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绝密★启用前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1(湖南省卷专用)2024年湖南中考历史试卷结构和内容发生变化!2024年中考历史首次进行全省统考(长沙除外)。存在两种可能性:共19题:16(选择题)+3(非选择题);共20题:16(选择题)+4(非选择题)。根据最新考试信息以及各地模拟考试可以发现:在知识结构方面,选择题基本都为基础题,而非选择题方面将会更加灵活多样,小论文写作的题目将有可能在考察中国近现代史或者世界史部分时出现,这道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是拉开学生分数的重要题型,需要密切关注。新考法1:按照以往湖南省各地级市中考特点,选择题中可能会存在对湖南地方史的考察,第1题设置了类似的题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试训练时,要密切关注湖南省每年最新的考古发现,尤其注意省会长沙地区的考古发现,明确其年代,让学生掌握该考古发现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新考法2:目前全国多地中考历史对小论文的考查频率很高,第18题设置了小论文题目,此题以中国近代的历史人物为主线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涉及热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华英雄谱。另外,在平时学习中要特别关注基础性(一般选择题不会太难,比较容易拿分,要让学生明确选择题不可丢分),综合性、应用型、创新性(比如新课标中渗透到的跨学科主题,大单元主题等),同时掌握大单元大概念的整体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湖南境内发现了大量的远古遗存,说明很早以前,湖南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其中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城市”的遗址是(
)A.玉蟾岩遗址 B.高庙遗址 C.彭头山遗址 D.城头山遗址【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灃县,是迄今我国唯一发现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市”,D项正确;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出土了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排除A项;高庙文化遗址位于湖南西部洪江市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是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排除B项;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大坪乡平原中部,是长江中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排除C项。故选D项。2.《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铁矿山达30多处,铁农具得以广泛使用。这一演变过程主要反映出(
)A.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B.手工业得到发展C.生产力在不断进步 D.分封制开始瓦解【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铁矿山达30多处,铁农具得以广泛使用”可知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地区已经使用铁制农具,铁制农具的使用、使用牛来耕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提高了生产力,说明了生产力在不断进步,C项正确;材料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手工业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分封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三国两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越窑、瓯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此现象反映了当时(
)A.豪强地主实力膨胀 B.南方经济逐步发展C.统治阶级政治腐败 D.农业技术出现革新【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三国两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和所学可知,江南地区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说明南方经济逐步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江南地区获得发展,豪强地主实力膨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瓷器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不能说明统治阶级政治腐败,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发展,与农业技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诗人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诗人元稹《法曲》道:“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二者都反映出唐代(
)A.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绘画题材十分广泛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王维诗句描写出早朝的百官同万国使节向皇帝叩头,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显示出大唐鼎盛的气象;元稹诗句生动描绘了唐女穿胡服在中原地区的盛行。二者都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项正确;材料中只展现了诗歌一种题材的文学形式,不能得到艺术多姿多彩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对商品经济进行描述,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绘画素材,排除C项。故选D项。5.北宋时期,阻碍商品交换和限制生活自由的坊墙纷纷被推倒或拆除,坊市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逐渐被打破,城市格局由封闭开始走向开放。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C.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昌盛 D.纸币与铜钱并存发展【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阻碍商品交换和限制生活自由的坊墙纷纷被推倒或拆除,坊市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逐渐被打破,城市格局由封闭开始走向开放,C项正确;海外贸易的发展与城市格局的变化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题干讲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状态,与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无关,排除B项;纸币与铜钱并存发展,与城市格局的变化无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6.明朝朝廷重要文书由内阁拟定批答文字,送请皇帝批准,皇帝可将章奏“留中”(不作处理)“改票”(加以删改)或“中旨”(从宫中直接传旨)。该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B.内阁性质的改变C.权力重心的转移 D.明朝政治的黑暗【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根据材料“明朝朝廷重要文书由内阁拟定批答文字,送请皇帝批准,皇帝可将章奏“留中”(不作处理)“改票”(加以删改)或“中旨”(从宫中直接传旨)”,可见,皇帝掌握最终的决策权,君权至上,这本质上体现了强化君权,因此,材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内阁前后的变化,无法得出内阁性质的改变,排除B项;权力重心未发生转移,一直在皇帝手中,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治的黑暗问题,且政治的黑暗的本质是君主专制的强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7.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清政府在两地建省的共同意义是(
)A.巩固了内地边防 B.维护了国家统一C.加强了东南海防 D.阻止了列强侵华【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75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地区,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粉碎了沙俄侵占新疆的企图;中法战争结束后,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他率领台湾军民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维护了国家统一。由此可知,清政府在两地建省的共同意义是维护了国家统一,B项正确;台湾属于东南沿海的省份,不属于内地,排除A项;新疆属于内地,不属于东南沿海省份,排除C项;题干材料体现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没有阻止列强侵华,排除D项。故选B项。8.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宣言》最能体现(
)A.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B.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C.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D.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宣言》体现了1919年五四运动中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斗争矛头明确指向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显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C项正确;五四运动旨在反帝反封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排除A项;材料不仅体现反对封建军阀,也体现反对帝国主义列强,排除B项;题干出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反映了学生的斗争精神,但没有体现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排除D项。故选C项。9.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A.革命统一战线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面旗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中日矛盾,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摒弃前嫌,精诚合作。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C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在1924年之1927年的史实,与题干“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等表述不符,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是主要由国民党领导,而题干所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只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题干所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排除D项。故选C项。10.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到1921年,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他们还创办了申新纺织公司,获得巨额利润。1922年因外国资本卷土重来,荣氏企业出现亏损。这一变化说明(
)A.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C.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 D.西方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期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荣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通过材料“1922年因外国资本卷土重来,荣氏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分析可知,这一变化说明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A项正确;近代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材料没有涉及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排除B项;材料主体为民国时期,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西方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且是暂时的,排除D项。故选A项。11.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要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号召全党要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将恢复与发展生产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这表明党正致力于(
)A.纠正组织和军事上的错误 B.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C.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D.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的“要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号召全党要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将恢复与发展生产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主要内容有“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知,题干材料表明党正致力于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D项正确;纠正组织和军事上的错误是遵义会议,排除A项;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排除C项。故选D项。12.图像史料在证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像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封臣宣誓效忠封君
僧侣、骑士、农民
一个庄园的图解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C.古代欧洲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封臣宣誓效忠封君”是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到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一个庄园的图解”反映的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庄园,庄园的耕地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称为“自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故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封建时代的欧洲,B项正确;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中世纪的欧洲,排除ACD项。故选B项。13.13世纪到19世纪期间,教会、国王、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下列能典型地反映这一时期王权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到19世纪期间,教会、国王、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这一时期,王权在与教会和贵族的博弈中不断加强,并确立了统治地位;但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逐渐削弱了王权,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由此可知,B项图示能典型地反映这一时期王权权势变化的趋势,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3世纪到19世纪期间,这一时期王权权势变化趋势是先加强再削弱,A、C、D三项中图示均与史实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4.1921年,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社会主义共和国怎么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这一论述意在(
)A.揭示资本家的贪婪肮脏 B.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C.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D.阐明推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21年”“苏俄”“社会主义共和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春,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用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符合“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的表述,B项正确;材料的内涵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主要目的不是在揭示资本家的贪婪肮脏,排除A项;1928年到1937年,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1936年,随着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斯大林模式形成,均与题意中的“1921年”时间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15.“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1944年至1970年间,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A.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B.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C.对世界和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D.促进世界殖民体系的迅速瓦解【答案】D【详解】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项正确;A项说的是战争的规模,材料强调的是战争的影响,排除A项;二战后确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是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反映了民族的独立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项不是题干表达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6.基辛格等美国著名战略家均已预测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系列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力量结构。这表明基辛格等人认为(
)A.两极对峙格局恐难以持久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C.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D.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趋势【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系列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力量结构。”可知,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增强,D项正确;根据材料“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可知,此时苏联已经解体,两极格局不再存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排除B项;材料考查的是世界格局发展趋势,不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14分)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时间断面西汉(2年)西晋(280年)唐代(742年)北宋(1102年)南宋(1208年)明代(1460年)清代(1820年)南方地区人口占比24.04%48.11%44.24%63.42%53.98%58.33%65.97%(注:“南方地区”是指淮河—秦岭—西藏自治区北界一线南侧地区。)——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材料二
宋代南方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情况(部分)项目材料出处项目一:生产工具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非常先进,而且有的还加装了钢刃农具“銐刀”,谓之“开荒銐刀”,用来垦辟荒田。铁搭,是另一种重要农具,“南方农家或乏牛犁,举此斫地,以代耕垦”。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项目二:水利技术宋人在江南,沿海筑海塘,丘陵修中小型水库蓄水,围湖围海,大规模开辟“水利田”。在两浙及江东地区,高地采用设置堰闸等方法引水,低田则采取浚治河渠等手段解决其积水等问题。摘编自方健《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之一:农业篇》项目三:种植技术唐以前,江南实行土地轮耕。约唐中期开始,水稻插秧技术推广,土地实现连作。宋代实行稻麦复种技术,即水稻收获后复种冬小麦,农作物实现了一年两熟。摘编自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体趋势。(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项目,说明其如何促进宋代南方农业发展。(6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6分)【答案】(1)人口不断南移。(2分)(2)选项目一;说明:曲辕犁传入南方,适于精耕细作,铁搭用于翻土,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垦田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6分,选择项目1分,说明5分)选项目二;说明:兴修水利,对于江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稳定和高产,对于排灌农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使江南成为水利设施最完善,使之成为宋代著名的粮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分,选择项目1分,说明5分)选项目三;说明:在两宋,复种技术在江南得到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改变,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6分,选择项目1分,说明5分)(3)因素: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江南地区的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6分,一点3分,任答2点即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可得出西晋时期,我国人口开始南移,一直到清朝,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人口不断南移。(2)围绕材料项目回答,注意史论结合,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曲辕犁传入南方,适于精耕细作,铁搭用于翻土,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垦田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兴修水利,对于江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稳定和高产,对于排灌农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使江南成为水利设施最完善,使之成为宋代著名的粮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两宋,复种技术在江南得到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改变,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3)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促进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有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江南地区的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18.(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物简介:叶挺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作为北伐的主力先锋,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也为北伐的胜利进军作出重要贡献。——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整理材料二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需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祖国沉沦息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卢沟桥事件后,迄今已两个多月了……我们将以游击运动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1937年左权写给叔父的家书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面临生死存亡,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上下求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两个英雄人物,仿照例子对其进行介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近代历史上的中华英雄”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条理清楚)。(10分)【答案】(1)人物:林则徐;介绍: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保卫祖国,与侵略者做斗争的英雄气概。(3分,人物1分,介绍2分)人物:杨靖宇;介绍: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3分,人物1分,介绍2分)(2)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决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2分)(3)示例: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无数中华英雄奋起抗争、上下求索的历史。(2分)论证:近代以来,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面临生死存亡,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上下求索。甲午中日战争时期,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展现了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戊戌变法时期的谭嗣同,为探索救国救民之出路而舍身求法,可谓“中国的脊梁”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最终为国牺牲,体现了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6分)结论: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无数中华英雄奋起抗争、上下求索的历史,这些英雄人物的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如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2分)【详解】(1)介绍:本小题相对开放,选取英雄人物,仿照示例,结合英雄人物相关的史实进行介绍。林则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也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杨靖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击怒潮。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撒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宁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李宗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2)精神:根据材料“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需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决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精神品质。(3)观点:根据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邓世昌、杨靖宇等坚决抵抗日本的侵略,因此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无数中华英雄奋起抗争、上下求索的历史。论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以康有为、梁启超、谭词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以秋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辛亥革命,邓世昌、杨靖宇等坚决抵抗日本的侵略,追求民族解放,他们都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接着用具体史事进行阐述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面临生死存亡,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上下求索。甲午中日战争时期,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展现了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戊戌变法时期的谭嗣同,为探索救国救民之出路而舍身求法,可谓“中国的脊梁”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最终为国牺牲,体现了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结论: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无数中华英雄奋起抗争、上下求索的历史,这些英雄人物的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如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19.(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惩罚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战争导致了新体系的诞生,而新体系又导致了新的战争。——摘编自万楚蛟等《战后国际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攻占冬宫材料二①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③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④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万隆会议。材料三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战后初期,两国在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中被拖入广泛的国际纠纷中,争斗愈演愈烈,终究走向冷战。当时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是根本对立的,苏联极力伸张共产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则极力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的完整性,推广美式民主制度。——摘编自赵茜《美苏冷战起源的三个主要因素》材料四冷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局势被打破……无论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来看还是就国际军事、大国关系而言,未来世界在很长时间内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世界。……这同时把世界推向了和平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摘编自陈晓翔《浅析冷战后的世界格局》(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攻占冬宫这一历史事件与“一战”之间的关系。材料一中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指哪一体系?辩证分析该体系的影响。(6分)(2)选取材料二中的任意一个事件(用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初期美苏走向冷战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世界各国应当如何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6分)【答案】(1)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2分)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影响:确立了战后秩序,带来了短暂的和平;未根本化解矛盾,为二战爆发埋下了祸根。(2分,从正、反两方面各答一点即可)(2)选择①,背景:一战期间及战后,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4分,背景2分,影响2分)选择②,背景: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的不满加剧;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徒对民众进行针对性的蛊惑宣传,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赢得广泛支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4分,背景2分,影响2分)选择③,背景: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德军偷袭苏联;日军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影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4分,背景2分,影响2分)选择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普遍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影响: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4分,背景2分,影响2分)(3)原因:美苏两国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存在严重冲突;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4分,一点2分)(4)趋势:世界多极化。(2分)做法: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发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完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4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详解】(1)关系:据材料图“攻占东宫”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据所学可知,由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意思相近即可)体系:据材料“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战后建立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据材料“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大化瑶族自治县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临汾市翼城县2025-2026学年三上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四上数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单招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患者转运中的安全护理保障措施
- 2025事业单位招聘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危急重症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GCP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煤炭期货投资工具设计-洞察及研究
- 心脏病发作后的复健护理查房
- 2025至2030年中国量子级联激光器(QCL)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连接器制造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市政公用工程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地勤面试笔试题目及答案
- 浙江保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T/CSRA 23-2023塑料快速多因素耦合法第1部分:老化活化能的测定
- 羽毛球场馆项目可行性报告
- 《新药审批流程解析》课件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古诗文背诵与运用
- 诊断与评估课件 第三章 特殊儿童的评估取向与范围学习资料
- 淘宝模特合同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