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中级315)基础知识2024年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1页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中级315)基础知识2024年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2页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中级315)基础知识2024年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3页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中级315)基础知识2024年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4页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中级315)基础知识2024年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中级315)基础知识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中医内科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A、表证B、里证C、寒证D、气血答案:D解析:中医内科学中的“八纲辨证”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气血属于中医的“四诊”内容,不属于“八纲辨证”。2、在中医内科学中,以下哪种疾病属于“湿温病”范畴?A、湿热泻B、湿热痢C、湿热黄疸D、湿热痹证答案:C解析:中医内科学中,“湿温病”是指湿邪与温热之邪相合,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湿热黄疸即为湿温病的一种典型表现,属于此范畴。而湿热泻、湿热痢、湿热痹证均属于湿热证,但不属于“湿温病”范畴。3、中医内科学中,关于“心悸”的病因,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原因?A.心血不足B.心阳不振C.痰火扰心D.肾阳亏虚答案:D解析: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心悸的病因主要有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等。这些病因可引起心失所养或心神不宁,从而导致心悸。其中,心血不足、心阳不振、痰火扰心均为心悸的常见病因。而肾阳亏虚主要影响的是肾的功能,与心悸的直接关系不大,故不是心悸的主要原因。4、中医内科学中,关于“中风”的病机,以下哪项描述最准确?A.气血亏虚,脑脉失养B.痰火内盛,上扰清窍C.肝肾阴虚,风阳上扰D.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答案:D解析: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其中,“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最准确地概括了中风的病机。A项“气血亏虚,脑脉失养”虽可致中风,但非其主要病机;B项“痰火内盛,上扰清窍”和C项“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均为中风的部分病机,但不全面。5、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A.望诊B.脉诊C.按诊D.切诊答案:C.按诊解析: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指的是望诊(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闻诊(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询问病史及症状)、切诊(主要是脉诊)。选项中的按诊虽然在中医诊断中有应用,但并不属于四诊之一。6、治疗肺热咳嗽,首选下列哪种中药?A.黄连B.杏仁C.石膏D.当归答案:C.石膏解析:石膏性寒味甘辛,入肺胃经,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喘、高热烦躁等症状。对于肺热引起的咳嗽,石膏是常用的药物之一。其他选项中,黄连主要用于清心火、湿热;杏仁用于降气止咳平喘;当归主要用于补血活血。因此,治疗肺热咳嗽首选石膏。7、题干:下列关于中医内科学中“血瘀证”的描述,错误的是:A.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B.脉象多见弦涩或细涩C.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针刺,夜间加重D.瘀血所致的出血多呈紫暗色答案:D解析:血瘀证是指瘀血内阻,气机不畅,以疼痛、肿块、出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瘀血所致的出血多为紫暗色或夹有血块,而非仅呈紫暗色。因此,选项D描述错误。8、题干:下列关于中医内科学中“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神疲乏力,气短懒言B.自汗出,活动后加重C.面色淡白或萎黄D.舌质淡胖,苔薄白答案:D解析:气虚证是指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出、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或萎黄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舌质淡胖,苔薄白是气虚证的常见舌象,而非不正确的表现。因此,选项D描述不正确。9、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微弱,属于何种证候?A.阴虚火旺B.气血两虚C.寒凝血瘀D.阳气暴脱答案:D.阳气暴脱解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等表现,提示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全身,尤其是四肢末端,常见于亡阳或阳气暴脱之证。10、治疗胃痛属肝气犯胃者,首选方剂是?A.柴胡疏肝散B.保和丸C.黄芪建中汤D.丹栀逍遥散答案:A.柴胡疏肝散解析:肝气犯胃导致的胃痛,主要表现为胃脘胀痛,攻撑作痛,伴有嗳气、情绪抑郁等症状,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首选方剂为柴胡疏肝散。11、题干:下列关于中医内科学中“心悸”病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心悸是指自觉心跳异常,心慌不安的病证B.心悸多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或心阴亏损所致C.心悸可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D.心悸实证多见于老年人,虚证多见于青年人答案:D解析:心悸的实证和虚证与年龄并无直接关系,故选项D描述不正确。12、题干:下列关于中医内科学中“眩晕”病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眩晕是指患者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的病证B.眩晕多因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痰湿内阻所致C.眩晕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D.眩晕实证多见于老年人,虚证多见于青年人答案:D解析:眩晕的实证和虚证与年龄并无直接关系,故选项D描述不正确。13、下列哪项不属于肝郁气滞证的主要症状?A.胁肋胀痛B.情志抑郁C.善叹息D.舌红少苔正确答案:D.舌红少苔解析:肝郁气滞证主要表现为情志抑郁、胁肋胀痛、善叹息等症状,舌象一般正常或舌苔薄白,而舌红少苔多见于阴虚火旺之证,故选D。14、治疗脾肾阳虚所致泄泻,宜选用下列哪种方剂?A.四君子汤B.理中丸C.附子理中丸D.参苓白术散正确答案:C.附子理中丸解析:脾肾阳虚引起的泄泻,当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了附子,增强了温补肾阳的作用,适用于脾肾阳虚的患者。四君子汤主要用于脾胃气虚;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则更多用于脾虚湿盛,均不是最佳选择。15、题干: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A.感冒B.胃炎C.肺炎D.心脏病答案:D解析:中医内科学主要研究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规律。心脏病属于现代医学范畴,其研究方法、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与中医内科学有所不同,因此不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16、题干: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A.辨证求因B.辨证论治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答案:B解析: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求因、辨证论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等。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指的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分析病因病机,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B项“辨证论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而非不属于其原则。17、题干: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中医内科学中的清热解毒药?A.黄连B.金银花C.板蓝根D.麝香答案:D解析:黄连、金银花和板蓝根均属于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而麝香属于芳香开窍药,主要用于治疗窍闭神昏、中风痰厥等症,不属于清热解毒药。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18、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内科学中提到的“八法”?A.消法B.和法C.下法D.温法答案:D解析:“八法”是中医内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其中,温法是用于治疗寒证的方法,不属于“八法”之一。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19、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内科学中的“八纲辨证”?A.表里B.寒热C.阴阳D.虚实答案:C解析:中医内科学中的“八纲辨证”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气、血、津液、痰饮等八类辨证方法。阴阳不属于“八纲辨证”的范畴。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用于解释和分析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根本规律。20、患者,男,45岁,患有慢性胃炎,近日出现胃脘疼痛,喜温喜按,伴有呕吐、苔白滑,脉沉弦。根据中医诊断,该患者最可能的证型是?A.脾胃虚寒B.肝气犯胃C.脾胃湿热D.肝胃郁热答案:A解析:患者表现为胃脘疼痛,喜温喜按,伴有呕吐、苔白滑,脉沉弦,这是脾胃虚寒的表现。脾胃虚寒证型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治疗上宜采用温中散寒、健脾益气的方法。其他选项的证型表现与患者症状不符。2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治疗原则中的“辨证施治”原则?A.扶正祛邪B.治病求本C.辨证论治D.扶正补虚答案:D解析:中医内科学治疗原则中的“辨证施治”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然后针对病因、病机、病位等进行施治。选项A的“扶正祛邪”是指增强体质,消除病邪;选项B的“治病求本”是指治疗疾病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选项C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辨证的结果进行治疗。而选项D的“扶正补虚”是指针对体质虚弱的患者进行补益治疗,不属于“辨证施治”原则的范畴。22、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A.胃炎B.肝硬化C.肺炎D.中风答案:C解析:中医内科学主要研究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选项A的胃炎、选项B的肝硬化、选项D的中风均属于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范畴。而选项C的肺炎属于西医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研究肺部炎症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不属于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范畴。23、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中“脏腑辨证”的基本内容?A.脏腑虚实辨证B.脏腑寒热辨证C.脏腑气血津液辨证D.脏腑表里辨证答案:D解析:脏腑辨证包括脏腑虚实辨证、脏腑寒热辨证、脏腑气血津液辨证等,而脏腑表里辨证不属于基本内容。脏腑表里辨证属于经络辨证的范畴。24、患者,男,56岁,素有高血压病史,近日出现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根据中医诊断,该患者的证候属于以下哪一种?A.肝阳上亢B.肾阴虚C.脾虚湿盛D.肺阴虚答案:B解析: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结合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可诊断为肾阴虚证。肾阴虚证表现为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导致肝阳上亢,故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25、题干: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A.肺炎B.痨疾C.风湿性关节炎D.脑炎答案:D解析:中医内科学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防治规律,而脑炎属于神经系统的疾病,通常归入神经内科范畴,因此不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26、题干:患者,男,45岁,素有“眩晕”病史,近日因劳累后出现眩晕加重,伴恶心呕吐,血压160/100mmHg。下列哪种治疗方法最适宜?A.服用活血化瘀药物B.服用疏肝解郁药物C.服用平肝潜阳药物D.服用温阳补肾药物答案:C解析:根据患者病史和症状,诊断为眩晕,且伴有血压升高,属于中医“肝阳上亢”证型。治疗应选用平肝潜阳的方法,因此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服用平肝潜阳药物。27、题干:下列关于“心肾不交”病机的描述,错误的是:A.心火亢盛,扰动心神B.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水C.肾水不能上济于心火D.肾水虚衰,不能制火答案:D解析:心肾不交病机是指心火亢盛,扰动心神,导致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水,或肾水不能上济于心火,常见于心悸、失眠、遗精等症状。选项D中描述的“肾水虚衰,不能制火”属于肾阴虚火旺的病机,与心肾不交病机不符。因此,选项D错误。28、题干:下列关于“痰饮”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A.脾虚生痰B.肺燥化火C.肝郁气滞D.肾阳虚衰答案:B解析:痰饮的病因病机主要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脾虚生痰、肺燥化火、肾阳虚衰均可导致痰饮的形成。选项B中描述的“肺燥化火”虽然可能导致肺津受伤,但并不是痰饮的直接病因。因此,选项B错误。29、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虚劳”的病机?A.气虚B.血虚C.湿热内蕴D.阴虚答案:C解析:中医内科学中“虚劳”的病机主要包括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湿热内蕴虽然也是中医常见的病机,但不属于“虚劳”的范畴,而是属于“湿热病”的病机。因此,正确答案为C。30、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中医内科学“温病”范畴?A.伤寒B.温毒C.暑湿D.痹证答案:D解析:中医内科学中的“温病”是指因感受温热邪气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伤寒、温毒、暑湿等。而“痹证”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不属于“温病”范畴。因此,正确答案为D。3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虚劳”的病机?A.气血两虚B.脾肾阳虚C.肝郁气滞D.肺肾阴虚答案:C解析:中医内科学中的“虚劳”是指由于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导致身体机能减退,表现为多种虚弱症状的病证。选项A、B、D分别代表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肺肾阴虚,均为虚劳的常见病机。而选项C肝郁气滞,不属于虚劳的病机,故答案为C。32、患者,男性,50岁,素有慢性咳嗽病史,近日出现气短、乏力、自汗、易感冒等症状。根据中医诊断,最可能的证候是:A.脾虚湿盛B.肺虚卫表不固C.肺肾阴虚D.脾肾阳虚答案:B解析:患者素有慢性咳嗽病史,近日出现气短、乏力、自汗、易感冒等症状,根据中医诊断,这些症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肺虚卫表不固的证候。肺虚则气短乏力,卫表不固则自汗易感冒。选项A脾虚湿盛、C肺肾阴虚、D脾肾阳虚均与患者症状不符。故答案为B。33、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中的“六淫”?A.风B.湿C.火邪D.情志答案:D解析:中医内科学中的“六淫”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而情志则属于内因,不属于“六淫”。情志异常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引发各种疾病,但不在“六淫”范畴之内。34、患者,男,45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心悸、气短1年余就诊。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根据中医内科学的理论,下列哪项证型最可能?A.心气虚证B.心阳虚证C.心肾阳虚证D.心血瘀证答案:A解析: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胸痛、心悸、气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结合中医内科学理论,可判断为心气虚证。心气虚证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自汗、面色苍白等症状,与患者症状相符。其他选项的心阳虚证、心肾阳虚证、心血瘀证均不符合患者症状。35、题干: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病因学说”中的六淫之一?A.风B.寒C.暑D.情志答案:D解析:中医内科学的病因学说中,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它们可以导致人体发病。情志则属于七情致病范畴,不属于六淫。因此,正确答案是D。36、题干: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A.辨证求因B.辨证论治C.因人制宜D.因地制宜答案:B解析:中医内科学的辨证论治基本原则包括辨证求因、辨证论治、因人制宜和因地制宜。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而不是选项中的“辨证论治”。因此,正确答案是B。37、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A.辨证求因B.辨证论治C.辨证求同D.辨证求异答案:C解析:中医内科学中的“辨证论治”基本原则包括辨证求因、辨证论治、辨证求同、辨证求本等。选项C“辨证求同”不属于“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其含义为在诊断疾病时,寻找疾病共同的特点,与“辨证论治”原则中的“辨证求异”(寻找疾病的不同特点)相对。故选C。38、患者,男,50岁,素有高血压病史,近日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根据中医诊断,其可能属于以下哪种证候?A.阴虚火旺证B.气虚血瘀证C.肝阳上亢证D.肾阴虚证答案:D解析:根据患者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结合舌淡苔白、脉沉细,可判断患者可能属于肾阴虚证。肾阴虚证表现为肾阴不足,虚热内生,导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选项A阴虚火旺证、B气虚血瘀证、C肝阳上亢证均与患者症状不符。故选D。39、题干: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中“脾胃虚弱”的辨证要点?A.食少纳呆B.腹部胀满C.大便溏薄D.舌淡苔白答案:D解析:脾胃虚弱证的主要表现为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等,舌淡苔白虽然常见于脾胃虚弱,但并非其辨证要点,故选D。40、题干:患者,男,45岁,患慢性胃炎多年,近1个月来出现胃脘疼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其治疗方法宜选用:A.温中健脾,和胃止痛B.清热解毒,和胃止痛C.疏肝解郁,和胃止痛D.活血化瘀,和胃止痛答案:A解析:患者慢性胃炎多年,现表现为胃脘疼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此为脾胃虚寒证。治疗应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故选A。二、A2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患者,男,45岁,因“发热、咳嗽、咽痛3天”就诊。查体:体温38.5℃,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Ⅱ度,肺部呼吸音粗。根据中医诊断,最可能的证型是: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暑湿感冒D、燥热感冒答案:B解析: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这些症状符合风热感冒的典型表现。风热感冒多由风热侵袭肺卫所致,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咳嗽等。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等;暑湿感冒表现为发热、头痛、身重、胸闷、恶心、呕吐等;燥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口渴、咽干、鼻燥、咳嗽等。因此,选择B风热感冒。2、患者,女,6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伴喘息1周”就诊。查体: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及湿啰音。中医诊断为喘证,根据病情分析,以下哪项不是喘证的常见病因:A、肺气虚B、肾阳虚C、痰湿阻肺D、肝火犯肺答案:D解析:喘证的主要病因包括肺气虚、肾阳虚、痰湿阻肺等,这些病因会导致肺气上逆,不能正常肃降而发为喘证。肺气虚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等;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痰湿阻肺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等。而肝火犯肺多见于肝郁化火,表现为咳嗽、胸胁胀痛、目赤、口苦等,不是喘证的常见病因。因此,选择D肝火犯肺。3、题干:某患者,男,58岁,因咳嗽、咯痰2周,伴气短、乏力、纳差、腹胀、下肢水肿入院。查体:面色晦暗,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根据中医诊断,最可能的证候是:A、肺气虚证B、肺阴虚证C、肺脾气虚证D、肺肾气虚证答案:C解析:患者咳嗽、咯痰,伴气短、乏力、纳差、腹胀、下肢水肿,面色晦暗,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均为肺脾气虚证的表现。肺脾气虚证是由于肺气不足,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导致咳嗽、咯痰、气短、乏力、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4、题干:某患者,女,45岁,因反复发作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5年,加重1周入院。查体:关节局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根据中医诊断,最可能的证候是:A、风寒湿痹证B、湿热痹证C、寒湿痹证D、肝肾亏虚证答案:B解析:患者反复发作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加重1周,关节局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痹证的表现。湿热痹证是由于湿热之邪侵袭关节,导致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5、患者,男性,45岁,长期饮酒史,近期出现黄疸,伴有右上腹疼痛及发热。查体示肝大,质地中等,有触痛。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白细胞计数升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肝炎B.肝硬化C.胆囊炎D.胰腺炎E.肝癌答案:B.肝硬化解析:患者长期饮酒史,为肝硬化的常见病因。近期出现黄疸、右上腹疼痛及发热,查体见肝大、质地中等、有触痛,提示肝脏受损。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白细胞计数升高,考虑存在感染。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选项A急性肝炎通常起病急,黄疸出现前常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但无长期饮酒史,可排除。选项C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右肩、肩胛和背部放射,但无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不符合题意。选项D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疼痛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与题意不符。选项E肝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肝大、黄疸、肝硬化征象、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但无长期饮酒史及感染表现,故不选。6、患者,女性,50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近一周来出现头晕、头痛加重,伴视物模糊。查体见血压明显升高,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变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视网膜病变B.高血压脑病C.恶性高血压D.脑出血E.脑梗死答案:C.恶性高血压解析:患者中年女性,有高血压病史,近一周来头晕、头痛加重,伴视物模糊,提示高血压病情恶化。查体见血压明显升高,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变细,为恶性高血压的典型表现。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眼底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恶性高血压。选项A视网膜病变虽可出现眼底改变,但无高血压病史及血压升高表现,故不考虑。选项B高血压脑病主要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如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意识模糊等,但眼底检查一般无小动脉痉挛、变细等改变,与题意不符。选项D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多在寒冷季节或情绪激动时发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呕吐、偏瘫、失语等,与本题患者症状不符。选项E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与本题无关。7、患者男性,45岁,近来常感头晕目眩,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舌质淡白,脉细无力。根据中医辨证,此患者的病机最可能是:A.肝阳上亢B.气血两虚C.心脾两虚D.肾精不足【正确答案】C.心脾两虚【解析】患者主诉头晕目眩、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这些症状与心脾两虚密切相关。心脾两虚是指心脾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滋养心神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虚弱症状。肝阳上亢多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等;气血两虚虽然也有可能,但心脾两虚更符合心悸失眠的特点;肾精不足则更多见于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8、患者女性,30岁,产后出现乳房胀痛,乳汁排出不畅,伴有发热恶寒,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情况最合适的治法是:A.清热解毒,通乳散结B.疏肝理气,化痰散结C.养血柔肝,和胃通乳D.补气养血,温经散寒【正确答案】A.清热解毒,通乳散结【解析】患者产后乳房胀痛,乳汁排出不畅,伴发热恶寒,口渴欲饮,小便短赤,提示体内有热邪存在,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同时促进乳汁通畅,消除乳房内的结块。疏肝理气适用于气滞血瘀的情况;养血柔肝适用于肝血不足;补气养血、温经散寒则更适用于气血亏虚兼有寒象的表现。9、患者,男性,60岁,主诉:反复发作性胸痛2年,加重伴心悸、气短1个月。查体:血压150/90mmHg,心率100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可闻及第三心音。辅助检查:心电图示V1~V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右心衰竭B.急性心肌梗死C.急性心肌炎D.急性心包炎答案:B解析:患者有反复发作性胸痛史,加重伴心悸、气短,心电图示ST段弓背向上抬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10、患者,女性,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1年,加重伴恶心、呕吐、腹泻1个月。查体:血压120/80mmHg,心率90次/分,律齐,腹软,上腹部压痛明显,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辅助检查:粪便隐血试验(+)。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胃溃疡B.十二指肠溃疡C.肝硬化D.胰腺炎答案:A解析:患者有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史,加重伴恶心、呕吐、腹泻,粪便隐血试验(+),符合胃溃疡的诊断。11、患者,女,50岁,长期失眠多梦,伴有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治疗应选用哪种方剂?A.归脾汤B.酸枣仁汤C.逍遥散D.安神定志丸答案:A解析:患者长期失眠多梦,伴有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为心脾两虚的典型表现。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12、患者,男,45岁,近半年来反复出现胸闷胸痛,痛有定处,如针刺样,伴有心悸,舌质紫暗,脉涩。此患者最可能的中医诊断是?A.胸痹心痛之气滞心胸证B.胸痹心痛之心血瘀阻证C.胸痹心痛之痰浊闭阻证D.胸痹心痛之寒凝心脉证答案:B解析:患者反复出现胸闷胸痛,痛有定处,如针刺样,为血瘀的特征性表现,伴有心悸,舌质紫暗,脉涩,均为血瘀的征象。因此,此患者最可能的中医诊断是胸痹心痛之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胸证多表现为胸闷胸痛,时作时止,善太息,情志不遂时易诱发或加重,苔薄或薄腻,脉弦;痰浊闭阻证多表现为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苔白腻或白滑,脉滑;寒凝心脉证多表现为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13、患者,男,45岁。平素体胖,近来因饮食不节而出现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厌食油腻,肢体困重,大便溏泄,舌苔厚腻,脉滑。根据症状表现,该患者最可能的中医诊断是什么?A.脾胃虚弱证B.食滞胃脘证C.痰湿中阻证D.湿热蕴脾证答案:B解析:患者体胖,饮食不节后出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且舌苔厚腻,脉滑,符合食滞胃脘证的表现,脾胃运化失司,故选B。14、患者,女,60岁。经常感觉心慌胸闷,近日加重,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自汗淋漓,舌淡白而润,脉微欲绝。此患者的病机属于哪一种?A.心阳暴脱B.心血瘀阻C.心阴不足D.心气虚衰答案:A解析:患者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自汗淋漓,舌淡白而润,脉微欲绝,这些症状提示心阳不足,严重时可发展至心阳暴脱,故选A。15、题干: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温病”范畴?A.风温感冒B.痄腮C.肺痈D.腹痛答案:D解析:中医内科学中的“温病”主要指的是因感受温邪引起的疾病,如风温感冒、痄腮、肺痈等。而腹痛不属于温病的范畴,腹痛通常与寒邪、湿邪、食积等因素有关。16、题干:患者,男,45岁,素有“痰湿内阻”之证,近日因饮食不节出现胸脘痞闷、纳呆呕恶、身体困重等症状。根据中医内科学理论,应首选以下哪项治法?A.祛风除湿B.化痰祛湿C.疏肝解郁D.消食导滞答案:B解析:患者素有“痰湿内阻”之证,近日因饮食不节导致胸脘痞闷、纳呆呕恶、身体困重等症状,属于痰湿阻络的表现。根据中医内科学理论,治疗痰湿内阻应首选化痰祛湿的治法,以消除痰湿,恢复气机。因此,B选项“化痰祛湿”是正确答案。17、患者,女,40岁,长期情绪低落,伴有胸闷、心悸、失眠多梦,舌苔薄白,脉弦细。根据中医理论,其辨证为:A.心血不足B.肝血亏虚C.心脾两虚D.肝气郁结答案:D.肝气郁结解析:患者长期情绪低落,为肝气不舒的表现;伴有胸闷、心悸、失眠多梦,为肝气郁结影响心神所致;舌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气郁结的典型舌脉。综合以上症状,辨证为肝气郁结。18、患者,男,55岁,因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动则尤甚,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其最佳治疗方剂为:A.归脾汤B.炙甘草汤C.生脉散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答案:B.炙甘草汤解析:患者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动则尤甚,为心气虚的表现;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为心血不足之象。综合以上症状,辨证为心气血两虚。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的功效,适用于心气血两虚、脉结代、心动悸等症状,故为最佳治疗方剂。归脾汤虽能补益心脾,但更侧重于治疗脾虚不统血所致的崩漏、便血等症状;生脉散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所致的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则主要用于治疗心阳不足所致的烦躁不安、心悸等症状。19、患者,男,45岁,近一个月来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食后加重,伴有嗳气、反酸,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此病证属:A.脾胃虚弱B.肝胃不和C.食滞胃脘D.胃阴不足答案:B.肝胃不和解析:该患者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后加重,伴有嗳气、反酸,舌脉象提示肝气犯胃,属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者多有倦怠乏力等脾虚表现;食滞胃脘则多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胃阴不足可见胃脘隐痛,饥不欲食等症状,均与本病例不符。20、患者,女,32岁,近半年来月经周期错后,经量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紧。根据上述症状及舌脉象,其治疗原则为:A.温经散寒,活血调经B.补肾益气,养血调经C.疏肝解郁,理气调经D.化瘀止痛,调补冲任答案:A.温经散寒,活血调经解析:该患者月经周期错后,经量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脉象提示寒凝血瘀之象。故治疗应以温经散寒,活血调经为主。补肾益气适用于肾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结所致月经不调;化瘀止痛,调补冲任适用于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21、题干:某患者,男,65岁,因咳嗽、咳痰5天,伴发热、乏力、纳差、关节痛就诊。查体:体温38.2℃,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C反应蛋白(CRP)16.5mg/L。根据病情,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B.肺炎C.支气管扩张D.支气管哮喘答案:B解析:患者咳嗽、咳痰,伴发热、乏力、纳差、关节痛,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升高,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虽也可出现咳嗽、咳痰,但一般无发热、关节痛等症状,故排除。22、题干:某患者,女,50岁,反复出现胸闷、心悸、乏力3年,加重1个月。查体:血压100/60mmHg,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心电图:V1~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根据病情,最可能的诊断是: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B.风湿性心脏病C.高血压性心脏病D.扩张型心肌病答案:A解析:患者反复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心率加快,心电图显示ST-T改变,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常见于心瓣膜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扩张型心肌病以心脏扩大为主要表现,故排除。23、患者,男,55岁,平素易感冒,近日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而稀,伴有乏力、气短、自汗,舌苔薄白,脉弱。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麻黄汤B.桂枝汤C.玉屏风散D.小青龙汤E.参苏饮答案:C解析:患者中年男性,平素易感冒,为肺气虚表现。近日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而稀,伴有乏力、气短、自汗,舌苔薄白,脉弱,为气虚感冒的典型症状。治疗应益气固表,调和营卫,首选方剂为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三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适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㿠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24、患者,女,40岁,平素情绪抑郁,近一月来出现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善太息,纳食减少,嗳气频作,舌苔薄白,脉弦。该患者应诊断为:A.肝气郁结证B.肝血虚证C.肝胆湿热证D.肝火上炎证E.肝阳上亢证答案:A解析:患者中年女性,平素情绪抑郁,近一月来出现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善太息,为肝气郁结的典型表现;纳食减少,嗳气频作,为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所致;舌苔薄白,脉弦,为肝气郁结之舌脉。综合四诊,该患者应诊断为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5、患者,男,45岁。自述近来常感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右上腹部隐痛不适。查体发现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结合上述症状,最可能的中医辨证分型是?A.肝气郁结B.肝胆湿热C.脾胃虚弱D.肝血不足E.气血两虚【正确答案】C.脾胃虚弱【解析】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等表现均提示气血不足,而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更符合脾胃虚弱的症状特点,故选C。26、患者,女,38岁。近一个月来经常感觉心慌、胸闷、夜间睡眠质量差,伴有轻微头痛。患者情绪易紧张,饮食正常,二便调。查体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最适宜的治疗原则是?A.清热泻火,安神定志B.补益心脾,养血安神C.疏肝解郁,理气安神D.益气养阴,宁心安神E.化痰降逆,开窍醒神【正确答案】C.疏肝解郁,理气安神【解析】心慌、胸闷、睡眠质量差、情绪紧张等表现,提示存在肝气郁结的情况,因此疏肝解郁、理气安神是治疗的关键,故选C。27、题干: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中“气血津液”范畴?A.血B.气候C.津液D.精液答案:B解析:中医内科学中“气血津液”范畴包括血、气、津液和精液,而气候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中医内科学的范畴。28、题干: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中医内科学中“脏腑病证”范畴?A.脾胃虚弱B.肝火旺盛C.肺燥咳嗽D.肾虚腰痛答案:C解析:中医内科学中的“脏腑病证”范畴主要指与脏腑相关的疾病,如脾胃虚弱、肝火旺盛、肾虚腰痛等。而肺燥咳嗽属于中医内科学中的“肺系病证”范畴,不属于“脏腑病证”范畴。29、患者,男,45岁。近半年来,自觉四肢乏力,伴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根据上述症状,此患者最可能的中医诊断是什么?A.肺热津伤B.脾胃湿热C.心火亢盛D.肝胆湿热E.肾阴不足【正确答案】B【解析】患者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这些都是脾胃湿热的表现。舌质红、苔黄腻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诊断。其他选项的症状表现与该患者不符。30、患者,女,38岁。自述近一个月来经常感到心慌气短,夜间睡眠质量差,容易惊醒,伴有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无华,手足发冷,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请问,依据中医理论,这位患者的病因病机最有可能是?A.心脾两虚B.肝血不足C.心肾阳虚D.肺气虚E.脾肾阳虚【正确答案】A【解析】心慌气短、睡眠质量差、容易惊醒、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无华以及手足发冷等都是心脾两虚的典型症状。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也支持了这一点。肝血不足通常不会表现出手足发冷;心肾阳虚则常伴有下肢水肿等症状;肺气虚多见于久咳或喘息;脾肾阳虚则常见于长期腹泻或腰膝酸软等症状,均与本病例不符。31、题干: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内科学中“虚劳”的常见病因?A.七情内伤B.劳逸失度C.感受外邪D.饮食不节答案:C解析:虚劳的病因主要包括七情内伤、劳逸失度、饮食不节和久病体虚等,感受外邪通常不是虚劳的直接病因,而是可能导致机体虚弱,进而诱发虚劳的因素。因此,选项C感受外邪不是虚劳的常见病因。32、题干:患者,男性,60岁,长期咳嗽、咯痰,近日加重,伴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喘证”,其证型为:A.肺气虚寒B.脾虚痰湿C.肺肾两虚D.肺阴虚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描述,患者长期咳嗽、咯痰,近日加重,伴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这些症状符合肺气虚寒的证型。肺气虚寒表现为咳嗽无力,痰多清稀,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因此,选项A肺气虚寒是正确的诊断。33、患者,女,45岁,因反复胃脘疼痛5年加重3天就诊。平素情志抑郁,近来因家庭琐事心情不佳,胃痛加剧,痛连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患者最可能的中医辨证分型是什么?A.肝胃不和B.脾胃虚寒C.饮食停滞D.瘀血阻滞答案:A.肝胃不和解析:根据患者症状,特别是情绪波动与胃痛密切相关,痛连两胁,嗳气频繁,符合肝气犯胃的表现,故辨证为肝胃不和。34、患者,男,60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冬季明显加重,近5年来活动后气短。3天前受凉后咳喘加重,咳黄痰,夜间不能平卧。查体:桶状胸,双肺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心率98次/分,律齐。舌淡苔白腻,脉浮滑。该患者的中医诊断是什么?A.咳嗽B.喘证C.肺胀D.胸痹答案:C.肺胀解析:患者有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史,近期加重并出现夜间不能平卧的症状,查体见桶状胸,提示肺部气道阻塞严重,符合中医“肺胀”的诊断特点,表现为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35、患者,男,45岁。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3年,加重1周”入院。查体: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溃疡B.胆囊炎C.胰腺炎D.急性阑尾炎答案:A解析: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加重,伴上腹部压痛、反跳痛,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符合胃溃疡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36、患者,女,60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活动后气短2周”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辅助检查: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炎B.肺结核C.支气管扩张D.肺炎性假瘤答案:B解析: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双肺呼吸音粗糙,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符合肺结核的临床表现。37、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A.肝硬化B.胃炎C.淋病D.肺炎答案:C解析:中医内科学主要研究人体内在脏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疾病,淋病属于性传播疾病,主要涉及生殖系统,不属于中医内科学的范畴。肝硬化、胃炎和肺炎均为中医内科学研究的疾病。38、以下哪项不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A.辨证论治B.审证求因C.四诊合参D.病证结合答案:D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和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原则;审证求因是根据症状、体征等寻找疾病的原因;四诊合参是指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综合判断疾病。病证结合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39、题干: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的基本辨证方法?A.八纲辨证B.脏腑辨证C.病机辨证D.形神辨证答案:D解析:中医内科学的基本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和病机辨证。形神辨证不属于中医内科学的基本辨证方法,而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辅助方法。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40、题干:患者,男,65岁,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日因感冒后出现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中医诊断应首先考虑以下哪项?A.肺胀B.肺痈C.肺痿D.肺痨答案:A解析:患者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感冒后出现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根据中医辨证,首先应考虑肺胀。肺胀是指肺气虚损,肺失宣降,导致肺气壅塞,出现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肺痈、肺痿和肺痨虽然也有咳嗽、气喘等症状,但病因病机与本题描述不符。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41、下列关于中医内科学“脏腑辨证”中,不属于心与小肠关系的论述是:A.心与小肠相表里B.心主血脉,小肠主液C.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络相联系D.心与小肠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答案:B解析:心与小肠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络相联系以及心与小肠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心主血脉,小肠主液,虽然心与小肠在生理上各有主司,但并不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选项B不属于心与小肠关系的论述。42、下列关于中医内科学“脏腑辨证”中,不属于脾胃关系的论述是:A.脾胃为后天之本B.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C.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成消化吸收D.脾胃相互为用,互相制约答案:D解析:脾胃在中医内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而脾胃相互为用,互相制约并不是脾胃关系的论述。因此,选项D不属于脾胃关系的论述。43、题干:患者,男,50岁,因“咳嗽、咯痰3个月,加重伴发热、乏力1周”就诊。查体:体温38.5℃,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根据中医诊断,最可能的证型是:A.风热犯肺B.痰湿蕴肺C.肺肾阴虚D.肺气虚寒答案:A解析:患者咳嗽、咯痰3个月,加重伴发热、乏力1周,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符合风热犯肺证的临床表现。44、题干:患者,女,45岁,因“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悸2年,加重伴气短、乏力、汗出1个月”就诊。查体:心率120次/分,律不齐,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舌淡胖,苔白腻,脉细弱。根据中医诊断,最可能的证型是:A.肺肾阴虚B.心脾两虚C.痰饮阻肺D.心肾阳虚答案:C解析:患者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悸2年,加重伴气短、乏力、汗出1个月,心率120次/分,律不齐,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舌淡胖,苔白腻,脉细弱,符合痰饮阻肺证的临床表现。45、患者,男,60岁,因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10年,加重伴喘息3天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查体:体温37.5℃,呼吸28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下列治疗措施中,首选的是:A.青霉素抗感染B.糖皮质激素吸入C.吸入β2受体激动剂D.吸入抗胆碱能药物答案:C解析: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加重伴喘息,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伴有喘息。治疗首选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以缓解喘息症状。糖皮质激素也可用于治疗喘息,但通常作为二线治疗。青霉素和吸入抗胆碱能药物不是治疗喘息的首选。46、患者,女,45岁,主诉头晕、乏力,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伴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血压110/70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下列检查中,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是:A.血常规B.尿常规C.脑电图D.脑血管超声答案:C解析:患者主诉头晕、乏力,伴有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血压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有脑部疾病。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等脑部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对确定是否存在癫痫发作有重要价值。血常规和尿常规主要用于检查全身性疾病,而脑血管超声主要用于检查脑血管疾病。因此,脑电图是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47、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中脾胃虚弱的常见症状?A.食少纳呆B.腹胀便溏C.舌淡苔白D.脉细无力答案:C解析:脾胃虚弱常见症状包括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脉细无力等,而舌淡苔白虽然可以出现在脾胃虚弱的患者中,但并不是特异性症状,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疾病中,因此不属于脾胃虚弱的典型症状。选项C为正确答案。48、患者,男性,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胸痛,劳累后加剧,伴有心悸,气短,舌质紫暗,脉涩。根据中医诊断,此患者最可能的证型是:A.气滞血瘀证B.气虚血瘀证C.湿热内蕴证D.肝郁气滞证答案:A解析:患者表现为胸痛,劳累后加剧,伴有心悸、气短,舌质紫暗,脉涩,这些症状符合气滞血瘀证的特点。气滞血瘀证常见于气机不畅,血液运行受阻所致的疾病,如胸痹、心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