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4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要求。1.有学者认为,“(战国时期)谷禄制度兴,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由此可见,战国时期()A.井田制度瓦解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官僚制度产生 D.贵族等级制起先解体2.秦汉时期,户籍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呈报至县。魏晋之际,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须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心户部。这一改变得益于()A.技术变革的推动 B.国家统一的完成C.人口流淌的加剧 D.士族势力的减弱3.842年,唐武宗确定任命回鹘的降将没斯为检校工部尚书,充任归义军使,封为怀化郡王,并赐姓名为“李思忠”;任命回鹘宰相受耶勿为归义军副使,检校右散骑常侍,赐姓名为“李弘顺”。这些措施旨在()A.壮大李唐宗室力气 B.威慑藩镇割据势力C.强化边疆民族统治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4.明朝每年正月和十月,各村都要实行村民大宴,名曰“乡饮”。与会者必需恭听年高德者的训辞和宣读朝廷法令,主持者在这一场合还要申饬行为不检的村民。这反映出()A.地方管理行之有效 B.基层治理重视教化C.程朱理学日益僵化 D.中心集权不断加强5.下图所示为夏衍自传体回忆录《懒寻旧梦录》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A.农村政治感应渠道缺失 B.晚清改革缺乏思想动员C.戊戌变法群众基础薄弱 D.清末新政成效更加显著6.1914-1915年,中国小说杂志封面上出现了很多女性读者形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A.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视 B.描绘了女性参加实业救国运动的场景C.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精神 D.适应了当时社会变革须要的社会新风7.下图所示是反映近代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建设的诗歌。这一时期是()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斗争时期8.1964年2月,周恩来在访问加纳期间,提出了“对外经济技术救济八项原则”,坚持同等互利、共同发展,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由此可见,八项原则意在()A.构建对外救济体系B.开创对外交往新局面C.强化区域经济合作D.主导国际经济新秩序9.1982年宪法在总纲中提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并起到“市场调整的协助作用”,规定“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责任制,改进劳动组织,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1982年宪法()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承认了市场机制的存在C.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D.否定了安排经济的作用10.斯巴达的本意为“可以耕种的大平原”,这里平原广袤,适于耕种,不像希腊半岛那样沟沟壑壑。这有利于造就斯巴达()A.民主政治的雏形 B.优于雅典的政治制度C.相对独特的文明 D.更加志向的文化环境11.下图是中古时期欧洲庄园示意图。由此可以推知,当时的庄园()A.是欧洲重要基层单位 B.个体农夫拥有土地全部权C.教堂是最高权力机关 D.领主由男性公民选举产生12.德国宗教史学家厄恩斯特·特勒尔奇认为:新教“(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出它是现代世界的实际缔造者”,但它“促进了现代世界的产生”。这一观点是基于新教()A.强化了宗教权威 B.坚持了基督教基本教义C.引发了宗教冲突 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13.美国学者认为,“因为拿破仑是‘革命的产儿’,所以我们将他的活动……不论好的坏的……都归为革命的成果。我们肯定不能遗忘他对和平的宏大贡献,即拿破仑法典。”该学者旨在说明拿破仑()A.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B.传播了自由同等思想C.保障了欧洲和平稳定 D.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4.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考试必需“具有专业与好用性”,强调“应用科学和专业学问”。这一规定()A.适应了工业时代的政府须要 B.消退了官员腐败C.确保了官员素养的整体提升 D.稳定了政府工作15.19世纪80年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通过了《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废保险法》等法令。这些法令旨在()A缓和冲突稳定社会秩序 B.积聚德国统一力气C.遏制法西斯势力的上台 D.改善德国民众生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北宋钱荒材料一有关北宋钱荒的部分史料时期内容出处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是时,以福建铜钱数少,令建州铸大铁钱并行《宋史》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彼中(江南、两浙等处)难得钱《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三司自为阙钱,累于东南刬刷(征调),及以谷博回易,则南方库藏,岂有剩钱!《欧阳修全集·奏议集》材料二大抵钱多则轻(价值低),轻则物重;钱少则重,重则物轻……而近岁以来,或以虚竭……是有奸人销之也。奸人所以得销者,以恶钱容于市,铜像铜器容于寺观也。——[北宋]李觏《富国策》缘青苗、助役(募役)之法,农夫皆变转谷帛,输纳见钱。钱既难得,谷帛益贱,人情窘迫,谓之钱荒……而自熙宁七年颁行新敕,删去旧条,削除钱禁,以此边关重车而出,海舶饱载而回。闻缘边州军钱出外界,但每贯量收税钱而已。——[北宋]张方平《论钱禁铜法事》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北宋钱荒的特点,并说明其缘由。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独创也。自此法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歼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亦,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材料二吾直以当日之设学堂、废科举,为多事矣。向使当日者,不废科举之制度,但稍稍改易其课试之程式,简(选)稍通时事之儒臣﹐典试各省,依今日之教科门类,列为试题,以定取弃。——据《杜亚泉文选》(1911年)概括说明梁启超、杜亚泉对废除科举制的看法及其缘由,并谈谈你对中国近代选官制度变革出路的看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的透视:一份报纸材料提取材料信息,对1952年1月1日《人民日报》内容提要进行解读。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幅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材料二在国际竞争中权力最大限度地集中于一个或两个国家,国家就拥有了支配国际体系的垄断权力,那么这种霸权体系就形成了。竞争机制使市场上经济力气分布和格局不断发生深刻的改变,竞争优势是流淌的,是不断从一国转向另一国的。——据[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结合材料一地图承载的历史信息﹐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题答案】C【2题答案】A【3题答案】C【4题答案】B【5题答案】C【6题答案】D【7题答案】D【8题答案】B【9题答案】B【10题答案】C【11题答案】A【12题答案】D【13题答案】B【14题答案】A【15题答案】A二、非选择题:【16题答案】特点:持续时间较长;集中在东南地区。缘由:从货币流通的角度作答,如民间存在囤积或销毁重铸铜钱的现象,影响了铜钱流通数量;铜钱通过陆路或海运流入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或其他国家等;从政府政策的角度作答,如政府赋役改革,导致货币需求量增加;削除钱禁,加剧货币外流等;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作答,如北宋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东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对货币的需求量大等;从东南地区的角度作答,如东南地区是宋代财税的重要来源地,每年都会向中心政府上缴大批铜钱等。【17题答案】看法:反对废除科举制。缘由:从科举制的历史作用角度作答,如推动社会公允、学风养成等;从科举制对西方国家的借鉴意义角度作答,如推动近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形成,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同等;从科举制废除带来的弊端角度作答,如带来官制紊乱、政局更加动荡、文化断层等。看法:从继承传统的角度作答,如保留科举制下考试方式与依据才能选官的方式等;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作答,如变革科举考试的内容,以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等;从借鉴沟通的角度作答,如借鉴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选官制度的优势互补等;从配套改革的角度作答,如选官制度变革与思想解放﹑教化改革及政治制度建设等配套绽开等。【18题答案】1952年1月1日《人民日报》内容提要包含诸多历史信息。”“保捷波阿越等领袖”“庆贺新年”等信息,反映了当时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交往,体现了新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丰硕成果。“号召志愿军接着战斗”“金日成”“朝鲜人民军”“不容许美方干涉朝鲜内政”等信息,反映出当时新中国正在进行抗美援朝斗争,中美处于敌对,新中国努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工业劳动模范”“农业劳动模范”“报告生产”等信息,反映出当时中国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提高,同时国家努力复原国民经济。“焦作煤矿职工”“劳动模范”“井冈山农夫”写信给毛主席贺年等信息,反映了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新生政权。总之,1952年1月1日《人民日报》内容提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头初新中国进行国民经济复原和巩固新生政权的时代特征。【19题答案】观点:世界秩序的形成是一两个国家权力垄断的结果而且霸权是流淌的。说明:1815年,在战胜拿破仑的基础上,英俄奥普等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该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政治版图,建立起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此后,英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确立了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货币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