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内能内能的利用_第1页
专题10内能内能的利用_第2页
专题10内能内能的利用_第3页
专题10内能内能的利用_第4页
专题10内能内能的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内能内能的利用内能一、单选题1.(2023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一模)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古诗词中加点字能够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间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答案】B【解析】A.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间”中的“流水落”,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如故”,是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风烟望”,烟是可见的,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尘埃也”,尘埃是可见的,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3福建南平一模)如图,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利用水冷却 B.利用水做功C.利用水造雪 D.利用水扑火【答案】A【解析】A.利用水进行冷却,利用的是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故A符合题意;B.利用水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水造雪,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雪,这是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水扑火,是用水隔绝空气,减少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3江西抚州临川一中一模)下列事例中,利用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饮料中加冰块,饮料变凉 B.夏天,柏油路被阳光晒温度升高C.火车经过,铁轨温度升高 D.用电热壶烧水,水温升高【答案】C【解析】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饮料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柏油路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吸收太阳的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C.火车经过,火车与铁轨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铁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符合题意.D.用电热壶烧水,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3河南洛阳一模)如图所示,以下是我们学习内能的四个实验,根据实验过程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向下迅速压缩气体后松手,观察到硝化棉燃烧后活塞被向上推起,活塞被推起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乙图: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少,瓶口出现的白雾是汽化现象C.丙图: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D.丁图:悬挂重物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答案】A【解析】A.硝化棉燃烧后活塞被向上推起,硝化棉的燃烧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故B错误;C.上方的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可能是扩散现象,但也可能是重力的作用,故不能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C错误;D.悬挂重物也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这说明分子间是存在引力的,分子间也有斥力,故D错误。故选A。5.(2023辽宁鞍山一模)关于图所示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B.图乙中冬天搓手取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图丙中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D.图丁中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C【解析】A.不管物体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此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C.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湿毛巾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体降温,内能减小,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故C正确;D.向下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者能量转化不同,故D错误。故选C。6.(2023陕西渭南一模)过桥米线是有名的风味小吃,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将米线从汤中捞出,温度降低后内能减小B.在煮沸的鸡汤中加入食盐能很快入味,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C.鸡汤温度高,说明鸡汤含有的热量多D.米线放入汤内后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答案】C【解析】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将米线从汤中捞出,温度降低后内能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在煮沸的鸡汤中加入食盐能很快入味,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D.米线放入汤内后温度升高,米线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23江苏苏州一模)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个完全一样的试管中,然后将这两个试管同时放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中,如图所示。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水和煤油从热水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Q2,温度升高分别为Δt1、Δt2,则(已知c水大于c煤油)()A.Q1=Q2,Δt1>Δt2 B.Q1>Q2,Δt1=Δt2C.Q1=Q2,Δt1=Δt2 D.Q1>Q2,Δt1<Δt2【答案】B【解析】已知煤油和水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分别倒入两个完全一样的试管中,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煤油和水的末温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即,由可得,水从热水中吸收的热量更多,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2023新疆乌鲁木齐乌市八中校考一模)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下,若烧开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一壶水,吸收了8.4×105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可能是(

)A.80℃ B.100℃ C.120℃ D.130℃【答案】B【解析】烧开质量为2千克、初温为20℃的一壶水,吸收了8.4×105J焦耳的热量后,他的温度,即水加热后的温度为100℃+20℃=120℃,但因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它的温度可能是100℃。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9.(2023安徽合肥第四十八中学一模)关于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会减小,其温度可能不变D.热量不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答案】C【解析】A.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A错误;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热量,故D错误。故选C。10.(2023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一模)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B.两杯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可能不相等C.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它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D.若物体的温度为0℃,则物体可能不具有内能【答案】B【解析】A.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等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少,故A错误;B.两杯水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不知道两杯水的质量是否相同,因此吸收的热量可能不相等。故B正确;C.海波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B。11.(2023安徽芜湖一模)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实验,涉及的研究对象分别是:①厚玻璃筒内气体;②盒内气体;③铁丝;④气缸内燃气。在发生下列物理过程时,以上研究对象的内能减小的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厚玻璃筒内的气体被压缩时,活塞对气体做功,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增加,故①不符合题意;②盒内的气体推动盖飞出时,气体对盖做功,气体的内能化为盖的机械能,盒内气体内能减小,故②符合题意;被弯折的铁丝发热,是人对铁丝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③不符合题意;④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小;故④符合题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2.(2023江西抚州临川一中一模)用分子动理论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答案】B【解析】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是由于气体分子间隔随着压力的变大而减小,证明了分子间有间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是因为破碎后的玻璃碎片间的分子间隔太远,所以引力无法发挥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3.(2023河南洛阳一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答案】D【解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B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具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以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而不一定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故C错误;冰是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了,故D正确。故选D.14.(2023湖南长沙一模)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答案】A【解析】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不断减少,故A错误;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向周围空气放出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C.咖啡香飘四溢是因为咖啡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C正确;D.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A.15.(2023辽宁鞍山统考一模)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为4:1,放出热量之比是3:1,则它们的比热之比和降低温度之比分别是下列四种情况,可能满足题设条件的是①1:1,3:4;

②2:1,1:3;

③1:2,3:2;

④1:3,9:4.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答案】B【解析】由题知,m甲:m乙=4:1,甲、乙两物体放出的热量:Q甲:Q乙=3:1,因为Q放=cm△t,所以。①、甲乙物体比热容之比和升高温度之比1:1,3:4,,故①正确;②、甲乙物体比热容之比和升高温度之比2:1、1:3,则==≠,故②错;③、甲乙物体比热容之比和升高温度之比1:2、3:2,则=,故③正确;④、甲乙物体比热容之比和升高温度之比1:3、9:4,则=,故④正确。故选B。二、多选题16.(2023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一模)小莉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水4.2×103冰2.1×103酒精2.4×103砂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少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砂石的末温可能比酒精的末温低【答案】ACD【解析】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有的也相同,如冰和煤油的比热容相同,故A正确;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水和冰比热容不同,故B错误;C.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由Q放=cmΔt可知,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故C正确;D.酒精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由Q吸=cmΔt可知,酒精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mΔt)小,若酒精的质量比砂石的质量小的多,则酒精升高的温度可能比砂石的温度升高的多,使酒精的末温比砂石的末温高,故D正确。故选ACD。三、填空题17.(2023河南洛阳一模)今年由于气候异常,形成“八月桂花九月香”的奇异现象,“桂花飘香”这是___________现象。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飘散的方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答案】扩散

不同【解析】“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物体做了机械运动,因此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飘散的方式不同。18.(2023广东揭阳一模)节日里,大家都喜欢燃放鞭炮,鞭炮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_____产生的。但是燃放烟花爆竹时会闻到强烈的火药味,这是_____现象,会严重污染大气。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已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是采用_____的方法控制噪声的。【答案】振动

扩散

声源处【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鞭炮的爆炸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会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这是扩散现象;声音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19.(2023重庆九龙坡育才中学一模)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当用温度为85℃、质量为200g的热水泡茶时,一段时间后,热水温度降低至35℃,则热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_J;其内能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的(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4.2×104

热传递【解析】热水放出的热量;用温度为85℃的热水泡茶时,一段时间后,热水温度降低至35℃,该过程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热水的内能。20.(2023吉林松原统考一模)中医博大精深,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艾灸”时通过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穴位处的内能。熬制中药的过程中,闻到浓浓的药味儿,说明分子在_______。【答案】热传递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艾灸”是用点燃艾条产生的热刺激人体穴位,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整个房间内弥漫着艾草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1.(2023福建泉州一模)学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华给奶奶购买了一个暖手袋,如图。暖手袋装热水取暖,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奶奶的手感到暖和,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答案】比热容

热传递【解析】暖手袋装热水取暖,利用了水比热容比较大的特点,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奶奶的手感到暖和,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22.(2023福建南平一模)如图,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活塞向_____(填“左”或“右”)运动,气缸A内气体对外做功,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答案】右

减小【解析】由题意可知,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活塞向右运动,气缸A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减小,温度计的示数减小。23.(2023安徽宿州一模)如图所示,在用塞子封闭的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空气内能_____(填“增大”或“减少”),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_____出现了“白雾”,说明水蒸气遇冷_____(填物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内能_____(填“增大”或“减少”)。【答案】增大

瓶内

液化

减少【解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压缩气体做功,则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小,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使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所以可看到瓶内出现白雾。24.(2023广东揭阳一模)热熔钻工艺是在金属薄板上一次加工出孔技术,热熔钻头采用耐磨、耐高温的硬质材料制成。钻头与金属薄板接触时,钻头高速旋转,使钻头和薄板之间剧烈摩擦,用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温度瞬间达到几千摄氏度,此过程中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由于温度超过金属的熔点,钻头附近的金属迅速熔化,钻头继续施加向下的压力,几秒钟就在金属薄板上贯穿一个孔。【答案】做功

机械

内【解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钻头高速旋转,使钻头和薄板之间剧烈摩擦,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5.(2023江西抚州临川一中一模)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太空空间站。火箭在发射时,为了避免对发射台的损坏,在发射台下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它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大的特性和水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来降低发射台的温度;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落回地面过程中温度会升高,这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使返回舱内能增加。【答案】比热容

做功【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起到对发射台的降温作用;返回舱的外壳温度很高,这是因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克服空气摩擦,这是通过的做功的方式增大了火箭的内能,温度升高,像火球一样把外壳烧焦了。26.(2023广东佛山一模)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忽略散热损失,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两种液体的初温是______,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______,甲、乙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_。【答案】20°C

1︰1

3︰7【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初温都是20°C;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1;都加热90°C,甲升高的温度为90°C20°C=70°C,乙升高的温度为50°C20°C=30°C,根据公式Q=cmΔt可知,吸收的热量、物质的质量相同时,比热容之比与升高的温度之比成反比,即c甲:c乙=Δt乙:Δt甲=30°C:70°C=3:7内能的利用一、单选题1.(2023江西抚州临川一中一模)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C【解析】图中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且火花塞点火,所以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选C。2.(2023福建泉州一模)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A.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B【解析】图中的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这是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缸内气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3广东深圳一模)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为帮助地球脱离木星的吸引,点燃了木星上的可燃气体,从而将地球推离木星。以下与推离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相同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A.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上的可燃气体将地球推开,此过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A图中进气阀、排气阀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故A不符合题意;B.B图中,进气阀、排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此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C.C图中,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吸气冲程,故C不符合题意;D.D图中,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为排气冲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3江苏苏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活塞压缩空气,空气温度升高,硝化棉燃烧,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B.图乙: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图丙:能量转化类似图甲D.图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实验时根据水加热的时间来比较放出热量的多少【答案】A【解析】A.图甲中活塞压缩空气,空气温度升高,硝化棉燃烧,通过硝化棉燃烧可知内能增加,用到转换法,故A正确;B.图乙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B错误;C.图甲中迅速向下压活塞,由于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其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图丙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两个图中能量转化不同,故C错误;D.图丁实验中,两种燃料燃烧给水加热,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燃烧放热的多少,故D错误。故选A。5.(2023河南周口一模)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暖花开,香味弥漫,令人心旷神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当物体没有对外做功或外界也没有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多C.柴油机顶部的火花塞可以将吸入的柴油空气混合物点燃D.一锅水的比热容一定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答案】A【解析】A.闻到花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B.当物体没有对外做功或外界也没有对物体做功时,这时当物体吸收热量时,此时内能一定增多,B错误;C.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且其做功是利用压缩气体使其自行着火燃烧,C错误;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无关,D错误。故选A。6.(2023辽宁鞍山一模)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关于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的燃料热值较小B.大量“白气”涌向四周是扩散现象C.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燃气主要通过热传递使周围的空气内能增大【答案】D【解析】A.运载火箭的燃料一般选择热值比较大的,这样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故A错误;B.“白气”属于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而扩散是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所以大量“白气”涌向四周不是扩散现象,故B错误;C.火箭发射升空时,首先燃烧燃料,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故C错误;D.喷出燃气时,会释放大量热量,主要通过热传递使周围的空气内能增大,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7.(2023天津和平一模)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硝化棉燃烧。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使空气的______,这一过程与内燃机工作的______冲程原理相同。【答案】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压缩【解析】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上升,当温度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时,看到的现象是硝化棉燃烧;活塞压缩空气使空气内能增加,这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这一过程与内燃机工作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8.(2023河南洛阳一模)2022年12月4号晚上8点,神舟十四载人飞船返回舱带着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增加其内能的;这与内燃机的___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___________次。【答案】做功

压缩

10【解析】返回舱在通过大气层时,与空气发生摩擦,此时返回舱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该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燃料温度升高;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200r/min,即每秒钟转20圈,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9.(2023辽宁鞍山一模)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_____能的机器;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尾气的柴油味越_____(填“浓”或“淡”),柴油机的效率越高;尾气温度越_____(填“高”或“低”),柴油机越节能。当柴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答案】机械

降低【解析】热机是把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器;尾气的柴油味浓、颜色黑都说明柴油没有充分燃烧,浪费了燃料,这样柴油机的效率会低;尾气的温度高,说明散失的热量多,柴油机的效率低,反之,柴油机的效率高,即节能;冒“黑烟”说明燃烧不充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总能量的比值就小,所以效率降低。10.(2023陕西渭南一模)如图所示,清扫车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大显身手清扫车作业过程中,给清扫车提供动力的是汽油机的______冲程,用水作为汽油机的冷却剂是利用水的______较大;清扫车某路段匀速行驶10min消耗汽油0.2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q汽油=4.5×107J/kg)【答案】做功

比热容

9×106【解析】清扫车工作时,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给清扫车提供动力;水做汽油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汽油=0.2kg×4.5×107J/kg=9×106J11.(2023安徽宿州一模)已知柴油的热值为4.3×107J/kg,一台效率为40%的柴油机,当输出8.6×106J的有用功时,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J,消耗了_____kg柴油。【答案】2.15×107

0.5【解析】热机效率公式为,所以,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由Q放=mq可得,消耗柴油的质量12.(2023陕西西安一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时有一种“摔炮”将其用力扔到地上,炮就响了,此过程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拆开发现里面有粗砂粒和火药,燃放烟花爆竹时能闻到浓烈的火药味,这是因为分子_________。普通鞭炮内的火药热值是3.76×106J/kg,一次完全燃烧3kg的火药释放的能量是_________J。【答案】做功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28×107【解析】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对鞭炮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此过程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燃放烟花爆竹时能闻到浓烈的火药味,这是扩散现象,是因为火药燃烧后的产物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火药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Q放=mq=3kg×3.76×106J/kg=1.128×107J13.(2023江苏苏州一模)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冲程是_________冲程,能量转化情况与_________(选填“乙”或“丙”)图相同;若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_________次。【答案】做功

20【解析】图甲所示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故此冲程为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在此过程中,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图乙中,高温水蒸气将塞子冲出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丙中,活塞压缩筒内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对比三图所示情景的能量转化情况可知,图甲所示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乙图所示情景的能量转化相同;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经历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因为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40r/s,所以飞轮每秒转动40周,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20次。14.(2023黑龙江大庆一中一模)如图甲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此冲程是依靠________(填“外力”或“惯性”)来完成的,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图________相同。若汽油机1s内对外做功15次,则其曲轴的转速为________r/min。【答案】惯性

1800【解析】观察图发现,此时汽油机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该冲程靠飞轮惯性完成;乙图中迅速下压活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内空气温度升高;丙图酒精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缸内温度升高,故该冲程与乙图能量转化情况相同;汽油机1s内对外做功15次,则一分钟对外做功的次数,每对外做功一次,飞轮转动两周,所以曲轴一分钟转动,即飞轮转速为。三、计算题15.(2023江苏苏州一模)小明将质量为20kg的水从25℃加热到75℃,【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J/m3】。求:(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2)若天然气燃烧的热量中50%被这些水吸收,则需要多少m3天然气。【答案】(1)4.2×106J;(2)0.24m3【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20kg×(75℃25℃)=4.2×106J(2)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烧开这壶水需要天然气的体积16.(2023甘肃武威二模)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答案】(1)2.1×107J;(2)1.05×107J;(3)50%【解析】(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煤气q=0.5kg×4.2×107J/kg=2.1×107J(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50kg×(70℃﹣20℃)=1.05×107J(3)煤气灶的效率17.(2023湖南长沙一模)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kg水,把水从18℃加热至98℃,总共用了0.6kg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如果木炭的热值为2.8×107J/kg。求:(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2)在这个过程中木炭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3)此过程中铁锅烧水的效率是多少?【答案】(1)1.68×106J;(2)1.68×107J;(3)10%【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0.6kg×2.8×107J/kg=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