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戏与空间体育
游戏是通过儿童代代相传的。还记得儿时那
些经典的传统游戏吗?一帮孩子聚在一起,
躲猫猫、编花篮、跳皮筋、一网不捞鱼、老
鹰抓小鸡、红灯绿灯小白灯、老狼老狼几点
了?.…在同伴圈里,某个玩法流行了一阵,
其中的大孩子们,去挑战更困难的游戏了,
小孩子们就把哥哥姐姐玩过的游戏,接过来
继续玩。
在自然传承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既提高了
身体活动能力,又发展了社交关系。即便是
传统游戏中,随时可能遇到新问题:场地太
小,对抗的两个组能力差距太大,不同的孩
子想要有不同的玩法……怎样才能公平游戏?
假装一个故事情境,给每个人安排什么角色,
能让游戏变得更有趣?游戏自然激发了孩
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然也离不开团队
协作。
可惜的是,现在的孩子们,很难再一起这样
游戏了:没时间、没自由、没伙伴,童年生
活被作业、课外班和电子产品包围。整天坐
着不动,对于运动变化着的生命来说,是很
不自然的,也会把我们变得孱弱,缺乏行动
的力量,情感的流动,思维又如何充分打开、
活跃开放呢?
WhitneyMacdonald老师是来自美国的资深
华德福主课老师和体育老师,在工作坊的前
一天,他给我们做了一场主题演讲《用身体
感受美和健康--什么是华德福教育中的
游戏与空间体育》,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
一点,就是在教育中重新引入传统游戏的意
义。这对于自由空间日益被压缩的童年,也
可以算是一种“治疗教育”吧。
为什么体育课要从游戏开始引入?因为运
动并不仅仅意味着锻炼好身体,游戏中的运
动,充分调动了思维和情感,达到自我控制
和平衡。假如体育课单纯为了体能训练,教
育效果会如何?想想看,我们这个时代的运
动员,并不见得就是道德情感高尚的人。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运动”有意义?在六七
岁以前,儿童主要通过吸收和模仿来学习,
因此成人自身要举止优雅,让孩子生活在一
个秩序井然的环境中。进入学龄阶段,说教
对于幼小的孩子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通
过游戏,创造图景,进入他们的心灵,再化
为行动。这样一来,运动也是德育,能够帮
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适合
不同的游戏。在接下来为期两天的工作坊里,
Whitney老师带领着我们,从华德福学校的
一年级到八年级,体会每个年龄段的发展特
点和代表性游戏,过足了一把游戏瘾。
一二年级:从圆圈到两端
一年级的孩子,活动基本上还是在闭合的圆
圈中展开,体验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在晨圈
活动中跟随模仿,由教师来把握由慢变快,
再由快转慢的节奏,自然形成教师的权威。
给一年级孩子讲的童话故事,呈现简单、清
晰的画面,探险的历程,发掘内在,战胜困
难。现实生活中,内心的这种变化,表面上
往往看不出来,可以通过游戏的场景来呈现。
二年级的孩子,开始接触动物寓言故事和圣
人传奇,体会善恶对立的二元世界。这时引
入一些动物游戏,分成对立的双方,中间有
明确的界线。儿童与社会不再是浑然一体的,
游戏能够帮助孩子区别自己和他人,体验
“敌方”和“我方”之间的活动。
户外游戏
1.猫捉老鼠,狗追猫
游戏从一只胖老鼠的故事讲起,它很贪吃,
屋子里也有很多的美味供它享用(根据孩子
的气质特点,可以在描述中充分展现美味的
细节)。有一天,屋子的主人买了一只猫回
来。胖老鼠正在享受美味,猫突然扑了过来,
老鼠吓得躲进了鼠洞里。游戏中,我们手拉
手围成一圈当作“老鼠的家”,老鼠进洞出洞
的时候,圈上的人就把手臂抬起来,方便老
鼠通过,如果猫想进圈来抓老鼠,我们就把
手臂放下,鼠洞对于猫来说,不那么容易钻。
最后,游戏中还可以引入一只狗来追猫,从
而增加猫的难度。
每次游戏开始,猫在圈外,鼠在圈内,猫和
鼠之间,开展一段歌谣对话:
“Mouse,mouse,comeoutyourhouse!Ihave
someyummyfood.5,uNo!”"Mouse,mouse,
comeoutyourhouse!Ihavesomelovely
fruit.,,t£No!”"Mouse,mouse,comeoutyour
house!OrIwillscratchyoureyes!”说完这句,
猫就开始追赶老鼠啦。
2.红狗游戏
从圆圈活动转向两端游戏的开始。大家的任
务是从操场的一端向另外一端跑,“红狗”们
站在场地中央,每次喊出一种颜色,比如:
“Reddog,reddog,thebluecomeout.(红狗红
狗,蓝色出来。『穿着蓝色衣服的人就得跑
到对岸去。如果在跑动过程中被“红狗”捉住,
就自动成为红狗,留在场地中央进行下一轮
捕捉。
3.海豚和海怪
这个游戏和“红狗游戏”类似,Whitney老师
先是讲了一对淘气的海豚兄妹的故事,越是
禁止的事情,他们越想去做。有一天,他们
私自游到海豚国王禁止进入的海域,遇到了
风浪和海怪,海豚妹妹被海怪吃了,海豚哥
哥伤心地回到家,国王给他的惩罚是,让他
去告诉其它的海豚们,为什么不能踏进那片
海怪的领域。我们感觉,故事的结尾对小孩
子而言是不是过于残酷了?话说回来,与其
说教要听话守秩序,游戏其实能起到很好的
治疗和改变行为的效果。可别说,海怪的召
唤,还真让我联想起塞壬女妖呢:"Dolphin,
dolphin,comeacrossmysea!”
4.星星的孩子
通过变换规则和环境条件,可以让“捕捉游
戏”变得更复杂。比如星星孩子的游戏中,
我们用沙包在地上圈起五个星星区域。饿狼
们喊:“星星的孩子快出来!”的时候,孩子
们必须在五个星星之间迁徙,一旦离开一个
星星,就不能马上再退回去,途中可能被饿
狼捕捉,被捉住就变成饿狼,继续捕捉星星
孩子。这意味着孩子从一个安全的环境走出
来,开始探索世界,中间要经历不安全的地
带,遇到危险,并迅速回到另一个安全的环
境中。
三四年级:九岁变化,团队协作和游戏策略
的出现
六七岁以前的孩子,和世界还是浑然一体的,
感觉整个世界是自己的一部分。Whitney老
师分享了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捡回家的石头
足有一卡车那么多,从停车场到幼儿园的一
小段石子路,他每次都能走上二十多分钟,
不让他把地上的石头捡走,就好比要他把自
己的胳膊留在那里一样无法忍受。
到了九岁,儿童开始觉察自己作为个体的存
在,也由此产生了很多疑问,他能够很清醒
地感知到“自己”,却还无法同样意识到“他人”
的存在。三年级的孩子,除了要分别你我之
外,还要探究自我的安全边界,体会个人与
团体之间的融合与分离。因此这时候的主课
会讲述希伯来故事,比如圣经中亚当和夏娃
被逐出伊甸园的情境。四年级的孩子,进入
“小青春期”,开始产生明确的分界线,对“我
的地盘”很有意识,需要他们到对方的疆域
时也要有所觉察。这时候的主课开始接触北
欧神话中的英雄故事。
这个阶段的游戏中,儿童可以选择离开自己
的群体多远,还能安全地回来,在面对威胁
的时候,选择勇敢地走出去,让自我变得更
坚强。
户外游戏
1.仙鹤和乌鸦(三年级初期)
山谷中,有一块非常好的狩猎场,仙鹤和乌
鸦都来这里狩猎,时间长了,他们就争斗起
来,都说这里属于自己。后来他们的头领坐
在一起协商出一个办法:轮流使用狩猎场,
在属于仙鹤打猎的日子,如果仙鹤在那里捉
住了乌鸦,就可以把乌鸦带回自己的村子,
以后这只乌鸦就帮仙鹤狩猎了;反过来如果
在属于乌鸦打猎的日子,如果乌鸦捉住了仙
鹤,就可以把仙鹤带回自己的村子,这只仙
鹤就变成乌鸦了。
游戏开始时,划定足球场两头的禁区作为各
自的村庄。仙鹤和乌鸦们都从自己的村子出
来狩猎,当他们走到中场边界线附近的时候,
老师大声宣布今天归谁打猎,比如“crane”
(仙鹤)或是“crow”(乌鸦)。老师喊
“crane”的时候,乌鸦们迅速掉头往回
跑,仙鹤们则冲上去捕捉乌鸦。至于究竟是
喊仙鹤还是乌鸦,老师表示,他会奖励表现
勇敢的村子,也就是说,冲得比较靠前的仙
鹤或是乌鸦们。当然,也要考虑到平衡,以
及尽量不可预测,制造出乎意料的游戏效果。
2.老虎、人、弓箭(三年级后期)
这个游戏是“仙鹤与乌鸦”的升级版本。还
是分成两队,足球场禁区设为双方各自的安
全区域。每次出征,队伍内部事先商量好选
择的角色,每一队必须是一致的角色。接着
两队人走到边界线上,准备面对面对决。老
师喊“show”的时候,两队同时展示出自己
所扮演的角色:老虎张开爪子,人是双手插
腰站立,弓箭则是弯弓射箭的姿势。根据两
组角色之间的关系:老虎吃人,人拿弓箭,
弓箭射老虎,开始追赶游戏。被追赶的一方
要迅速退回到自己的家中。这个游戏的追逐
和被追逐关系不再由老师设定,而是类似石
头剪刀布的心理战术,整个团队要迅速达成
一致,既包含游戏策略,也有团队协作的内
容。在面对面对决的那一刻,主要还是感受
到威胁、不确定性和勇气。
3.抢沙包游戏(四年级)
足球场分成两方。每一方有五把椅子(可以
用呼啦圈或其它划定边界的方式代替),每
把椅子放上三个沙包。椅子的位置有的离中
场分界线近一点,有的远一点,根据实际的
场地情况来调整难度。双方可以到对方的领
地抢沙包,一次只能拿一个,放回到自己那
方的椅子上。每把椅子上最多放六个沙包。
进入对方领地之后,如果接触到其中一把椅
子,则表示处于禁区,此时对方不能抓人;
假如在进入或离开对方领地的过程中被抓,
则变成石头,原地蹲下,等待己方人员来救
援,被抓人如果拿了沙包要放回原处。救援
人必须在进入被抓之前触碰到自己的队友,
然后两人手牵手走回己方领地。可以用手放
在头顶表示自己处在救援当下,在回到己方
领地之前,对方不得二次抓人。每人每次只
能救回一个“石头”人,救援的同时不得去
抢沙包。最后以哪一队先抢到了所有的沙包
为胜。
这个游戏开始尝试进入他人的空间,对团队
合作的要求加大了。
五年级:儿童发展的黄金阶段
儿童期早期,身体是轻飘飘的、跳跃的;到
了青春期,由于荷尔蒙对身体和情绪的改造,
身体变得很重,仿佛要懒懒地瘫在椅子上。
五年级(11岁左右)的孩子处于两个阶段中
间,动作最优雅,看待事物的态度也比较正
向。
这个阶段引入奥林匹克运动,通常会由不同
华德福学校的五年级孩子聚在一起,进行为
期三天的夏令营,孩子们根据气质类型混编
为四个城邦,代表城邦而不是各自的学校来
参加比赛,尽量淡化竞争,强调优雅和美感。
户外游戏
1.抢旗子游戏(五年级)
这个游戏和抢沙包游戏相似又有不同。双方
只在底线处有一个禁区,里面放了一杆旗
(游戏中用沙包代替,但必须是足够醒目,
拿到以后不能藏在手中)。游戏目的是去拔
对方的旗并带回自己一方。己方人不得踏进
自己的禁区,因此对方有人冲入禁区之后,
只能等他带旗出来的时候再抓人。每一方的
底线边角可以设立一个监狱,俘虏的对方人
员进入监狱,一定要站到最角落的线上,但
是俘虏可以拉手接近边界,这样俘虏越多就
越好救,但是老师要掌握不能让俘虏牵着手
可以到达边界,要保证救援也有一定难度。
救援人员只要触碰到俘虏队伍中的任何一
人,可以一次救出全部俘虏。
我们玩这个游戏时,初始阶段非常困难,因
为人数多,封锁严密,禁区又距离太远,凡
是冲入对方领地的几乎都要被抓,开始双方
几乎是僵持不动,谁动谁就被抓,但总要有
勇敢的孩子“牺牲”,才可能通过战斗减员,
打破僵局。
六年级:青春期,情感的自我保护和封闭状
态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内在情感的翻腾,好比
一座高墙筑起的城池,处于自我保护和封闭
的状态,不愿意别人了解自己内心的纠结,
甚至会隔断联结和交流。这样的心理状态不
健康、不开放,导致新思想无法进入。
这个阶段引入团体性运动(teamsports),
因为在团体性运动中,包含了许多无声的交
流(Thereisunspokenlanguageinteamsport
games.)比如篮球运动中,队友通过身体语
言(手势、眼神)来邀请传球,朝着可预测
的方向运动身体,用眼角余光来判断目标对
象运动的下一个位置。
户外游戏
1.传球抓人游戏(六年级)
游戏刚开始,只有两个人是拿球的一队,相
互之间跑动传球,用球触碰其他人的身体,
被球碰到的人就变成拿球一队的了。拿到球
的人不能跑,只能举球去够身边一步范围内
的空间,或是把球传给队友,不可以用球抛
掷砸到别人。当所有的人都被抓住时,游戏
即结束。
一直到高中,这都可以作为一个热身游戏,
培养对空间几何关系的判断、感知。低年级
的同学更多的是从中学习团体性游戏的规
则和进行非语言的团队交流,比如通过双手
举在胸前的接球姿势告诉拿球的同伴我们
是一伙的。高年级的同学则会进行战术配合,
商量如何堵住一个人,几个人配合,如何站
位补位,甚至抛球路线和移动路线等等。通
常20个人的班级,三五分钟之内,就可以
抓住所有的人。
七年级:发现与探索的年纪
13岁左右的孩子,会试图打破已知的边界,
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一方面,想当然的事情
不一定对(Whitney老师举了伽利略的比
萨斜塔实验“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为例),
另一方面,努力打破极限。一旦极限被突破,
一个人能够做到,很多人也能做到。
这个年龄要尝试各种不同的户外活动,比如
户外拓展活动和定向越野、射箭、出营地一
周等活动,帮助孩子跨越自我的能力极限,
产生更强大的自信。
还有一个安静的数数游戏适合七年级以上
的人群,圆圈中的人开始集体数数,从1数
到20,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发声,
则数字清零重来。这个游戏能够体会群体中
的默契和不一样的倾听。
户外游戏
1.连续传球游戏
所有人分为两队。每队拿球连续传球10个
为胜,传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上抛球不落
地接住,一种是直线下抛让同伴接反弹球。
只有下抛方式允许落地一次,如果采用上抛
方式,球落地一次就算失败。失败后归另一
队传球。球被抢断或者落地等情况都算失败,
改另一队从头传球。特别要注意,抛接球的
双方正面一臂范围是不可以侵入的。所以在
手上抢球或者拦在胸前抢球都算犯规,这是
和真正的篮球不同的规则,拿球时不能走步,
只能原地抛出。不能在两个人之间反复传球,
也就是说,接到球不能直接回传。
这个游戏玩了一会儿,大家就发现球基本上
在几个“篮球高手”之间传递,大多数女生
根本碰不到球。于是老师把大家分成两组,
一组称为Power(力量)组,一组称为Rower
(花朵)组。力量组分成两队对抗,花朵组
则在旁边观战兼做拉拉队(老师提醒我们观
察传球中的身体语言);一会儿换花朵队上
场对抗,力量队观战。针对类似情况,老师
解释说,有些孩子会说他不喜欢玩这个游戏,
这个游戏很无聊等等。其实认真观察会发现,
多半是他无法参与其中,没有机会拿到球。
所以老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想
办法调动每个孩子的兴趣。
八年级:理想主义的诞生,变革的年纪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愿意听从父母的,
同龄人之间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人际关系中,
渴望深入和彼此信赖。
这个年纪可以按照规则来进行团体性游戏,
可以尝试一些杂技和信任游戏,比如背倒;
手拉手、脚尖对脚尖,一起向后倒等,这些
游戏能够帮助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
还有一个使用木棍的圆圈活动,大家围成一
圈,同时向一个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
移动,每人手持一根木棍(我们用的竹棍,
稍微有点轻,尺寸大约是130*2.5cm),先
用一只手扶着木棍支在地上,老师喊口号
“前进”或“后退”的时候,一起松手去抓前面
或者后面的伙伴立在那里的木棍。这个游戏
适合5-8年级的孩子,老师给大家提出类似
这样的问题:“怎样做才能让你的同伴更好
的抓住你的木棍?”
户外游戏
11.城池拉人游戏
用沙包(或其它合适的道具)围出一块方形
区域作为“城池”。所有人分成两队,一队在
城外,另一队在城里。然后互相拉,争取把
对方拉入自己队伍之中。双方的脚不能踏入
或者踏出,如果踩线就自动加入另一队。战
术上,可以几个人联合“拔河”,也可以在城
墙边上游走突袭。这个游戏有点“粗暴”,但
也能起到释放多余能量的作用。主要用于热
身,不能玩的太久,也不能玩太多次。
12.盲人引路游戏
戴上眼罩,由同伴来引导走动和探索环境。
可以走一条预定的路线,也可以带着“盲人”
到某个地方,让他猜自己身处何处。老师可
以为孩子们挑选搭档,比如活跃与不活跃孩
子的组合,或是相处不太好的同学,在游戏
过程中,体会引领时的责任感和被引领时的
信赖感。
山那边的笔记-记游戏与空间体育
记得一个导师让我们活动的时候非常无奈
的说:我们人是唯一不喜欢运动的动物。
动物、动物。不动怎么算动物?我当时听着
觉得好笑。
这次参加运动工作坊,也让我再一次体会到
了这一点。
老师是第一次来北京,但是从成都课程的照
片中看到,那是个对自己的身体有很好掌控
的人。看他投掷标枪的姿势就知道。
接到他的时候,他刚刚结束西安的培训,前
天晚上很晚睡觉,早上赶早班飞机飞到了北
京,差不多在车上就睡着了。不免生出对这
位老师敬业精神的敬意。
我们的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体育运动课程
和儿童发展的关系,以及华德福学校1-8年
级体育课的教学大纲。
基本上来讲,从低年级的游戏到高年级的体
育,是配合儿童意识发展规律的。
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圆圈活动,一直到小学一
二年级,当然,这个圆圈也会有变化,比如
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有收缩和扩张,以及
螺旋。
圆圈是个有魔力的形状,对于一个完美的圆
来说,站在圆圈上任何一个点的人都可以不
用移动直接把整个圆圈里的人收入视线内。
这是一个观照集体的社交活动。我们和孩子
日复一日的重复这个活动,引导孩子将这个
圆圈做得越来越圆,其实是在帮助每个孩子
内心建立一个属于他的社交圆圈。
螺旋则不同,它有一个转化在里面。我第一
次在去年三月份的师训中就惊讶的注意到
了,一个大圆圈,一头一尾,老师拉着头走
入圆圈转出一个螺旋再转出来,初起我以为
这就是一个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人的遍历
游戏,很适于早晨打招呼。直到出来才发现,
我们每个人两边的邻居都左右互换了,我们
没有松手,这就是螺旋的魔力。这其实是非
欧几何的一个经典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个
图形或者一个交叉,走进与我们平行的另一
个空间。
对于小学期间的孩子,体验收缩和扩张的节
律性运动是很好的活动,因为这个年龄主要
发展的是心肺系统,也就是我们身体上的韵
律系统。还可以整个圆圈一起向里收缩,然
后放松,向外扩张,也可以通过螺旋方式。
有一个个强盗的游戏就是这样的,非常适于
让孩子发泄过多的精力,特别是喜欢搞怪调
皮的男孩子。大家围成圈,做出强盗那种很
酷很粗鲁的样子,身体是横着膀子晃的样子
表情也要变程凸嘴瞪眼,一副不可一世的样
子,同时念一段很有韵律的歌谣,比如“我
是强盗,我拿着一杆枪,我什么都不怕,狮
子老虎也不能让我退缩”之类的,这个游戏
让我想起多年前那个“来福灵”广告,那个广
告很快就被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模仿
起来,今天看到Whitney的游戏,才发现这
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游戏。
另外一个强健我们韵律系统的活动特点是,
我们的游戏速度。通常慢慢开始,逐渐加快,
加到极快再放慢速度,一张一弛,也是锻炼
我们的韵律系统的活动。第一天用的是拍手
的游戏,配上韵律儿歌,很长很长,速度越
来越快,最后快的喘不上起来,然后慢下来
停止。对我来说,常常会在快到极致时戛然
而止,这其实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不合适
的。这时候就想起whitney专门强调老师是
课堂的主宰,这主宰考的可不是高压,而是
让人钦佩的清醒和自律。要树立老师在班级
的权威。这个权威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老师要
掌握全部的节奏。有些活动也是这样设计的
比如一个大圆圈大家想一个方向按照一个
韵律走,老师会突然掉头,全部学生跟着掉
头,反向继续走。何时掉头,完全取决于老
师,当然总有些学生打破这个规律,老师很
简单的指示他跟着老师的节奏就好,这其实
是一个建立权威的过程。
二年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孩子们内在开始
分化出两条路,一条是恶的本性,贪婪、恐
惧、凶狠。。。一条是善的本性,善良、爱、
同情。。。配合这个发展特点,这个年级的
主课要讲动物故事和圣人传奇,游戏中,则
可以分成对立的两方,在一条分界线两边进
行游戏。比如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我们最开
始玩的是仙鹤和乌鸦的游戏。
一般游戏的开始也要讲一个优美的故事,在
一片山谷有一片非常好的狩猎场,仙鹤和乌
鸦都来这里狩猎,时间长了他们就争斗起来
都说这里属于自己,后来他们的头领坐在一
起协商出一个办法,他们轮流去那个地方狩
猎,在属于仙鹤的日子,如果在那里发现了
乌鸦,仙鹤就可以把乌鸦带回自己的村子,
以后这乌鸦就帮仙鹤狩猎了,反过来如果在
属于乌鸦的日子看到了仙鹤,乌鸦就把仙鹤
带回自己的村子,这仙鹤以后也就帮助乌鸦
了。
为什么选择“仙鹤”和“乌鸦”这两种动物,我
自己的体会是他们的发音有相近的地方,应
该是配合语言学习选择的这两种动物,当然
了听起来也容易混淆,需要认真聆听才能听
出来这一天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日子。这两种
动物说出来特别有韵律,如果变成中文教学
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这个动物名称。
这些游戏其实是帮助孩子区分自己和他人。
而尽量弱化竞争内容。
这种有两方对立的游戏可以持续很久,并且
加入更多元素,让游戏变得更复杂,比如从
一条界限变成几个孤岛,两组要在孤岛中迁
徙。这意味着孩子从一个安全的环境走入另
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间要经历不安全的地带
比如后来的星星孩子的游戏。大家从五个星
星中迁徙,途中可能被饿狼捕捉,被捉住就
变成饿狼,继续捕捉星星孩子。星星孩子就
可以三年级玩了。
到了三年级,孩子除了要体会这种你我之外
还要体会和别人的融合与分离,这时候就有
那种到对方的空间取回沙包的游戏了,这时
候你所属的团队不变,但是你进入别人领地
时,别人可以抓你,然后己方的人还可以来
救人。这和前面几种被捉住后变成另一队的
游戏不同了,一个人自始至终属于一个团队
只不过他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活动空
间。这种体验类似三年级音乐课上要学的轮
唱和合唱,明确你我之别。这配合三年级的
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这个意
识发展规律。
这里面,作为老师就要制定规则,规则并不
是死的,制定规则是有目的的。
第一,就是要让任务不要过难,难得没人能
完成了。也不能过于容易,轻而易举就可以
完成。这样游戏才有意思。具体的,比如我
们玩那个双方救人的游戏的时候,俘虏可以
从对方的监狱拉手接近双方的边界,但是具
体多少人可以拉手是没有限制的,当老师发
现因为我们人多,拉手的人多了可以直接越
过边界的时候,直接修改规则,最多10个
人拉手,这样就让营救不那么容易了。
第二,规则要尽量公平,从分配小组开始,
老师就要照顾公平。所以他说通常班上分组
都是他指定的,主要体能配比,性别配比等
等。
第三,过程干预,游戏中根据感觉和你要创
造的效果出牌。比如仙鹤和乌鸦的游戏中,
到底这一天是仙鹤日还是乌鸦日,老师就是
尽力出其不意,而不是按照一个固定的而规
律。
第四,当然了,规则永远都不可能完美,或
者百分百公平,所以最后老师还是要有权威
我说了算。
我们玩双方抢沙包、拔旗游戏的最后,一起
找老师理论,搞得老师也没办法说清。最后
只好说:所以我们一定不能给孩子们武器,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一天最后分享的时候,提到关于受伤,老
师开玩笑说:我的原则是只要没有人死,就
一切0K。第二天他说,那只是开玩笑,安
全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另一方面,疼痛有助
于我们清醒,清晰的思考和判断有时候来自
于痛觉,所以不要特别害怕手上,但是要确
保不要伤得太严重。第一天有两人摔倒,划
破。第二天我们准备了急救包,起到了很好
的震慑作用,没人受伤。
附:抢沙包游戏
在足球场分成两方。每一方有五个椅子,每
个上面放上三个沙包。椅子的位置有的离边
界近一点,有的远一点,原则是不能伸手就
够到,也不能费尽力气也拿不到。双方可以
到对方的领地抢沙包,一次只能拿一个,每
个椅子最多放六个沙包。如果进入或离开的
过程被抓,则变成石头,原地蹲下,等待己
方人员来救援,被抓人如果拿了沙包则要放
回原处。救援后,两人手牵手走回己方领地,
每次每人只能救援一个石头,救援和被救人
不得去抢沙包,可以用手放在头顶表示自己
处在救援过程中,对方不得继续俘虏。
拔旗游戏
这其实是从抢沙包游戏中进化出来的。每方
只在底线处有一个禁区,里面放旗(一个标
志物),双方都试图去拿那个旗并带回自己
一方。己方人不得进入禁区。底线边角可以
设立一个监狱,俘虏的对方人员进入监狱,
一定要站到最角落的线上,但是俘虏可以拉
手接近边界,这样俘虏越多就越好救,但是
老师要掌握不能让俘虏牵着手可以到达边
界,要保证救援也有一定难度,牵手也不能
到达禁区。救援可以一次救出全部俘虏,俘
虏归队时不得继续俘虏。这个游戏比上一个
难一些。
第二天的早上先花了半小时回顾昨天的游
戏。九点半开始晨圈。开始就是一个韵律的
拍手加拍脚的游戏,这个从一年级甚至从幼
儿园就可以玩,但是到三四年级也可以,作
为热身。真的是热身,很快就抬不起腿了,
只是觉得Whitney太了不起了,除了不停地
抬腿还要中气十足的说话。动作很简单,先
拍手,然后右脚向右侧抬起右手从外侧拍右
脚跟;然后拍手,然后左脚向左外侧抬起,
左手从外侧拍左脚跟;然后拍手,然后左腿
向内抬起,右手从内侧拍左脚跟;然后拍手,
然后右脚从内侧抬起,左手从内侧拍右脚跟
同时嘴里念着一个非常简单重复的韵律儿
歌,关键是要做很长时间,中间节奏是逐渐
加快,然后在放慢。第一次,我们在一个坏
孩子的带领下越拍越快,被Whitney制止了,
他明确告诉我们要听他的,他才是说了算了
的人,但是班级里总有那些喜欢挑战的孩子
这种情况会发生,老师要坚持按照自己的节
奏。
接下来分成了四个圈,还是沙包游戏。从
一个人开始,他把沙包扔给第二个人,然后
自己把手抱起来表示自己扔过了,第二个人
再把沙包扔给第三个人,第二个人再把手抱
起来表示自己扔过了,没扔过的人就做鸟巢
状表示自己还没接到过沙包。这个原则是沙
包不能扔回给扔给你的那个人。这样每个人
都抱起手来,最后一个人就扔回给第一个人
这样开始后第一个人就不停地把沙包扔出
来,等大家比较熟练了之后,再加一个反方
向,我们用红色沙包走正方向,用绿色沙包
走反方向,这个难度大多了,一时间沙包满
天飞。Whitney说,他们用同时在场中的沙
包数评价熟练度,通常20个孩子的班级,
可以同时扔十三四个沙包。
这个游戏适合三四五年级,可以一点一点增
加难度,熟练了再增加。
还有一个晨圈游戏是用木棍的,大家围成一
圈,同时向一个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
每人一根木棍(我们用的竹棍,稍微有点轻,
尺寸大约是130*2.5cm),先让大家试着把
木棍立住,然后一起松手去抓前面或者后面
一个人立在那里的木棍。最简单的是大家站
的很密集,向前走。增加难度可以加大距离,
以及向后走,等都很熟练了,就可以出乎意
料的说向前还是向后,并且指令速度加快,
最后大家手忙脚乱,木棍纷纷倒地。这个游
戏适合5-8年级的孩子,老师会给大家提出
诸如“怎样做才能让你的同伴更好的抓住你
的木棍?”之类的问题,配合这些年龄段的
孩子的社交需求。
我们发棍子的时候是大家自己取,相互递送
但是Whitney说在班级里,不能这样发。他
首先会示范如何拿棍子,如何用棍子,然后
他会让大家围成圈,他抱一捆棍子站在中间,
然后保持棍子垂直的姿态扔给孩子,孩子要
垂直的接住,接住后把棍子树立在地上,姿
势很象少林棍僧。如果有哪个孩子拿棍子打
闹,他会立即收回,避免混乱和危险。
沙包的分发也可以这样做,并且让孩子观察
如何扔才能让对方接得容易。
整个给我一个感觉,好的老师确实是从细微
处入手,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到它的教育意义
和安全。
特别是游戏和运动课,稍有不慎就会有事故。
晨圈结束后,就是激烈的户外运动时间了。
今天是3-4年级的游戏,主要还是要分组进
行。而且有激烈的跑动。
一项游戏是用篮球,通常他们用软球,尺
寸较小,柔软且有点分量,我们提供的小号
篮球不太合适,不过也将就了。
开始只有两个人是拿球的一伙,用球触碰
其他人,被碰到了就变成拿球一伙的了。拿
球的人不能跑,只能覆盖身边一步范围内的
空间,不可以用球抛掷砸到别人,只能用双
臂把球送出去碰到别人,如果球掉了,就算
失败,这是一个可以一直玩到高中的游戏。
这还真是斗智斗勇的游戏,老师说这个游戏
其实蕴含很多数学原理,高年级的同学会计
算几何图形,商量如何堵住一个人,几个人
配合,如何站位补位,甚至抛球路线和移动
路线等等,低年级的同学更多的是从中学习
如何遵守规则和进行非语言的团队交流,比
如一个接球的姿势就是告诉同伴我们是一
伙的,我可以接球。这种团队游戏更多的就
是在训练团队合作和非语言的团队沟通。通
常20个人的班级,三五分钟,就可以吧所
有的人碰到。
另一个3年级可以玩的游戏是,分成两队,
一队站在一个大方块中,另一队在外面。双
方的脚不能踏入或者踏出,如果踩线就加入
另一队。然后互相拉,争取把对方拉入自己
之中。老师告诫,这个游戏有点激发暴力,
主要用于热身,不能玩的太久。
还有一个容易点的篮球游戏是,所有的人一
起参加,老师大致分了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
两组。每组拿球连续传球10次为胜,传球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上抛球不落地接住,一
种是直线下抛让同伴接反弹球。但是只有下
抛方式允许落地一次,如果采用上抛方式,
球落地一次就算失败。失败后归另一队传球
其他,球被抢断或者落地等情况都算失败,
改另一队从头传球。特别要注意,抛接球的
双方正面一臂范围是不可以侵入的。所以在
手上抢球或者拦在胸前面前抢球都算犯规,
这是和真正的篮球不同的规则,相同的就是
拿球不能走步,只能原地抛出。很多规则都
是临时叫停根据情况讲解的,或者是临时添
加的,这些需要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和解释。
这个游戏玩了一会儿,大家就发现大部分女
生没办法拿球,对老师进行了抗议。抗议有
效,老师很快把大家分成两组,一组称为
Power(力量)队,一组称为Flower(花朵)
队。力量队分成两组对抗,花朵对在旁边观
战兼做拉拉队,一会儿换花朵队上场对抗,
力量队观战。这期间老师说,有时候有些孩
子会说他不喜欢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很无
聊等等。其实认真观察会发现,多半是他无
法参与其中,就像刚才很多女生说的那样,
没有机会拿到球。所以老师一定要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调整,想办法调动每个孩子的兴趣
看起来,年级越高,游戏对抗越激烈。其实
到这个年级,就开始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了。
体育教学里关注的是运动之美,而要淡化竞
争意识。所以体育课里的规则改动都是老师
精心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展示和让孩子体
验运动之美,而弱化竞争。
第二天下午的课程,首先介绍了再高一点年
级的活动。基本上奔跑运动到了头了。
开始杂技、技巧和体操的学习。
我们两人一组练了两个两人活动。
一个是,两人同侧脚相抵同侧手相握,比如
右脚和右脚相抵,右手握右手,相互拉动,
谁先动了,谁就输了。我试了一下,力气虽
然很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时有
一种感觉,就是我们的身体的活动范围其实
我比想象的大。当然了,这个过程中我也发
现了大部分人的平衡弱点基本上都在背后。
老师和几个男生做了这个练习,居然互有胜
负,不免为我们参加这次培训的男孩子们鼓
掌。当然了,老师这段时间特别累,他说他
的行程非常Crazy,基本上赶早班飞机到一
个地方,下午参加学校的教师会,晚上开讲
座,后面连着两天工作坊,接下去周一到学
校指导,一直到周四,周五早上离开。是够
crazy的了。
书归正传,两人对抗后,是一个两人合作的
活动,我们双脚脚尖对脚尖,双手相互拉住,
一起后仰,大家应该可以想象每对人都可以
形成一个夹角,然后一个人下坠,一个人起
来,慢慢的就形成一高一低的样子,然后换
过来,另一个方向。这个过程很奇妙,和老
师配合的男老师就是不敢自己起来让老师
躺下去,然后就是去平衡了,老师真的躺到
了地上。大部分人做的时候,也觉得可以起
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老师不停地鼓励我们
要试一试。
我虽然依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还是试了,
找到一个和我身材相当的朋友。非常奇妙,
就像静心、冥想或者打坐一样,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市场营销的伦理边界与监管
- 医疗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启示
- Axure RP 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课件 第6章 使用母版和动态面板
- 创新型智慧药房系统在医疗园区的推广与应用
- 传媒公司商家合同范例
- 医疗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健康监测
- 医疗教育中的沟通艺术培养卓越医者
- 买房公示合同范例
- 借款附带质押合同范例
- 保洁消毒合同范例
- 中医内科学-痹证
- 幼儿园中班社会《猜猜这是谁的包》课件
- 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手册学习课件
- TTJSFB 002-2024 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评价指南
- 2024年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20题)
-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管道大开挖穿越公路施工方案
- 省级一网统管网格化社会治理指挥手册(含事项清单)
- vte的预防与管理完整版
- 污水处理设备运行记录台账
- 2024年合肥市蜀山区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