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年高中生物7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试卷_第1页
浙江省2022年高中生物7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试卷_第2页
浙江省2022年高中生物7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试卷_第3页
浙江省2022年高中生物7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试卷_第4页
浙江省2022年高中生物7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22年高中生物7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试卷04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把DNA单链中的T换成U就是RNA

B.DNA能携带遗传信息,RNA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C.细胞中DNA和RNA的合成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D.一个核酸分子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解析】A、DNA分子和RNA分子的五碳糖不同,所以将DNA单链中的T换成U,也不是R\A,A错误;

B、RNA也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错误;

C、细胞中DNA和RNA的合成都需要酶(如解旋酶、D\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参与,而这些酶的本质

是蛋白质,C正确;

D、一个核甘酸分子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D错误。

故选:C。

2.目前发现的人体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共有14种,主要负责葡萄糖和果糖的跨膜转运。这14种葡

萄糖转运蛋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氨基酸的空间结构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氨基酸的元素组成D.氨基酸的结合方式

【解析】A、构成不同种类GLUTs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在于R基不同,氨基酸无空

间结构,A错误;

B、构成不同种类GLUTs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构成不同GLUTs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是

导致GLUTs差异的原因,B正确;

C、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是C、H、0、N,氨基酸的元素组成不同是导致GLUTs差异的原因,C错误;

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械基酸的结合方式不同是导致GLUTs差异的原因,D

错误。

故选:Bo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具有双层膜,增大了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

B.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崎,增加了糖酵解循环相关酶的附着位点

C.根尖分生区细胞含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D.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密切联系,有利于物质转运

【解析】A、叶绿体接受光能的结构是其类囊体薄膜,不是双层膜(内膜和外膜),A错误;

B、线粒体通过崎增加J'与丙酮酸分解等相关酶的附着位点,而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大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具有大液泡,C错误;

D、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囊泡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因此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密切联系,有利

于物质转运,D正确。

故选:D»

4.将某动物的消化腺细胞利用差速离心法处理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蛋白质(%)脂质(%)核酸(%)

细胞器X61039

细胞器丫59400

细胞器Z6720微量

A.细胞器X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细胞器X中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原料是氨基酸

C.细胞器丫肯定与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D.蓝细菌只含有Z

【解析】AB、细胞器X只含蛋白质和核酸,故X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合成蛋白质所用的原

料是氨基酸,A错误,B正确;

C、细胞器丫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有可能是内质网,与消化酶(分泌蛋白)加工和分泌有关,但也可

能是别的具膜细胞器,如溶酶体,C错误;

D、动物消化腺细胞是真核细胞,蓝细菌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X核糖体,

D错误。

故选:B。

5.用叱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胰腺泡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

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所指代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a和d,b和f,c和d

B.在细胞中e的面积最大,占了整个细胞细胞生物膜一半左右

C.胰腺泡细胞中结构f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D.胰腺泡细胞中结构d形成的囊泡沿细胞骨架向e移动

【解析】A、由分析可知,曲线所指代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b和d,c和f,A错误;

B、e是细胞膜,在细胞中c内质网的面积最大,几乎占整个细胞细胞生物膜一半,B错误;

C、f是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C正确;

02/15

【)、d是内质网,e是细胞膜,胰腺泡细胞中,结构d内质网形成的囊泡沿细胞骨架向高尔基体移动,D

错误。

故选:Co

6.如图表示丙酮酸加氢产生乳酸的反应速率与丙酮酸浓度的关系(NADH已饱和),催化丙酮酸加氢或乳酸

脱氢反应的酶称为“乳酸脱氢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合成乳酸的速度

A.降低温度后,反应速率因乳酸脱氢酶变性而减慢

B.曲线上A、B两点的速率相等是底物浓度不足的结果

C.若在A点底物浓度时加入大量乳酸,反应速率不变

D.若加入与该酶结合的丙酮酸相似物,反应速率变慢

【解析】A、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没有变性,所以降低温度后,反应速率因

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而减慢,A错误:

B、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丙酮酸浓度的升高,合成乳酸的速度也逐渐升高,说明

乳酸脱氢酶充足,没有全部参与催化作用;而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丙酮酸浓度的升高,合成乳酸的速

度不再升高,说明乳酸脱氢酶已经全部参与催化作用,而A和B点就在这个范围内,所以A、B两点的

速率相等,限制因素是酶的数量或活性,B错误;

C、若在A点底物浓度时加入大量乳酸,会使溶液pH降低,影响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所以反应速率会改

变,C错误;

D、若加入与该酶结合的丙酮酸相似物,也就是抑制剂,则酶与丙酮酸结合的机会减少,反应速率变慢,

D正确。

故选:Do

7.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进行了下表中的操作。分析下表,下列推断

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实验组5min后现象再过5min加清水后5min

①加入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X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②加入质量浓度为0.5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y无变化

③加入物质量浓度为Imol/LKNQ,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

④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lmol/L醋酸溶液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渗透失水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深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死亡

【解析】A、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由于发生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

B、在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且可能因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过

多死亡,B正确;

C、在物质的量浓度为lmol/L的KNO,溶液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之后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和

N(V,又使细胞液浓度升高,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滴加清水,细胞吸水,液泡深渐增大,液

泡颜色逐渐变浅,C错误:

D、在物质的量浓度为lmol/L的醋酸溶液中细胞会被杀死,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细胞既不吸水也

不失水,细胞大小无变化,D正确。

故选:Co

8.将某品种水稻用完全培养液培养。两周后,培养液中Na'浓度高于C「,同时在晴朗天气下测定净光合

速率及胞间CO2浓度日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6:00g,0010:0012:0014:0016:0018:00

时网

A.该水稻对Cl?吸收速率快于Na',与细胞膜不同载体的数量有关

B.下午18点时,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6:00-10:00时净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增加

D.10:00-12:00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关闭

【解析】A、培养液中Na'浓度高于C1,说明对C1的吸收快于Na',这一现象表明植物对不同离子的

吸收具有选择性,与细胞膜不同载体的数量有关,A正确;

B、左图中下午18点时,水稻净光合速率大于0,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因此叶片

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正确;

C、晴朗天气下,6:00~10:00时,光照强度会逐渐增强,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也在增强,说明两组净

光合速率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增加,C正确;

【)、由右图曲线可知,10:00~12:00时,气孔虽然大部分关闭,但水稻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高于处于上

升状态,据此可知,此时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不是气孔关闭造成的,D错误。

故选:I)。

9.如图为某种酶在最适pH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底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

04/15

A.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5℃,该温度下反应至七时间后,的活性下降为0

B.经65℃长时间处理的酶液,自然冷却后加入底物,反应底物浓度很快降低

C.降低或升高反应体系的pH,图中的心和t3点的位置将右移

D.0〜b时间段,25℃条件下比45C条件下的平均反应速率快

【解析】A、条件不变,酶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酶促反应结束后酶活性不变,A错误:

B、经65℃长时间处理的醐液,已经变性失活,即使自然冷却,醐的活性还是不能恢复,B错误;

C、题干信息可知,该酶在最适pHF进行,如果降低或升高反应体系的pH,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反应

时间延长,即图中的山和t3点的位置将右移,C正确;

D、0〜L时间段,45℃条件下比25℃条件下的反应底物浓度下降更快,因此其平均反应速率更快,D错

误。

故选:Co

10.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

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

A.图1中CD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图2中乙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

C.图2中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图1的DE段、BC段、BC段

D.图1中D点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与A点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

【解析】A、图1中CD段的形成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

上DNA含量由2变为1,A正确;

B、图2中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卵母细

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B正确;

C、图2中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DE段;乙、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

DNA分子,对应于BC段,C正确;

D、若图1表示有丝分裂,那么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D点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A点时期染色体数目

的2倍,D错误。

故选:Do

11.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细也叫At.分*l£

也城*集军口都个*亡小体吞亡小体

4■威遇亡M41

A.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被动死亡过程

B.细胞凋亡过程中以小泡形式形成凋亡小体,需要消耗能量

C.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

D.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释放的水解酶密切相关

【解析】A、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主动死亡过程,细胞凋亡

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A错误;

B、细胞凋亡过程中以小泡形式形成凋亡小体,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C正确;

D、据图示可知,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水解,D正确。

故选:A,

12.下列是有关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W的分离比都是类似的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已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假说能解释件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但假说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解析】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防止其发生自花传粉,A

正确;

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国的分离比都是类似的,即接近3:1,

B正确;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K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孟德尔

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C错误;

D、假说能解释R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但假说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D正确。

故选:Co

13.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到了自交和测交。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能

B.测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不能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测交后代不会

06/15

D.可以用杂合子的自交和测交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A、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也能,A错误;

B、测交不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但自交能,B错误;

C、测交后代可能既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C错误;

D、杂合子的臼交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可用测交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臼由组合定律,D

正确。

故选:Do

14.果蝇的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

(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G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

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雄果蝇G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8种精子

B.果蝇G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一个染色体组

C.雄果蝇G与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雄果蝇均为红眼

D.雄果蝇G与黑身残翅雌果蝇杂交,子代中黑身残翅果蝇占工

4

【解析】A、雄果蝇G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两两相同,因

此只有.2种精子,A错误;

B、果蝇G的精原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有一个染色体组,B正确;

C、若红眼雌果蝇为X'X0,则雄果蝇G(X,1Y)与红眼雌果杂交,子代雄果蝇为红眼(X'Y)和白眼(XR),

C错误;

D、雄果蝇G(BbVv)产生配子[v、IbV,与黑身残翅雌果(bbvv)杂交,子代为黑身长翅(bbVv)和

22

灰身残翅(Bbvv),没有黑身残翅果(bbvv),D错误。

故选:B»

15.下列有关计算中,错误的是()

A.DNA双链被*标记的Tz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子代总数的工

4

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780

个胞喀咤脱氧核甘酸

C.双链DNA含n个碱基对,T为m个,复制3次共需G为7(n-m)个

D.用'和标记的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N的培养基中培养,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细胞中含

项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16

【解析】A、作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

代噬菌体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来自细菌。用叩标记的噬菌体在普通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2二2,A正确;

234

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片段

中A+T的比例也为35%,且A=T,因此A=T=17.5%,C=G=32.5%,则该DNA片段中含有胞口密咤脱氧

核昔酸数目为300X2X32.5%=195个,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胞喀呢脱氧核甘酸数目为(2,

-1)X195-(22-1)X195=780个,B正确;

C、某双链DNA分子含n个碱基对,T为m个,贝G=C=(2n-2m)+2=n-m,其复制3次共需G为(23

-1)(n-m)=7(n-m)个,C正确;

I)、用J标记的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N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细胞中的

DNA分子共复制了2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含力的染色体数

分别是8和8,D错误。

故选:Do

16.如图表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卷…工④g一贵白质

A.图中过程①②③进行时,碱基的配对方式完全不相同

B.过程①②⑤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的加倍

C.过程③④只能发生在病毒体内,过程③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D.过程①②③④⑤均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解析】A、图中过程①为DNA复制(碱基配对为:A-T、T-A、G-C、C-G)过程,②为转录(A-U、

G-C,C-G,T-A)、过程③为逆转录(U-A、A-T、C-G、G-C)碱基的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

错误;

B、①DNA分子复制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②转录过程和⑤翻译过程在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中

均存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后没有完成染色体的加倍,B错误;

C、③逆转录过程和④RNA分子复制过程在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完成,C错误;

D、过程①②③④⑤均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正确

故选:D。

17.研究发现MMP-9基因的表达产物会促进癌细胞转移。科研人员将某种人造双链RNA转入癌细胞中,

以干扰MMP-9基因表达,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8/15

A.①为转录,由RNA聚合酶与MMP-9基因起始密码子结合启动

B.①〜④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①和③

C.据图推测沉默复合体可将双链RNA转变为单链

D.沉黑复合体通过降解MMP-9基因的mRNA降低癌细胞的转移风险

【解析】A、过程①是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RNA聚合醐与基因结合的位点是启动

子而非起始密码子,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I,①是转录过程,DNA与RNA的碱基互补配对,②是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的过程,

③是单链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④是剪切过程,①〜④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①和③,B

正确;

C、据图可知,人造双链RNA与沉默复合体结合后变为单链RNA,故推测沉默复合体中的蛋白质具有的

作用可能是使双链RNA解旋,将双链RNA转变为单链,C正确;

I)、MMP9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相关蛋白质,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而结合题意MMP-9基因的表达产

物会促进痛细胞转移”,故沉默复合体通过降解MMP9基因的mRA,终止其翻译过程,使其表达产物无法

产生,进而降低痛细胞的转移风险。D正确。

故选:A,

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杂交且产生后代,说明二者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B.生物体产生的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基因型

D.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解析】A、两生物杂交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生物体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

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D正确。

故选:Do

19.红松(阳生)和人参(阴生)均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植物。如图为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

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每天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人参干重不变,红松干重减少

B.光照强度在b点之后,限制红松和人参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都是CO2浓度

C.光照强度为c时,红松和人参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若适当增加土壤中Mg"的含量,一段时间后人参的a点左移

【解析】A、光照强度为a时,对于人参(B)而言,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为1,白

天12小时没有积累有机物,晚上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有机物,一昼夜干重减少,A错误;

B、光照强度在b点之后,限制红松(A)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仍然是光照强度,在d点之后,限

制其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才是二氧化碳,B错误;

C、阴生植物的呼吸速率比阳生植物的呼吸速率更低,光强为c时,二者的P/R值相同,但呼吸速率不

同,故净光合速率不同,C错误;

D、对于人参(B)而言,a点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为1,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

若适当增加土壤中无机盐镁的含量,B植物合成叶绿素增多,达到光补偿点需要的光照强度变小,故一

段时间后B植物的a点左移,D正确。

故选:D

20.某种二倍体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存在斑翅与正常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桃色眼

与黑色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为了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机制,实验小

组选择斑翅桃色眼雌性昆虫与正常翅黑色眼雄性昆虫杂交,得到B代雌性昆虫为正常翅桃色眼:正常

翅黑色眼=1:1,雄性昆虫为斑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1:1,&相互交配产生Fz,得到心中正常翅黑

色眼:正常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斑翅桃色眼=2:3: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翅型中的斑翅属于隐性性状

B.BB纯合时可能存在致死效应,且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

C.昆虫种群中,正常翅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共有3种

D.&中斑翅桃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X%1

【解析】A、由分析可知,翅型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且正常翅对斑翅为显性,斑翅属于

隐性性状,A正确;

B、由分析可知,BB纯合致死,则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在该昆虫种群中,正常翅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共有3种:BbXAX\BbX"X\BbX'Y,

C正确;

D、由分析可知,亲本雌性斑翅桃色眼的基因型是bbX'X",亲本雄性正常翅黑色眼的基因型是BbX\,Fi

中雌性正常翅桃色眼、正常翅黑色眼的基因型分别为bbX'X'、BbX'X",雄性斑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的

10/15

基因型分别为bbX“Y、BbX-Y,K相互交配产生的F?中斑翅桃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X“X”、bbX"Y,D错误。

故选:Do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40分)

21.(8分)如图甲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

可以介导蛋白质在A与B之间的运输。图乙是该细胞在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

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溶酶体起源于(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图甲中主要是由于的存在说明是真核细胞。C0PH被膜小泡负责从A(细胞结构名

称)向B运输“货物

(3)图甲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糖蛋白)结合,

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4)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需要经过的有膜细胞器依次是、一

共穿过层磷脂分子。

(5)请你在上图中根据“抗体分泌前儿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画出抗体分泌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

意图。

(6)若要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做材料,提取时先让其在蒸福水中吸水涨破,处理后即

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溶酶体是消化的车间,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

病毒或病菌,还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含有核膜,COPII被膜小泡负责从A内质网运输的B高尔基体。

(3)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流动性,题图中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

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糖蛋白)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体现了细胞膜

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4)抗体属于分泌蛋白质,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

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其

不能直接透过膜结构,运输方式属于胞吐,因此运输到细胞外穿过。层磷脂双分子层。

(5)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粗加工后“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这

样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再加工后,也“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这样高

尔基体膜就转化为细胞膜。所以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

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所以抗体分泌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如下:

(6)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其内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

故答案为:

(1)高尔基体(1分)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1分)

(2)核膜(1分)内质网(1分)

(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传递信息”)(1分)

(4)内质网(1分)高尔基体(1分)0(1分)

(6)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血液中的红细胞)(1分)

22.(10分)如图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其中1〜7表示生理过程的某

一阶段,A〜G表示生理过程中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名称:E、G、分别是:;2、6分别是o

(2)细胞中发生1过程的部位_____________在该部位发生1过程的原因是。

过程2及过程4的场所分别是-

(3)上述过程可以产生ATP的有(填序号),可以表示[H]的物质有(填字母).

(4)7过程可产生合成A的原料,这些原料的运动方向是.

(5)写出3、4、5过程的总化学反应式.

(6)若光照强度突然下降,短时间内Cs的变化是(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解析】(1)据图分析:E是水,G氧气,2是碳反应阶段,6是CO2固定.

(2)(3)图1是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其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色素

和酶.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12/15

(3)光反应和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ATP,所以可以产生ATP的有1是光反阶段,3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4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5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可以表示[H]的物质有B、D、F.

(4)7过程是C3的还原,A是ATP,合成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合成其原料从叶绿体基质向叶绿体类囊

体的薄膜运输.

(5)3、4、5过程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总反应式为:CeHl206+602+6H20-6C02+12H20+^S.

(6)若光照强度突然下降,光反应产生的ATP和还原氢减少,二氧化碳的固定不变,导致五碳化合物

含量下降.

故答案为:

(1)HA分)碳反应阶段、CO2的固定(1分)

(2)类囊体薄膜(1分)有光反应所需要的酶和光合色素分布(1分)

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1分)

(3)1、3、4、5(1分)B、D、F(1分)

(4)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酶(1分)

(5)CM2O6+6O2+6H20f6c。2+1240+能量(1分)

(6)下降(1分)

23.(10分)编码在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性状,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

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IDNA(SEIJ

②![③

私RNA」

⑤I

蛋白质〈性状)

图丁

(1)细胞中图甲所示的过程及进行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2)比较图甲、乙所示过程,所需要的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也不同。己知

图乙所示过程中的a链中鸟喋吟与尿喀噬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a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

喋吟分别占29%、19%,则与a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噂吟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3)图丙所示的过程及进行的场所分别是,所需的原料是。图丙所示的过

程不可能发生在中。

A.神经元B.肝细胞C.心肌细胞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4)如图丁所示,过程②及过程④所需的酶分别是。图丁中,能够发生A与U相互配对

的过程有一____(填序号),可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填序号)。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③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解析】(1)甲图表示DNA复制,复制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

(2)甲是DNA复制,乙是D\A的转录,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是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复制是以脱氧核昔酸为原料,转录是以核糖核昔酸为原料,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转录需

要RNA聚合酶的参与,因此复制和转录除了模板不同外,所需的原料和醵也不同。由题意知,a链是mRNA,

其中G+U=54%,G=29%,U=25%,a的模板链中的G=19%,a链中的C=19%,所以a链中的A=27%,A+U=52%,

mRNA中的A+U的比值与双链DNA中的A+T的比值相等,为52%,双链DNA中A=T=52%+2=26%。

(3)图丙表示翻译,场所是核糖体,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以20种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多

肽链的过程。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所以不可能发生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D正确。

(4)过程②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过程④为RNA的复制,需要RNA复制酶的参与。A与U

相互配对的过程有转录、逆转录、RNA的复制、翻译,对应图中的②③④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