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第1课时东亚与日本、中亚考点呈现素养达成1.东亚的位置、范围、东西地理特征。2.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3.中亚主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区域认知:认知东亚和中亚的范围、主要国家、气候分布、地形区、主要的河流与湖泊。综合思维:依据相关资料并结合地图,分析东亚气候的成因及区域差异。地理实践力: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日本地理环境特点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地协调观:对比分析东亚和中亚各国不同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读图夯基·课前预习一、东亚1.位置:位于__亚洲__东部,太平洋西侧。2.范围:包括①__蒙古__、中国、②__朝鲜__、③韩国、④__日本__。3.差异沿海内陆范围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朝鲜、韩国、日本中国西北和__青藏__地区、蒙古地形以__平原__、__丘陵__为主,日本多山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__温带大陆性__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经济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__众多__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欠发达二、日本1.位置eq\b\lc\{(\a\vs4\al\co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5°N~45°N,,125°E~150°E,海陆位置:东临A__太平洋__、西临B__日本海__,,隔G朝鲜海峡与__韩国__相望))2.范围:领土由C__北海道__、D本州、E__四国__、F九州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四周海疆组成。3.自然地理特征(1)海陆:海岸线曲折,多__优良海港__,有利于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的发展。(2)地形:以__山地和丘陵__为主,平原面积狭小。(3)气候:海洋性强,北部为__温带季风__气候,南部为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4)资源:矿产资源贫乏,__水能和森林__资源丰富。4.人文地理特征(1)工业①分布:集中分布在__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__。②工业区:a.京滨工业区、b.__名古屋工业区__、c.阪神工业区、d.__濑户内工业区__、e.北九州工业区。③工业部门:钢铁、__机械__、汽车、__电力__、纺织及电子工业等。(2)农业①种植业:单产高,采纳__小型__农业机械,稻米基本能自给,蔬菜等仍需大量进口。②渔业:渔业发达,捕鱼量居世界__前列__。三、中亚1.位置eq\b\lc\{(\a\vs4\al\co1(纬度位置:位于35°N~55°N,海陆位置:地处__亚欧大陆__中部))2.范围:包括哈萨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1__土库曼斯坦__、2乌兹别克斯坦、3__塔吉克斯坦__、4吉尔吉斯斯坦。3.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以__丘陵和平原__为主。(2)河流eq\b\lc\{(\a\vs4\al\co1(内流河:A__阿姆河__、B锡尔河,外流河:C__额尔齐斯河__))(3)湖泊:都为内流湖,如:D__里海__、E咸海、F__巴尔喀什湖__。(4)资源种类分布石油__里海__沿岸煤哈萨克斯坦北部、吉尔吉斯斯坦铁、铜__哈萨克斯坦__中部4.人文地理特征(1)农业农作物分布小麦哈萨克斯坦北部棉花__图兰__平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2)交通①历史:丝绸之路。②现代:亚欧大陆桥。a.起止点:东起Ⅱ__连云港__,西至Ⅰ__鹿特丹__b.意义eq\b\lc\{(\a\vs4\al\co1(加强了我国__东西部__的联系,加强了我国同__中亚__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自主思索1.为什么中国日本多台风?[答案]中国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西北太平洋是世界台风生成最多的海疆,台风生成以后向西北方向移动。中国日本首当其冲受台风影响,所以中国日本多台风。2.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答案]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精讲点拨·课内探究考点东亚的季风气候1季风是随季节变换风向的风,东亚季风的形成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一样,在同样强度的太阳辐射下,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则相反。东亚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非常显著,因此形成了世界上闻名的季风气候区——东亚季风区。冬季,大陆北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气温很低,成为高压中心,太平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偏北风,即冬季风。在冬季风影响下,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亚洲内陆气温上升快,气压降低,太平洋上气温上升慢,气压相对较高,于是暖湿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即夏季风。此时,东亚近海地区降水丰沛,由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量渐渐削减。(1)东西差异。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点,中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点,表现为降水量自东向西渐渐削减,且更加集中于夏季;气温年较差自东向西渐渐增大。(2)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韩国北部及朝鲜、日本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等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1)总体特征:比亚洲大陆内部季风年降水量偏多且安排匀称;气温年较差小。(2)区域差异。①南北差异——气温。a.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燥热多雨,冬季温柔少雨;b.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②东西差异——降水。a.特点:夏季太平洋沿岸雨水丰沛,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冬季日本海沿岸降雪多,降水西北多东南少。b.缘由分析:日本多山,山脉多东北—西南走向;夏季太平洋沿岸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足够;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携带水汽,在西侧沿岸形成降雪;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典例剖析____■例题1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A)①气温年较差②降水量的季节改变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样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C)A.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B.南北温差大于中国C.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D.候鸟南迁时间早于中国[解析]第(1)题,甲、乙、丙由于离海远近不同,故从丙到乙到甲,海洋性渐渐减弱,大陆性渐渐增加,因此气温的年较差渐渐变大,降水的季节改变渐渐变大,故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的季节改变差异最明显。第(2)题,1月0℃等温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说明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考点日本工业分布缘由及改变1日本的经济特征与发展条件日本的经济特征是:(1)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2)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不占主要地位;(3)对外依靠性强须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靠国际市场。2工业向南、北分散20世纪60年头中期以后,日本原有工业带已经发展到饱和状态,供水、用地惊慌,提出了工业再配置问题,出现了分散的趋向。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引起日本工业地域分布的变迁,在省能源、省资源的新工业时代,减轻运输负担的考虑已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工业化落后地区却由于劳动力丰富、地价便宜、自然环境好,对于新工业建设反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日本工业布局出现了工业分散的倾向。例如,九州岛已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被称为“硅岛”,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3产业向国外转移日本从20世纪70年头起先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设想,从劳动、资源密集型逐步转为学问、技术密集型。进入80年头,加快了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渐渐向东亚其他国家和东南亚国家转移。目前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和濑户内海沿岸仍旧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典例剖析____■例题220世纪70年头前,日本作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业高速成长,之后起先将部分生产转向东南亚和中国等地,同时本土企业转型,形成全新生产方式。2000年后,日本纺织服装业逐步从单一制造产业胜利转型为集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及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活关联产业体系。据此回答(1)~(3)题。(1)20世纪70年头前,日本成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海外生产基地的主要条件是(A)A.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B.人口众多,市场广袤C.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外运D.经济发达,消费实力强(2)材料中的“全新生产方式”可能是(C)A.欧美品牌、本土生产、海外销售B.欧美品牌、本土设计、本土销售C.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D.日本品牌、本土生产、海外销售(3)2000年以后,生活关联产业体系的形成会使日本纺织企业(D)①就业岗位削减②市场适应实力提高③专业化水平降低④获得规模效益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第(1)题,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20世纪70年头前,日本作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主要条件是日本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第(2)题,2000年后,日本纺织服装业逐步从单一制造产业胜利转型为集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及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活关联产业体系,最可能是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模式。第(3)题,2000年以后,生活关联产业体系的形成会使日本纺织企业就业岗位增加,市场适应实力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获得规模效益。考点中亚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1中亚的地理位置与其自然、人文环境特征的关系2中亚的油气资源及其对我国的影响(1)中亚油气资源的现状。①油气资源丰富。中亚大部分的油气资源隐藏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接近里海水域。②出口潜力大。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人口稀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能源需求不大,因而出口潜力巨大。(2)与中亚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定选择。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出口潜力巨大,获得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可以增加我国能源平安的系数,保证能源供应来源的地缘多样化,降低运输成本,获得稳定而丰富的能源供应,也能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因此,加强与中亚的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定选择。3“白金之国”的成因乌兹别克斯坦的“白金”指的是棉花,该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合棉花种植使其成为“白金之国”。(1)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光照足够,光合作用强,当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物质的积累,适合长绒棉的生长。(2)地形:地处图兰平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地形平坦,相宜棉花的生长。(3)水源:阿姆河、锡尔河为当地的棉花种植供应了丰富的浇灌水源。4中亚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大规模垦荒导致。(2)土壤次生盐碱化(盐渍化):不合理浇灌导致。(3)咸海、里海水量削减、水面降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大量引河水浇灌使入湖水量削减导致,危害是含盐量增加、鱼类绝迹、丢失调整气候的功能。(4)气候恶化、降水量削减:沙漠化、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三亚市公立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真题
- 2024年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边际效应理论在经济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天津市儿童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绥化市招聘公益性岗位笔试真题
- 2024年数盾奇安科技公司郑州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甘肃省畜牧兽医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昆明市红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吉安市吉安县大数据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天津市高三高考模拟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黑磷行业销售模式与发展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2025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四川巴中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大兴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年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生物七年级下册新人教版期中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仓库7s管理制度培训
- 2025-2030中国斯特林制冷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 冷库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