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稳定的调节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体温稳定的调节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体温稳定的调节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体温稳定的调节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体温稳定的调节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体温稳定的调节

一、单选题1.当环境温度从0℃改变为23℃,某人体温基本不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过程中机体进行的调节是减小产热,增大散热B.若在23℃环境下他没有出汗,则没有通过蒸发途径散热C.进入23℃环境后他的实际产热和散热量都减小了,且基本相等D.进入0℃环境后,皮肤毛细血管会收缩,血流量减少2.小帅上身只穿着短袖去跑操,出门顿感寒风料峭,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扛了个寒战,他返回穿外套,并迅速跑到跑操队伍,三圈过后,他大汗淋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打“寒战”能增加产热,属于神经调节过程B.感觉到寒冷后及时穿外套的过程属于生理性调节C.跑操结束后大汗淋漓,此时散热量大于产热量D.跑操过程中肌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消耗的血糖3.下列情况中寒冷时不会发生的是()A.皮肤血管收缩 B.甲状腺激素释放减少C.汗腺分泌减少 D.骨骼肌战栗4.2021年5月22日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中,极端天气导致较多选手出现“失温”现象,21位选手不幸遇难。失温是指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症状,如心肺功能衰竭等,甚至最终造成死亡。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的原因可能是外界温度过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体温无法恢复B.人体出现“失温”现象,说明内环境稳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C.长跑过程中分泌大量的汗液主要是为了增加散热,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D.长跑时机体血糖降低,下丘脑通过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5.下列关于下丘脑稳态调节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下丘脑含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起调节作用B.大量排汗后,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可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D.随着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下丘脑呼吸中枢兴奋,调节呼吸促进二氧化碳排出6.冬奥会赛场的环境温度通常在-5~8℃之间,尽管越野滑雪等项目比赛时间长达2h,但运动员仍能维持正常体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冷觉感受器接受低温刺激产生动作电位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和冷觉感觉中枢C.寒冷环境中运动员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受寒冷刺激,运动员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可以减少热量散失7.下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③表示汗液分泌增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C.④表示肌肉和肝脏产热增加D.⑤表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8.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B.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体温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9.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体温低于36.0℃)的概率高达78.4%。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中既有温度感受器,又有体温调节中枢B.麻醉可诱导体温调定点降低,导致产热总量大于散热总量C.手术麻醉后的早期,机体主要通过热辐射大量散热,体温下降D.临床上可通过调节手术室温度、术中输液加温等手段预防术中低体温10.下图为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B.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D.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11.寒冷的冬季,当人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图中变化趋势相符的是()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相③肾上腺素分泌量的变化④汗腺分泌量的变化值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12.体温调定点机制是人体的一个调节机制,如果体温偏离调定点,机体能相应地调节散热机制或产热机制,以维持体温的恒定。细菌感染发热的病人常常在一阵难以抗拒的瑟瑟发抖后才开始发热,这与体温调定点的变化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热前的瑟瑟发抖是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加B.细菌感染导致发热的病人,体温调定点发生上移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定点也位于下丘脑D.发热的病人维持较高体温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13.热习服训练是指人体在反复的热作用下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的训练,可以提高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预防严重中暑的有效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炎热环境下体温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且存在负反馈调节B.若在高温下持续高强度作业,机体因产热增加而散热不变导致体温升高C.热习服训练的目的是让机体适应高温环境,及时调节产热与散热达到平衡D.热习服训练中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汗液蒸发加快14.如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在安静和运动情况下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组织或器官产热量所占百分率%安静状态运动状态内脏568骨骼肌1890大脑161①安静状态下的产热主要来自内脏②运动状态下内脏和大脑的产热量占比较小③安静状态下的大脑思维能力更好④运动状态下的产热总量远多于安静状态下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5.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恒定,从而影响了肠的吸收二、多选题16.如图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①②对垂体作用效应都为促进B.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都会增加C.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D.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细胞17.动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有多种表现形式。下图是不同气候地带的部分动物(括号内标注为体重)基础代谢率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A.产热增加多的动物如红狐,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北极狐强B.北极狐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等增加是其适应寒冷环境的主要方式C.冷水中站立的水鸟的趾部温度可能较低,但身体核心部位温度依然维持较高D.有些动物可通过集群等行为减少散热,以适应寒冷环境三、非选择题18.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腺体1分泌的___________(激素)增多,该激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人体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时,机体会通过___________调节方式维持渗透压相对稳定,该调节过程中感受器是_________,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激素a名称为_______。(4)上图可表示神经调节过程的是___________(在①~⑥数字中选填)。19.下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产生冷觉的A是_______。(2)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___调节。(3)与激素④在血糖调节方面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4)人在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经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20.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其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分泌G,若G的分泌量过多会使发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通常情况下,可通过抽取血样检测G的分泌量是否正常,原因是____________。(2)过程①中NE属于_____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类信息分子。相比过程①,NE通过程②作用于MeSC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肾上腺分泌的激素除了图示作用外,在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比如冬天的课间,同学们从室内到室外,散热量会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为维持体温恒定,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此时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环境温度从0°C改变为23°C,机体进行的调节是减小产热,增大散热,A正确;B、若在23°C环境下他没有出汗,但存在无感排汗,因此可以通过蒸发途径散热,B错误;C、进入23°C环境后他的实际产热和散热量都减小了,且基本相等,从而维持体温基本不变,C正确;D、进入0°C环境后,皮肤毛细血管会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D正确。2.答案:A解析:A、打“寒战”是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能增加产热,是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直接支配骨骼肌的结果,属于神经调节过程,A正确;B、感觉到寒冷后及时穿外套的过程属于行为性调节,B错误;C、跑操结束后大汗淋漓是机休散热较多的表现,但此时散热量和产热量相当,C错误;D、肌糖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补充消耗的血糖,D错误。故选A。3.答案:B解析:A、寒冷环境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量下降,A正确;B、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C、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量减少,即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C正确;D、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骨骼肌战栗调节使产热增加,D正确。4.答案:D解析:A、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的原因可能是外界温度过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体温无法恢复,A正确;B、极端天气导致较多选手出现失温现象,人体出现失温现象,说明内环境稳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正确;C、长跑过程中分泌大量的汗液主要是为了增加散热,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C正确;D、长跑时机体血糖降低,下丘脑调节胰岛A细胞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错误。故选D。5.答案:D解析: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可对体温进行调节,A正确;B、人体在大量排汗后,身体失水,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防止身体脱水,B正确;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正确;D、呼吸中枢位于脑干,D错误。故选D。6.答案:B7.答案:B解析:A、①是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B、③表示汗液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错误;C、④表示肌肉和肝脏产热增加,C正确;D、⑤表示由神经支配的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经过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的分级调节,不受神经直接支配,D正确。故选:B。8.答案:C解析: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血糖变化)→C(胰岛)→D(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B、人手被针扎属于神经调节,通过A→B→E实现,属于神经调节,B正确;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B(下丘脑)→C→D(抗利尿激素)→E(肾小管、集合管)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C错误;D、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E(神经调节)来实现,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正确。故选C。9.答案:B解析: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中也有温度感受器,A正确;B、麻醉可诱导体温调定点降低,导致产热总量小于散热总量,B错误;C、手术麻醉后的早期,机体会出现非控制性体温下降,主要通过热辐射大量散热,C正确;D、预防术中低体温措施有手术室环境温度21-25℃,根据手术不同时段及时调节温度,术中应用保温措施,如加盖棉被,加温仪、加温毯的使用,输血输液时加温、冲洗溶液加温等,D正确,故选B10.答案:A解析:A、激素A为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可参与血糖的调节,神经元②能释放神经递质将兴奋传递给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A正确。B、若途径②是参与体温调节的过程,则激素B是下丘脑合成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C是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C、途径③是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激素D为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C错误。D、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11.答案:A解析:当人进入寒冷的环境时,皮肤内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皮肤血管收缩进而减少散热量,骨骼肌的紧张性增强进而增加产热量,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增加提高了细胞的代谢水平,身体耗氧量增加,也引起机体增加产热量。故A正确。12.答案:D13.答案:B解析:A、炎热环境下体温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且调节的最终结果是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存在负反馈调节,A正确;B、若在高温下持续进行高强度作业,机体产热增加,散热也会改变,但由于环境温度高,散热变化的速度赶不上产热变化的速度,因此会导致体温升高,B错误;C、热习服训练的目的是让机体适应高温环境,及时调节产热与散热达到平衡,在高温下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正确;D、热习服训练中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汗液蒸发加快,这些都是机体散热机制增强的表现,D正确。故选B。14.答案:C解析:①由图可知,安静状态下的产热主要来自内脏,骨骼肌和大脑的产热量占比较小,①正确;②运动状态下的产热主要来自骨骼肌,内脏和大脑的产热量占比较小,②正确;③与运动状态相比,安静状态下的大脑产热量占比较高,可以推测安静状态下的大脑思维能力更好,③正确;④运动状态下的产热总量可能会多于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但通过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此结论,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C正确。故选:C。15.答案:C解析:肠胃及时排空与体温变化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体温升高,不会完全抑制消化酶的分泌,只能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感觉食之无味,B错误,C正确;人体发高烧时,并没有破坏体温调节系统,D错误。16.答案:BC解析:A、当激素②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错误;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激素①、③的分泌增加,使②的含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B正确;C、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C正确;D、②所示的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细胞,D错误。故选:BC。17.答案:CD解析:A、北极狐在温度降低时基础代谢率不变,说明调节能力强,更适应寒冷环境,A错误;B、温度降低,北极狐的基础代谢率基本不变,说明其产热没有大幅度增加,骨骼肌没有战栗,甲状腺激素基本不变,B错误;C、冷水中站立的水鸟的趾部由于接触冷水温度可能较低,但身体核心部位温度依然维持较高,内环境处于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