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学目标】件的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大家以前种过植物吗?凤仙花的生命是从什么开始的?(出示凤仙花图片)2.蒲公英的生命是从什么开始的?(出示蒲公英图片)绿豆的生命又(二)研讨种子发芽的条件预测:阳光、空气、营养(土壤)、水分、温度。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呢?学生自由发言。(一)以“土壤”条件为例设计实验计划计,尽量使每个计划选择的人数差不多)。(二)以“土壤”条件为例完善实验计划2.你们预测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预测并说说研究的问题绿豆种子必须在土壤里才能发芽吗?预测绿豆种子必须在土壤里才能发芽。相同的条件不同的条件实验方法A.准备两个盆;C.在两个盆里各放3粒绿豆种子;D.给两个盆里定期浇同样多的水。预测:用滴管浇水,每次滴10滴,并且要定期补水。(一)研讨其他实验计划(1)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一组学生展示设计计划,其他同学讨预测:阳台上、房间里(阳光也会透进来)、学校走廊上。(2)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一组学生展示设计计划,其他同学讨教师引导:(出示材料实物)一盆可以用黑色大塑料桶罩住,另一盆(3)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一组学生展示设计计划,其他(4)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一组学生展示设计计划,其他同学讨(二)种植绿豆(1)小组按照实验计划将绿豆放置好。(2)每个实验请一组学生介绍并展示操作过程。1.1种子发芽实验(1)土壤等水(2)水分(3)阳光等加水(4)温度等(5)空气等等三水【教学目标】1.提问:观察我们的种子发芽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据。)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纪录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 ) )共有()小组参加了这个实验组号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号小组号小组号小组计号小组号小组号小组计我们的解释(1)实验结论与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每个小组讲讲自己是怎子浸泡在水中,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2)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来总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温度)不需要哪些条件(土壤、光照)。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一)设计实验计划研究的问题我们的预测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研究的问题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我们的预测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空气、土壤、绿豆苗的长势、绿豆苗的数量实验方法一盆绿豆苗有阳光照射,另一盆绿豆苗没有阳光照射(1)在两个一次性杯子上贴标签并写好组号,注明“有光照组”和(2)将两杯绿豆苗按对比实验的实验计划放置好。(二)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1.我们怎么知道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呢?可以从哪些方面绿豆苗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我们的解释阳光下的绿豆苗黑暗处的绿豆苗(三)阅读资料,提高认识(一)绿豆苗生长需要的条件1.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苗的(二)植物适应环境象记录(观察一周时间)。光合作用:水+二氧化碳→氧气+养料【教学目标】每组一份:1个长方形盒子(带一边镂空的盖子,内侧黑色)、1个底部铺满干土的长方形盒子(带盖,内侧黑色)、1杯水、1个滴管、手电筒、计时器、蚯蚓10条、1双一次性手套。(一)复习导入2.植物生长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那么动物呢?(学生回答并举例说明)(二)猜测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一)研讨实验计划4.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改变了?哪些条件保持不变?一端铺上干燥的土壤。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2.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改变了?哪些条件保持不变?(二)完成实验过程(1)实验中为什么不只用一条蚯蚓?实验做一次,还是做多次?(2)时间没到,能不能打开盒盖?(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蚯蚓?引导:为了避免蚯蚓受刺激,可以戴手套拿。(一)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二)不同的动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境里?(出示湖中的天鹅、雪地里的企鹅、雪地里的狼等动物图片)2.教室的环境是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吗?为什么?蚯蚓对光照环境的选择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组别明亮中间黑暗组别中间潮湿第1组第1组第2组第2组第3组第3组第4组第4组第5组第5组第6组第6组第7组第7组第8组第8组第9组第9组组组组组5.当h境改变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当h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h境;为适应h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社会与h境目标意识到动物要依赖于h境而生存,保护h境就保护了许多动物。(一)Q蛙如何适应h境变化教师基于学生的汇报,概括并记录在班级记录表内。气候草木食物Q蛙的行为春温暖发芽小虫子孵化出来了,以植物为食捕食夏秋冬冬天里Q蛙生存h境(气候、周围的草木、食物等条件的变化)以及Q(2)对Q蛙的食物会有什么影响?(3)对Q蛙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包括Q蛙的生存h境(注:生物h境和非生物(1)教师出示Q蛙在不同季节活动的补充视频(如Q蛙产卵、蝌蚪变成Q蛙等视频)。自身身体特征(变温动物)等。(三)其他动物对h境改变的适应行为1.过渡:由于Q蛙不断适应h境,使Q蛙得以生存下来。我们周围2.(出示d顶鹤图片)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对d顶鹤并不熟悉,让我们一起阅读教科书上关于d顶鹤的资料,画出d顶鹤在h境改变后,适应h境的行为的句子。那么,其他动物在面对周围h境改变时,会有哪些相对应的行为呢?(1)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已有认知。(2)教师用图文、视频等资料补充(如迁徙、冬眠、换毛、洄游等行为)。(1)世界上是否存在不随h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为什共识:不存在。如果不随着h境的改变而相应地改变(2)引领分析:你们觉得“h境的变化”和“动物行为的改变”之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对于生物与h境之间的联系有哪些新认识?往往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我们如何帮助它们呢?(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它们,会干扰它们的生活。我们在什么时候帮助它们最合适?(学生发表十十生物h境变化当h境改变了Q蛙行为变化十自身身体特征无法适应非生物h境或生物h境的改变时,为生存【教学目标】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动植物所需的能量(养料)在食物链上(1)绿豆苗与周围的生物有什么关系呢?请举例说明。(2)在绿豆苗丛发现的动物中,哪些动物会吃绿豆苗?它们又会被(3)以蚜虫为例,蚜虫能从绿豆苗那里获得什么?蚜虫又会被瓢虫(一)探讨生物间的食物关系2.学生活动(约8分钟)。(1)你是怎么用套筒表示这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理由是什么?(2)用“文字”和“→”表示这四种食物关系,写在磁铁纸上,汇在黑板)。套筒连接方法这样连接的理由食物关系式的动物在最上较厉害,会吃比它小植物的。豆苗方法二:最厉害绿豆苗被蚜虫绿豆苗→蚜虫→瓢虫→蜘的动物放在最吃,绿豆苗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蚜虫;蚜虫被瓢虫吃,蚜虫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瓢虫;瓢虫被蜘蛛吃,瓢虫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蜘蛛。蛛(1)通过同学们对四种生物的关系描述,可以概括出两种表达式:蜘蛛<—瓢虫<—蚜虫<绿豆(2)思考:哪一种说法最符合食物关系的本质?表示营养(能量)的流动过程。定义: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1)探讨绿豆苗圃可能存在着的食物链。(2)汇总食物链。(3)交流食物链的特点。(1)要求:从绿豆苗与周围生物的食物关系找出更多的食物链;以(2)温馨提示:如果两种生物间已有箭头连接,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再(3)学生活动成果展示,集体修正。2.交流“食物网”第1步:确定扮演角色,思考“自己能吃谁,自己又会被谁吃”。第2步:基于食物关系,观察者用线连接构建“食物网”。第3步:模拟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分析对其他生物生存、对食物网食物链:绿豆蚜虫瓢虫蜘蛛1.出示绿豆圃图片,提问: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绿豆苗周围有哪些生物以及绿豆苗与它们之间存在着的食物关系。除了食物关系外,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2.小结:动物死后给植物提供肥料,蚯蚓给绿豆苗松土,绿豆苗给动物提供栖息地和氧气。我们把绿豆苗和这些生物统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二、探索——建构生态系统概念(一)探讨生态系统稳定性条件1.绿豆苗周围有哪些非生物?这些非生物与植物、动物有什么联系?预设:非生物为动植物提供氧气、水、阳光等生存条件。2.播放视频:动植物改变岩石模样,改变空气中的气体组成成分。3.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形成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生态系统4.小结:生物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我们叫作生态系统。5.提问:你觉得怎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能够使里面的生物和谐共生呢?(二)设计生态瓶(1)生态瓶中放什么?放多少?么?(1)准备放什么生物?数量是多少?非生物环境是怎样的?(2)提问:生态瓶中放什么生物种类?为什么?(3)提问:生态瓶中水量是多少?各生物数量是多少?4.提问:生态瓶已经做完,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5.师生讨论:生态瓶的放置与管理,观察与记录。(1)观察记录哪些方面?(2)生态瓶要放在哪里?日期植物的情况动物的情况水的情况其他情况【作业】1.很多同学对于生物和非生物的数量还有一些争议,建议同学改变生(教师也做对比实验,放在教室里,供学生观察)2.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把观察记录的内容写成观察日记。【板书设计】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生物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非生物生物种类平衡稳定生物数量平衡第二单元船的研究提出聚焦问题:关于船你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什么?(一)探索活动1交流关于船的知识(二)探索活动2探索船的历史1.请学生观看在船的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船只的图片或视频。谈(三)探索活动3探究独木舟材料,1只独木舟,1盒钩码和1个水槽。的阻力比较小?为什么?6.出示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木船模型,比较不同,设计对比实验。7.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总结实验方法,用演示实验验证预测或者播放视频《船首形状与阻力大小的关系》。8.交流什么形状的船受到的阻力更小,讨论减小船在行驶中受到阻力的方法。1.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发现了哪些变化?2.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3.怎样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航空母舰的相关信息,并简单介绍中国的船舶发展历史和现状。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我国的航空母舰,简单了解我国船舶的发展情况,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板书设计】船的历史关于船的知识(班级记录表)1.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2.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为学生准备:竹竿(长度25cm,直径约2.5cm)5根、桐木条(长度15cm,宽度0.8cm,高度0.8cm)4根、水槽、橡皮筋(对折长度8cm,宽(一)探索活动1设计并制作竹筏2.出示竹筏图片,明确设计要求:(1)画出设计图;(2)能稳定地浮在水面;(3)牢固、不散架。(二)探索活动2测试竹筏的载重量(三)探索活动3竹筏与独木舟的不同不稳定竹筏体积大用浮的材料造船,我们可以用沉的材料造船吗?(引出课题:用沉的材料造船)(一)用橡皮泥、铝箔造船5.展示各组的设计图与作品。思考:沉(二)测试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的船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面上?为什么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就能浮在水面上?【板书设计】沉的材料→做成船型为学生准备:三张12×12厘米的铝箔(厚度70微米以上更易操作)、(一)设计三只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1.教师出示铝箔,提问:用三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例,指导学生在这张12厘米的铝箔上确定船的底面边长和船舷的高度。3.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思路,将三只不同底面积的船的设计图画在(二)制作铝箔船并计算其体积(二)测试铝箔船卡纸(做帆用)、小风扇、小电动机(带风轮)、电池盒(带电池)、螺具,从古至今它的动力是怎样发展的?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给船提供动(一)探索活动1给小船装上风帆(1)讨论:如何安装一个风帆,让我们的模型船行驶起来?(2)交流:参考教科书中的插图,让学生充分交流需要的材料和安(3)组装: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材料区有序领取材料并动手安(二)探索活动2给小船装上其他动力(1)讨论:如何能够提供持续的动力?(2)交流:如果给小船安装电动风轮或蒸汽装置,需要哪些材料?如何安装?记录在记录单中。(3)组装:每组学生选择一种动力,领取材料并进行组装。安装过(三)探索活动3如何让船的行驶保持一定的方向(1)讨论:小船在行驶中会出现偏离方向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改(2)观看视频:关于船舵的介绍和安装方法。(3)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活动记录,强调重复实验。1.第一个问题“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给船提供动力?”。让学生对照的经验或失败的经历?”让学生结合船的动力发展史进行交流和反思。2.第二个问题“怎样解决动力的持续供应?”。动力的持续输出必须3.第三个问题“如何让船的行驶保持一定的方向?”。让学生回顾用浮的?潜水艇是靠什么动力驱动的”。小船)4.出示材料以及价格表格(课件展示:材料的名称、图片和价格)材料名称参考价格(造船材料名称参考价格(造船泡沫板电池5桐木板导线5铝箔开关泡沫胶喷气装置小电动机纸张5小风扇木条5程中,每组选1名推广员,向参观者介绍你们组的设计方案及设计理由,是怎样设计的?通过“画廊走”活动,我们有怎样的收获?我们对设计做5.提问:小工程师们,你们太厉害了!都有自己的设计与思考。下节教师教具: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航模水槽(大水槽)、砝码若干、骤?怎么安排比较合理?4.小组合作,制作小船,教师巡视指导。能把货物运输到目的地(5米外的渔人码头)。 ”号的测试记录单 载重量(克)离(米)码头题题我们的改进测试一测试二测试三进?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师引导:同学们,你听说过“外星文明”吗?说一说你们了解到的教师提问:“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一)讨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那么,人类和其他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二)画一画我们的地球(三)阅读资料阅读太阳系图和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主要包括大(一)学生讨论: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什么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二)学生讨论:如果我们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我们要为宇航员保也也,是干=栖息地(1)河流、湖泊的水污染。(2)空气污染。(3)野生动植物灭绝。(4)森林被乱砍乱伐。(5)沙尘暴。1.研讨交流:地球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各小组就某一环境问题展开(1)全球变暖问题:全球变暖不断加剧,会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2)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影响交通、出(3)水的污染和短缺问题:使人类和动物缺少干净的饮用水,使农(4)垃圾问题:使环境被污染,包括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大量垃圾(1)缺少食物的危害。(2)缺少干净饮用水的危害。(3)找不到栖息地的危害。(4)难以呼吸的危害。变乱;不关水龙头,导致水浪费;过多使用小汽车,导致尾气排放,污染四、拓展了解所在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如果当地存在典型的环境问题,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教师也可以布置学生了解当地的水资源问题、垃圾问题等。【板书设计】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水污染噪声污染水资源紧缺【教学目标】【教学准备】缺水吗?缺水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集体讨论“地球的表面有那么多的水,为什么许多地方还是缺水?”“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1)出示地球上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饼图。请学生计算,淡水资源(2)出示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请学生计算,可用淡水资源(淡水湖和河流的水资源)总量约为多少?(3)出示世界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请学生阅读,说一说(4)出示我国部分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找一找,学生自己所但由于地球上大多数水无法利用或难以利用,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1)汇报了解到的家庭月用水量情况。请学生出示带来的家庭水费(2)教师统计全班所有家庭月用水量,估算每人每天的用水量。(3)学生说一说,人均每天的用水量与猜想的相差多吗?(4)请家庭人均用水量少的同学介绍他们家节约用水的方法。(1)在学校里,我们如何节水?(2)怎样节约家里的生活用水?(3)怎样减少水的污染?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谈种植业节水的方法。(1)地面灌溉技术,目前最普遍的地面灌溉方法是畦灌和块灌。畦(2)膜上灌,是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3)喷灌技术,该技术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水嘴将水溉相比,喷灌一般能节水50%~60%。(4)雾灌技术,是通过有压管网将加压的水输送到田间,再经过特(1)要求缓慢滴水,在一定时间内滴水不超过多少毫升。(2)能半自动化灌溉。【板书设计】(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少)(节约用水节水技术)聚乙烯塑料酱油瓶等),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在校园一角选定一、聚焦教师提问:“垃圾问题这么严重,怎样解决垃圾问题?”。教师提问:“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1)家庭每天产生很多垃圾,包括许多厨房里产生的垃圾,这些垃(3)建筑工地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很难处理。(1)教师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四分法”。③有害垃圾是指如果不加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2)模拟分类:学生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粘贴到黑(3)阅读资料:阅读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1)不剩菜剩饭,按量取餐。(学生每天能做到的事)(2)节约用纸,双面书写。(学生每天能做到的事)(3)减少购买新衣服、新学习用品。(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事)(4)不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再利用(分类)联系单元第二课的全球变暖问题,猜测使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关于使用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资(1)实验材料:2支一样型号的温度计、1个透明塑料袋。(2)一支温度计放入塑料袋内并密封好,和另一只温度计并排放在(3)观察温度计数值变化。(4)在5分钟内,每隔1分钟读取一次温度计的计数,并完成塑(1)节约每一度电。1摄氏度,如果每天不间断使用,计算一个季度(3个月)可以节约多少(2)开发利用新能源。有限学生交流:结合教科书52页的再生资源背景图,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提出“怎样制作一张再生纸?再生纸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让竹材软化。学生先学习教科书中关于再生纸制作的方法,确定“撕碎——搅拌结合资料阅读,组内讨论“为了节约用纸,我们能够做些什么?”。(1)资源再利用节约原材料。(2)资源再利用节约水和能源。(3)资源再利用节约减少废气排放。2.教师引导:你们还知道哪些与资源回收和利用的有关情况。(1)玻(2)金属制品可以回收,比新开采矿石节省大量人力物力。(3)一些塑料制品可能回收,重新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资源一、聚焦教师介绍:武汉东湖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是当地的河流、湖泊等),“生活在自然水域周边的人们如何对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了要意义,城中湖原先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水体污染后的严重状况。了解20世纪90年代起对城中湖水环境的治理以及治理后的恢复情况。(1)教师提问:早先,未被污染的城中湖是什么样的?(2)教师提问:污染后的城中湖出现什么样的情况?(3)教师提问:治理后的城中湖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组扮演的角色在加剧城中湖环境问题严重性方面的行为,并做好相关记(1)普通市民可能涉及向城中湖排放生活污水、倾倒垃圾等;(4)房地产开发商可能会围湖造田,改变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开发环境问题的三种方法。解决方法可以先从不触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来考每个小组提出3种对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有利但对本组利益有影响商讨好的3种处理环境问题的平衡协调办法,其他小组可以质疑或补充。3.统计哪些解决方法被不止一次提到?哪些解决办法是相互冲突第4单元热教学设计(1)聚焦问题:水形态的变化与什么有关?(2)提醒学生回忆并说一说:水结冰的温度,水沸腾的温度。(4)揭示课题:温度与水的变化。(板书)(1)总结学生已有知识:将水加热到100℃,水开始沸腾,水的(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证实我们的假设?(3)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制订实验计划。(4)出示实验器材,师生确定实验步骤:③停止加热,持续测量水温3分钟,每分钟记录一次温度。④再次加热直至沸腾,持续测量水温3分钟。(5)师生讨论,明确注意事项:(6)学生分小组开展水加热至沸腾的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在水沸(7)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1)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交流。思考: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停止加热后,水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探究记录,研讨温度变化的情况。(3)师生小结并板书: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1)提问:撤掉酒精灯后,水的温度还在100℃,却不再沸腾了;(2)师生小结:只有提供热量,水才会沸腾。1.提问:水结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热量的作冰水蒸气温度变化,0℃温度变化,100℃1.知道水在吸收(放出)一定热量后,发生形态变化。【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聚焦①称量两杯水(杯+水)的质量,保持起始质量一致。③放置3分钟后,称量两杯水(杯+水)的质量。2.举例:我们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四、拓展露、霜、雪等,说说它们是怎样形成的。2.提问:这些现象与水蒸气的凝结有关吗?【板书设计】水的蒸发和凝结蒸发(吸热)凝结(放热)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温度越低,水凝结得越快。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教学目标】师生一起交流,将简单的猜测具体化:牛奶温度如何变化?热水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礼县2025届小升初易错点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朔州市山阴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摸底考试含解析
- 温州商学院《中学音乐教学法(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东营市四校连赛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毕业班适应性训练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医学统计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技术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部分校2025年初三综合题(三)生物试题(文史类)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考试联盟2025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详细答案版)含解析
- 濮阳科技职业学院《园本课程研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四校联考试题(5月)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高风险作业管理课件
-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名师全册教案合集【word版】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周期性运动
- 一年级10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题
- 《特殊教育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农田水利渠道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施工方案
- 《宿舍楼安全评价》word版
- 石油知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承包商(外来施工人员)入厂安全培训教学内容课件
-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课件(演示)教学文案
-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