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三统一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箧言zhen赐予ji云霓ni瓦楞1片ng

B.莽莽m&ig褴褛1立纯粹sui连翘qiao

C.娉婷ping宽宣you鄙夷bi栈桥zhdn

D.妄想wang拮据jii恣睢zi玄虚xua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秘诀法琅禅师与日具增

B.豢养脏物惊骇自渐行秽

C.潮汛摇曳天娇纷繁芜杂

D.旁鹫萧索游弋矫揉造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醉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有备

无患,最大限度地削减其可能带来的平安隐患。

D.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日的电子墨水屏,使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

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酷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变更。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

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

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

日积月累的结果。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1

A.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凄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

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明珠暗投的命运赐予怜悯,故其作此诗答谢。

C.《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艾青诗歌的中心愿象是土地和光

明。

D..“风骚”,是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依次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洁而朴实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

书。“o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提倡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学问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④②③①

7.古诗文默写:(18分)

(1)上下句默写。(每空1分,共4分)

①露从今夜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到乡翻似烂柯人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榔叶落山路,o(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秋草独寻人去后,。(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依据提示默写。(每空1分,共4分)

①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诗人坦陈心志,不辞苍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的诗

句是“,”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更示意社会的发展,发出了

,的感慨,蕴涵深刻的哲理。

(3)篇段默写。(①题必做;②、③题选做其一,要将所选题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不涂不得分;不

写题目和作者;此题共10分,每错、漏、添一字减1分,减够5分为止。)

①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至“其喜洋洋者矣”。

②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全诗。

③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十二月”至“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

其次部分阅读与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8—9题。(4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替朱阁,低绮户,照无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

8.请简析“笑朱阁,低绮户,照不胆”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看法和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争论文《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10-14题。(12分)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

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

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专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

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化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行训诲,独独对于这

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

着他,也没有方法。

③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值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④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惋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

倒变了不适好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

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鹫,便是敬。

⑤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

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

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

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

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

3

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

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

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每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

作,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

等人。

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

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

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究竟不愿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⑦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

不外这些道理。

⑧其次要乐业。“凡职业都是好玩味的,只要你肯接着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

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很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更、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

有味。其次,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

重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似乎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

专心做一职业时,把很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会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⑨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

此。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1.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分)

12.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

13.请你为第⑦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14.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o艺术创作须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

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题。(10分)

时间都去哪儿了,但愿读者留住

【百家争鸣】

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让多数人思索:读书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为此,《宁德晚报》记

者以“读书”为话题采访了我市的不少市民。

记者采访了部分中学生,他们说,课外阅读时间每天一般不会多于一小时。有些学生课后还要

4

参与一些辅导班,几乎没有时间用于课外阅读,间或偷看一些自己喜爱的书,难免遭到父母的指责。

一名学生对记者说:“学习负担重,读点自己喜爱的‘闲书’会有负罪感。”

记者采访时发觉,“只读有用的”已经成为不少高校生阅读的信条。一些高校生表示,高校生活

特别精彩,读书只是其中一部分。宁德师范学院王旭(化名.)告知记者,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自

己平常的实习占用了不少时间,往往只会看对求职更有帮助的书。时间有限,读书还是应当读点有

用的。

一些公司职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因生活琐事繁多,能静下心来读书是件很奢侈的事。即使有空

闲时间,也往往会去看电影、演出等,而不会去读书。一位职员告知记者,由于出门带书不便利,

他便把书都装在手机和阅读器上,只能在碎片时间里找到一点读书的乐趣。(引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

2024年部分国家国民阅读调查

人\国、

均\家

阅\

中国韩国法国日本

2024年5本11本20本40本

【媒体信息】

[宁德网]中国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特别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也有些人醉心于豪宅豪车,热

衷于推杯换盏,却不愿花时间读一本好书。网友“凤呜”在微信中写道:“聪慧者利用时间,愚蠢者

等待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

[每日新报]今年二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读书已成为我的一

种生活方式。”知名古董鉴赏家马未都有一次发觉,高铁车厢里的人拿的不是手机就是iPad。马未

都说:“当我们拿着iPad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基本上都在那儿‘切西瓜’J“大家切西瓜”

的事实充分说明:我们缺的并不是时间。时间并没有远去,远去的是一个民族“敬书”的传统;

买书的钱并没有远去,远去的是“读书为乐”的风气。

【它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爱全家逛书店,喜爱全家出动去图书馆,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

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爱好的书籍。有

5

资料显示,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

低折扣以保证明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同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

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供应资助,用以爱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政府和社会为读者供应良好

的阅读环境,能激发读者的阅读爱好。阅读须要自身努力,更须要社会关注。

15.阅读【百家争鸣工分别概括中学生、高校生和公司职员对读书的看法。(3分)

16.【权威调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7.阅读【媒体信息】和【它山之石】,结合材料,说说你有哪些收获。(4分)

(四)阅读《一路顺风快递哥》,回答18—22题。(19分)

一路顺风快递哥

王彦

①最近常会想起他。说实话,我已经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或者根本就没留意过他长得什么模样。

当时我真正在意的是,他究竟认不认得路。

②春节前的一天晚上,与一个久违的同学相约吃饭。从地铁口出来,走进一条小巷,环顾四周,

突然觉得不太对劲。那家饭店关门了?还是我走错路了?这时,同学打来电话督促:“不是说已经出

地铁了,怎么还没到?……又迷路了!哈哈一一”话筒里传来一阵笑声。上学时,同学就知道我是

个路痴。所以,听说我迷路了,她说了个“又”,却并不意外,只是笑着叮嘱我打开手机导航,按地

图走。

③“好,好。”我答应着,挂了电话。可这会儿偏偏手机信号不好,半天也联不上网。正焦急,

抬眼望见一快递员骑车停在路口,边等红灯边拨电话。真是老天眷顾笨小孩,还有谁比快递哥更认

路呢!我兴冲冲地走上前去:“请问,您知道贵德大厦怎么走吗?”

④“不在这条路上,你得走到前面路口,向右拐,然后穿胡同,走到头,再左拐……”“哦,右

拐,然后到哪儿再拐?”见我一脸迷茫,快递哥爽快地说:“我正好也往那边去,上车,我带你一程

吧。”上还是不上?我迟疑了。那快递三轮车后面是一个大大的铁皮箱,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袱

快件,能坐的位置,只有快递哥的长条形座位,地方倒是够大,只是我和他素昧平生,且又是晚上,

安担心全?不上吧,这时正是下班的晚高峰,出租车一时半会儿打不到,而且辜负了人家的好意也

不好。算了,我也干脆点,抬腿上车。

⑤平常没少和快递哥打交道,但坐快递车,还是头一回。正是腊月天,北京冷风刺骨,这三轮

车无遮无挡,再加上车速很快,更添了几分寒意,我不禁拉低帽檐,裹紧外套,眼睛余光扫过旁边

的快递哥,却见他光着脑袋,迎着风。“这么冷的天儿,也不戴个帽子,不冷吗?”“习惯了。”聊了

几句,才知道他是河北人,来北京3年多了,每天都跑这一片儿,早晨五六点出门,晚上九点以后

6

才收工,常常周末也不歇。

⑥“这么辛苦啊!"我脱口而出。从前常因快件未刚好到,没好气地打电话督促快递员,却从没

想过他们这么不易和艰辛。“这不算什么。我当过兵,在部队摔打过,不怕吃苦。”他淡淡地一笑。

他说,趁年轻多挣点钱,回老家盖房子,娶媳妇,再做点儿小生意。看着他黑红的脸庞和被风吹皴

的皮肤,似乎提前磨蚀了青春,但那不设防的目光和朴实的话语,又分明透着孩子般的单纯和蓬勃

的生气。

⑦“前面就是贵德大厦了!”他停住了车。“还是你的顺风车快!”我谢过快递哥,下了车。他呢,

又像风一样,消逝在茫茫夜色中。

⑧见到同学,我迫不及待地告知她:“今晚我遇到了个好人,他用快递车把我捎来的!”“要你钱

了吗?”“啊?”我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

⑨同学这一问,倒是提示了我。可下车时,假如他向我要钱,或是我掏钱给他,那原本简洁的

美妙,唯恐要被抵消大半了吧?的确,他须要钱,但不是用这种别扭的方式去获得,我也不想用钱

去轻视他的尊严和善意。

⑩这个晚上,我和久违的同学面对面坐着,却没了来时的兴致,一种说不清的心情横亘在心里;

而还不能算相识的快递哥、一个不知姓名的退伍老兵,于我而言,却是亲近的。

(11)这之后,每每收取快递,总不免想起他,他应当还光着头在风中的街巷间不知疲乏地穿行……

不管怎样,我诚心祝愿他:快递哥,一路顺风!

(选自《解放军报》2024年2月28日,有删改)

18.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9.第②段“只是笑着叮嘱我打开手机导航”中的“只是”可不行以删去?请简要分析。(3分)

20.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1.结合文章详细内容,分析快递哥这一人物形象。(6分)

22.文章采纳了怎样的记叙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快递哥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五)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23-27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

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

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

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

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

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怀于野,忧者以

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K注释了①志:记。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③占:占卜。④有年:年将有粮,

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

农历四月十四日。⑥怀:兴奋,快乐。

23.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树林阴簟()②游人本而禽鸟乐也()

③予至扶风之明年()④而吾亭适成()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25.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冬之者谁周公得禾,以名其书B.而不知人之乐面凿池其南

C.醉能同其乐其喜大小不一D.幺为休息之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6.下列对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用一个“乐”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而这些“乐”,都是为了突出作者的

自我沉醉之乐。

B.甲乙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甲文以作者的号来命名,而乙文以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

C.甲文第①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环境位置,由群山到琅哪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亭名引

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内存的脉络是连贯的。

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

8

27.读了甲乙两文,你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3分)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28.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

(1)“晒”已经成为特别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共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共享真

挚的情意;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共享特性的漂亮;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

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详细,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字数不少于6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作文。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海尔集团,如今是中外著名的大企业。出人意料的是,当时海尔制定的第一条制度竟是“不许

随地大小便”。

美的集团,80年头靠集资5000元创办的一家生产塑料瓶盖的小厂,发展到2006年整体实现含

税销售收入566亿元,成为家电王国。美的集团的发展壮大,靠的是30年来紧紧抓住发展的每一个

细微环节。

创业如此,修身如此,成就事业也如此。

请你以“细微环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允许写诗歌,其它文体不限。

语文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1【答案】A(2分)2【答案】D(2分)3【答案】A(2分)

4【答案】C(2分)

【解析】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通过”,使句子缺乏主语,故去掉“让”;B项,缺少成分,“让

该片屡屡刷新纪录电影的市场纪录”缺少主语,应添加“观众持续的观影热忱”;D句式杂糅。去掉

“的结果”即可。

9

5【答案】D(2分)6【答案】C(2分)

7【答案】(1)1.月是家乡明2.怀旧空吟闻笛赋

3.枳花明驿墙4.寒林空见日斜时(每空1分,共4分)

(2)①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每空1分,共4分)

(3)略(10分)

其次部分阅读与理解(60分)

(一)8.【答案】“转”和“低”精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示意夜已深厚;“无眠”精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聚而难以入眠的情景。(2分)

9.【答案】词人由中秋明月绽开联想和思索,抒发了自己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

怀,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2分)

(二)10.【答案】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评分说明:(2分)

11.【答案】运用了举例论述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有也之必要”,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增加了文章的劝服力。

评分说明:(2分)答出论证方法得1分,答出论证方法的作用得1分。

12.【答案】先提出“业有什么可敬”“为什么该敬”;接着从人生存的须要上阐明凡职业都是可

敬的;再用当总统和拉黄包车的对比,论证了凡职业都是神圣的;最终得出结论:将一种劳作做到

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3分)解析:运用”先…接着……再……最终…”这样的格式把过

程论述清晰

13.【答案】示例:闻一多治学专注严谨。在探讨古代典籍时废寝忘食,常常十几天都不见人、不

会客,被称为“何妨一下楼主子”。(2分)

14.【答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鹫。

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努力追求,力争获得胜利。作为学

生对待学业更入脑、走心。(3分)

(三)15.【答案】中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课外阅读时间少。(读点自己喜爱的“闲书”会有负

罪感。)高校生:时间有限,读书还是应当读点有用的。(“只读有用的”己经成为不少

高校生阅读的信条。)公司职员:只能在碎片时间里找到一点读书的乐趣。(静下心来读

书是件很奢侈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