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需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运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

卷最终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齐。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依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论语•子罕》)(1分)

(3)李商隐《无题》一诗中,运用比方和双关的艺术手法表达对爱情至死不渝情感的诗句

是:□□□□□□□,□□□□□□□.(2分)

(2)从今若许闲乘月,□□□□□□□.(陆游《游山西村》)(1分)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2分)

(5)请把崔颍的《黄鹤楼》一诗默写完整。(4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2.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水藻真绿,把终年zht!x£i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摄影家挺喜爱这些门和窗,他们zh@nzhu6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足的照片。

1

(3)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如xuanshenmi啊。

(4)不一会儿,暴风雨就xi®sidili地起先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画了祖国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B.诺玛心里清晰,这个热拗的伙伴不会就此罢手,即使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C.有些人凭空想了很多念头JI海不昌地说了很多空话,可是从来没细致做过一件事。

D.他二尊不苟严谨治学,他常说:“做每一件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专心去做。”

4.下列句子修改不E项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名新锐导演,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创建了票房纪录。(将“创建”改为“创

新”)

B.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加了平安意识,还学会了计

算方法。(将“增加了平安意识”与“学会了计算方法”互换位置)

C.用手机微信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阔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

迎”前)

D.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反科学道德、弄虚作假事务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特

地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在“发生”后面加上“的现状”)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于2月3日起,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为“方舱医院”,

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方舱医院是机动医疗场所,它由医疗功能单元、

病房单元等构成,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种功能。在特殊状况中,它可发

挥急救医院的作用,“方舱医院”曾先后参与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1)请结合上面材料,为“方舱医院”下定义。(50字以内)(2分)

(2)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2分)

面对汹汹疫情,医护人员前赴后继,他们丕畏风险,逆向而行;

面对汹汹疫情,,,。

二、阅读(46分)

(-)鱼我所欲也(10分)

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率,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如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修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行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说明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死亦我所晋()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2)是亦不行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聊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状况下,应当“舍生而取义”。

B.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丢失“本心”的表现。

C.作者所提倡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一般人是没有的。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概。

(二)唐太宗论弓矢(9分)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③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

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

寤何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

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④,黎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3

[注释]①上:这里指唐太宗李世民。②太子少师:负责监护、辅导太子的官。③萧琨【y/:

字时文,唐朝初年大臣。④中书内省:官署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塞电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自谓无以加/而山不加增B.朕问其故/温敢而知新

C.何者辨之未精也/眈眈相同D.藜延见/扶苏以藜谏故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1L结合选文,说说唐太宗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3分)

(三)青少年心情管理(10分)

材料一:

心情管理是对个体心情进行限制和调整的过程。以下是两个有关心情失控的典型案例:

九年级学生小军(化名)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不开心,上课时,同学向老师说了这事,

小军急眼了,对老师大声喊,然后摔门而出,导致老师无法正常上课……

八年级学生小霞(化名)特殊爱玩手机,妈妈短暂把手机没收了,结果她去妈妈房间砸

碎了花瓶、杯子,还把门一脚踢坏了……

针对青少年不擅长管理心情的状况,中学老师卓秀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青少年要学会

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冷静分析产生问题的缘由,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要做

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进行自我指责,学会和同伴沟通沟通。教化硕士李莉也认为,

假如一个人能够随情境的改变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情,并且能以合适的方式表现出被人所接

受的心情反应,那么,这样的表现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材料二:

谢瑞琦针对某地区456名13〜20岁青少年的常见心情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

论:

当前青少年心情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主动心情中,但焦虑、无

聊、烦躁等负面心情也较为普遍。女生的主动心情类型明显多于男生。在主动心情类型中,

平和、喜悦的比率,女生分别占61.85%和52.63%,而男生则为56.56%和38.18%.此外,男

4

生的焦虑、生气、空虚、无聊等奔放的负面心情要多于女生,而女生内敛的负面心情,如哀痛、

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

以下为青少年负面心情产生缘由的调查统计,原调查问卷为多项选择题。

育少年9面情场产生收火力立A线计用

材料三:

万文昌:学校要正视心理键康教化,尤其是学生心情管理教化,要开设特地的心理健康

教化课程,将学生心情管理教化作为重要课程内容。

社会工作硕士许青云: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心情智力和心情表达实力,反之,

父母的冷漠和缄默会抑制其心情表达和心情管理的发展;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青少年更能

够主动调控心情;父母过分干预或者是随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心情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材料四:

个人心情调整常用方法举例

5

1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亚项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的两位同学都不擅长管理自己的心情,他们的心情都导致了

不好的结果。

B-受调查的青少年,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主动心情中,但是,负面情

绪也较为普遍。

C-受调查男生的奔放的负面心情多于女生,同样,男生的内敛的负面情

绪也多于女生。

D-假如青少年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心情,那么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或许

会更加顺当。

13.下列不渚从材料二的柱状图中得省结迨的一项是()(3分)

A.青少年产生负面心情的缘由很多。

B.大部分同学会因为成果下降、学业不顺当和人际交往中产生冲突冲突产

生负面心情。

C.极少部分同学很少有心情低落的时候。

D.青少年心情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主动心情中。

14.结合材料,请你为提高青少年的心情管理实力,从不同角度提三条建议。

(4分)

(四)(17分)

闻一闻父亲的味道

①我有一位生性懒散的同事,因为平常工作悠闲,他每天到单位点个卯,然后就溜出去

喝喝小酒,逍遥自由地过活。

②可是这几天,这位仁兄不知怎么了,突然开悟了一般,不但按时上下班,还捧着一本

《唐诗三百首》背个不停。问其缘由,竟然是因为他上初中的女儿在背诵《兰亭序》的时候,

正好他会那么几句,就脱口背了出来。女儿则大声地惊呼:“老爸,原来你还是蛮有味道的

嘛!”

6

③始终以来,在女儿心目中,他都是庸庸碌碌的一个人,”就为了女儿的这一句夸赞,

我兴奋了好久”,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从那以后,他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背古诗文,下一

步,他还打算背整本的《诗经》呢!

④他说:“我不能让女儿觉得我是个庸俗的爸爸,我得做个有味道的爸爸。”

⑤孩子上中学了,按理说不用接送的,可是接孩子的人还是川流不息,黑压压一片。

⑥每天晚上9点,我都准时去接孩子。在接孩子的队伍中,有一个男人总能引起我的留

意,他个子极矮,或许只有1.5米,几乎每天都能感觉到他喝了酒,可是他从来没有耽搁过

接孩子,只要我在那儿,就能望见他,时间长了,彼此熟络,也就时时常地交谈几句。

⑦有一天,他实在喝得有些多,东摇西晃的,我开玩笑说,你这状态接孩子,是你爱护

孩子啊,还是让孩子爱护你啊?他笑了笑说,不管咋样,只要能让孩子看到我就行。他还有

些不无修算地说:“俺那孩子都习惯了,知道他爸爸身上就是这个味儿。”

⑧从考场出来,我和女儿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工地,跑过来一个民工,一边擦拭

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向我女儿打听考试的状况。

⑨“今年的试题难不难啊?作文是什么题目啊……”他接二连三地问,问得很细致。女

儿一边回答一边新奇地问他为什么问这些,他说他的孩子也是今日考试,可是他要干活,没

有时间陪他。“关键也是不好意思,你看我穿成这样,站在校门口,不是给孩子丢人吗?”

他谦卑地微低着头说,“看你多好,有这么风光的爸爸陪你考试。”

⑩工地上有人喊他回去干活,他向我们道了谢,急匆忙地跑回去。空气中留下咸咸的汗

水的味道,那是父亲的味道。

⑪过年的时候,父亲不当心在雪地上滑倒,扭伤了脚踝。平常的年夜饭,总是少不了父

亲做的那道最拿手的美味咖喔鱼,那也是我们最爱吃的一道菜。今年父亲无法再为我们做了,

看到我们悲观的脸色,父亲说:“这还不好办,我来说,你们做。”

⑫父亲就现场指导我们做起了美味咖哩鱼,什么样的火候,放什么样的调料,我们照着

父亲说的步骤仔细致细地去做。鱼端上桌的时候,父亲尝了一口,点点头,向我们摩[摩大

拇指,说:“简直一模一样!”

⑬可是我们吃着,却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点味道,不是遗忘了放哪个调料,而是我们知

道,那里面少了父亲的味道。

7

⑭闻一闻父亲的味道,梦是香甜的,人生也是香甜的。

15.文章以“闻一闻父亲的味道”为题记叙了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剩余的两件

事。(4分)

(1)“我”的同事因女儿夸奖而养成了背古诗文的习惯。

(2)

(3)一个农夫工父亲因为没法陪孩子考试,向“我”女儿打听考试的状况。

(4)

16.文章开篇就点出“我”的同事“生性懒散”的特点,有何作用?(4分)

17.品尝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他还有些不不得毒地说:“俺那孩子都习惯了,知道他爸爸身上就是这个味儿。”

(2)鱼端上桌的时候,父亲尝了一口,点点头,向我们军I擘大拇指,说:“简直一模

一样!”

18.文章以《闻一闻父亲的味道》为题,有什么妙处?(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真情是逆风而行、救死扶伤的责任;真情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友情;真情是

遮风挡雨、暖和怡人的港湾;真情是谆谆教导、传道授业的育人……

要求: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真情”一词,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文中不

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

的,衣冠齐楚的,蓝缕破烂的。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

毡帽。广东虽是气暖和,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褛,冻得乞乞缩缩,接

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季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

8

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

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

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

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数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

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

取。”周学道道:“这也未必尽然。你且出去,卷子待本道细细看。”范进磕头下去了。

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专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

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

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

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

(周进)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

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胡涂试官,不知屈煞

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

来,填了其次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发出案来,范进是第一。谒见那日,着实赞扬

了一回。……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

“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肯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范进又磕头谢了,起来立着。

(节选自《儒林外史》)

1.结合选文,说说范进能够中举的缘由。(2分)

2.谈谈《儒林外史》中周进和范进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3.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的时候说“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

有足称讽刺之书。”请结合选文,分析其中的讽刺艺术。(4分)

2024年龙湖区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主观题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假如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不一

样,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当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精确的酌情扣分。

9

3.除有特殊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

该小题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4

110(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小题分为止。)

(1)1逝者如斯夫

(2)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1拄杖无时夜叩门

(4)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4(1)贮蓄(2)斟酌(3)目眩神迷(4)歇斯底里

33C

43A

54(1)方舱医院是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等构成的,具有紧急救治、外

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种功能的机动医疗场所。

(2)示例一:社区义工恪尽职守,他们废寝忘食,不辞劳苦。

示例二:货运司机运输爱心,他们长途跋涉,日夜兼程。

示例三:人民警察执勤守护,他们顶风冒雨,毫不懈怠。

46

(一)10

63⑴厌烦、憎恨⑵好处⑶同“德”,感恩、感谢

72(1)采纳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愿采纳;采纳某种方法就能

够躲避灾难,可是有的人也不愿采纳。

2(2)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丢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83C

(二)9

10

93D

103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113①从和工匠谈论弓矢中悟出自己的不足,可以看出他有自省实力;

②从多次召见官员询问政事,可以看出他擅长纳谏;

③从他召见官员询问民间疾苦,可知他关切民间疾苦。

(译文: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璃说:“我年轻时喜爱弓箭,得到十几

张好弓,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弓了,近来把它们拿给造弓的工匠看,

工匠却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这是什么缘由,工匠说:'假如木料的

中心部分不直,那么木头的纹理就是斜的,这样的弓虽然强劲,但射出

的箭不走直线。'我这才醒悟到从前自己对弓的相识是不精细的。我凭

弓箭平定天下,而对弓箭的性能还没有完全相识清晰,何况对于天下的

政务,怎么能够都知道呢!”于是(唐太宗)吩咐五品以上的京官,轮番在

中书内省值夜班,多次召见他们,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以及朝政的成

果和缺陷。)

(三)10

123C

133D

144学校开设与心情管理有关的课程。(1分)

父母给孩子供应合理的宣泄负面心情的途径。(1分)

学生驾驭几种宣泄负面心情的方法,如“与挚友沟通”、“听音乐”、

“做运动”、“深呼吸”等。(2分)

(四)17

152(2)一位爱好喝酒的父亲每天晚上酒后准时接上自习的孩子。

2(4)过年的时候,“我”父亲扭伤了脚踝,指导我们做他的拿手菜。

164(先抑后扬)运用对比手法,将开篇同事的“生性懒散”、溜班喝酒与下文

他“不但按时上下班,还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摇头晃脑地背个不停”

形成显明对比,突出了同事在女儿的夸奖下的巨大改变,表现了父亲可以

为子女付出一切的爱。

174(1)“不无得意”是非常得意的意思,运用人物神态描写,生动形象

11

地写出一个父亲因为跟女儿关系的密切而感到骄傲,表现出父女感情深厚。

(2)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父亲激励我们做菜成果的神情,

表现出父亲因我们而骄傲的心理,进而突出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

185文章以“父亲的味道”为线索贯穿全文,它将文中的四件事串连在一起,

使文章结构清晰;标题形式新奇,吸引读者的阅读爱好,揭示了文章的中

心,示意“父亲的味道”的意义,歌颂了父亲对子女深厚无私的爱。

附加题10

12因为批阅范进考卷的考官周进,身世和范进类似,为了照看范进这个

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最终发觉那是一字一珠的

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

24相同:他们都是出身贫寒,暮年得第;都是除了八股之外,一窍不通、

一无所能的人;都是利用八股这块敲门砖敲开了仕途的大门,最终从社会

的底层挤进了统治者的行列;两个扭曲灵魂的失态发疯同样让人心酸。

(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不同:周进是考了几十年,年过花甲,连最低的功名也得不到,因而痛

不欲生,连撞号板;范进是几十年的愿望突然实现,喜不自胜,疯狂失态。

(2分)

34①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描写表达对人物的嘲讽之情。如范进的外貌描

写“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穿着麻布直褛,冻得乞乞

缩缩”和语言描写“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形象地写出

了范进的丑态,是对这个热衷功名者的讽刺。

②通过前后对比突出讽刺意味。周进一共看了三次范进的文章,第一次

不喜,其次次觉得有点意思,第三次觉得是“天地间之至文”,形象地讽刺

了八股应试制度的腐朽。

③通过奇妙的故事情节支配,嘲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选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