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落及其演替练习一、选择题1.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份一二三四五六七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1.301.351.100.950.650.330A.甲、乙两种群数量均先增大后减小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C.甲、乙两种群为种间竞争关系,从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种间竞争关系2.某种蚜虫在黄瓜植株上分布不均匀,下位叶多于中位叶,中位叶多于上位叶。过多的蚜虫在大量吸食黄瓜植株的汁液后,黄瓜植株内产生的单宁和烯类化学物增加。单宁能抑制蚜虫的消化,减少蚜虫的取食。烯类化学物具有挥发性,对蚜虫的天敌——瓢虫具有吸引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宁和烯类化学物质能调节种间关系B.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黄瓜与蚜虫、瓢虫与蚜虫间均为捕食关系D.该种蚜虫在黄瓜植株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3.大树杜鹃为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因量少而珍稀。科研人员为分析大树杜鹃生存环境的群落特征,在大树杜鹃群落设置8块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调查结果如下图。其中,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物种的概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时随机选取8个样地,每个样地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B.8个样地中物种分布有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有不同生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乔木层郁闭度的大小只影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对草本层没有影响4.生态位表示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的最小阈值。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种群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B.同一生态系统的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种群的生态位完全相同C.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不易被淘汰5.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形成的林冠层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生物群落中,林窗下与林下枯落物层及不同深度土壤中小动物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仅影响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B.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小动物种类数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据图可知,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不同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常用标记重捕法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B.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C.可根据土壤小动物的避光性特点用诱虫器进行采集D.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7.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8.松材线虫入侵某海岛黑松林群落,大量繁殖并造成严重危害,原群落中的乔木消失,逆行演替为以野桐、算盘子、小槐花为优势种的灌丛群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B.该演替过程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趋势C.松材线虫入侵的原因可能是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天敌D.乔木的消失有利于野桐等灌木进行光合作用而成为优势种9.下图是某丘陵山地群落演替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②均为次生演替,决定两者演替方向的因素相同B.在演替过程中,各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保持相对稳定C.在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和乔木阶段物种组成完全不同D.与灌木阶段相比,乔木阶段垂直结构复杂,光能利用率高10.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的演替。演替过程中会出现优势种(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及建群种(群落主要层的优势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初生演替较次生演替经历的阶段多,时间长、演替速度比较慢B.演替过程中,上一阶段的优势种都会在下一演替阶段消失C.建群种一般为优势种,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结构和特殊环境条件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11.某地退耕还林过程中,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过程如下:弃耕农田①→稀疏灌木阶段→人工种植乔木形成乔木阶段。下列关于此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弃耕农田发生次生演替,①应为苔藓阶段B.灌木阶段为乔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条件C.乔木阶段垂直结构比灌木阶段垂直结构简单D.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未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12.(多选)下图表示夏季北温带常见湖泊不同水深含氧量、温度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有()A.决定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含氧量B.自养型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底泥层C.群落分层越明显、层次越多,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D.湖泊经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可初生演替出森林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14.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Ⅰ与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二、非选择题15.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1)图中甲、乙分别属于________演替类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演替最终都能形成森林吗?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群落演替到________时,群落的总生物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图表示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________(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处不同的植物层次中分布着不同的鸟类,影响鸟类分层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表格数据只表示甲种群数量与乙种群数量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如果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则第七年时该比值不会为0,B错误;甲、乙两种群为种间竞争关系,从第四年开始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1,说明甲种群数量少于乙种群数量,即从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C正确;如果甲、乙两种群是此消彼长的种间竞争关系,则第七年时该比值不会为0,D错误。2.A通过题干“单宁能抑制蚜虫的消化,减少蚜虫的取食。烯类化学物具有挥发性,对蚜虫的天敌——瓢虫具有吸引作用”可知,单宁和烯类化学物质能调节种间关系,A正确;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应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通过题干可知,黄瓜与蚜虫、瓢虫与蚜虫间分别存在寄生和捕食关系,C错误;该种蚜虫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种群,这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3.D分析题图,调查时随机选取8个标准样地,每个样地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A正确;8个样地中物种分布有差异,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有不同生物,是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属于垂直分层,乔木层郁闭度的大小不仅影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也对草本层有影响,D错误。4.B生态位表示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的最小阈值,群落中的种群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般越强,A正确;同一生态系统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生物,有的仅仅处于一个营养级,有的处于多个营养级,那么处于营养级多的个体生态位会更大,因此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生态位可能不同,B错误;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比如生态位相似的草,不同的物种也会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等,C正确;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由于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资源来躲避敌害,一般不易被淘汰,D正确。5.B光照不仅影响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还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由图可知,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小动物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B正确;据图可知,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中小动物种类数不同,无法得知种群密度,C错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6.A由于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不适于用样方法调查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7.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C外界因素的改变,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可能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A正确;裸岩上没有土壤结构,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而弃耕农田具有较好的土壤结构,甚至保留了部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发生在裸岩上的初生演替先后经历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等,但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次生演替一般直接进入草本植物阶段,不经过苔藓阶段,C错误;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只有遇到极端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时,群落结构才会退化,稳定性降低,D正确。8.B该演替过程发生在松材线虫入侵海岛黑松林群落上,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该过程的演替是逆行演替,由森林群落演替成灌丛群落,所以呈现出由复杂至简单的趋势,B错误;松材线虫入侵的原因可能是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天敌,所以能够大量繁殖,C正确;乔木的消失减少了其树叶对阳光的遮挡,使野桐等灌木能够接受更多的光能,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而成为优势种,D正确。9.D过程①②均为次生演替,决定两者演替方向的因素不同,后者体现了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A错误;演替的本质是物种的优势取代的过程,据此可推测,在演替过程中,各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发生变化,B错误;在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和乔木阶段物种组成并非完全不同,因为有些物种在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和乔木阶段都会一直存在,C错误;与灌木阶段相比,乔木阶段垂直结构更加复杂,生物对群落中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因而乔木阶段表现的光能利用率更高,D正确。10.B初生演替较次生演替经历的阶段多,但是时间长,演替速度也比较慢,A正确;演替过程中,上一阶段的优势种也有可能会在下一演替阶段保留下来,B错误;建群种为群落主要层的优势种,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结构和特殊环境条件,C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D正确。11.B弃耕农田发生的是次生演替,①应为草本植物阶段,A错误;演替过程中,灌木阶段逐渐发展到乔木阶段,灌木阶段为乔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条件,B正确;乔木阶段垂直结构比灌木阶段垂直结构复杂,C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错误。12.BC决定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等,A错误;表水层能吸收充足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因而自养型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分解者分解动植物的粪便、遗体、残枝败叶等中的有机物,因而主要分布在底泥层,B正确;群落分层越明显,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态性越强,因而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C正确;湖泊是否能初生演替出森林要视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而定,缺水较干旱的条件中,不易形成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牌注册股份合同协议
- 2025居间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自建房购房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年北京市建设项目施工合同样本
- 2025新款物流运输合同协议范本
- 2025设备购买合同范本
- 牛顿第二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高中物理教案
- 2025汽车保管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个人民间借贷协议书
- 2025茶叶供货合同范本
- 2024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及解析答案(新课标Ⅱ卷)
-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4年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上(选择题)
- 《大学英语四级强化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重点镇评价标准
- DZ∕T 0097-2021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正式版)
- 核辐射加工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 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起诉状模板
- 声呐技术介绍
- 2023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广美附中)入学招生测试卷数学模拟卷
- 《DB32T 4028-2021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