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大气压强 综合训练_第1页
初中物理 大气压强 综合训练_第2页
初中物理 大气压强 综合训练_第3页
初中物理 大气压强 综合训练_第4页
初中物理 大气压强 综合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压强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烧瓶里装了半瓶水加热至沸腾。接着,用软木塞把瓶口塞紧,并把烧瓶翻过来,这时水

已经停止沸腾。然后把碎冰硝撒在烧瓶底上,如图所示,这时瓶内的水又重新沸腾起来了。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底部热的水跑到上面,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B.冰把热量传给了水,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C.瓶内的气压变小,所以水再次沸腾

D.瓶内的气压变大,所以水再次沸腾

2.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人、动物等“吸”起并卷入空中,如图

示。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

3.船在水中航行时,船体受到水的阻力较大,影响了航行速度。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

船体下安装了水翼,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将船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

请你判断水翼的形状应该是图中的()

B.______,

C.IID.C

4.如图所示,将一满桶“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结果是()

A.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小科看到护士姐姐给病人输液,不断换输液瓶非常辛苦,想减轻护士姐姐的负担。他用

课本中学到的科学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输液装置,A、B、C三个输液瓶用导管D、E

连接,A瓶连有输液软导管F,C瓶连有与大气相通的软导管Go用此装置输三瓶相同药液,

C.C先空D.A、B、C同时空

6.在元旦游艺晚会上,小科同学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

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

A,仍静止B.运动到左碗C.运动到右碗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先给图中的球形容器加热,使里面的空气跑出一部分,停止加热,把球形容

器的直管插入带色的液体中,液体就顺着玻璃管升到P点。若液柱从P点下降,其原因不

可能是()

A.外界气压降低,气温不变B.外界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C.外界气压升高,气温降低D.外界气压不变,气温升高

A.甲图实验中纸片没有掉下来,是因为纸片被“粘”住了

B.乙图为吸盘式挂钩,挂钩能吸住不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C.丙图对着漏斗使劲向下吹气,乒乓球一定会掉下来

D.丁图实验,向外抽气,刚停止沸腾的水会再次沸腾

9.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

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熄火后,锅内温度降到100℃以下,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粥重新沸腾

B.熄火时,锅内温度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熄火时,锅内温度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10.如图所示是车顶的外式天窗。行驶时,将天窗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就能“抽

出,,车内污浊的空气。这是由于天窗开启后()

A.加大了车顶空气的流速,使开口处的压强小于车内的压强

B,加大了车顶空气的流速,使开口处的压强大于车内的压强

C.减小了车顶空气的流速,使开口处的压强小于车内的压强

D.减小了车顶空气的流速,使开口处的压强大于车内的压强

11.如图所示是“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活塞与针筒摩擦过大,会导致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

B.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C.测量注射器最大刻度对应的长度,是为了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

D.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简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

12.小宁同学在测量某处大气压强的值,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低

C.若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略微增大

D.若换用水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会增大

13.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

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是真空的

B.玻璃管倾斜时,外界大气压强变为74cm高水银柱

C.玻璃管向上移动后管口不离开液面,水银柱会变高

D.若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

14.小城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

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

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l、P2,

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气球内气体与大气相通

A.P1=P2B.P1VP2C.P3=P4D.P3Vp4

15.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栏目常给中小学生介绍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有一期

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

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

降。小科仿制了个,发现使用效果较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瓶是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

D.B球内装较多红墨水,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二、填空题

16.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

们首先向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稳定后,a管中水面的

高度为hi,b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2,则hi(填"才或再拔掉软木塞,水流出的过

程中,请你画出a、b两管中水面的大致高度。

a管b管

".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

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

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

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1)现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这一操作的目的是O

(2)小明将该气压计带着去爬安吉龙王山,到山顶时吸管的B端会指向(填“M

点上方”“M点”或“M点下方”)。

18.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o(选填“开放”或“密闭”)

(2)小科在劳动课上学到很多厨艺技能。如图所示,将鸡蛋打在碗中,捏一下矿泉水瓶,

然后瓶口对准蛋黄,一松手,压强差就会使蛋黄“跑进”瓶内,使蛋黄和蛋清分离。根据思维

模型,瓶口对准蛋黄时是通过的方式减小瓶气压。

19.老师用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

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平稳抽

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乙所示。

R103帕

(1)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_______________帕。

(2)0~4秒时,图乙中哪条曲线表示塑料管C中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请说明你的判

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20.学习小组制作了不同的装置研究气压的相关问题。

(1)小组成员自制了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其中属于气压计的是,将

该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气压计的液柱高度将如何变化?(选填“变高”、“变低”

或“不变”)。去拉萨旅游的人们会发现从内地带去的袋装食品会变得膨胀(图2),其原因是

内地比拉萨大气压要(选填“大”或“小”)。

(2)小组成员用如图3所示装置探究沸点和气压关系时,将烧瓶中的水加热到沸腾。若

想证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正确的做法是。

因此,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大气压减小,为了防止燃料沸腾,飞机使用沸点较(选

填“高”或“低”)的煤油作为燃料。

21.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米,ABCD

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米,重125.6牛,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

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帕。

22.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吸盘

平面面积为10cmz;已知吸盘自身的重力0.5N;将吸盘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甲

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如图甲所示,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

(1)请计算当时的大气压值为Pao

(2)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95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弹性正常)

23.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小王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

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

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所示,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

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

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是,大气压强的

数值是(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

24.小科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为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其实验步骤如下: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

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

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7.5No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2)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cnP,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pa。

(3)小科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科与同学们讨论

并找出了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o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小甬对小科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

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为L2N”这一实验步骤,增加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25.科学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

【生活现象】①一只略有凹陷的乒乓球放进一杯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恢复球形;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小明对上述现象非常感兴趣,于是想探索其中奥秘。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建立猜想】猜想一: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温度有关;

猜想二: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体积有关。

(1)小明作出猜想一是基于生活现象(选填“①”或"②”)。

(2)【获取证据】小明为了验证猜想二,他找来一个注射器和一个气压传感器,在注射

器里密封了30mL空气(不计注射器活塞重力和摩擦,大气压强p=1.0xl()5pa),并与传感器

密封连接,接上数据采集器,如图所示,然后缓缓推动活塞,记录数据如下:

,压强传感总

数据采集卷

实验次数12345

体积(mL)3025201510

压强(xlO5Pa)11.21.52.03.0

【得出结论】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交流评价】给自行车轮胎充气,可能会出现爆胎现象。能否用上述结论解释该现

象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明设计了用圆形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步骤如下:

玻璃板

①如图所示,将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

(填“祛码”或“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

③用天平测出小桶和里面物体的总质量m;

④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R;

⑤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大气压强值。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1)将上述步骤中的空格处补充完整。

(2)吸盘内的空气很难全部挤出,所测大气压的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

变”),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27.如图a,小华家的高压锅出气孔横截面积为10mm2。小华不慎丢失了锅的限压阀,当他

到商店购买时售货员告诉他,生产这个锅的厂家提供的限压阀有两种,孔径相同,质量分别

为100g和60g。(说明:当外界气压为lxl05pa时,该锅内最高温度达到115℃)

(1)高压锅的工作原理与图1_________(填“甲”或“乙”)相同;

(2)根据图b中锅内水的沸点与锅内气压的关系图像,当外界气压为lxl05pa时,锅内

气体压强最高可达Pa;

(3)请你根据说明书给出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小华应该买哪一种限压阀。

28.假期时,小明登顶浙东南最高峰——括苍山,他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容积为10毫

升)和一些必要的器材估测括苍山的高度。到达山顶后,他首先排尽针筒内空气,并用橡皮

帽封住小孔,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已知在一定范围内,竖直方向高度每上升10米,大气压

减小100帕。已知:山脚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1.0x105帕)。

(1)括苍山山顶常年刮大风,山上建有全国第四大风力发电场,所以他应选择

(选填“室内”或“室外”)进行实验。

(2)实验测得活塞刚好被拉动时测力计示数F为17.6牛,针筒壁有刻度部分长度L为5

厘米,请计算括苍山的高度。

(3)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括苍山的实际高度为1380米,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可能

为O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