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

1.(2分)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这种过程属于()

A.新陈代谢B.繁殖C.应激性D.生长

2.(2分)阳春三月,在新津天府农博园里,五颜六色的油菜花竞相盛开,但却开出了不

同颜色的花,这体现了()

A.物种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D.环境多样性

3.(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

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4.(2分)在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沙漠植物梭梭的根系非常发达

B.牧场的羊因为食物充足而长得膘肥体壮

C.南极企鹅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

D.大雁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长骨中空

5.(2分)海洋中的枪虾和虾虎鱼是“绝佳拍档”,枪虾的视力非常差,虾虎鱼常会帮它

预警危险。逃离攻击()

A.寄生B.竞争C.捕食D.互惠互利

6.(2分)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科研人员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

安装了红外相机,记录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B.调查法C.比较法D.观察法

7.(2分)绝大多数细胞微小,不能用肉眼观察,因此我们常常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

胞。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雪白的圆形视野

B.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目镜

c.若载玻片上写有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也越多

8.(2分)实验课上,小林对制作的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他滴加碘液的位

置和用吸水纸吸引的位置应分别是()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④

9.(2分)指纹识别是大多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小小的指纹包含了大量信息,控制指纹

信息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线粒体

10.(2分)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下

B.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了一半

C.③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D.通过①②③等生理过程,使植物体由小长大

11.(2分)人们常利用成熟干枯丝瓜的丝瓜络(如图),制成洗碗或沐浴的用具,这些“丝

瓜络”属于植物体的()

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分生组织

12.(2分)脑科学是当今的科研热点之一。科学家要了解人脑的奥秘,主要研究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C.肌肉组织D.结缔组织

13.(2分)叶片是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执行一定功能的器官,下列关于

叶片的结构与其所属组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叶片的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B.叶片的栅栏组织属于保护组织

C.叶片的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D.叶片的海绵组织属于分生组织

14.(2分)龙泉驿每年都会举办桃花节,赶在桃树开花前果农们常会对桃树进行吊袋拉枝

(如图所示),来改变枝条的生长角度和分布方向,增加果实产量。该方法主要是为了

促进桃树的()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吸收作用D.光合作用

15.(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完成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步骤分析错误的是()

A.暗处理是为消耗叶片原有的营养物质

B.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C.用酒精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片脱色

D.实验现象是叶片遮光部分呈蓝色

16.(2分)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叶片结构及其

A.结构③靠近上表皮,有利于植物充分接受光照

B.结构②排列紧密,有利于防止叶片过多地散失水分

C.结构①④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⑤有两种管道,有利于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17.(2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真空包装的方法来延长蔬菜的贮存时间,以保持蔬

菜的新鲜。这样做的原理是()

A.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B.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

C.抑制蔬菜的光合作用D.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18.(2分)将等量萌发和煮熟的小麦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瓶中,并用注射器吸取等量的

澄清石灰水倒插入瓶塞中,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观察。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澄清的石灰水上澄清的石灰水

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

甲乙

A.甲瓶和乙瓶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

B.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C.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瓶不变

D.实验验证了种子萌发会释放二氧化碳

19.(2分)如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abf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B.f点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b点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d点时光合作用的强度最低

20.(2分)果农为了促使核桃树开花结果,常在核桃树的树皮上划一些鱼鳞状的小口子,

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阻止水分向上运输B.阻止水分向下运输

C.阻止有机物向上运输D.阻止有机物向下运输

21.(2分)当我们在森林中迷路时,为了获取生存所需的水源,可以采用钻木取水的方

法。在钻木取水时()

A.木质部的导管B.木质部的筛管

C.韧皮部的导管D.韧皮部的筛管

22.(2分)我们的很多生产生活经验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

措施与相应的解释之间不合理的是()

A.雨季时农田要及时排涝一一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通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一一降低植物蒸腾作用

C.移栽植物时根部保留土团一一有利于植物吸收作用

D.通常在播种前要进行翻土一一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23.(2分)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较多,因此小明的

妈妈给正在读初一的小明搭配了营养早餐:花生浆、面包、鸡蛋()

A.子叶、胚乳B,子叶、胚轴C.胚芽、胚乳D.胚芽、子叶

24.(2分)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刺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其根系非常发达,可深达地下20

米,主要依赖的结构是图中的()

根尖结构示意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2分)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

过程,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

A.将生产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B.低碳出行,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加强城市绿化养护,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D.大力开发耕地规划新城区,建造新家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10分)独叶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它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有着生态环境“天

然指示器”的美誉。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独叶草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图乙为独叶草细胞

结构简图,图丙为独叶草植株结构简图

图甲图乙用丙

(1)某同学想利用显微镜观察独叶草细胞,他将一片叶直接放在载物台上进行观察。你

认为这种做法(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明理

由:O

(2)图甲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独叶草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若要将物像移动到中央,

则应向移动装片。

(3)与动物细胞相比,图乙中的独叶草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为(填编

号),除此结构外,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还有和o

(4)图乙中独叶草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填编号);具有保护作用

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5)从图丙中观察可知,构成独叶草的营养器官是根、、o

27.(10分)“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从事玉米研究工作近60年,

创造了一个个育种奇迹,图乙为播种玉米时不同株距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示意图。请据图

分析回答:

图甲图乙

(1)图甲中结构③是,在玉米种子中,该结构只有一片,因此玉米是

植物。

(2)图甲中将来发育成玉米幼苗的结构是(填编号),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

构是,在玉米种子萌发为幼苗的过程中,为其早期生长提供营养的结构

是O

(3)图乙中玉米种植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是为了提高作用,请写出该作用

的反应式:O

(4)玉米的雄花生于植株顶端,雌花生于植株中间部位,玉米的雄花和雌花是独立分开

生长的(填“两性花”“单性花”或“无性花”)。

28.(10分)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森林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具有良好的

水土保持能力。如图为森林水循环示意图(其中A、B、C代表植物的不同生理作用)。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C表示植物的作用,该过程能使植物从土壤中获得水分

和;吸收水分时植物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应(填“大于”或“小

于”)土壤溶液浓度。

(2)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B作用,将水分向上输送,该过程的动力主

要来自植物的作用。

(3)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水分通过A

作用散失,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植物通过该器官上的开闭

来调节水分散失,进而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除了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以外,还具有的作用

是O

水融环示意图

29.(10分)在城市中,利用阳台、屋顶等垂直空间进行蔬菜种植,不仅可以享受到新鲜

美味的食材,生食熟食均可,成为大家最喜爱种植的蔬菜之一。如图是某家庭种植番茄

时记录的番茄植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番茄植株叶芽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实现了番茄植株茎和叶的生长,图甲中将来发育为

侧芽的是(填编号)。

(2)番茄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时,就开始现蕾和开花、番茄从开花到结出果实必须依次

经历和两个生理过程;图乙中将来发育为果实的是(填

编号)、将来发育为种子的是(填编号)。

(3)一株番茄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具有多个结构层次的统一整体,请按照从微观到宏观

的顺序写出番茄植株所含有的结构层次:细胞一一

(4)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提出一个可以增加家庭种植番茄产量的措

施:o

30.(10分)某同学扔垃圾时发现邻居将废旧电池随意投放在垃圾箱中,此行为引发了该

同学的思考:废旧电池对生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该同学利用水

稻种子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某品牌5号电池6支,破碎后浸泡于自来水中,得到电池浸泡原液

②选取大小均匀、饱满圆润的水稻种子若干,分成5组,每组100粒,其余组分别用不

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浸泡。将5组种子放置在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地方,观察比

较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请分析回答:

处理不同浓度

萌发数清水2%5%8%10%

天数

1-2135200

3〜4975838230

5~6998145250

7天以9997513212

(1)清水浸泡的水稻种子在实验中起作用;该实验中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

实验误差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答出一点即可)。

(2)种子萌发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还需要

和;清水组最终仍然有少数种子未萌发,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3)通过分析数据发现,随着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的增加,水稻种子发芽

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认为废旧电池可以随意投放吗?如果不能,我们应该如何

做?。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

1.(2分)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这种过程属于()

A.新陈代谢B.繁殖C.应激性D.生长

【答案】C

【解答】解: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Co

2.(2分)阳春三月,在新津天府农博园里,五颜六色的油菜花竞相盛开,但却开出了不

同颜色的花,这体现了()

A.物种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D.环境多样性

【答案】C

【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不同物种之间基因

组成差别很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阳春三月,五颜六色的油菜花竞相盛

开,但却开出了不同颜色的花,因此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

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A

【解答】解: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

观或变化,形成庞大的根系。庞大的根系不但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大量的水分,利用根

系的这种特点可以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题干所述现象。

故选:Ao

4.(2分)在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沙漠植物梭梭的根系非常发达

B.牧场的羊因为食物充足而长得膘肥体壮

C.南极企鹅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

D.大雁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长骨中空

【答案】B

【解答】解:A、骆驼刺根系发达,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B、牧场的羊因食物充足而长得膘肥体壮,B符合题意。

C、南极企鹅的羽毛密,有利于保温,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D、大雁前肢变为翼,排成扇形,长骨中空,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选:Bo

5.(2分)海洋中的枪虾和虾虎鱼是“绝佳拍档”,枪虾的视力非常差,虾虎鱼常会帮它

预警危险。逃离攻击()

A.寄生B.竞争C.捕食D.互惠互利

【答案】D

【解答】解:互惠互利是指两种生物共居一起,彼此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更有生活

力,相互依存,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虾虎鱼常会帮它预警危险;而枪虾则会挖掘洞

穴让二者共同居住。

故选:D。

6.(2分)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科研人员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

安装了红外相机,记录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B.调查法C.比较法D.观察法

【答案】D

【解答】解: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从而获得资

料的一种方法,记录大熊猫的活动情况,因此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2分)绝大多数细胞微小,不能用肉眼观察,因此我们常常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

胞。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雪白的圆形视野

B.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目镜

C.若载玻片上写有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也越多

【答案】A

【解答】解:A、显微镜对光时,使镜筒上升,然后选择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并转动反

光镜,A正确。

B、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C、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左右相反,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

“d”。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也越少。

故选:Ao

8.(2分)实验课上,小林对制作的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他滴加碘液的位

置和用吸水纸吸引的位置应分别是()

----一载玻片

①②®——盖玻片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④

【答案】B

【解答】解:制作的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重复2〜3次。

故选:Bo

9.(2分)指纹识别是大多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小小的指纹包含了大量信息,控制指纹

信息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线粒体

【答案】B

【解答】解:A.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A错误。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正确。

C.细胞质不断地流动,细胞中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细胞质中进行。

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故选:Bo

10.(2分)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下

B.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了一半

C.③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D.通过①②③等生理过程,使植物体由小长大

【答案】B

【解答】解:A、图中①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生长使体积增大,当细胞体积越小时,易于

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B、②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

体形态和数目相同,B错误。

C、图中③过程在形态,表示细胞分化,C正确,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C正确。

D、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离不开①细胞的生长,D正确。

故选:B«

11.(2分)人们常利用成熟干枯丝瓜的丝瓜络(如图),制成洗碗或沐浴的用具,这些“丝

瓜络”属于植物体的()

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分生组织

【答案】B

【解答】解:A、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B、“丝瓜络”由导管和筛管组成,筛管运输有机物,“丝瓜络”属于植物体的输导组

织。

C、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

D、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2.(2分)脑科学是当今的科研热点之一。科学家要了解人脑的奥秘,主要研究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C.肌肉组织D.结缔组织

【答案】B

【解答】解:人脑属于神经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主要研究神经组

织。

故选:B„

13.(2分)叶片是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执行一定功能的器官,下列关于

叶片的结构与其所属组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叶片的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B.叶片的栅栏组织属于保护组织

C.叶片的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D.叶片的海绵组织属于分生组织

【答案】C

【解答】解:A、叶片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BD、叶片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BD错误。

C、叶片的叶脉运输营养物质。C正确。

故选:Co

14.(2分)龙泉驿每年都会举办桃花节,赶在桃树开花前果农们常会对桃树进行吊袋拉枝

(如图所示),来改变枝条的生长角度和分布方向,增加果实产量。该方法主要是为了

促进桃树的()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吸收作用D.光合作用

【答案】D

【解答】解:果农通过多年种植经验发现,对桃树的枝条进行吊袋拉枝处理,其原因是

拉枝处理改善了果树枝条的光照,从而提升了产量。

故选:D。

15.(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完成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步骤分析错误的是()

A.暗处理是为消耗叶片原有的营养物质

B.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C.用酒精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片脱色

D.实验现象是叶片遮光部分呈蓝色

【答案】D

【解答】解:A、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实验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B、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C、叶绿素能够溶解在酒精中。正确。

D、遮光部分无光照,产生淀粉,实验现象是叶片不遮光部分呈蓝色。

故选:Do

16.(2分)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叶片结构及其

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③靠近上表皮,有利于植物充分接受光照

B.结构②排列紧密,有利于防止叶片过多地散失水分

C.结构①④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⑤有两种管道,有利于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答案】C

【解答】解:A、结构③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

B、结构②栅栏组织排列紧密,错误;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⑤叶脉有两种管道一一导管和筛管,筛管动输有机物,产物是有机物氧气,错误。

故选:Co

17.(2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真空包装的方法来延长蔬菜的贮存时间,以保持蔬

菜的新鲜。这样做的原理是()

A.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B.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

C.抑制蔬菜的光合作用D.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答案】B

【解答】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真空包装的方法来延长蔬菜的贮存时间,这

样做的原理是真空包装缺少氧气,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故选:Bo

18.(2分)将等量萌发和煮熟的小麦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瓶中,并用注射器吸取等量的

澄清石灰水倒插入瓶塞中,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观察。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澄清的石灰水

上澄清的石灰水

gg-萌发的种子■■靠熟的种子

甲乙

A.甲瓶和乙瓶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

B.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C.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瓶不变

D.实验验证了种子萌发会释放二氧化碳

【答案】C

【解答】解:A、甲瓶和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正确;

B、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CD、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二氧化碳使澄清的

石灰水变浑浊,乙瓶不变,C错误。

故选:Co

19.(2分)如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abf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B.f点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b点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d点时光合作用的强度最低

【答案】B

【解答】解:A、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曲线abf是呼吸作用。

B、bf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积累有机物。B正确。

C、bf两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光合作用强度最低时为0。D错误。

故选:Bo

20.(2分)果农为了促使核桃树开花结果,常在核桃树的树皮上划一些鱼鳞状的小口子,

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阻止水分向上运输B.阻止水分向下运输

C.阻止有机物向上运输D.阻止有机物向下运输

【答案】D

【解答】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

成,称为“筛孔”。筛管没有细胞核。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剥去一定宽度的树皮,减少

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增加坐果量。

故选:D。

21.(2分)当我们在森林中迷路时,为了获取生存所需的水源,可以采用钻木取水的方

法。在钻木取水时()

A.木质部的导管B.木质部的筛管

C.韧皮部的导管D.韧皮部的筛管

【答案】A

【解答】解: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韧皮部

中的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应当将竹管钉入植物茎的木质部的导

管。

故选:Ao

22.(2分)我们的很多生产生活经验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

措施与相应的解释之间不合理的是()

A.雨季时农田要及时排涝一一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通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一一降低植物蒸腾作用

C.移栽植物时根部保留土团一一有利于植物吸收作用

D.通常在播种前要进行翻土一一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D

【解答】解:A、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目的是促进根部的呼吸。

B、通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C、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C正确。

D、播种前土壤要耕和耙,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土壤内,有利于呼吸作用。

故选:D。

23.(2分)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较多,因此小明的

妈妈给正在读初一的小明搭配了营养早餐:花生浆、面包、鸡蛋()

A.子叶、胚乳B.子叶、胚轴C.胚芽、胚乳D.胚芽、子叶

【答案】A

【解答】解:花生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小麦种子的子叶1片,花生浆和面包的主要

营养成分分别来源于相应种子结构中的子叶,A符合题意。

故选:Ao

24.(2分)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刺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其根系非常发达,可深达地下20

米,主要依赖的结构是图中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答】解: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在分生区

上部,开始迅速伸长。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②分生区细胞分裂和③伸长区细胞伸长

的缘故。

故选:Bo

25.(2分)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

过程,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

A.将生产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B.低碳出行,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加强城市绿化养护,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D.大力开发耕地规划新城区,建造新家园

【答案】D

【解答】解:A、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又避免了

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A不符合题意。

B、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可节约能源,B不符合题意。

C、加强城市绿化养护,利于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

D、开发耕地规划新城区,会破坏环境,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10分)独叶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它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有着生态环境“天

然指示器”的美誉。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独叶草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图乙为独叶草细胞

结构简图,图丙为独叶草植株结构简图

图甲图乙图丙

(1)某同学想利用显微镜观察独叶草细胞,他将一片叶直接放在载物台上进行观察。你

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明理由:用显微镜进行

观察的材料■定要薄而透明,使光线能够透过被观察的物体。

(2)图甲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独叶草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若要将物像移动到中央,

则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3)与动物细胞相比,图乙中的独叶草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为③(填编

号),除此结构外,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还有液泡和细胞壁。

(4)图乙中独叶草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⑥(填编号);具有保护作用

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

(5)从图丙中观察可知,构成独叶草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

【答案】(1)不合理;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使光线能够透过被观

察的物体;

(2)右下方;

(3)③;液泡;细胞壁;

(4)⑥;细胞膜;

(5)茎;叶。

【解答】解:(1)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微小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的光学仪器,用显微镜进

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所以要观察独叶草细胞。

(2)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使物像移动到视野

中央。

(3)图乙中的独叶草细胞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还有液泡

和细胞壁。

(4)独叶草细胞的⑥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细

胞膜具有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5)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以及种子、茎和叶子是营养器

官,以及有机物制造相关、果实,与植物繁殖是有关的,构成独叶草的营养器官是根、

茎、叶。

故答案为:

(1)不合理;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2)右下方;

(3)③;液泡;

(4)⑥;细胞膜;

(5)茎;叶。

27.(10分)“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从事玉米研究工作近60年,

创造了一个个育种奇迹,图乙为播种玉米时不同株距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示意图。请据图

分析回答:

叶植物。

(2)图甲中将来发育成玉米幼苗的结构是⑦(填编号),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

构是胚芽,在玉米种子萌发为幼苗的过程中,为其早期生长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胚乳。

(3)图乙中玉米种植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请写出该作用

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黑厂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4)玉米的雄花生于植株顶端,雌花生于植株中间部位,玉米的雄花和雌花是独立分开

生长的单性花(填“两性花”“单性花”或“无性花”)。

【答案】(1)子叶;单子叶;

(2)⑦;胚芽;胚乳;

(3)光合;二氧化碳+水’酉厂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4)单性花。

【解答】解:(1)观图可知:③是子叶,在玉米种子中,因此玉米是单子叶植物。

(2)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图甲中将来发育成玉米幼苗的结构是⑦胚,同时胚乳中的营

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轴,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3)图乙中玉米种植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使植物的叶都能接受到阳光,该作用的反应

(4)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称为间单性花,雌花生于植株中间部位,因此

玉米的花是单性花。

故答案为:(1)子叶;单子叶;

(2)⑦;胚芽;

(3)光合;二氧化碳+水—[人

叶绿体

(4)单性花。

28.(10分)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森林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具有良好的

水土保持能力。如图为森林水循环示意图(其中A、B、C代表植物的不同生理作用)。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C表示植物的根的吸收作用,该过程能使植物从土壤中获得水分和无

机盐;吸收水分时植物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应大于(填“大于”或“小于”)土壤

溶液浓度。

(2)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B茎的运输作用,将水分向上输送,该过程的动力

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3)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水分通过A蒸腾

作用散失,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植物通过该器官上气孔的开闭来

调节水分散失,进而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除了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以外,还具有的作用是维持生物

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水M环示意图

【答案】(1)根的吸收;无机盐;大于;

(2)茎的运输;蒸腾;

(3)蒸腾;叶片;气孔;

(4)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解答】解:(1)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分,图中C表示植物的根的吸收作用;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因此吸收

水分时植物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应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2)蒸腾作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

一种“泵”的原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通过B茎的运输作用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

运输。

(3)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水分通过A蒸

腾作用散失;叶片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其通过量是由保卫

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

(4)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氧气来源和能量来

源,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故答案为:

(1)根的吸收;无机盐;

(2)茎的运输;蒸腾;

(3)蒸腾;叶片;

(4)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29.(10分)在城市中,利用阳台、屋顶等垂直空间进行蔬菜种植,不仅可以享受到新鲜

美味的食材,生食熟食均可,成为大家最喜爱种植的蔬菜之一。如图是某家庭种植番茄

时记录的番茄植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番茄植株叶芽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实现了番茄植株茎和叶的生长,图甲中将来发育为

侧芽的是d(填编号)。

(2)番茄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时,就开始现蕾和开花、番茄从开花到结出果实必须依次

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图乙中将来发育为果实的是③(填编

号)、将来发育为种子的是④(填编号)。

(3)一株番茄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具有多个结构层次的统一整体,请按照从微观到宏观

的顺序写出番茄植株所含有的结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番茄植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