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必修第一册(人教版)课时跟踪检测(九)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必修第一册(人教版)课时跟踪检测(九)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必修第一册(人教版)课时跟踪检测(九)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必修第一册(人教版)课时跟踪检测(九)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必修第一册(人教版)课时跟踪检测(九)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课时跟踪检测(九)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巩固·落实]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中磷脂的含量越多。()(3)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完成的。()(4)不同细胞的形态相对固定,主要是由细胞膜决定的,因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是相对固定不动的。()(5)糖被是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糖类分子,具有识别作用。()答案:(1)√(2)×(3)×(4)×(5)√2.下列最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的是()解析:选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头部是亲水的,朝向细胞内外;蛋白质覆盖、镶嵌或贯穿其中,细胞膜外侧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C图符合细胞的结构。A、B图磷脂分子头部排列错误,且无糖蛋白;D图细胞膜内外都有糖蛋白,均不是细胞膜的正确结构。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是()A.激素作用于靶细胞B.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D.一个细胞中的无机盐离子进入相邻的细胞中解析:选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方式,如题中的A、B、C项所述的三种交流方式。D项属于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4.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两侧物质分子的排列是不对称的B.组成膜的物质分子的运动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磷脂具有保护、润滑、识别和信息传递的作用D.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解析:选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识别和信息传递的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5.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此研究证明了()A.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解析:选D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这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探索历程中相关实验与结论之间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细胞膜中可能还含有蛋白质D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中有脂质解析:选A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由于人们已经发现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所以由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可以推测细胞膜中可能还含有蛋白质,C正确;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可以说明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中有脂质,D正确。7.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揭示了电压控制的K+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A.免疫功能B.识别功能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K+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可知,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8.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B]____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3)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种类和数量不同。(5)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解析:由图可知,E是糖蛋白,D是磷脂双分子层,B是蛋白质,A为多糖,M为细胞膜的外侧,N为细胞膜内侧。(1)图中[B]为膜上的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D]磷脂双分子层。(2)细胞膜上的[E]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3)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是因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4)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5)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所以M侧为细胞膜外侧。(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答案:(1)蛋白质氨基酸[D]磷脂双分子层(2)[E]糖蛋白(3)流动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4)蛋白质(5)MM侧有多糖与蛋白质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6)流动镶嵌模型9.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1)图A表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例说明该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________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解析:(1)图A显示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子通过血液循环运往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所显示的细胞交流方式为通过相邻两细胞间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图中的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为该方式。(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间形成通道将信息分子传递给另一细胞,图中④为胞间连丝。答案:(1)血液受体(2)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通道胞间连丝(4)信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迁移·应用·发展]10.科学家设计了仅1纳米宽的分子转子,该转子由紫外光驱动,能以每秒200万~300万的转速进行旋转,从而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当分子转子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后,有望将治疗试剂运送到这些细胞中,或者直接诱导这些细胞死亡。如图为分子转子钻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将治疗试剂运送到细胞中,分子转子需要钻开两层磷脂分子层B.钻孔后才可以运送治疗试剂,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过程体现出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分子无流动性D.一个细胞是否能成为靶细胞,很可能与表面的糖蛋白有关解析:选C细胞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单层膜结构,将治疗试剂运送到细胞中,分子转子需要钻开两层磷脂分子层,A正确;正常情况下,治疗试剂不能进入细胞,而钻孔破坏细胞膜后,治疗试剂能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该过程没有体现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也没有体现蛋白质分子无流动性,C错误;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分子转子与特定靶细胞的识别可能需要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正确。11.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请回答问题:(1)细胞膜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成分,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________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____________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__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______(填“①”或“②”)。(4)由图2可知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________,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5)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蛋白质和糖类等成分。(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自行恢复;②被漂白区域内外膜蛋白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