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热学-山东省济南市五年(2018-2021)中考物理真题分类
汇编
一、单选题
1.(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
能。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方式有三种: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转换。也就是
说,目前人们无法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
A.机械能B.内能C.化学能D.电能
2.(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该冲程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该冲程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该汽油机工作时冒黑烟,说明汽油燃烧不充分,其热值变小
D.该汽油机的效率越高,在做相同功的情况下消耗的能量越多
3.(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
能量供人们使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
A.内能B.机械能C.电能D.化学能
4.(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是2020年3月23日~25日济南和青岛两地的气象
信息。由图可知:沿海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城市济南的昼夜温差却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砂石具有不同的
济南24小时预报青岛24小时预报
03/2303/2403/2503/2303/2403/25
晴转多云晴转多云晴晴转多云晴转多云多云
823七14-24t:15-23七8-17七9-13七9-13七
A.温度B.比热容
C.内能D.热量
5.(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是2020年3月23日~25日济南和青岛两地的气象
信息。由图可知:沿海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城市济南的昼夜温差却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
济南24小时预报青岛24小时预报
03/2303/2403/2503/2303/2403/25
晴转多云晴转多云晴晴转多云晴转多云多云
6-231!,24七15-23七8-17七9-13七9-13七
A.海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低
B.海水吸收热量比砂石吸收热量多
C.海水的内能比砂石的内能多
D.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6.(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
能量供人们使用。在现有技术下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
A.内能B.电能C.机械能D.化学能
7.(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核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
8.(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能源是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信息和材料是社会
发展的保障•下列有关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B.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是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光纤通信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发生折射来传递信息的
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9.(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
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
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
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10.(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雨过天睛,如图所示的草叶上许多晶莹的水珠,在阳光
照射下慢慢消失.这一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汽化C.升华D.液化
11.(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暑假里,小梅跟着妈妈去青岛避暑.烈日当空,小梅在
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解释这一现象要用到的最
主要的物理概念是
A.比热容B.密度C.热值D.质量
12.(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中央电视台新近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
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一经播出便深受大众喜爱.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
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
A.墙角数枝梅B.凌寒独自开C.遥知不是雪D.为有暗香来
二、多选题
13.(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实践证明,“测体温”、“勤洗手”、“要消毒”及“戴口罩”
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对这些措施中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勤洗手”: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s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的为2nm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为3g
14.(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2021年5
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层。经过减速,
在距离火星表面100m高度处悬停、避障、缓冲,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
着陆区。又根据遥测数据判断,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
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如图所示。红色火星上有了中国印迹!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着陆巡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减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着陆巡视器在距离火星表面100m高度处悬停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阵,是用半导体材料和金属导体制成的
D.“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和数据,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的
15.(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唐代诗人高
骈的诗作《山亭夏日》,堪称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这首诗的诗句中涉及的物理
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树阴浓夏日长”中的“绿树”是由于太阳光照到树叶上发生了色散
B.“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所成的虚像
C.“水晶帘动微风起”中的“帘动”说明风施加的力改变了帘的运动状态
D.“满架蔷薇一院香”中的“一院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6.(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关于以下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太
阳
A.光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一段时间后纸片会被烧焦,说明凸透镜对
不守恒
吹气II
/
C.//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时它们会互相靠近,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小
面内存在磁场
17.(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关于各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T
A.图甲: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图乙:微微加热时锥形瓶中呈现淡淡的紫色,说明固态碘受热先熔化再汽化
C.图丙: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图丁:原来均匀的细铁屑靠近磁体时有规律地分布,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18.(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
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坐地日行”是因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B.“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中“开坛十里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的“月在手”是月亮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疑水浅”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发生了折射
19.(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各项是某个中学生对相关数据的估计,其中与实际
相符的是()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IN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Is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0.5kg
20.(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
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虚像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卷屋茅”是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睛”中“花气袭人”的原因是花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的“挽弓如满月”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21.(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各项是对某个中学生相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相符
的是()
A.身高约为1.68mB.正常体温约37℃
C.步行速度约lm/sD.体重大约是50N
22.(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关于各图所示物理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太阳光通过棱镜,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B.图乙:小球来回摆动,越靠近低处速度越大;说明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C.图丙: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立即燃烧起来;说明摩擦生热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
D.图丁:闭合开关,线圈附近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线圈周围存在着磁场
23.(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温度一定降低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
C.将热水倒入碗里,碗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D.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
24.(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在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
问题情境的描述提取有用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下根据问题情境所做的判断正确的
是
A.从“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判断出“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B.从“电水壶标有,220V900W,”判断出“电水壶加热功率是900W”
C.从“将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判断出“两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D.从“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25℃的水烧开”判断出“水的末温度为100℃”
25.(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自然界的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
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以下事例中,能量的形式发生了转化的是
A.用太阳能电池给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供电
B.电动共享汽车在电动机驱动下加速前进
C.水库中的水从高处泄落冲击水轮机转动
D.流星从夜空快速地滑过发出耀眼的光亮
26.(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对有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用手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十几牛
B.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二十几摄氏度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为几克
D.普通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几千瓦
27.(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后,观察到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均匀,这说明了气体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乙图中,两个铅块压在一起,下面悬挂钩码也不会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硝化棉被点燃,发生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
转化相同
D.丁图中,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
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三、填空题
28.(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高速公路上常常会见到“限速”或“保持车距”的提示
牌。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限速”和“保持车距''可以有效避免突发情况下急刹车时,由
于汽车具有不能及时停住而造成交通事故。炎热的夏日,驾车行驶在平直的高速
公路上,常常会看到公路远处似乎有“积水”,“积水”中还有汽车、电线杆等物体的倒影,
如图所示;但行驶至该处时“积水”却消失了。这种现象称之为“公路蜃景”,是由于光通
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形成的。
(2)2020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早起锻炼的小丽和小军冻得伸不出手,于是分别采取了
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取暖方式。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来看,小丽是通过来增加手
的内能的,小军是通过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甲乙
(3)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风光水核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的产业链制造能力,水电、风
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消耗的能源一
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利用
原子核(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4)每个家庭电路中,都装有图甲所示的仪表,它是用来测量整个家庭电路中所有用
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的。有些家用电器的电源线使用图乙所示的三线插头,
其中标有“炉的插头的作用是为了方便这些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相连。
甲乙
29.(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垃圾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四大污染之一,采用垃圾发电
的方式处理垃圾,不仅解决了垃圾污染问题,而且还提供了大量能源。垃圾发电是将垃
圾填埋后,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其发酵,并把产生的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垃圾发电
是将垃圾内储存的能转化为电能。已知某市每年垃圾发电量大约为2.4x107kW-h,
这些电能可供用电功率为WOOkW的小型工厂正常生产ho
30.(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在石油、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种
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同时,还要向空气中散热,这些散失的内能无法再自动转化为电能,是因为能量转化具
有性。
(2片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赞誉“天下第一泉”——的突泉(如图所示)的
著名诗句,这里的“波涛声震大明湖”用来形容泉水喷涌时发出声音的(选
填“音调高”“响度大”或“音色美”);在阳光的照射下,泉边水面的雾气慢慢散去,泉水
的温度逐渐升高,泉水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从发电站到用电地区,通常都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为减少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
失,根据焦耳定律,就要尽可能地减小输电线中的,因此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要
采用高电压输电。(选填“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或“超导材料”)的出现,为
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
31.(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在石油、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种
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同时,还要向空气中散热,这些散失的内能无法再自动转化为电能,是因为能量转化具
有性。
(2)如图所示的“苍峡雷鸣”,是莱芜八大景之一。每逢雨季,大雨倾盆,瀑流直泻。那飞
泻的瀑布声,若龙声虎啸,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这里的“若龙声虎啸”形容瀑布飞泻
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
布飞泻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从发电站到用电地区,通常都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为减少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
失,根据焦耳定律,就要尽可能地减小输电线中的,因此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要
采用高电压输电。(选填“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或“超导材料”)的出现,为
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
(4)右图所示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在地面上弹跳的频闪照片•。弹性小球从A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它的转化为动能;弹性小球在8点的机械能(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
%
32.(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国际计量大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更准确地定义国际单
位制中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尽早实现“为全人类所用、在任何时代适用”的愿景。早在1967
年的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们就已经用基本物理常数对时间的单位(填
写单位名称)进行了精确稳定的定义;2018年的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又用基本物理常
数对(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千克”进行了定义,130年来作为千克标准的国际
千克原器自此退出历史舞台。至此,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已全部用基本
物理常数定义,保证了国际单位制的长期稳定性和环宇通用性,并于2019年5月20日
起正式生效。
(2)如图所示的五龙潭是济南四大泉群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冬日的五龙
潭“云雾润蒸”,水雾笼罩了整个泉池,游客们仿佛置身仙境。这些水雾的形成对应的物
态变化是o夏日五龙潭的“清泉石上流”景点,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亲水纳凉。但
阳光下石板路热得烫脚,而踩在旁边的水洼里却感觉很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水和石板具
有不同的
(3)如图是家庭电路组成的示意图。其中的三孔插座是专为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设计
的,它的电路元件符号是。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其
金属外壳必须
33.(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于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
创了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的先河.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载着“墨子
号''量子卫星高速升空的过程中,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墨子号”量子卫
星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和空气摩擦使箭体温度
升高,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大的.
34.(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2017年5月,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对可燃冰实现安全
可控开采.In?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150m3天然气,由此可知,In?可燃冰释放
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____J.可燃冰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
生”)能源.(天然气热值q=4.0xl07j/m3))
四、实验题
35.(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民发现骑自行车下坡时,会越
来越快.为「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的变化,他用小车、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
了实验。
①实验中,除了电子停表外,小民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O
②小民某次实验时,在斜面上选定了间距均为40.00cm的A、B、C、。四个位置,小车
经过各位置时电子停表显示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判断可知:小车沿斜面滑下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
动。
③完成实验后,小民在评估时意识到,时间不容易测准,请你帮小民想出一种在测量时
间时,减小测量误差的做法:O
(2)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①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小明首先应当根据(选填“酒精灯”“酒精灯火焰”或“酒
精灯外焰”)的高度调节并固定放置石棉网的铁圈的位置。
②在对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小明判断烧杯中水沸腾的依据是。
A.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B.温度计的示数已经达到了100℃
C.温度计的示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D.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后还需要继续加热
三
③小明为了验证“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收热量”,他可以在水沸腾一段时间之后
36.(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民发现骑自行车下坡时,会越
来越快。为了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的变化,他用小车、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
了实验。
①实验中,除了电子停表外,小民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O
②小民某次实验时,在斜面上选定了间距均为40.00cm的A、B、C、D四个位置,小
车经过各位置时电子停表显示的时间如图1所示。
由图中数据判断可知,小车沿斜面滑下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
动。
③完成实验后,小民在评估时意识到,时间不容易测准。在测量时间时,以下做法中能
减小测量误差的是。
A.熟练使用电子停表
B.适当减小斜面的倾角
C.适当减小选定位置的间距
D.用光电计时器代替电子停表
(2)如图2所示是小明“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①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小明首先应当根据(选填“酒精灯”、"酒精灯火焰”或“酒
精灯外焰”)的高度调节并固定放置石棉网和铁圈的位置。
②在对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小明判断烧杯中水沸腾的依据是。
A.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B.温度计的示数已经达到了100℃
C.温度计的示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D.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后还需要继续加热
③小明为了验证“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收热量”,他可以在水沸腾一段时间之后
,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37.(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电加热器电加热器
甲乙
丙
(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
(2)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
和乙两种液体相同;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
图丙所示,则的吸热能力更强;
(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2.1xlO3J/(kg-℃),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J/(kg-℃)o
38.(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对盖有纸板(带有小孔)
的烧杯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本实验装置的安装过程中,调整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调整悬挂温度计的铁杆
位置都很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固定.(选填“铁圈”或"铁杆”)的
位置;
(2)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之外,还需要补充的测量工具是
(3)实验时,老师要求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的好处是
(4)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其中气泡中的“气''指的是.(选填
“水蒸气”或“空气”),气泡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中的气体压强.(选填“变大”、
39.(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某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简易保温箱,电路原理如图
甲所示,虚线框内为加热电路部分,闭合开关S,加热电路给保温箱加热,Ri为定值电
阻,R?为可变电阻(可变电阻是阻值可以调整的电阻器,其阻值可在。和最大阻值之间
调节);L是电阻不计的温度传感器,作用相当于一个温控开关,当温度高于某一设定
值时,传感器发出信号,电源断开,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某一设定值时,传感器发出
信号,接通电源加热,从而使箱内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已知,电源电压恒为24V,
保温箱工作时加热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44W,最小功率为24W.
(1)求Ri的阻值;
(2)在某探究活动中,需要利用保温箱把3kg干泥土从20℃加热到28℃.已知加热电
路释放的热量有20%被干泥土吸收,干泥土的比热容c=0.84xl()3j/(kg「c),求加热所
需要的最短时间;
(3)调节可变电阻R2为某一阻值,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加热电路工作20s
后温度传感器会切断电源,停止工作10s后,温度传感器又接通电源加热,如此反复工
作程序如图乙所示,在此工作程序下,5min内保温箱消耗电能9600J,求可变电阻R2
的阻值.
六、综合题
40.(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高速公路上常常会见到“限速”或"保持车距”的提示
牌。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限速''和"保持车距''可以有效避免突发情况下急刹车时,由
于汽车具有不能及时停住而造成交通事故。炎热的夏日,驾车行驶在平直的高速
公路上,常常会看到公路远处似乎有“积水”,“积水”中还有汽车、电线杆等物体的倒影,
如图1所示,但行驶至该处时''积水”却消失了。这种现象称之为“公路盛景”,是由于光
通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形成的。
(2)2020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早起锻炼的小丽和小军冻得伸不出手,于是分别采取了
如图2中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取暖方式。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小丽是通过(选填
“做功”或“热传递”)来增加手的内能的,小军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3)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风光水核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的产业链制造能力,水电、风
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消耗的能源一
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利用
原子核(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热转换是把光能转化为内能,光电转换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光化转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
学能。也就是说,目前人们无法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
尼、O
故选A。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图示知,汽油机汽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这个冲
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B错误;
C.汽油机工作时黑烟,是汽油燃烧不充分,放出的热量减小,但其热值不变,故C错误;
D.汽油机的效率越高,在做功相同时,消耗的能量越少,故D错误。
故选A,
3.A
【解析】
【详解】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使热水器内的水温度升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B
【解析】
【详解】
白天,太阳照向地球,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沿海的水和内陆的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所以水的温度升高得少,内陆沙石温度升高的多。到了
晚上,白天吸收了热量的水和沙石向外放出热量而降温,相同时间放出相同热量,由于水的
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所以水温降得少。这样,沿海的水升温少,降温也少,所以温差
答案第1页,共17页
小。内陆沙子升温大,降温也大,所以温差大,故B正确。
故选Bo
5.D
【解析】
【详解】
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沿海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
城市济南的昼夜温差却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海水和砂石具有不同的比热容。故ABC不符合
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解析】
【详解】
A.太阳能可知直接转化为内能,例太阳能热水器,故A正确;
B.太阳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例太阳能电池,故B正确;
C.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太阳能可以直接转化为化学能,例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7.A
【解析】
【详解】
A,核能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所以它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
BCD,风能、水能、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
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解析】
【详解】
A.核电站是利用铀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来发电的,是可控链式反应,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第2页,共17页
C.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射出来,然后在
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故c错误,符合
题意;
D.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也是一次性能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解析】
【详解】
A.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感到凉,这是由于酒精蒸发时,从皮肤吸收了热量的缘故,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的是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而蒸发会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
温度降低,而不是风降低室温,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
10.B
【解析】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详解】
露珠在阳光下消失,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
故选B.
11.A
【解析】
【分析】
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所以沙
子滚烫,而海水依旧凉爽.
【详解】
烈日当空,小梅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原因是水的
答案第3页,共17页
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低.
故选A.
12.D
【解析】
【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
为有暗香来,是指闻到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引起了人的嗅觉,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ABD
【解析】
【详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题意;
B.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故B符合题意:
C.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的为2mm,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3g,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3g,故D符合题
-A*.
故选ABD。
14.ABC
【解析】
【详解】
A.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层减速,摩擦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
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着陆巡视器在距离火星表面100m高度处悬停时,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0,则受
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C.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太阳能电池阵,是用硅半导
体材料和金属导体连接制成的,故C正确;
D.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和数据,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ABCo
答案第4页,共17页
15.BCD
【解析】
【详解】
A.“绿树”是由于太阳光照到不透明的树叶上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产生平面镜成像,形成的是楼台倒立的虚像,故B正确;
C.“水晶帘动微风起”是指水晶帘在微风(力)的作用下动了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满架蔷薇一院香,描述的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BCDo
16.AC
【解析】
【详解】
A.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的纸上可以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一段时间后,
光点处温度急剧升高,达到纸的燃点,纸片就会被烧焦,这说明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故A正确;
B.滚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但在能的
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
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
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C正确;
D.玻璃板上的铁屑有规则分布,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玻璃板平面内磁场的分布与条形磁铁
的磁场相似,故D错误。
故选AC。
17.ACD
【解析】
【详解】
A.如图,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
B.图乙,微微加热时锥形瓶中呈现淡淡的紫色,说明固态碘受热先升华再凝华,故B错误;
C.图丙,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正电,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故C正确的
答案第5页,共17页
D.图丁,原来均匀的细铁屑靠近磁体时有规律地分布,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故D正确
的。
故选ACDo
18.ABC
【解析】
【详解】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坐地日行''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A
正确;
B.“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中“开坛十里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故B正确;
C.“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的“月在手”是月亮的像,是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
故C正确;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故D错误。
故选ABCo
19.ABD
【解析】
【详解】
A.一个鸡蛋大约重0.5N,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故A符合题意;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26℃,所以25℃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故B符合题意;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0.3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约500mL质量大约为0.5kg,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20.ACD
【解析】
【详解】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楼台倒影”,是楼台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
成的虚像;故A正确;
B.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
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
力差,将茅草吸上去,故B错误;
答案第6页,共17页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挽弓如满月”时,消耗了人的化学能,弓的弹性势能变大,所以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弹性
势能,故D正确。
故选ACDo
21.ABC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身高约为1.68m,故A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C之间,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一步距离约为0.5m,一秒钟约走两步,步行速度约lm/s,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质量大约是50kg,则重力50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22.ABD
【解析】
【详解】
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
色光混合而成的,故A正确;
B.从A-B的过程中,金属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减小,
动能增大,在B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B-C
的过程中,金属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速度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在C
点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在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小球来回摆动,越靠近低处
速度越大;说明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
C.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其气体的内能增
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棉花燃烧起来。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给线圈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D正确。
故选ABDo
23.AB
【解析】
【详解】
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的凝固,放出热量,但
答案第7页,共17页
温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到低温部位,而不是
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将热水倒入碗里时,热量由热水传递到碗,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C正确,
不符合题意;
D.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内能增
加而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24.ACD
【解析】
【分析】
(1)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用电器上标注的电压是额定电压,电功率是额定功率;
(3)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分析解答;
(4)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详解】
A、物体受力平衡或不受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从“物
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判断出“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故A正确;
B、电水壶标有“220V900W”是指额定功率为900W,故B错误;
C、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所以从“将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判断出“两个用电器两端
电压相等“,故C正确;
D、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从“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25℃的水烧开”判断出“水
的末温度为100℃“,故D正确.
故选ACD.
25.ABD
【解析】
【分析】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结合题干中的
例子可做出判断.
【详解】
答案第8页,共17页
A、用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符合题意;
B、电动共享汽车在电动机驱动下加速前进,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题意;
C、水库中的水从高处落下冲击水轮机转动,把水的机械能变成水轮机的机械能,能量的形
式没有变化,不合题意;
D、流星从夜空快速地滑过发出耀眼的光亮,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符合题意.
故选ABD.
26.BCD
【解析】
【分析】
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详解】
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0.1kg.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O.lkgxlON/kg=lN
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0℃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5g,—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5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一般家用空调的功率在1千瓦以上.故D符合实际.
故选BCD.
27.ABD
【解析】
【分析】
(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
引力和斥力;
(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其本身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详解】
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后,观察到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均匀,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
地运动,故A正确;
B、图乙中,两块表面干净的光滑铅块压紧后,在下面能够吊起一个钩码,说明了分子间有
引力,故B正确;
答案第9页,共17页
C、图丙中,活塞向下运动,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硝化棉被点燃,
发生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故c错误;
D、图丁中,气体膨胀对活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口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
水滴,形成了白雾,故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分子动理论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理解,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8.惯性折射热传递做功可再生裂变电能大地(或“地”或“地线”)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限速”和“保持车
距”可以有效避免突发情况下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惯性不能及时停住而造成交通事故。
⑵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斜射)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公路蜃景”,是由于光通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2)[3]小丽是哈气取暖,水蒸气液化放热,手吸热,是通过热传递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4]小军是两手互搓取暖,是摩擦生热,通过做功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3)[5]不可再生能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可再生能源
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以供使用的一次能源。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消耗的能源——水能、风
能、太阳能都属可再生能源。
[6]核电站是利用能够控制的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核电站是利用原
子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4)17J电能表测量电能的仪器。电能表上电功的单位是kW-h,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
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8]大地是导体,三线插头中标有“牙的插头的作用是为了方便这些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
地相连,从而防止触电。
29.化学2.4x1(y*
【解析】
【详解】
山将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是将这些垃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答案第10页,共17页
⑵由产=7可得,正常生产时间
W_2.4xl07kW.h
=2.4x10%
~PlOOOkW
30.石油方向响度大增大电流超导材料
【解析】
【详解】
在石油、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只
有石油;
⑵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同时;还要向空气中散热,这些散失的内能无法再自
动转化为电能,是因为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2)[3]“波涛声震大明湖”用来形容泉水喷涌时发出声音大,所以是响度大;
⑷在阳光的照射下,泉边水面的雾气慢慢散去,泉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这是热传递改变物
体的内能,泉水的内能增大;
(3)[5]为减少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失,根据焦耳定律,就要尽可能地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
因此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要采用高电压输电;
⑹超导材料的出现,为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
31.石油方向音色响度电流超导材料重力势能大于
【解析】
【详解】
在石油、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只
有石油,其它能源都用之不竭。
⑵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同时,还要向空气中散热,这些散失的内能无法再自
动转化为电能,是因为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不能自动逆向进行。
若龙声虎啸”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如虎啸,似龙吟,能区分声音的是“音色
[4]“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非常大,故是形容声音的“响度
(3)[5]为减少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失,根据焦耳定律,在输电线的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就
要尽可能地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因此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要采用高电压输电,通过提高电压
来减小电流,从而减少由于发热而带来的电能损失。
⑹超导材料的出现,由于电阻几乎为零,输电过程中电能几乎不损失,为我们将来利用其
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
答案第11页,共17页
(4)⑺弹性小球从A点运动到8点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它的重
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网弹性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越来越矮,说明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机械能在不断的减小,
所以在8点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
32.秒质量液化比热容m接地
【解析】
【详解】
(1)152]时间的国际单位为秒,质量的国际单位为千克。
(2)[3]白雾是小水珠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⑷石板路热得烫脚,而踩在旁边的水洼里却感觉很凉爽,它们的比热容有关,水的比热容
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在同样的日照条件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石
板的温度变化大,所以水凉,石板烫。
(3)i5]在电路图中,三孔插座的规定符号是m
⑹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一定要接地,避免金属外壳用电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33.静止做功
【解析】
【分析】
(1)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要看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
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详解】
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载着“墨子号”量子卫星高速升空的过程中,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
箭为参照物,“墨子号”量子卫星与“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
静止的;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和空气摩擦,克服摩擦做功使箭体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其
内能增大的.
34.6x109不可再生
【解析】
【分析】
(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根据In?可燃冰分解后,可
答案第12页,共17页
释放出约150m3天然气,利用。放=%求出完全燃烧150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2)能够短时间内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不到
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详解】
由题知,In?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150m3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放=%=150加X4.0X107J//=6x10。;“可燃冰,,在地球上的储量是一定的,属于不可再
生能源.
故答案为6x109;不可再生.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的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以及能源的分类,难
度不大.
35.刻度尺变速见解析酒精灯外焰A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口]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的变化,需要用电子停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语言角交流合作合同(2篇)
- 《汉语阅读教程》课件-教学课件:汉语阅读教程L25
- 办公设备维护与维修电子教案 模块一 家庭办公 项目二 日常业务处理
- 2025年全球与中国跨境支付行业概述及机遇调研报告
- 2025标准办公室租赁合同概述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有答案)
- 脊柱脊髓伤的临床护理
- 小学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 2-2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导学案)-2025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扫易错攻疑难学案
- 2025租房合同房东突然要求终止合同处理
- 美国加征关税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解读关税课件
- “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译林版)及答案
- 一例脂肪液化切口的护理
- 2025届嘉兴市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解析:智慧不会感到孤独
- GB 15269-2025雪茄烟
- 规模养殖场十项管理制度
- 2025航天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自动计算表-标准-
- 2025中考英语热点话题阅读《哪吒2魔童闹海》
- 头疗培训知识课件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