系数

匚秋■।

-0.5-0.30.00.00.30.5

1.土壤有机碳与气候相关性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海拔大于1000米,夏季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的理由是()

A.降水多,植物生长茂盛

B.降水多,土壤淋溶性强

C.降水多,矿物质风化快

D.降水少,有机质分解多

(2023•山东淄博三模)研究表明,自晚冰期以来,天山北坡气候总体表现为冷湿、暖干的组合并交替出

现。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自然带的位置和范围产生了显著影响(下图)。据此完成3~5题。

S4-DKO—B4-II5«o—瓶一匹46500一匣牵4M»一即43000—机42000

海拔/mUSOO^nISlWlW30<»«HNOW!隼W

5000,

4000

3000

2000

3

1000

3

0

C□草原1回针叶林Bl草原2

面草原3□□荒漠

3.推测晚冰期以来气候暖干特征最显著的时期是)

A.距今11500—7500年前

B.距今7500—6500年前

C.距今650JI800年前

D.距今4800—3000年前

4.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对针叶林带的影响是()

A.位置上移,面积减小

B.位置上移,面积增大

1

C.位置下移,面积增大

D.位置下移,面积减小

5.图中草原1、草原2和草原3按水分条件由好到差排列,正确的是()

A.草原1、草原2、草原3

B.草原1、草原3、草原2

C.草原2、草原1、草原3

D.草原3、草原2、草原1

(2023•山东潍坊二模)互花米草秸秆密集、地下根茎发达,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外来植物。互花

米草入侵海岸及其快速扩张,使得原有湿地景观特征和栖息地结构发生巨大改变。下图示意江苏盐

城海岸互花米草对潮间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据此完成6~7题。

伊上掣潮间带盐招十光滩,

.金血睚—五国灌竺F养物质

卜潮上赞।一潮间带盐沼十光滩-1

1990—曲蠢£品旧"巾齐滞•申匚__薯黎啜

2000s向茅芦苇碱蓬宝我来洋

「潮上带十潮间带盐沼.「光一大—工

2010sI:…+-------------—14汐中的

徽筵耀3祖0!」®质

芦苇碱蓬互花米草

6.互花米草引种后,该地海岸带()

A.与海洋连通性增强B.湿地蓄水量增加

C.海岸线受侵蚀后退D.植被覆盖率提高

7.推测海岸地带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生物栖息地B.减轻海岸侵蚀

C.调节河流径流量D.改善当地气候

(2024•江西开学摸底考试)在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位的变化与植被植物体内丙二醛(简称MDA)含

量关系密切。MDA含量变化能反映地下水对植物的胁迫程度。塔里木河下游20世纪70年代开始

出现断流,而后30年间最大断流天数一度达到228天,断流长度超过1200千米。下图为塔里木河流

域不同断面某荒漠植被MDA含量与地下水位关系图。据此完成8To题。

2

地下水

地下水

MDA含量/Jg・gf埋深/m

距河道距离/m距河道距离/m

*MDA♦地下水位*MDA♦地下水位

MDA含旭(摩・广)地下水埋深/m

距河道距离/m

8.塔里木河断流问题一度显著增强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A.地下水位下降B.降水急剧减少

C.排放废热增多D.过度引水灌溉

9.从亚合甫马汗、阿拉干到考干三个断面地下水对植被胁迫程度的整体变化是()

A.增大B.先增后减

C.减小D.先减后增

10.为改善下游断流和胁迫状态应()

A.修建更多水库B.大力植树造林

C.禁止一切开发D.协调水量分配

11.(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漠河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北麓,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县级市,这里气候寒冷,兴安落叶

松茂密,沼泽湿地面积广大,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河流地貌景观独特。研究表明,与100年前相比,东

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已北移20~30千米,漠河地区多年冻土持续退化,在山体斜坡和相对较高地区,冻

土的融深加大,大量融水向低洼地区聚集,改变了湿地的分布,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并影响全球碳

循环过程。下图示意漠河市位置、地形、河流与湿地分布和额木尔河某河段景观。

3

1君。甲。1?4。

(1)额木尔河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在漠河地区留下了“九曲十八弯”。说明额木尔河“九曲十八弯”的

成因。

(2)气候变化导致漠河地区原始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大片兴安落叶松倾倒、死亡。试从自然环

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

(3)湿地是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固定和释放的“开关”(在厌氧环境,有机质腐烂分解会产生甲

烷)。分析漠河湿地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

错题题号易错要语

4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3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2.1.B2.A解析第1题,根据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关系(绝对数越大,相关性

越强),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气温与土壤有机碳相关系数在海拔大于1000米区域相关系数较大,故

两者的相关性以高海拔区域为主,其中以夏季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强;降水与土壤有机碳相关

系数在海拔小于等于1000米区域相关系数较大,两者的相关性以低海拔区域为主,其中也是以

夏季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强。因此土壤有机碳与气候相关性最强的季节是夏季。第2题,根

据题意,观察图中大于1000米的系数变化可知,秦巴山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

源丰富,植物生长茂盛,后期的枯枝落叶更多,土壤获得的有机碳更多,因此呈正相关;降水越多,土

壤淋溶性越强,导致土壤有机碳进入水中并流失,夏季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应呈现负相关,气温越高,

对物质的分解作用越强,矿物质风化速度越快,有机碳也流失越快,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越少,

应呈现负相关。

3-5.3.B4.C5.A解析第3题,在该山地的五种不同的植被中,针叶林生长需水量最大,而在7

个不同时期里距今7500—6500年前的这段时间里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小,说明这一时期的气候

最为干燥;在这一时期针叶林的林线海拔最高,而林线高度与气温相关,一般情况下,气温越高,林

线海拔越高,所以这一时期的气温相对其他时期最高,据此推测晚冰期以来气候暖干特征最显著

的时期是距今7500—6500年前。第4题,针叶林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气候变湿,有利于针叶林

的生长,针叶林的面积会有所增大,森林的生长海拔上限与热量条件密切相关,气温变低,会导致针

叶林生长的海拔上限降低,位置下移。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从山麓到山顶分布荒漠一草原

3-草原2-针叶林一草原1一高寒荒漠(雪线),从荒漠到针叶林水分条件变好,从针叶林到草原1

水分条件变差,水分条件最差的是草原3,草原1和草原2分布于针叶林两侧,但草原1海拔更高,

蒸发更弱,且高山冰雪融水更多,水分条件优于草原2,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为草原1、草原2、草原

3„

6-7.6.D7.B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互花米草秸秆密集、地下根茎发达,是20世纪

80年代引进的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海岸及其快速扩张,使得原有湿地景观特征和栖息地结构

发生巨大改变。潮间带盐沼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互花米草引种后,潮间带盐沼受到互花米草阻

挡,水沙交换受阻,该地海岸带与海洋连通性减弱;潮间带盐沼受到互花米草阻挡,湿地蓄水量减

弱;海岸线受侵蚀减弱。第7题,互花米草引种后,该地海岸带植被覆盖率提高,可以减轻海岸侵

蚀,进而减少盐沼面积;互花米草的繁衍可以为生物提供栖息地,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当地的局地小

气候,但这些都不是引种该物种的主要目的。

8-10.8.D9.A10.D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距河道越近,地下水位呈现上升趋势;塔里木河位

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降水不会急剧减少;排放废热与断流无关;塔里木河流域发展

绿洲农业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断流。第9题,读图可知,从亚合甫马汗、阿拉干到考干MDA

含量增加,故三个断面地下水对植被胁迫程度的整体变化增大。第10题,塔里木河位于西北内

陆,水源短缺,不适宜修建更多水库;大力植树造林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断流和胁迫状态会加剧;

5

禁止一切开发,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水量分配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下游断流和胁迫状

态。

11.答案(1)漠河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纬度高,地处多年冻土带,河流难以下蚀,以侧蚀为

主,形成众多河曲。

(2)气候变暖引起多年冻土融化,加速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和下渗,导致土壤变干,原始湿地萎缩;融

水向低洼区汇集,形成新生湿地;多年冻土融化引起地表沉降甚至塌陷,新生湿地土质松软,造成林

木倾倒、死亡。

(3)原始湿地萎缩,土壤变干,加剧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新生湿地土

壤水分增加,底层冻土融化,向大气中释放的甲烷增多。

解析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