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训练试题(无超纲)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训练试题(无超纲)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训练试题(无超纲)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训练试题(无超纲)_第4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训练试题(无超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训练

(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总分:

题号—■二三

得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跟大气压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B.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来抽水的

C.大气压跟季节、天气等也有关系

D.水的沸点总是100℃

2、下列实例在工作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B.刀刃磨得锋利

口1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C.

D.■坦克宽大的履带

3、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圆柱体形烧杯中,装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放于水平桌面上,力、3为高度

相同的两点,两点处所受液体强分别记作P中和P乙,则()

酒精

-田一-

A.乙B.P甲<p乙C.p甲=p^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不

同液体,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5、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

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一定多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6、如图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B.H瓶吞鸡蛋

A.皮碗对吸

c.纸拖水杯D.橡皮膜凸出

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保持相平。现从

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后,其液面仍保持相平,若此时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则

抽取前,甲、乙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曲和压力后、片的关系是()

A.pA<pn,FA<FBB.PA<PH,FA>FB

C.PA>PB,FA<FBD.PA>PB,FA>FB

8、下图中,不是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是()

A.锅炉水位计B.液体压强计

C.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D.地漏的存水杯

异味F水帝

9、两块密度均匀的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砖块,边长之比为1:2:4.现将它们垂直交叉平放于水平桌面上。

上面砖块对下面砖块的压强为.,下面砖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向,则R..小()

A.1:2B.2:1

C.1:1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的场景,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使用雪橇滑雪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的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在底面积为0.1m)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0%'的冰块,其与容器底的接触

面积为0.05m2,冰的密度为o.gxiO,kg/m:'。若冰块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_____冰块的质量,水的体

积冰块的体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冰块对容器底的压强。(均选填“>"、“=”或

“V”)。

2、1912年秋季的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之一“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离它100米左

右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平行疾驶(如图)。突然,小军舰偏离了方

向,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最终与“奥林匹克号”相撞在一起。其原因就是:当两船彼此

接近平行行驶时,两船之间的水由于被挤在一起,水相对于船的流速要比外部_____,压强就要比外

部______,从而水就把两船挤在一起了。

3、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选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

心正方体A、B,则它们对桌面压力之比为;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

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5、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实验,测量的物理量,多次

测量的目的(前两空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图(a)所示的装置名称是

如图(为、(c)和(d)所示,金属盒置于同种液体的不同位置处,该实验能得到的初

步结论是o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所示,柱形薄壁容器甲和均匀柱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2S。已知甲容

器中盛有0.3米高的水,柱体乙的质量为2千克。求:

①求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O次;()

②若乙的体积为IX107米3,求乙的密度pz;()

③现有物体A、B、C(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物体,把物体

放入甲容器中(水不溢出)和放置在柱体乙上面,使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柱体乙对地面

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求这个最大比值。()

物体密度体积

A4。次1.5V

B3夕水2V

C0.3P水V

2、密度为=50%曾£长a、高6、宽c分别为〃0、Q%、〃%的匀质长方体,其表面光滑,静止

在水平面上,并被一个小木桩抵住,如图(a)所示。

(1)无风情况下,地面的支持力为多大?

(2)当有风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吹到长立方体的一个面上,如图(b)所示.风在长方体光滑侧

面产生的压力为F,则力少要多大才能将长方体翘起?

(3)实验表明,风在光滑平面上会产生垂直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跟风与光

滑平面夹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现让风从长方体左上方吹来,风向与水平方向成角,如图(c)所

示。当大于某个值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能使长方体翘起。请通过计算确定的值。

3、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高为40,底面积为3S,内盛有深

度为2方的水;正方体乙的底面积为2S。

①若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m,密度为《XIO'kg/m'

(a)求乙的质量Rz。

(b)求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0Z。

②现有A、B和C三个均匀圆柱体,其规格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两个,分别竖直置于容器甲的水中

(水不溢出)和正方体乙的上方,使水对甲底部压强增加量次和乙对地面压强增加量的比值

最大。写出选择的圆柱体并说明理由,求出本与的最大比值。

底面

密度高度

2P

AS6人

3)

BS2h

4P

C2s2h

4、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酒精和某种液体,液体深0.08米,酒精对容器底部的

压强为784帕,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洒**=0.8x千克]菊)

(1)求容器A中酒精的深度酒精。

(2)求容器B中液体的密度液。

(3)若从容器A中抽出部分酒精,使容器A中酒精的液面与容器B中液体的液面等高,求酒精对容器

底部压强的变化量酒精。

5、小刚同学质量为56kg,他可以双手或单手倒立在地面上,每只手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40cm2。(g

取10N/kg)

(1)小刚的重力;

(2)小刚双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

【详解】

A.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工作时,都是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

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影响大气压的因素可知,大气压跟季节、天气等也有关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水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

点不是100C,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o

2、D

【解析】

【详解】

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刀刃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坦克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解析】

【详解】

两个圆柱体容器形状完全相同,并且装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所以容器内/、8下方的液体体积相同,

由行0/可知,4下方水的质量大于8下方酒精的质量,则/上方水的质量小于8上方酒精的质量,即

力上方水的重力小于6上方酒精的重力,假设46位置为容器底,则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其重

力,即£«自,由于甲乙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可知,p甲<p乙,故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4、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由G=〃7g知道,三种液体的重力相等;又

因为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所以,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重力,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

重力,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故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最大。

故选Ao

5、D

【解析】

【详解】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1,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G=mg_pVg..pSlg

P~S~S~S~~S~S=Pgl

因p甲=0z,所以有

P甲g"=O乙g/乙

O甲/甲=O乙/乙

由图可知,1甲VI乙,则O甲乙;

A.若剩余的高度力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A〃加=0甲4」(/甲一〃)

Am乙=0乙/乙2a乙一6)

甲乙切去部分的质量质量差为

△w7ip—=。甲1甲~(I甲一h)—pA£(/乙—h)

根据

O甲1甲=0乙/乙

故有

=014,[%(%—6)—I乙(/乙—")]

整理可得

△用F—△相乙=。甲,甲(%—1乙)(,甲+,乙-h)

根据

/甲V/乙

△司,一△^乙=巧14P(/甲—I乙)(4p+1乙—力<0

所以,可知被切去的质量

人叫〈人叱

故A错误;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

O甲/甲。甲利余=o乙/乙。乙剩余

P甲/甲=0乙/乙

代入可得

/甲/甲剩余=/乙1乙剩余

根据1甲<,乙,代入上式可得,/甲到余〉/乙对余,因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且甲剩余的厚度大于乙剩

余的厚度,所以,乙被切去的厚度多,故B错误;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A"?甲=,Am乙—。乙/乙-△/?

1用<1乙,P甲1甲=P乙/乙

则有△勿忌△"z,即乙被切去的质量多,故C错误;

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由

Am=pAV=pSA/=p/2A/

可得

用4「△/甲=。乙/乙-△/乙

0甲/i|i=。乙/乙

可得

,甲△%=/乙△/乙

因,甲<,乙,故有乩口>加乙,即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故D正确。

故选Do

6、D

【解析】

【详解】

A.皮碗对吸,类似于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大气压把两个皮碗紧紧压在一起,能够证明大气压

的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瓶吞鸡蛋实验实际上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到瓶中,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纸托水杯实验中,水为什么没有把纸压下来,是因为纸下面有大气压给纸一个向上的压力,能够证

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橡皮膜向外凸出,是因为管中的水给橡皮膜一个向下的压强,不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符合

题意。

故选Do

7、D

【解析】

【详解】

因为两容器液面相平,抽出部分液体之后液面仍然相平,所以抽出液体的高度相同。由图可知,容器

底面积SVS”由可知,液面相平,高度相同,所以由于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

底部的压力,所以G*>Gz,即〃由公式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根据柱

形容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方可知,P>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pS=pghS=pgV=mg=G

所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为凡>凡,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o

8、B

【解析】

【详解】

A.锅炉水位计的上端都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A不合题意;

B.液体压强计的U形管一端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不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点,不是连通器,故B符

合题意;

C.排水管的“反水弯”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C不合题

意;

D.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9、B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两块密度均匀的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砖块的重力均为G,边长之比为1:2:4,设为a、2a、

3a,由受力分析可知,上面砖块对下面砖块的压力等于上面砖的重力即G,受力面积为

Si~ciXa=a

下面砖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两块砖的重力之和即2G受力面积为

则由可得

耳工_G2G_

P\-Pi=-r'-r=-'-Y~2=2:1

SiS2a4a

可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o

10、B

【解析】

【详解】

A.运动员使用雪橇,这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A错误;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

衡力,故C错误;

D.运动员弯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稳度,不是增大重力,故D错误。

故选Bo

二、填空题

1、=<<

【详解】

[1]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物态、位置而改变,若冰块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等于冰块的质量。

[2]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根据夕=£可知,水的体积小于冰块的体积,

即以<喉。

[3]冰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FGpVg0.9x103kg/m3xIO_3m3x10N/kg

p=—=—=--=-------------------;------------=180Pa

SSS0.05m2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FGpVg0.9x103^/m3x10"3m3xION/kg

p=—=—=------=------------------;-------------=yOra

S'S'S'0.1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冰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大小

【详解】

[1][2]由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知,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因此,若两船靠得

比较近且并排前进,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水相对于船的流速要比外部大,压强就要比外部小,

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便形成向内的压强差,容易发生撞船事故。

3、托里拆利减小

【详解】

[1]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即760mm,大约

为1.03xl()5pa,是历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人。

[2]大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有关,由于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体密度越

小,故大气压一般随高度升高减小。

4、1:14:1

【详解】

[1]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

F=G=mg

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A、B对桌面压力相等,即它们对桌面压力之比为1:1。

[2]由图像可知,当

%=8g

%=1cm3

加乙=2g

吃=2cm3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A>=^=7^T=8g/cm3,^=^=-^T=lg/cm

Vp1cm匕2cm

3

PiV_8g/cm_8

PLlg/cm37

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m

工=包=丝=1

匕210,8

PL

v=e

可得,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

因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殁=迺=哗

sssscy

所以,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A__%乂"_8*1_4

------------------------------X——X———

PBP乙gLeP乙k121

5、相同不相同U形管压强计液体的密度不变,深度变大,压强变大

【详解】

[1]“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物体的

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所以这两个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相同的。

[2]“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中在研究了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后,还需要用其它物质进行

多次实验,这样才能得到普遍性的规律;“测定物质密度”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所以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不相同的。

[3]读图可知,这一装置的名称是U形管压强计,通常利用该装置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4]当金属盒薄膜受到压强后,其右管内的液面高于左管内的液面,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可判断

压强的大小,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由图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变,深度变大,

压强变大。

三、计算题

1、980Pa2X103kg/m:,A放入甲容器中,B放置在乙上方2

【解析】

【详解】

(1)甲容器距水面0.1米处,该处水的深度左0.1m,由=知道,该处水的压强

pP水gh'=1.0X10/,kg/m3X9.8N/kgX0.lm=980Pa

(2)由=一知道,乙的密度

__z2kg

乙==2乂Mg/

乙/X7nl3

(3)要使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就应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变化量尽量大、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尽量小,即将体积大的物体放入水里,质量小物体放在乙上,

即A放入甲容器中,B放置在乙上方,此时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为

2

求=水水=水

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

2

____生水一£

乙-2水

即它们的最大比值为2。

答:(1)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是980Pa;

(2)乙的密度是2义是Mg/n?;

(3)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值为20

2、(1)1411.2冲(2)188网(3)>37°

【解析】

【详解】

解: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地面的支持力

支====x0.8x0.6xQ%,x9.曲/kg=1411.2^

(2)无论风向为哪个方向,他对物体产生的压力总是垂直于作用面的(流体的特点),因此风产生的

压力为凡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

——

G2

根据力矩平衡条件,有

—=----

22

解得

1411.2^x0.8

=1881.6^

0.6

(3)根据风在光平面上会产生垂直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跟风与光滑平面夹

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可得,风在顶面产生的压力

2•

I—“sin

风在侧面产生的压力

2=2cos2

当(2+)7>/X3时,长方体将不会翘起,即

>2(2_cos?—sin?)

由于何以取足够大,为使上式对任意大2都成立,必须有

2cos2。—2sin~O<0

3

tan>—=-

4

>37°

答:(1)无风情况下,地面的支持力为国;

(2)力尸为188,用时才能将长方体翘起;

(3)当>37°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能使长方体翘起。

3、①(a)32kg;(b)7840Pa;②4:9

【解析】

【详解】

解:①(a)由密度公式=一可得,乙的质量为

m于PzKz=4.0X10'*kg/m3X8X10imi=32kg

(b)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乙_乙乙_乙乙乙乙乙

3xx

乙======z乙=4°xI。kg/m9舔/kg“'m

乙乙乙乙乙

=7840Pa

②水对甲底部压强增加量最大值为

水水大—水排大

水大~水水大

甲甲

圆柱体A排开水的体积为

23

排卜=水1=(?_)=3

cz

圆柱体B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B=2hS

圆柱体C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推c=4hS

所以应选C放入甲的水中,此时,乙对地面压强增加量最小为

乙小_物小_(物物)小_(物物物,小

乙小~一==

乙乙乙乙

所以应选B放在乙的上方,次与的最大比值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