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纵横古今事,了悟人世间——<黄鹤楼>公开课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及朗读2、理解诗歌大意,赏析黄鹤楼的美景3、鉴赏本诗的写作技巧【语言导入】师:前面一节课,我们跟着唐代的王绩领略了自然野外秋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寥廓意境,请同学们先把《野望》背诵一遍。还有几个同学不是很熟练,希望今天之内你们能花时间背诵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唐代诗人崔颢笔下的《黄鹤楼》,看一看人文景观黄鹤楼又有什么特别之处?一分钟,联系已知【明晰体裁】课件显示:观察《野望》与《黄鹤楼》,在形式层面(字数),你发现了什么?师:昨天讲的《野望》是五言律诗,那么《黄鹤楼》是?大家发现了这首诗每句有几个字?生:七言律诗。师:南宋诗论家严沧浪有“唐人七律诗,以此为第一”(黄鹤楼),可见这首诗的评价很高。至于它为什么评价这么高?我们不妨走进文本,一探究竟。【朗读感知】1、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美,押ou韵2、学生自由读3遍【作者介绍】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崔颢主要生活在盛唐。活动轨迹遍布开元、天宝年间,太平盛世。史上说这是唐朝近三百年中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鼎盛时期。在时代氛围感召下,生活在唐帝国的人民感受国家力量的强大,民族自信心的强烈,青年人对事业前途的追求与渴望以及知识分子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分析诗歌大意】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自行了解大意。【问题探讨】问题一:诗人在黄鹤楼所见?所思?问题二:全诗采用什么方法写的✍?师:“登高薄暮望”,王绩在诗篇开头就直接告诉读者他所处的位置,在野外登高望远。而《黄鹤楼》这首诗的开篇有点不同。“昔人已乘黄鹤去”,单就这句我们读者没法判断诗人的所在地。仙人驾鹤飞走了。我们需要联系标题,以及勾连“此地空余黄鹤楼”,才知道崔颢站在黄鹤楼上边。他说,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仙人驾鹤,本就是虚无的神话故事,却以虚无飘渺开启描写黄鹤楼,以联想、想象过去的事开始写现在。那么黄鹤楼主要描写的是过去还是现在的景?生:现在。师:这种先说别的事再引起所要说的内容,在语文诗词鉴赏里有个专业的术语--起兴。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人借仙人驾鹤已去的神话故事传说起兴,以引起对黄鹤楼的描写。(生朗读首联,感知起兴)师:那仙人走后,留下了什么?生: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师:崔颢眼前所见的就是那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那么他可能会生发一种什么情感?请说明你的理由。生:遗憾,他应该很遗憾未能看到仙人。因为现在只能看到黄鹤楼。生:孤寂。“空”这个字,让人感觉孤寂。师:站在黄鹤楼登高望远的崔颢,大概率会如同陈子昂那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非常的孤独吧!天地宽广无垠,黄鹤飞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请问还有什么东西是与黄鹤般一去不复返?生:时间。时间是这样的师:岁月时间已逝去,诗人可能会发出什么感慨?生:世事沧桑,物是人非。黄鹤楼还是那座楼,看黄鹤楼的人不同。生:黄鹤楼空,人世依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迷惘和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感。【白云千载空悠悠】师:黄鹤怎么一去就不返回再送人登仙呢?登仙的能有几人呢?千百年来,人们看不到黄鹤,看不到有人成仙,看到的只是白云在黄鹤楼上徒劳地飘荡。白云是人世的见证,它永远注视着人间的生生死死,历史的苍黄反复却无动于衷;同时,古往今来的人们面对那同一的白云,留下的只有同样的茫然空劳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师:当诗人登上黄鹤楼,那他的视角是?生:远眺师:这幅远眺图的特点有什么特点?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生:意境开阔,生气盎然。师:作者的情感?生:面对这开阔的大自然景色。应该是赞美。师:当然也可能有作者对生命的讴歌。诗开始于虚无飘渺“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的神话故事,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而此时此刻的真实所见所感“晴川草树,历历在目,姜萋满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烘染出诗人登楼远眺时的愁绪。师: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只见眼前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由此一种深深的思乡愁绪涌上心头。师:“日暮”表面上是指黄昏,这又何尝不是指人生的暮年呢?把这两句翻译过来就是:人生最后的归宿在哪里呢?面对着烟雾弥漫的江水,诗人陷于深深的愁思之中。诗人还是逃不出人生的问号,“烟波”象征着人生问题它是神秘和不可知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盛唐时代,一方面国力鼎盛,使文人有感于探索宇宙奥秘,寻找人生真谛的气魄;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尤其是儒家的入世思想渗透到文人头脑。文学作品中很少有消极沉沦、颓唐的东西出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崔颢的诗探索人生问题决不是消极的。“惆怅”是探索人生,但又得不到答案的无可奈何思想的流露,“愁思”一方面是领悟了人生几许,一方面又陷入更深的忧愁的思绪之中。《黄鹤楼》在时间上给人带来历史的纵深感,在空间上给人一种开阔之感,表面看最终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事实上也许没那么浅显。教学后记
从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到日暮乡关何处是?分析这《野望》和《黄鹤楼》,诗人抒发情感的时间节点是傍晚时分。这个时间点很特别,似乎和回家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从《诗经》就开始的日落傍晚时分,诗人的心弦会被拨动。那些关于人类思乡恋家情绪音符飘荡在文学的隐秘角落。日暮天晚思乡切,遁世归乡遣悲愁。《黄鹤楼》前四句表明了诗人对得道成仙的向往。诗人为何如此向往得到成仙呢?是因为他无法实现建立功业的理想,只能寄希望于超脱成仙。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如意,得道成仙也遥不可及,那该如何解脱呢?只有唯的一条路——归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傍晚时分,江上升起沉沉雾霭,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如长江之水不断冲来。面对浩渺的长江,暮霭的映衬加深了诗人的愁情。“烟波江上使上愁”,这里的愁,也许有报国无门,功业无成的无奈,有怀才不遇的忧伤,人生短暂的迷惘,更有游子迁客思恋故土的乡愁。这种愁如同江雾般萦绕于诗人的心头,挥之不去。诗的开篇羡慕仙人长生,哀叹凡人生命的短暂;“桓温见树而伤心”典故的暗用,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功业未成的忧虑;人“祢衡不被赏识,被害早逝”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被赏识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刷厂员工入职管理规定
- 人教版七年级体育全一珊 3.3足球 简单战术配合 说课稿
- 2025【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店铺买卖合同
- 互联网广告投放服务合同
- 7.2 共建美好集体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活动2:制作智能控温机器人》说课稿
-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 安全主任培训会议讲话课件
- 幼儿园校园综合保洁与消毒服务人员录用合同范本
- 创业担保贷款合同履行告知
- 老年人护理冷热应用课件
- 政府法律顾问聘用合同
- 2025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低空经济产业园产学研融合方案
- 2025年秋季学期安全主题班会教育记录
- 2025年6月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24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新教材解读课件
- 医院保洁院感知识培训
- 医院安全生产检查表范本
- 艺术类院校教学创新计划
- 科学减重与体脂率管理健康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