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端午节|教科版15张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设计思路本节课结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教材内容,以端午节为主题,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背景、习俗及意义。设计思路围绕课本知识,以学生动手操作、互动交流为主,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简要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习俗,激发学生兴趣。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制作端午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粽子、香囊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互动交流:学生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增进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
4.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5.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绘制一幅端午节主题的画作或撰写一篇短文,巩固所学知识。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聚焦于文化理解与传承、实践创新以及审美情趣的提升。学生通过参与端午节相关手工艺品的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实践创新能力;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端午节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同时,通过绘制画作或撰写短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端午节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具体包括:
-对端午节起源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进行深入了解,例如屈原的故事,以及端午节与夏季防疫的关联。
-掌握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佩戴香囊等。
-通过实践活动,如动手包粽子,让学生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加深对节日文化的理解。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
-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各地习俗的多样性,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丰富性和差异性。例如,不同地区的粽子口味和形状各异,赛龙舟的规则也有所不同。
-制作手工艺品如粽子、香囊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如包粽子的技巧、香囊的缝合方法等,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在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节日背后的深层文化意义,如屈原的爱国精神、端午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这些核心概念。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提前为学生准备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确保每人一本,便于学生跟随课程进度学习。
2.辅助材料:收集端午节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包括各地庆祝活动的图片、屈原故事动画片等,用于课堂展示。
3.实验器材:准备制作粽子的材料(糯米、粽叶、绳子等),以及制作香囊的布料、针线等。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几个活动区,包括粽子制作区、香囊制作区、展示区,以及讨论交流区,以便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张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吗?”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例如春节、中秋节等,让学生思考端午节与这些节日的共通之处和不同之处。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包括屈原的故事、赛龙舟、包粽子等。
-举例说明:通过讲述屈原投江自尽、人们划船救屈原的故事,以及粽子作为端午节食品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家乡的端午节习俗,讨论端午节在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和特色。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粽子的制作实践,每组学生合作完成几个粽子的制作,体验传统包粽子的过程。
-教师指导:在学生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包粽子的技巧,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4.活动展示(约10分钟)
-学生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粽子,并简单介绍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学到的新知识。
-互评互学: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制作粽子的经验和技巧,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总结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和传统习俗的重要性。
-学生反思: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端午节的文化。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绘制一幅端午节主题的画作或撰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短文,深化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知识点梳理1.端午节的起源: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包括屈原投江自尽的故事,以及端午节与夏季防疫的关联。
2.端午节的时间:讲解端午节每年的日期,即农历五月初五。
3.端午节的习俗:详细介绍端午节的各项传统习俗,包括:
-包粽子:讲解粽子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及不同地区的粽子特色。
-赛龙舟:介绍赛龙舟的起源、规则以及各地龙舟比赛的特点。
-挂艾叶、菖蒲:解释艾叶、菖蒲在端午节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佩戴香囊:讲解香囊的制作方法、材料以及香囊在端午节中的寓意。
-其他习俗:如喝雄黄酒、击鼓驱邪等。
4.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深入分析端午节背后的深层文化意义,包括:
-爱国主义精神:以屈原为例,强调端午节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自然和谐共生:讲解端午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如艾叶、菖蒲的驱邪作用。
-团结协作:通过赛龙舟等活动,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端午节的艺术表现:介绍端午节相关的艺术形式,如龙舟画、粽子艺术等。
6.端午节的现代意义:探讨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如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
7.端午节的相关诗词:介绍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底蕴。
8.端午节的国际影响:讲解端午节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地的端午节庆祝活动。
9.端午节的保护与传承:强调保护和传承端午节文化的重要性,提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10.端午节的安全常识:提醒学生在参与端午节活动时注意安全,如赛龙舟时的水上安全、食用粽子时的食品安全等。板书设计1.端午节基础知识
①端午节起源:屈原投江
②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③端午节习俗: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佩戴香囊
2.端午节文化内涵
①爱国主义:屈原精神
②自然和谐:艾叶、菖蒲的象征
③团结协作:赛龙舟的意义
3.端午节艺术与诗词
①艺术形式:龙舟画、粽子艺术
②古诗词:端午节相关的诗词名句
4.端午节现代意义与国际影响
①现代意义: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
②国际影响:端午节在其他国家的庆祝活动
5.端午节安全常识
①水上安全:赛龙舟注意事项
②食品安全:食用粽子注意事项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绘制一幅端午节主题的画作,可以是赛龙舟、包粽子、挂艾叶等场景,要求色彩鲜明,主题突出。
2.撰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的端午节习俗,字数不少于200字,要求语言流畅,内容真实。
3.收集一首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并简要解释其意义。
4.制作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手工制品,如香囊、粽子模型等,要求有创意,体现端午节的文化特色。
作业反馈:
1.学生画作反馈:
-对学生提交的画作进行评价,重点关注画面的色彩、构图和主题表现。
-对有创意和表现力的画作给予表扬,同时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如色彩搭配、画面细节等。
2.学生短文反馈:
-仔细阅读每篇短文,对文章的结构、语言和内容进行评价。
-对文章中的亮点,如生动的描写、真实的情感表达等给予肯定。
-对文章中的不足,如语言表达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3.古诗词收集反馈:
-对学生收集的诗词进行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坚守教育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路径
- 护理健康宣教排痰方案
- 幼儿园燃气安全教育课件
- 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品管圈应用
- 2025年新版本三方购销合同
- 2025签订租赁合同范文
- 2025出版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出租仓库合同
- 2025年合同终止后的法律效果有哪些
- 交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深度研究
- 应急总医院合同制康复医学科工作人员招考聘用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消防器材使用教程》课件
- 《小儿静脉穿刺》课件
- DB11-T 212-2024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托盘贸易合作合同范例
- 劳动节安全教育家长会
- 品类运营管理
-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合同
- 我的家乡浙江衢州
- 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大作业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