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无机推断题 (一)_第1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无机推断题 (一)_第2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无机推断题 (一)_第3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无机推断题 (一)_第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无机推断题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专题训练一无机推断题

1.(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下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示意图,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仅

(1)F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在位置为,A〜I中,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有(用元素符

号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用化学式表示)。

(2)由上述元素形成5原子10电子的阳离子,形成4原子18电子的分子(均用化学式表示)。

(3)实验室制取G元素单质的化学方程为。高温条件下,I元素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o

(4)室温下,F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会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与NaOH溶液反应的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

(5)B和H两元素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可以用来验证该结论的方法有(填序号)。

a.单质熔点高低b.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2.(21-22高三上•湖南张家界.期末)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试验为黄色,B、C是常见

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能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

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H;乙_________

(2)甲在纯净的乙中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

(3)写出溶液G与金属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3.(23-24高三下•新疆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A、B、C、D、E、F、G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常见元

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原子序数比A大1

C基态原子中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

D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

E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l

F基态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有2个电子的自旋状态与其他电子的自旋状态相反

G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金属,其高价氯化物的盐溶液常用于刻蚀铜制印刷电路板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画出基态B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2)元素B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C的,请说明理由:0

(3)A、B、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4)已知元素A、B形成的(AB)。链状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分子中0键与兀键数目

之比为o

(5)G元素可形成G/、G3+,其中较稳定的是G3+,原因是0

(6)短周期元素M与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呈现对角线关系,已知元素M、F的电负性分别为1.5和3.0,

预测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推测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填“能”或“不能”)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

4.(23-24高三上•重庆•期中)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I.现有M、N两种溶液,经测定这两种溶液中含有下列10种离子:

2+

C「、Na\K\NO]、OH\Fe\CO:、NH;、SOj、H0

(1)完成下列表格中实验①的结论和实验②的实验内容以及现象:

实验内容以及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N溶液滴加足量的硝酸钢溶液,无沉淀产生—

试卷第2页,共10页

②______________确定M溶液中含有Na+,不含K+

③取M溶液少量加酚酰试液,溶液变红—

(2)已知:酸性环境中,Fe?+被NO]氧化,生成Fe'+和NO气体,请写出对应离子方程式:;结合(1)

可判断出,NO]存在于(填“M”或"N”)溶液中。

(3)根据(1)和(2)可以确定,M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II.氮氧化物(NOJ储存还原的工作原理(NSR)如下图所示,柴油发动机工作时在稀燃(。2充足、柴油

较少)和富燃(5不足、柴油较多)条件下交替进行,通过BaO和Ba(NC>3)2的相互转化实现N0,的储存

和还原。

(4)BaO吸收NO?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粒子个数之比为。

(5)富燃条件下Pt表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若柴油中硫含量较高,在稀燃过程中,BaO吸收氮氧化物的能力下降至很低水平,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

原因___________。

⑺研究CO2对BaO吸收氮氧化物的影响。一定温度下测得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氮氧化物吸收率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

)

CO2体积分数(%)

A.一定范围内,氮氧化物吸收率随CO?体积分数的增大而下降,原因可能是BaO与CO?反应生成BaCOs,

覆盖在BaO表面

B.当CO2体积分数达到10%-20%时,氮氧化物吸收率依然较高,其原因可能是Bae。?在一定程度上也

能吸收NO.

C.以上分析均不对

5.(23-24高三上•河南信阳•期中)钠、氯及其化合物有如图转化关系,淡黄色物质M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

气的来源,常被用作供氧剂,N常用来杀菌消毒。请按要求填空:

NaOHfNaClHC1O

CO2淡黄色物质

NaHCCh—Na2cO3M

(1)淡黄色物质M常用于呼吸面具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0

(2)Na,Na2O,Na2O2,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填化学式)。

(3)已知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

示电子的转移o

(4)加热4.00gNa2c和NaHCC>3的固体混合物,使NaHCO,完全分解,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3坨,则

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

(5)游泳池常用N来抑制藻类生长,某粗心的工作人员某次错用HQ2消毒,因两种物质相互反应产生了5

和NaCl,使游泳池的藻类疯长。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0

(6)“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它是一种高效消毒剂。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若将二者混合后使用,就

会产生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有毒气体,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二者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_____。

6.(23-24高三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利用下图可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回答下

氯元素

化合价

+7C12O7HCIO4

+5NaClO3

+4CIO,

+1C12Obc

0Cl2

a

-111111.

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正盐物质类别

试卷第4页,共10页

⑴图中a物质是否为电解质(填“是”或"否"),b物质的化学式为o

(2)实验室用二氧化锦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3)“84消毒液”是一种家庭常用消毒剂,其主要成分NaClO具有性,“84消毒液”不可与洁厕灵(主

要成分稀盐酸)混合使用的原因是0(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工业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Ca(ClO)2.久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易失效。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漂白粉失效的原

因:、。

(5)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NazFeCU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制

备的化学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氧化氯化铁,请补充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C1O+Fe3++—FeO:+C1+。

反应中消耗Fe3+数与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

7.(23-24高三下•福建宁德•阶段练习)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

(2)j元素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和族)。

(3)表中所示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b、d、e的单核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填离子符

号);d和i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4)a、b、c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排序为(填元素符号)。

(5)g的两种氧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分别为、。

8.(23-24高三上•山东德州•期中)I.物质A-H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C、E、H均含有人体中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B,且A的溶液可用于检验B的存

在,G为黄绿色气体;F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液体。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化学式),写出A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直径为10~20nm的C分散于水中得到M,鉴别A与M的物理方法是。将D加入到M中,观

察到的现象是o

II.医用10%的氯化钾注射液(通常是指100毫升注射液中含10克氯化钾)可以起到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的

作用,一般人体氯化钾的正常值是3.5~5.5x10-3mol.口,对低钾症患者需要进行静脉滴注。

1

(3)该注射液中氯化钾的浓度为mol-LT(保留两位有效数字)o

(4)严重低钾症患者需用5.2xl(T3moi1-的氯化钾溶液480mL进行静脉滴注,某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用葡

萄糖溶液稀释医用10%的氯化钾注射液配制该溶液。

①配制该溶液所需的定量仪器是。

②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o

A.用量筒量取时仰视读数

B.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C.将洗涤液倒入水槽中

D.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23-24高三上•上海•期末)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点击化学”及其应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三位化学家一卡罗琳贝尔托西、莫滕桦尔达和巴里・夏普莱斯。巴里•夏普莱斯和我国科研人员共同发表的

论文中发现了一种用于“点击化学”的新化合物。该化合物由W、X、Y、Z四种前20号元素组成,且原子

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元素的

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就原子相同,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

9.W原子的电子式为,Y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ZY2属于化合物(填“共价”

或“离子”),W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属于(填字母)。

A.强电解质B.弱电解质C.非电解质D.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0.写出X元素的氢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11.Z单质熔融后加入分散剂,高速搅拌、研磨后离心分离得到上层Z单质的黄褐色透明分散系,上述过

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快速鉴定该分散系种类的操作及现象为O

12.卡罗琳・贝尔托西将“点击化学”运用在生物学领域,并开创了“正交化学”,她的研究中需要对糖类进行

示踪和定位。在很多研究糖类的实验中,会选用具有放射性的14c进行示踪研究。以下有关同位素的说法

正确的是o

A."N2、&N2互为同位素

B.a粒子的核组成符号为《He

C.MO、18。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

D.同一元素各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试卷第6页,共10页

13.(23-24高三下•河北保定•期末)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铁的“价-类”二维图如图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八化合价

+3-bdf

+2-ceg

o-:

单'质氧加物~别

(1)请写出b的一种用途:。

(2)写出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d的阳离子的操作及现象:。

(3)若d、e均为氯盐,则e中含有少量杂质d,可用(填试剂名称)来除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4)若e为硫酸盐,则向e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g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

f的化学方程式为。

(5)利用铝热反应制备a,该反应中,铝作(填“氧化剂”“还原剂”或“催化剂)下列过程中,与该

反应的能量变化相符的是(填标号)o

A.甲烷的燃烧B.石灰石在高温下煨烧

C.盐酸中加入镁粉D.水分子的H—O键断裂

(6)常温下,可用a制得的容器盛放浓硫酸,原因是o

14.(23-24高三下•上海闵行•期末)下表列出了①〜⑦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

(1)在元素周期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o

A.制新型催化剂的元素B.制新型农药的元素

C.制半导体元素D.制耐高温合金的元素

(2)①〜⑦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o

(3)比较⑥和⑦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o

(4)①〜⑦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碱中所含化学键类型

A.离子键B.共价键C.离子键和共价键

(5)元素②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为。②③⑤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

对应的符号表示)。

A.熔点:Na<MgB.碱性:NaOH>Mg(OH)2

C.相对原子质量:Mg>NaD.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Na比Mg难

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金属钠与金属镁金属性强弱的原因:O

15.(23-24高三下.北京.阶段练习)L、M、R、T、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T在周

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L与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R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请回答:

M

T

(DT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元素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M单质分子的电子式为。用电子式表示由W和Na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o

(3)下列有关相应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M的气态氢化物比R的气态氢化物酸性强,则非金属性M强于R

b.高温下,L的单质能从R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R,则非金属性L强于R

c.W核电荷数比T多,原子半径比T小,得电子能力比T强,则非金属性W强于T

(4)工业上可用二氧化硅、氯气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备RW“且该反应中除RW4外的另一种产物可以用

于工业冶炼铁。制备R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23-24高三下•福建泉州.阶段练习)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为第

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繁多,其形成的一种固体单质工业上常用作切割工具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元素基态原子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11

D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t=738kJ-moP';/,=1451kJ-moP;=7733kJ.mo『;/4=10540kJ-moP

E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F在周期表的第6纵列

试卷第8页,共10页

Is2s2p

(1)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向时|^|।||,该同学所画的

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⑵化合物AC和B的单质熔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

(3)E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o

⑷题中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族;位于_____区(填s、p、d、f或ds)。

17.(23-24高三下•山东威海•阶段练习)A、B、C、D、E为短周期元素且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

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其中D原子的L电子层中,成对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同,并

且无空轨道;B原子的L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与D相同,但还有空轨道;D与E同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既含有。键,又含兀键的化合物是(任写一种)。

(2)B的氢化物中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的是―(填名称),键角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

(3)A与B形成B2A2分子,其分子中c键和兀键的数目之比为一。

(4)离子CD?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5)T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VIA族,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其核外电子占据的最

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

(6)第一电子亲和能(E。是指基态的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T价离子时所放出的热量。元素的电子

亲和能越大,表示原子得到电子的倾向越大,电负性一般也越大。则E/P)―(填“>”或“<")E1(S)。

(7WSe和33As(与N同主族)两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填元素符号),试解释其原因:—。

(8)根据对角线规则可知,Be与铝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已知2Al+2NaOH+6Hq=2Na[Al(OH)/+3H2T,

Be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23-24高三下•河南驻马店•期中)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元素

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是ns'pn,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D,+是第

三周期中半径最小的简单离子;E元素负一价离子的能层结构与氤相同;F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能级

上有电子且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

(1)A是_________区的元素,B、C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结构与N?相似,写出该双原子分子的电子

式o

(2)C、D、E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用离子符号表示)。

⑶基态F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比较这两种价态阳离子的稳定性F?+F3+(填“〉

或“=”)。

(4)BC丁的VSEPR模型为;ECJ中的C-E-C的键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EC;中C-E-C

的键角,理由是。

(5)BC2的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它是由(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共价键形成的

分子。

试卷第10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1)第三周期第IIIA族H、AlHC104

(2)NH:H2O2

(3)MnO2+4HCl(浓)==MnCl2+C12t+2H2O3Fe+4H2O(g)=ZFe3O4+4H2

⑷AI2O3+2OH-+3H2O=2[A1(OH)4「

(5)钾be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A为H,B为Li,C为C,D为N,E为O,F为Al,G为

CLH为K,I为Fe,据此解答。

【详解】(1)F为A1,为13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在位置为第三周期第IIIA族,A-I

中,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有H、A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

酸是HC1O4O

(2)由上述元素形成5原子10电子的阳离子NH;,形成4原子18电子的分子H2O2。

A

(3)G为CL实验室制取G元素单质的化学方程为MnO2+4HCl(浓)==MnC12+CbT+2H2。。

高温

I为Fe,高温条件下,I元素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o

(4)室温下,F为Al,A1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会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为氧

化铝,该氧化膜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12O3+2OH-+3H2O=2[A1(OH)4]o

(5)B为Li,H为K,两者为同一主族元素,根据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B

和H两元素金属性较强的是钾;

a.单质熔点高低为物理性质,无法比较金属性,a不选;

b.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比较金属性强弱,b选;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可以比较金属性强弱,c选;

故选bc„

2.(1)NaFe(OH)3Cb

⑵苍白

(3)2Fe3++Fe=3Fe2+

【分析】金属单质A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为金属N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则

答案第1页,共15页

D为NaOH、气体甲为H2;氢氧化钠溶液与金属B反应生成氢气,故金属B为A1;黄绿色

气体乙为Cb,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1,HC1溶于水得物质E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与物质G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是Fe(OH)3,故物质G中含有Fe3+,金属C与盐酸反应生

成F,F与氯气反应生成G,可知金属C为Fe、物质F为FeCb、物质G为FeCb。

【详解】(1)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Na,H的化学式为Fe(OH)3,气体乙的化学式为

Ch,故答案为:Na;Fe(OH)3;Cl2;

(2)氢气在纯净的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答案为:苍白;

(3)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

2Fe3++Fe=3Fe2+o

Is2s2p

3.(1)第二周期第IVA族

回回血3

(2)N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3,2P半充满比O的更稳定

(3)O>N>C

(4)3:4

(5)Fe2+的价电子为3d6,而Fe3+的价电子是3d5半充满稳定状态

(6)共价能

【分析】A为C,B为N;C的基态原子中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C为O;D的原

子半径为同周期元素中最大的,D为Na;E为Al;F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有2个电

子的自旋状态与其他电子的自旋状态相反,其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5,F为Cl;G为Fe。

【详解】(1)

A为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WA族;B为N,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Is2s2p

[uiinirrrtm;

(2)N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3,N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2P半充满比。的更稳定;

(3)A、B、C分别为C、N、O,同周期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强,故电负性由高到低的

顺序为:O>N>C;

(4)元素A、B形成的(AB%为(CN)2,结构式为:N三C-C三N,单键全部是◎键,三键中

有1个◎键和2个兀键,故。键和兀键个数之比为3:4;

答案第2页,共15页

(5)Fe2+的稳定性弱于Fe3»原因是:Fe?+的价电子为3d6,而Fe3+的价电子是3d5半充满稳

定状态;

(6)短周期元素M与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呈现对角线关系,M为Be,M与F的电负

性差值为15电负性差值小于1.7,形成共价键;Be与A1处于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

A1(OH)3为两性氢氧化物,Be(OH)2为两性氢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4.(1)N中没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也说明M中有碳酸根和硫酸根离子取

M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焰色为黄色,再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呈紫色M溶

液呈碱性,有OH-

(2)3Fe2++NO;+4H+=3Fe3++NOf+2H2。M

(3)OH\CO:、SO:、Na+、NOj

(4)1:4

Pt

(5)2CO+2NO=N+2CO

加热22

(6)稀燃过程中,柴油中的硫被氧化为SO2,2BaO+2SO2+O2=2BaSO41BaSCh稳定,不易

分解,也难与NOx反应

(7)AB

【分析】离子推断满足四个原则,①肯定性原则,根据现象肯定有哪些离子,肯定没有哪些

离子,②互斥性原则,发生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③电中性原则,有阳离子必定有阴离子,

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④进出性原则,实验中加入的离子,后续有检测不能确定该离子的存

在。根据现象加入硝酸钢没有沉淀,说明N中没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也说明M中

有碳酸根和硫酸根离子,M中有钠离子没有钾离子,M溶液显示碱性,说明氢离子在N中,

与碳酸根离子不共存的Fe2+在N中,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会与Fe2+反应,因此硝酸根离子

在M中,这样M中有CO)、SO=Na\OH,NO]离子,根据电中性原则,N中还有C1

离子,镂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因此钱根离子在N中,N中共有的离子是

2+

H+、Fe\NH;、C「、Ko

【详解】(1)①根据现象加入硝酸顿没有沉淀,说明N中没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也说明M中有碳酸根和硫酸根离子;

答案第3页,共15页

②金属Na+,K+的检验用颜色反应来检验,故答案为:取M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焰色为黄

色,再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呈紫色;

③酚麟遇碱显红色,则取M溶液少量加酚麟试液,溶液变红,说明M溶液呈碱性,有0H-;

(2)二价铁离子与氢离子和硝酸根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离子方程

2++3+

式为3Fe+NO;+4H=3Fe+NOt+2H2O,硝酸根离子在M中;

(3)根据以上分析,M中含有的离子是OH、COj、SO;、Na+、NO;;

(4)根据图示,NCh和02与BaO反应生成Ba(NO3)2,化学方程式为:

2BaO+4NO2+O2=2Ba(NO3)2,其中O2为氧化剂,NCh为还原剂,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

的粒子个数之比为1:4;

(5)根据图示,富燃条件下,CO和NO可以在Pt的催化下反应生成N2和CO2,化学方

Pt

程式为:2c0+2N0=N2+2CO2;

加热

(6)柴油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为稀燃过程,稀燃过程中,柴油中的硫被氧化为S02,

2BaO+2SO2+O2=2BaSO4,BaSC)4稳定,不易分解,也难与NOx反应,使BaO吸收氮氧

化物的能力下降至很低水平,故答案为:稀燃过程中,柴油中的硫被氧化为SO2,2BaO+2s02

+O2=2BaSO4,BaS04稳定,不易分解,也难与NOx反应;

(7)A.利用BaO吸收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随CO2体积分数的增大,BaO对氮氧化物

的吸收率逐渐下降,这是由于BaO与CO?反应生成BaCOs,覆盖在BaO表面,阻止BaO进

一步吸收氮氧化物,A正确;

B.当CO,体积分数达到10%-20%时,氮氧化物吸收率虽然较无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低,但

是吸收率依然较高,这可能是CC>2与Bao反应生成的BaCO3,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吸收NO,

B正确;

故答案选ABo

5.(1)2Na2O2+2CO2=2Na2CO3+O,T2Na2O2+2H2O=4NaOH+O2T

⑵Na2c5

4e-

⑶rn

3co2+4Na=2Na2cO3+C

答案第4页,共15页

⑷3.16g

(5)1:1

+

(6)C1O+Cr+2H=C12T+H2O

【分析】淡黄色物质M常用于呼吸面具中,M为Na2O2,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钠,

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得到碳酸氢钠;Na2C>2与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

反应得到氯化钠,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故N为次氯酸钠,次氯酸

钠与盐酸(或硫酸等)反应得到次氯酸;钠与氧气点燃生成过氧化钠,钠与氧气在空气中反

应得到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钠。

【详解】⑴NaQ常用于呼吸面具中,是由于NazO?能够与CO八凡0反应产生5,有

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空气中的转化过程:

NafNa2OTNaOHfNa2CO310H.OTNa2CO3;

Na2OtNaOHfNa2CO310H2OtNa2CO3;

Na2O2TNaOHfNa2CO310H2OfNa2CO3;NaOHfNa2CO310H2OfNa2CO3;故Na、

Na?。、Na2O2,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Na2co?;

(3)

占燃

黑色物质是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q2Na2cO3+C,反应中钠元素从。价升

4e-

高为+1价,碳从+4价降为。价,转移4个电子,用单线桥表示为:\|

3CO2+4Na=2Na2CO3+C

A人

2NaHCO3=Na2CO3+CO21+H2OAm

(4)利用差量法计算,6,得原混合

168g106g168-106=62g

xg0.31g

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答配g=0.84g,所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62

4.00g—0.84g=3.16g;

答案第5页,共15页

(5)次氯酸钠、凡。2反应产生了和NaCl,反应方程式为

H2O2+NaClO=O2T+NaCl+H2O,凡0?是还原剂、NaClO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

个数之比为1:1;

(6)盐酸和次氯酸钠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反应为CRT+C「+2H+=H2。;

故“84消毒液”不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稀盐酸)混合使用。

6.(1)是HC1O

A

(2)MnO2+4HCl=M11CI2+2H2O+CI2T

+

⑶强氧化C1O-+C1-+2H=C12T+H2O

光照

(4)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1O^^2HC1+O2T

3+

(5)3C10+2Fe+100H=2FeOj-+3C1+5H2O1:3

【分析】由图可知,a为氯化氢,b为+1价氯元素的含氧酸HC1O,c为次氯酸盐,“84消毒

液”是常用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是图中c物质,则c为次氯酸钠;

【详解】(1)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a物质HC1为电解质,b

物质的化学式为HC1O;

(2)实验室用二氧化锦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镒和水,该反应的

A

离子方程式:MnO2+4HCl=MnCl2+2H2O+C12T;

(3)NaClO具有强氧化性,盐酸和次氯酸钠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反应为

+

C1O+C1-+2H=C12T+H2O,故“84消毒液”不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稀盐酸)混合使用;

(4)次氯酸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和氯化钙,次氯酸易分解为

光照

盐酸和氧气,使得漂白粉失效,反应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1O^^

2HCI+O2T;

(5)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1、铁元素化合价由+3变为+6,根据电子守恒、质量守

3+

恒可知,反应为:3C10+2Fe+100H=2FeO^+3C1+5H2O;反应中消耗Fe3+数与转移的电

子数关系为2Fe3+~6e,故之比是1:3。

答案第6页,共15页

7.(1)+13285哑铃或纺锤

⑵[Ar]3d54sl第四周期VIB族

(3)F02->Na+>Mg2+KOH

(4)N>0>C

(5)V形(SO2)平面正三角形(SCh)

【分析】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N、b为O、c为F、d为Na、e为Mg、f为Al、g

为S、h为Ar、i为K、j为Cr。

【详解】(1)

f的离子为AF+,原子核外有10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8;g元素原子核外电子

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4,有5个能级,即有5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占

据3P能级,原子轨道的形状是哑铃形或纺锤形,故答案为::(+13^28;5;哑铃或纺锤;

一/

(2)j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IB族,为Cr元素,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j处

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IB族,为Cr元素,属于d区元素,故答案为:[Ar]3d54s];第四周

期VIB族;

(3)同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则电负性最大的是F;b、d、e的单核离子分别为O,Na+、Mg2+,三者电子层结构相同且

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反而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Mg2+;d为钠元素,i为钾元素,

金属性:K>Na,故碱性:KOH>NaOH,故答案为:F;02->Na+>Mg2+;KOH;

(4)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2P能级轨道为半

充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为:N>O>C,故答案为:

N>O>C;

(5)g的两种氧化物分别为SO2、SO3,SO2中心原子原子孤电子对数:1(6-2x2)=l,价

层电子对数2+1=3,其空间构型为V形;SO3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g(6-3x2)=0,价层电

子对数3+0=3,其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故答案为:V形(SO*;平面正三角形(SO3)。

8.(1)Ca(OH)2、CaCO3、CaO、H2O、HC12C12+2Ca(OH)2=CaCl2+Ca(ClO)2+2H2O

答案第7页,共15页

⑵丁达尔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3)1.3

(4)500mL容量瓶、量筒A

【分析】I.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C、E、H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

Ca元素,B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B,且A的溶液可用于检验B的

存在,推断B为CO2,A为Ca(OH)2,C为CaCCh,D为盐酸溶液,F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液

体,判断为H2O,E为CaO,G为黄绿色气体,判断为G为Cb,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干燥得到H为CaCh和Ca(ClO)2的混合物;

II.配制溶液时,由于需要氯化钾溶液480mL,则需要500mL的容量瓶,随后根据溶质的

量判断误差,以此解题。

【详解】(1)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则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Ca(OH)2、CaCCh、CaO、H2O,HC1;A与G反应是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

酸钙和水,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Ca(ClO)2+2H2O;

(2)将直径为10~20nm的C分散于水中得到M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

应,将D加入到M中,胶体遇到电解质发生聚沉,得到碳酸钙沉淀,继续加盐酸,碳酸钙

溶解,则鉴别A与M的物理方法是丁达尔现象;将D加入到M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产

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3)医用10%的氯化钾注射液,通常是指100毫升注射液中含10克氯化钾,

n(KCl)=^^=$m°l,则物质的量浓度cJ=2^Li.3mol/L;

(4)①配制该溶液所需的定量仪器是:500mL容量瓶、量筒;

②A.用量筒量取时仰视读数,量取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偏高,故A正确;

B.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对配制浓度无关,故B错误;

C.将洗涤液倒入水槽中,会损失溶质的量,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溶液浓度变稀,需要重新配制,故D错误;

故答案为:Ao

答案第8页,共15页

+

共价A10.H2OH+OH

11.物理用一束光从侧面照射,若产生光亮的通路,则证明该分散系为胶体,若

没有产生光亮的通路,则证明该分散系为溶液12.BD

【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为O;X、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均为前20号元素,故Z为S;Y元素的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就原子相同,Y的原

子序数小于10,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故Y为EW为N。

W为N,N原子的电子式为:•,丫为F,F离子结构示意图是:金)2&,2丫2为

A;

SF2,属于共价化合物,W为N,最高价含氧酸为HNCh,属于强电解质,选

+

10.X为O,其氢化物的电离方程式:H2OH+OH:

11.Z为S,Z单质熔融后加入分散剂,高速搅拌、研磨后离心分离得到上层黄褐色透明分

散系,未生成新物质,则上述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快速鉴定该分散系种类的操作及现象为:

用一束光从侧面照射,若产生光亮的通路,则证明该分散系为胶体,若没有产生光亮的通路,

则证明该分散系为溶液;

12.A.14用、卜用均为单质,不互为同位素,是同种物质,A错误;

B.a粒子为氯原子核,a粒子的核组成符号为《He,B正确;

C.16。、18。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C错误;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同一元素各核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

以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BD。

13.(1)作红色涂料

(2)取少量该未知溶液于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