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 - 学生版_第1页
第18课 辛亥革命 - 学生版_第2页
第18课 辛亥革命 - 学生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基础达标】1.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倡导创办工商企业;推行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旨在()。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推动中国现代化C.推动洋务运动发展 D.维护清王朝统治2.1903年,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瓜分豆剖逼人来,同种沉沦剧可哀。太息神州今去矣,劝君猛省莫徘徊。”文中“猛省”最有可能是指()。A.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B.建立君主立宪政体C.解放中国人的思想 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3.“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为改变这种现象,革命党人采取的最主要的行动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 B.发动武昌起义C.发动黄花岗起义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即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办理。”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君主立宪原则 B.民主共和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君主专制原则5.“辛亥革命……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国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拓展提升】6.(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20世纪初,留日学生创办了许多报刊,其中相当一部分为白话文报刊,如陶成章、章太炎1910年于日本创办的《教育今语》。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清末新政不得民心 B.清政府的舆论控制松弛C.广大民众成为民主革命关注的重要力量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7.1910年,新加坡《南洋总汇新报》发表社论,号召大家仿效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西晋之亡也,有刘琨、祖逖,击楫中流,闻鸡起舞,晋尚可偏安于东;北宋之亡也,有宗泽、岳飞,渡河三呼,背涅四字,宋尚可残喘于南”。这一社论()。A.旨在延续传统民族精神 B.阻止了外族的侵略行径C.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D.折射出民族危机的加深8.“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湖南、陕西、山东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清王朝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这一结论意在强调()。A.中央集权削弱助推清政府灭亡B.武昌起义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D.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9.武昌起义后,在南北双方和谈过程中,英国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各列强的利益与安全,故各列强应敦促南北双方尽快达成协议。在重重压力下,南方革命党人被迫让步。这说明()。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B.南北和谈受到洋人阻挠C.列强希望中国和平稳定 D.辛亥革命面临失败风险10.(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面是1912年的年画《上海通商庆贺总统万岁》,游行中横幅上写有“上海通商庆贺总统万岁”,红旗上有“汉”字字样。该年画反映了当时()。A.立宪运动的破产 B.年画已成为绘画主流C.共和政体的建立 D.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1.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从“王朝”到“国家”的转型,现代民主共和国得以初步建立,民众的身份由臣民变为公民,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再也不表现为对一家一姓的效忠,而是对国家与人民的奉献。这反映出()。A.中华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B.中国民主政治得以巩固C.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 D.封建专制土壤彻底清除12.19世纪末,作为中国政权基础的在朝士绅、在野上层士绅与乡绅,因清王朝的改革措施而出现了分裂。辛亥革命时各省的独立,大致由主张或同情革命的士绅、军队和反对清政府的秘密结社所领导的群众这三大势力促成,中国也由“绅—军政权”转变成为“军—绅政权”。这一转变()。A.根源于清廷权力结构下移 B.为辛亥革命失败埋下隐患C.说明士绅阶级已退出政权 D.有利于地方发展民主政治二、非选择题(12分)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庄重确立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纵观百余年来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程,每一个现代化方案的提出,都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息息相关。唯有在回顾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历史变迁及其所催生的各种现代化方案的基础上,才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科学内涵,才能在历史与当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