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试卷第=page66页,总=sectionpages66页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课标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2.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及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学习是学生认识到中国是远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元谋人和北京人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上,有广袤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众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绵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和贸易的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之上。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会找到答案的。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人由古猿演变而来,在我国有很多远古人类活动的痕迹,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出示《远古人类的分布图》)。提问: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是在哪里发现的?距今有多少年?我国境内最早的人是元谋人,是在云南元谋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2.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过的骨头,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3.怎样理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呢?制造工具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人类能够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即使是再聪明的动物也只能利用工具,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因而会制造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二、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提问:1.北京人是在哪里发现的呢?距今有多少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2.北京人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此后,这一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3.北京人发现有什么作用?为科学家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作出了重要的证据。三、北京人的特征1.观察右图:说说北京人具有什么体貌特征?前额低平,眉骨较粗,颧骨突起,鼻骨扁平,嘴部前伸,没有下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2.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哪些工具呢?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就是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3.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有什么特点?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这构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决定的。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许多兽骨化石,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大自然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4.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的火是怎样来的?他们用火干什么?有什么意义?煤的自燃、雷电生火、偶然碰撞生火、森林自燃生火等。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御寒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讨论: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的是群居生活,又会使用自然火,那么,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穿什么,吃什么,住的又是什么?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往外走,一部分人去狩猎,一部分人去采集,天黑以后,采集、狩猎等寻找食物的人都回到洞中,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给大家,几个壮年男子把狩猎到的动物剥皮,把肉割开,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熟了以后,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分配。当人们填饱肚子以后,便就着火进入梦乡,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远处的野兽也不敢靠近。5.北京人发现的有何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境内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除了元谋人、北京人之外,后来我们通过考古我们又发现了蓝田人、丁村人等很多的远古人遗址,因此我国成了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说明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是一方沃土,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板书设计】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古人类遗址2.元谋人二、北京人的发现1.北京人的发现2.生活年代3.命名4.意义三、北京人的特征1.生存环境2.使用工具3.生存特点4.地位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导学案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谋人的生活年代、发现地点以及发现的历史意义。2.知道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发现过程、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古人类化石、古遗址遗物图片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中国早期人类的演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理解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大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京人的特点难点:分析北京人的发现在研究古人类进化史中的重大意义(一)导入:讲述中国古代女娲造人说的传说,设问中国的远古居民真的是女娲在的吗?然后引用达尔文进化论,“从猿到人”的科学论断揭开了人类起源的秘密。那么,中华大地上何时开始有人类活动?早期人类是怎样生活的?(二)【预习案】1、阅读课本第2页: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找出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约年;发现地点:省元谋县;元谋人发现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阅读课本第3页:北京人的发现完成下面填空题(1).生活时代:距今约年;发现地点:________。(2).发现过程: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_____年被发现的。3、阅读课本第4页北京人的特征并观察课本中北京人头骨化石、牙齿化石、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北京人狩猎景象图完成下列问题:(1)、北京人的外貌特征有哪些?(2)北京人生活状况怎么样?(3)北京人用火情况怎样?(4)北京人发现的历史意义?(三)【探究案】1、观察教材中的灰烬堆和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图分组探讨火的使用有何重大意义?教师归纳:火得使用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依据本课学习的重要化石遗址分组讨论化石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教师总结:化石能使人们更了解远古时期的人文,是研究古人类的重要依据,对考古界有很大的帮助,化石证实了远古生物的种种足迹。3、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5页“课后活动”增补批注4、在我国境内发现了众多的远古人,为何我们要重点介绍北京人?5、小组讨论原始居民为什么过群聚生活?(四)、检测案1.《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2.“距今约七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4.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

A石器B木棒C火把D弓箭

5.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北京人

B.北京人

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人类

D.河姆渡原始人类

半坡原始人类

3.材料分析材料一:《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这段材料生动的反映了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材料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请回答:

(1)这一材料反映了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的一个什么重要变化?这个变化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2)在材料二所述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学到了: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其中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六)、作业布置:配套练习册相应习题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一课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1.元谋人的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元谋人的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元谋人的发掘情况: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4.元谋人发现的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二、北京人的发现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发现过程(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2)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3)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此后,这一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4)发现意义: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三、北京人的特征1.体质特征(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2)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2.生产工具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3.生活状况(1)北京人使用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2)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4.火的使用(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2)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3)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5.北京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地位及意义(1)北京人的地位、意义: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地位、意义: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知识拓展山顶洞人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1930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发现3个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以及至少代表8个个体的遗骨化石。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接近,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和饰物。其中,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还出现了很多兽牙、石珠等装饰品,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四、总结提升1.知识梳理元谋人(约170万年)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北京人(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约70~20万年)2.易错点拨1.元谋人知道用火;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3.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例题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时间信息“距今约170万年”,由此判断为元谋人。答案:A例题2下列有关“北京人”(下图)的陈述,正确的是()A.已经学会使用火B.开始使用磨制石器C.开始烧制陶器D.开始培植农作物思路分析:本题属于识图类的选择题,考查识图能力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图中人物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而不是磨制石器;没有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故选择A项。答案:A例题3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北京人相关知识的了解。根据题干的几点提示可知是北京人。答案:B同步测试(答题时间:30分钟)1.“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的是()A.制造工具B.使用火C.缝制衣服D.种植作物2.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④北京人直立行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C.战国铁农具D.汉代耕作石画像4.“我来自周口,你来自元谋,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A.北京市 B.陕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5.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用铜钱购物 B.种植水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