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填空题18动植物激素、体温调节(原卷版+解析)_第1页
必考填空题18动植物激素、体温调节(原卷版+解析)_第2页
必考填空题18动植物激素、体温调节(原卷版+解析)_第3页
必考填空题18动植物激素、体温调节(原卷版+解析)_第4页
必考填空题18动植物激素、体温调节(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考填空题18动植物激素、体温调节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植物激素、体温调节等内容。考查动物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对人体的影响及缺乏症状;以植物的相性运动和感性运动为依托考查植物的生长素等激素对植物的影响,还考查动物的神经组织和神经调节的机理、体温恒定及体温调节的机制。掌握这部分内容,同学们将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更深的认识,有很强的科普性和实用性,因此也成为必考题。常见于杭州中考的第21或22题,在全省各地也几乎是必考题。一、填空题1.(2020·嘉兴)老张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禁食8小时后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饭后2小时又做了相同的检测。这主要是检测________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该激素分泌不足,人会患________病。2.(2019·台州)

2014年,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①传送画面数集影像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________。3.(2019·绍兴)夏至前后,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__向上运输。(2)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3)患糖尿病的某游客过量食用杨梅后血糖含量明显升高,为降低血糖浓度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_____。4.(2019·湖州)蛙是我们熟悉的动物,也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上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________(选填“A”“B”“C”“D”或“E”)。(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________

中。5.(2018·杭州)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1)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______。(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______。6.(2018·湖州)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我国的“探月”计划中,将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着陆巡视勘察,以及月面取样返回工作。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包括4个部分:传感系统、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机器人本体传动装置和对外通讯系统。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工作系统是仿照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的。(1)勘察月球时,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________,即月坑。(2)机器人中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________。7.(2018·金华)在一个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如图)。将玻璃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数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1)该实验可以探究植物根的________性;(2)放置湿棉花是考虑到种于萌发需要________。8.(2017·台州)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胰岛素智能贴(如图),实现不打针、无痛苦轻松治疗。该贴片很薄,上面布满了微小针头。这些微小针头装载着微储存单元,内有胰岛素和葡萄糖感应酶。当患者血糖升高,感应酶能实时检测血糖浓度,针头根据检测结果按需释放适量的胰岛素。1)贴片上的微小针头是通过________方法增大压强。(2)胰岛素贴片可以用来治疗________。(3)当人体发烧时,贴片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9.(2017·宁波)运动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如长跑测试中,同学们听到发令枪声,迅速起跑,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___。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同学们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这是一个在________参与下的调节过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0.(2017·金华)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对________(填“寒冷”或“炎热”)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等反射活动都要通过________才能实现。11.(2017·杭州)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等都容易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但持续高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1)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的________控制。(2)皮肤烧伤易感染主要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功能大幅度降低,病原体大量入侵体内。(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人工免疫”)(3)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________。12.(2017·舟山)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1)大量累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用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这是因为________。(2)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与,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原因是位于脑干中的________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13.(2016·湖州)人出生后,还要经历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时期.人体是由许多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组成的复杂个体.(1)婴幼儿期和________是人快速生长的时期.(2)当你剧烈运动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量分泌汗液等现象,这说明人体的各系统相互协调.这种协调是由于神经系统和________的调节作用.分泌汗液的汗腺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属于________.14.(2016·衢州)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经过①过程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②过程的进行,健康人体内________(填一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将增多,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2)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________(填序号)Ⅰ.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Ⅱ.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Ⅲ.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Ⅳ.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15.下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________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________

。(3)骨骼肌战栗(俗称“大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________

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______

调节。16.(2021·下城模拟)如图甲为人体在接受刺激性强的信息引发紧张焦虑时人体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刺激性强的信息转化成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进入________(填血管类型),运输到作用部位,引起心跳加速等反应。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图中的肾上腺髓质属于________。(2)长期紧张和焦虑情绪会引起膀胱过度活动症、胃疼等症状。图乙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流经不同部位时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则AB段可能表示的是肾单位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胃疼容易影响胃对食物中的________(填营养物质名称)的化学消化。17.(2021·瓯海模拟)如图甲为人体发烧三阶段体温变化大致曲线图,T0为人体正常体温;图乙为不同温度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1)在体温处于①阶段时,人体产热、散热的关系是________。(2)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的是________。18.(2020·上城模拟)

2020年5月27日,由8名专家组成的中国团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珠峰常年积雪不化,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峰顶最低气温常年在-30°C至-40°C,这为登顶珠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积雪和大风严重阻碍了队员们的步伐,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这些能量由________作用产生(2)在登山过程中,队员们手脚并用,心跳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快,这是人体________和激素共同调节的过程(3)峰顶气温低,队员们的皮肤血管________,通过打寒颤来增加产热。同时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使胰岛素分泌________,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寒冷刺激。19.(2020·玉环模拟)人体体温调节是个复杂的过程,在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中,①所示器官名称是________,效应器应是________。20.(2020·定海模拟)当前的AI(人工智能)领域已发展到用计算机程序来模仿人脑神经细胞的活动的阶段。某款AI机器人,能自动控制自身的温度,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如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________,该温度控制模块相当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人体中“它”位于________

。21.(2020·杭州模拟)体育中考是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政策,其中包括长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测试项目。请联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________(填“反射弧”中某环节)做出处理,肱二头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牵引骨骼向上运动。(2)长跑过程中需靠血管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散热。必考填空题18动植物激素、体温调节题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植物激素、体温调节等内容。考查动物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对人体的影响及缺乏症状;以植物的相性运动和感性运动为依托考查植物的生长素等激素对植物的影响,还考查动物的神经组织和神经调节的机理、体温恒定及体温调节的机制。掌握这部分内容,同学们将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更深的认识,有很强的科普性和实用性,因此也成为必考题。常见于杭州中考的第21或22题,在全省各地也几乎是必考题。一、填空题1.(2020·嘉兴)老张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禁食8小时后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饭后2小时又做了相同的检测。这主要是检测________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该激素分泌不足,人会患________病。【答案】胰岛素;糖尿【解析】由分析可知,老张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禁食8小时后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饭后2小时又做了相同的检测。这主要是检测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该激素分泌不足,人会患糖尿病。2.(2019·台州)

2014年,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①传送画面数集影像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________。【答案】(1)凸透(2)感受器(3)短(或“近”、“小”)【解析】(1)眼球相当于是可调节凹凸程度的凸透镜;

(2)人工视网膜接收到画面,产生的刺激向上传递,因此人工视网膜相当于接受刺激的感受器;

(3)向远处眺望时,相当于物距增大,所以为了依然能够接收到实像,相距要变小,即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小;3.(2019·绍兴)夏至前后,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__向上运输。(2)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3)患糖尿病的某游客过量食用杨梅后血糖含量明显升高,为降低血糖浓度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导管(2)大脑皮层中的味觉中枢(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消化,失去功效【解析】(1)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是通过导管来运输的;

(2)味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传入神经把味觉感受器接收的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中的味觉中枢中,从而味觉;(3)胰岛素是蛋白质无法被消化吸收器官直接吸收,会被分解成氨基酸进入血液,而胰岛素必须以蛋白质的形成进入血液中才能降低血糖;4.(2019·湖州)蛙是我们熟悉的动物,也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上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________(选填“A”“B”“C”“D”或“E”)。(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________

中。【答案】(1)D(2)脊髓【解析】(1)两栖类的特点是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故填D;

(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脊髓中;5.(2018·杭州)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1)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______。(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______。【答案】(1)食物中的输类消化成葡萄糖后,大量吸收进入血液;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賠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不同意(3)甲是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含量难以快速下降【解析】(1)饭后食物被消化,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血糖浓度明显上升。若在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则此时血液应该更多地分配给运动系统,供给胃肠器官等消化器官,因而会使得胃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影响消化;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賠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的浓度,但是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是比较少的,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达到一定值时则不会再增加了;

(3)由图可知,甲是糖尿病患者,其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浓度居高不下;6.(2018·湖州)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我国的“探月”计划中,将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着陆巡视勘察,以及月面取样返回工作。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包括4个部分:传感系统、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机器人本体传动装置和对外通讯系统。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工作系统是仿照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的。(1)勘察月球时,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________,即月坑。(2)机器人中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________。【答案】(1)环形山(2)神经中枢【解析】(1)月球上,以卫星看,常会看到月球上有许多大大小小,坑坑洼洼的凹坑,即随处可见的环形山,称之为月坑,是由小行星撞击,或月球表面的火山喷发引起的。故答案为:环形山;(2)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主要是用感应器反馈回来的信息作出判断,并下达指令;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7.(2018·金华)在一个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如图)。将玻璃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数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1)该实验可以探究植物根的________性;(2)放置湿棉花是考虑到种于萌发需要________。【答案】(1)向地(或向)(2)适量的水【解析】(1)由图可知,种子放置的方向不同,但根都是向下生长的,所以是用来研究根的向地性;故答案为:向地(或向);⑵湿棉花主要是提高水分的,而种子萌发需要水;故答案为:适量的水;8.(2017·台州)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胰岛素智能贴(如图),实现不打针、无痛苦轻松治疗。该贴片很薄,上面布满了微小针头。这些微小针头装载着微储存单元,内有胰岛素和葡萄糖感应酶。当患者血糖升高,感应酶能实时检测血糖浓度,针头根据检测结果按需释放适量的胰岛素。1)贴片上的微小针头是通过________方法增大压强。(2)胰岛素贴片可以用来治疗________。(3)当人体发烧时,贴片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答案】(1)减小受力面积(2)糖尿病(3)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解析】(1)针头面积小所以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2)胰岛分泌胰岛素可调节人体血糖的含量的高低,当人体血糖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降低,反之减少。血糖高时通过尿液排出即为糖尿病所以胰岛素贴是来调节血糖的治疗的是糖尿病;(3)37℃时酶的活性最高当高于这一温度时酶的活性降低所以效果较差;9.(2017·宁波)运动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如长跑测试中,同学们听到发令枪声,迅速起跑,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___。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同学们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这是一个在________参与下的调节过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反射弧;神经系统和激素(或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解析】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当你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题干中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同学们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10.(2017·金华)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对________(填“寒冷”或“炎热”)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等反射活动都要通过________才能实现。【答案】寒冷;反射弧【解析】(1)如图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骨骼肌颤栗,属于人体皮肤对寒冷环境的反应;(2)立毛肌收缩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11.(2017·杭州)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等都容易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但持续高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1)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的________控制。(2)皮肤烧伤易感染主要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功能大幅度降低,病原体大量入侵体内。(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人工免疫”)(3)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________。【答案】(1)37;体温调节中枢(2)非特异性免疫(3)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当人体体温过高,酶的活性会降低,影响人体正常代谢【解析】(1)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内;(2)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为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致使皮肤受损,病人若护理不当,是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所以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在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持续高烧往往伴有消化不良。12.(2017·舟山)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1)大量累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用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这是因为________。(2)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与,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原因是位于脑干中的________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答案】(1)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2)体温调节【解析】(1)同质量的糖类、脂肪、蛋白质,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最多,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2)人体体温是由大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的。13.(2016·湖州)人出生后,还要经历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时期.人体是由许多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组成的复杂个体.(1)婴幼儿期和________是人快速生长的时期.(2)当你剧烈运动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量分泌汗液等现象,这说明人体的各系统相互协调.这种协调是由于神经系统和________的调节作用.分泌汗液的汗腺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属于________.【答案】(1)青春期(2)激素(内分泌系统);效应器【解析】(1)人的一生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儿期,出生的第一年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此期的特点是,婴儿主要从乳类获得营养,体格生长迅速,一年中身高比出生时增加50%,体重增加两倍,脑发育也很快.一周岁时,动作发育已达到能接触周围人物的水平,如能坐、开始学走等.第二个高峰期是10到20岁,即青春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显著的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2)人在剧烈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和氧气增加,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因此各器官系统的相互协调主要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汗腺分泌的反射弧: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因此汗腺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属于效应器.14.(2016·衢州)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经过①过程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②过程的进行,健康人体内________(填一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将增多,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2)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________(填序号)Ⅰ.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Ⅱ.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Ⅲ.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Ⅳ.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答案】(1)胰岛素(2)Ⅰ、Ⅳ【解析】(1)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属于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2)Ⅰ、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时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故此曲线能够表示;Ⅱ、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此曲线不能表示;Ⅲ、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此曲线不能表示.Ⅳ、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使得血液中尿素的含量降低.此曲线能表示.15.下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________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________

。(3)骨骼肌战栗(俗称“大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________

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______

调节。【答案】(1)产热和散热(或散热和产热)(2)脑干(3)神经;效应器(4)激素(或体液)【解析】(1)皮肤中的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里;当气温低时,汗腺

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里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里.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从而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2)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调节人体的血压、心跳、呼吸、体温等神经中枢。(3)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冷的刺教就会收缩,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此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传出神经与相应的肌肉组成效应器,所以骨骼肌以及相应的神经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4)肾上腺是人体的内分泌腺,它分泌激素调节体温属于激素(体液)调节。16.(2021·下城模拟)如图甲为人体在接受刺激性强的信息引发紧张焦虑时人体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刺激性强的信息转化成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进入________(填血管类型),运输到作用部位,引起心跳加速等反应。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图中的肾上腺髓质属于________。(2)长期紧张和焦虑情绪会引起膀胱过度活动症、胃疼等症状。图乙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流经不同部位时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则AB段可能表示的是肾单位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胃疼容易影响胃对食物中的________(填营养物质名称)的化学消化。【答案】(1)毛细血管;效应器(2)肾小管;蛋白质【解析】(1)肾上腺是内分泌腺,分泌的肾上腺素直接进入血液作用于各部位,所以直接进入毛细血管中;下丘脑的指令到达肾上腺髓质后,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所以在反射弧结构中肾上腺髓质属于效应器;

(2)AB段尿素浓度升高,说明这段肾单位完成重吸收过程,即AB段是肾小管;胃只能够消化蛋白质,因此胃疼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

17.(2021·瓯海模拟)如图甲为人体发烧三阶段体温变化大致曲线图,T0为人体正常体温;图乙为不同温度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1)在体温处于①阶段时,人体产热、散热的关系是________。(2)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的是________。【答案】(1)产热大于散热(2)C【解析】(1)由图可知,在①阶段时,人的体温在升高,高于正常体温,所以此时人体产热大于散热;

(2)高温环境下,人体为了增加散热,血管会舒张,增加血流量,来加快散热,血管口径为C;18.(2020·上城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