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金府)
授课科目: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20XX年-20XX年第学期
XX学校
教案(序号1)
课题期初练习课型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8月25日
教学回顾乘法的意义以及1〜6的乘法口诀,并利用
目标口诀进行口算练习。学生会用学的知识发现生活中
哪些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回顾乘法的意义,为准备学习除法做好过
教学重难点度,使学生正确理解区分乘除的意义。
教学难点:发现生活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练习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回顾乘法意义1、出示图
6
②
QQQQQ
①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为什么
可以用乘法?②可以用乘法吗?说
说自己的理由。
2、下面哪些算式可以写乘乘
法?
2+2+2+2+23+3
6+6+6+64+4+3
二、回顾乘法口诀12-3-3-3-3
4+4+3可以怎样写?
12-3-3-3-3为什么不可以?
1、用什么来计算乘法?我们学
习了哪些乘法口诀?同桌背
一背,然后集体背1〜6的乘
江口讪
2、说一说。三六十八是什么意
思、?可以写出几个乘法算
式?
3、计算练习
2X34X63X56X6
5X26X55X5
三、发现生活问题3X34X23X41X1
4X54X46X2
4、口答:6个4相加是几?
4个5相加是几?
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多少?
四、拓展应用4的3倍是多少?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乘法计算
来解决的问题,你们能找到吗?比一
比,看谁能开动脑筋找到,并能解答
出来。
同桌先交流,然后全班评价。(适当
引导学生怎样求班级现有的人数。)
开学了,小红买了一个文具盒用
了6元钱,书包比文具盒的6倍少
些,5倍多一些,书包最多要多少
元?最少多少元?
学生能够根据上个学期的知识进行练习,但
课后感受
是个别学生习惯不好.
授课日期9月1日
教案(序号2)
课题分一分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4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8月25日
教学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目标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
重难重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点
教学媒体课件、桃子卡片、圆片、学生准备圆片、小棒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课前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新的学期
导入。里,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
领,解决新的问题。
二、教学1、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新课。(1)、出示桃子图片,让学生随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
分成两份吗?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
自己动手分。
(2)、展示学生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学生会有很多种分发,教师用媒体课件
都展不出来。
(3)、发现“平均分二
教师带领小朋友观察:小朋友,这里的几
种分法都是不同的,我们来仔细观察,你们有
没有发现什么?
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
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法:我们
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
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
做“平均分二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读几遍。
教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
个,右边2个,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均分。
并连贯说:“把4个桃了平均分成2份,每份
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学生说说
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
个?
3、让学生动手平均分。
(1)、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
均分,并互相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
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朋友。
4、动手操作。
(1)、教师提出意见,让学生边操作,边说出
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
以分给几只猴子呢?
(2)、让学生动手,找学生演示。
(3)、连起来说说。
(4)、在书上填写出来。
三、巩固1、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练习。(1)、让学生相互合作,边操作边得出结果,
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完成第一题。
说出哪种是平均分,并说出理由。
(2)、完成第2题。
教师读题目,让学生先圈圈,再填写。
填写后读一读。
(3)、完成第3题。
这道题目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学生能
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法叫
做“平均分”?
本节课是让学生发现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学会已
课后感受
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而有些学生却不十分理解。
授课日期9月2日
教案(序号3)
课题分一分课型新投
本课题教时数:4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其q8月25
H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
教学1
含义。
目标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为体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
重点: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
重难
的含义。
点
教学
媒体课件、卡片、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分法
叫做“平均分”,谁知道什么样的叫做平均分。
黑板上有6根小棒,如果把每2根分成
一份,可以怎么分呢?分成几份呢?
二、教学一、回顾旧知
新课。出示十个梨
10个梨,每个小朋友2个,可以分给()个
小朋友。(圈一圈)
10个梨,每个小朋友5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这都是把10个梨怎样分?
二、分一分
1、出试8个桃:
把8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
分几个?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是什么意
思?请小朋友用圆片分一分。
2、指名交流是怎样分的?
3、不管用什么方法,8个桃平均分给
2只猴,每只小猴分得都是()
个.
三、试一试
请小朋友先按要求用12根小棒分一分,再填
空。
(1)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2)平均分成3份,每份()根。
(3)平均分成4份,每份()根。
指名说一说(1)是怎样平均分的?
同桌交流(2)是怎样平均分的?
自己说一说(3)是怎样平均分的?,然后交
流。
小结:把物体(桃、小棒等)按要求平均分成
几份,方法虽然不同,但分的结果:每份都一
样。
四、想一想
生活中总有后多象这种平均分的例子
1、出示P4想想做做第1题(1)
6根萝卜平均分给2只小兔,每只小兔分
的()根。
你是怎样分的?(可以:连一连、圈一圈,
或借助学具来分一分)
出示P4想想做做第1题(2)(3)
8个松果平均分给4只,每只松鼠分()
个。
9个椰子平均分给3头大象,每头大象分
的()个。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怎样平均分的?
五、应用拓展
你会把16本书平均分成几份?请大家
用小棒代替分一分,同桌可以讨论。
最后交流方法。
六、全课总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平均分的结果是怎样
的?
2、你能说出这样平均的例子吗?
区分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相对来说有些难度,把“每几
课后感受
个分成一份”,与“平均分成几份”是不同的。
授课日期9月3日
教案(序号4)
课题分一分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4本教时为第3教时备课日期8月25
H
通过学生经历分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平均分的特点,并体
教学
会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认识“每几个一份”地分,或者平均分
目标
成几份,结果都是平均分。
教学教学重点:从整体上认识“每几个一份”地分,或者平均分成儿份,
重难结果都是平均分。
教学难点:4不同的角度体"平均分的特点,并体会两者之间的关系
点
教学
12根小棒小黑板。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1、我们前面学习了把东西怎样平均
分,什么叫平均分?
2、出示:
把6个苹果,每2个分一盘,能
分()盘。
把10个萝卜平均分在5个篮子
里,每个篮子分到()个。
小结:象这样每几个一份的分和平均分成
几份都是叫做平均分,它们的特点是分成的
每一份都是一样的。
二、5十一1、创设情景
分。小红做了12朵花,准备在新开学的那天
装饰教室。把12朵花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
你准备怎样插?
a)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
用小棒代替把你的想法分一分。
b)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插的?
i.12朵,每个花瓶插3朵,插了4
瓶。12朵花平均插在4个
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3朵。
ii.12朵,每个花瓶插2朵,插了6
瓶。12朵花平均插在6个
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2朵。
iii.12朵,每个花瓶插4朵,插了3
瓶。12朵花平均插在3个
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4朵。
iv.12朵,每个花瓶插1朵,插了12
瓶。12朵花平均插在12个
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1朵。
三、议一1、比一比
议。12朵,每个花瓶插3朵,插了4瓶。
12朵花平均插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
3朵。
说一说,看了这两种插法有什么想法?
指出:12朵,每个花瓶插3朵,插了4瓶。
和12朵花平均插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
插3朵。这两种方法,其分的过程不同,最
后的结果是相同,都是平均分。
2、说一说
12朵,每个花瓶插2朵,插了6瓶。也
可以:12朵花平均插在6个花瓶里,每个花
瓶里插2朵。
12朵,每个花瓶插4朵,插了3瓶。、
可以:12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
花瓶里插4朵。
12朵,每个花瓶插1朵,插了12瓶。
也可以:12朵花平均插在12个花瓶里,每花
瓶里插1朵。
小结:两种不同的分法:每几个一份地分和平
均分成几份,结果都是平均分。
四、练习。
1、P5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看图说一说它是怎样平均分的?然后填
6个同学拍皮球,每组3人,分成了()
组。
6个同学拍皮球,平均分成2组,每组()
人。
齐读两种分法。
2、学生独立完成P6第二题和第三题
集体评定。
3、P5想想做做的第四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然后集体评定。
比一比(1)和(2)(3)有什么不同?
4、出示两副图P6第五题;说一说鸡和图是
五、全课怎样分的?同桌练习,再集体评定。
总结
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知道把“每几个分成一份”,与“平均分成几份“两
课后感受
种分法都是平均分,要区分开来。
授课日期9月4日
教案(序号5)
课题分一分课型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4本教时为第4教时备课日期8月29日
教学
通过学生进一步经历分一分的体验,感受平均分的特点。
目标
教学
教学重点:把物体“每几个一份”或“平均分成几份”结果都一样。
重难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说一说分的过程。
点
教学
小棒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分一用12根小棒分一分
分。(1)、每2个一份,分成()o
(2)、每3个一份,分成()o
(3)、每4个一份,分成()o
(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根。
(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根。
小结:把物体每几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几
份;或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都
是平均分。
二、摆一
摆。(1)10个圆片,每5个一份,分成了
()分。
(2)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2分,每份
是()。
说一说怎样平均分?
三、说一
说。出示书P10第5题
1、
4只兔子
小组说一说兔子是怎样分的?
指名交流。
乙、
2只鸡
2只鸡
自己说一说,鸡是怎样分的?
全班交流。
四、师生
合作。老师分一分,学生说过程。
五、合作
探究。1、同桌合作:位同学摆摆,分分,另
一位同学说分的过程。
2、自己摆一摆,说一说。
本节课是自己增加的巩固内容,有些学生还是容易将两种
课后感受
分法相混淆。
授课日期9月5日
教案(序号6)
课题认识除法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1日
要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和“平
教学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掌
目标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并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学教学重点: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动,再把平均分的活动
重难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
点教学难点:把平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
教学
教具准备:挂图、6个圆片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回顾出示8个苹果
旧知8个苹果是怎样分的?同桌说一说,再填空。
(1)8个苹果,每()个放一盘,放()
盘。
(2)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
盘子放()个。
小结:这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
同?
二、理解认识除法(一):
新知1、创设情景
出示挂图:学校组织小朋友到游乐园玩,
第一组:6小朋友坐缆车,每辆车坐2人,要
坐()辆车。
2、解决问题
出示小黑板:6小朋友坐缆车,每辆车坐
2人,要坐()辆车。
怎样求出要坐几辆车?请同桌讨论。
交流方法:
(1)可以借助学具分(是怎样分的?)
(2)可以想6里面有几个2?
3、认识除法
指出:把6个人,每2个人分一车,可
以分成3车,这种平均分,我们可以用一种
新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板书:除法写成:6・
2二3
这个“土”叫除号读作6除以2等
于3
这里的6、2、3分别表示什么?
64-2=3是什么意思?
4、试一试
(1)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
给()只小熊。
怎样列式解答可以分给()只小熊。
(2)这里是怎样分的?
12+3=4是表示什么意思
5、小结:把物体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分
成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认识除法(二)
6、解决问题
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
分得()支
怎样求每人分得几支?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1)摆小棒平均分
(2)想6里面有3个几?
指出:把6支铅笔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
几,也可以用除法计算。板书:64-3=2
这里的6、3、2个是什么意思?所以6—3二2
表示什么?(同桌说一说)
7、认识除法名称
除号前面的6取名为被除数,除号后的
3叫除数,得到的结果叫商
6、3、2分别叫什么?
说出例1各数的名称
完成P9想一想第3题。学生同桌说一说。
试一试
出示:8个小朋友参加劳动,平均分成2组,
每组()人。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怎样分?怎样列式?
说一说8+2=4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物体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
份;或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
少,都可以用除法列式计算
三、巩固
深化分一分填一填
1、P9第1、2题请同学们想办法帮助分一分,
独立然后进行解答。
2、交流: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怎样用除法算
式表示?
3、说一说除法算式的意思。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受除法问题,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
课后感受分”和“平均分成几份”引出可以用除法计算;
由于对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够,个别学生将除数与商错位。
授课日期9月8日
教案(序号7)
课题认识除法课型练习
本方R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9月1
0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经历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
教学
几个一份的分”和“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并体会除
目标
法的实际含义。
教学
教学重点: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并能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生活问题。
重难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点
教学
圆片、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摆一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写算式。
摆比一(1)10个圆片,每5个一份,分成()
比份。
()4-()=()
(2)10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4-()=()
1、学生根据要求独立摆一摆,然后列
式,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2、比一比这两个算式表示什么意
思?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小结:相同都是把10个圆片去平均分,都有
2份,每份都是5个。
不同的是它们平均分的过程不一样。(每
几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平均分成几份,每份
是多少。)
二、画一
画说出示12个棉桃:
说(1)12个棉桃,每3个一份,分成了()
份。
()4-()=()
(2)把12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个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同桌说一说两个算式表示什么?有什么联
三、看一系?
看想一出示P10第6题图
2、请同学观察小朋友在干什么?指名说
一说誓是怎样分的?
3、出示:
8人打乒乓球,每4人一组,分成了()组。
()4-()=()
8人打乒乓球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
人。
()-T()=()
四、编一要求学生在书上填写,并列式解答。
编
出示P10第7题金鱼图
1、观察,从这副图上你知道什么,可以
求出什么?同桌讨论。
2、集体交流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个鱼缸放5条鱼,3个鱼缸一共放了多
少条鱼?
(2)15条鱼,每个鱼缸放()条,要
()个鱼缸。
把()条鱼平均放在()个鱼缸,
每个鱼缸放()条。要求学生完成在书上,
五、口头然后集体评定。
练习
(1)数是20,除数是5,商是4。
(2)把1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
说出算式,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本节课可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来加深对除法实际问题的
课后感受
理解。
授课日期9月9日
教案(序号8)
课题练习一课型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1日
教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经历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实际含
目标义,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教学重点:体会乘除法的实际含义,并能解决用乘除法解决生活问
重难题。
■占、八教学难点:体会乘除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
练习本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想一1、请小朋友仔细看P11第1题小棒图,想一
想说一想该怎样填?学生独立完成。
说2、交流,集体评定。
3、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X2=(6)
(6)4-(2)=(3)
(6)4-(3)=(2)
小结:看一副图可以列出几个算式?求
一共有几个几用乘法,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或每几份为一份,用除法。
二、议论。出示P11先填一填,在写出算式
(1)每个花坛栽6朵花,3个花坛共栽()
朵花。
(2)每个花坛栽6朵花,18朵花栽了()
个花坛。
(3)3个花坛栽了18棵花,平均每个花坛栽
了()棵。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定。
2、同桌讨论:什么情况下用乘法,什么情况
下用除法?
小结:求儿不几一共有多少用乘法;求把
物体去平均分(每几个一份,求分成几份,平
均分成几份求能分成几份)用除法。
三、解决创设情景:小白兔请小猴和小松鼠来
问题。家做客,他端出苹果来招待他们,但他们约定
做一个数学游戏,都出一道题,做出来才能
吃。
小白兔:每盘4个苹果,2盘有多少个苹
果?
小松鼠: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
里,每盘放几个?
小猴:有8个苹果,每盘放4个,放
了几盘?
他们出的题符合图意吗?你们能帮它算出来
吗?在草稿本上列式。
四、应用
拓展。出示三组素材:丝瓜、西红柿、辣椒。你
们想不想也来做这个游戏?
1、同桌看图出题,然后交流是否符合图意。
2、比赛:谁能看图列出多少题乘法算式或除
法算式?各是求什么?
再集体交流。
本节课是学生充分掌握的除法的两种含义后进行的练习,
课后感受要求学生充分明白两种分发。可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来加深对
除法实际问题的理解。
授课日期9月10日
教案(序号9)
课题口诀求商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9月5日
1、让学生参与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
教学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目标2、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
见解。
教学
教学重点;怎样计算除法。
重难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探索除法的计算方法。
点
教学
春备口算卡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回顾1、出示口算题卡片
旧知2X34X46X5
3X45X64X5
2X64X63X5
2X54X33X1
说一说怎样计算乘法的?
2、背1〜6的口诀
3、对口令
--、自主1、创设情景(出示挂图)
探索下课了,操场上热闹起来,看操场一角的
小朋友在干什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想说
的?学生交流。
交流得出:10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分成
几组?(出示题)
2列式?指名说一说。
探索方法
你或过0么方法知道分成几组?同桌讨
论。
交流想法得出:
(1)可以借助摆学具
(2)每次减2,连续减去5次,正好减
完。
(3)想()个2是10,5个2是10
又是怎样知道的?'
(4)想乘法。
从这些方法看,你认为怎样算的又对又
快?
得出:想乘法口诀方便或乘法。
,二、试一
试1、出不;12+3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求商,比一比谁快?
2、8+4二想:()四得八,商是()o
124-3=想:三()十二,商是()。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一说想的方法,同时指
名板演。
四、想一
想1、()X2=43X()=9()X4=4
4+2=94-3=44-4=
二()得四三()得九()四得
四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乘法中()
的乘数是怎样想的?除法又是怎样想的?
2、学生在独立完成P13第2题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得出:做除法也可以想乘法,这三题有联系。
3、看一道乘法算式,能说出有关的两道除法
算式吗?老师出示乘法算式,学生除法算式。
同桌活动:一人说乘法,另一人说两道除
五、练一法算式。
练
1、出示卡片练,说口诀。
2、同桌悄悄练(小黑板)
六、游戏3、听算抢答。
活动
1、转风车。(开火车的形式)
七、延伸2、找朋友。
拓展
我们小队有多少人?请你设计一个游
戏,要求人人参与,你准备怎样设计?
交流情况,课间活动。
由于声上学期学过6以内的乘法口诀,所乂教学起来相对容
易一些.
课后感受
大多数学生都是想乘法算除法的,当然还是应该提倡算法
的多样化.
授课日期9月11日
教案(序号10)
课题口诀求商课型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9月6
日
教学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熟练
目标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教学
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
重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点
教学
口算卡片、练习卷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口算1、找联系
训练6X4=5X6=3X5二
244-6=304-5=154-3=
24・4=304-6=15+5=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一组三题有什么
联系?
1、视算(出示小黑板)
共四行,第一行指名算,并说一说怎
样算的?第二、三行同桌悄悄的算。
第四行齐算。
2、听算
老师说题,学生口答。
3、抢答:出示卡片
口算比赛
二、解决1、出示P13第4题图(一):你看到什么?
问题西红柿娃娃要我们怎样做?学生在书上列式
计算。
然后指明交流:为什么用除法?84-4=2
是什么意思?
2、出示P13第4题图(二):你有知道什么?
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为什么用除
法?
计算它们用了哪句口诀?
3、示P14第6题仔细看一看,同桌说一说你
看到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全班交流。
请小朋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说一说每个算式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
相同?有什么不同?
三、观察
与思考68109
2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航空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2025木材购销类合同模板
- 2025租赁合同与买卖合同的关联性分析
- 2025瓷砖买卖合同样本
- 华润电力测试题
- 网络犯罪侦查与数字取证考核试卷
- 2025租赁合同印花税新政策
- 2025携手创业协议范本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商业综合体广告牌制作与安装合同
- 2025试析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合同关系研究
- 《将军胡同》阅读试题及答案
- 2022年常德市汉寿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小学毕业班数学老师家长会完美版资料
- 福建土楼介绍
-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风格
- 中华茶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指导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 VBOXTools软件操作手册
- GB/T 15706.2-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
- 卵巢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