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TOC\o"1-2"\h\u20320第1章建筑工程设计概述 371051.1建筑工程设计基本概念 3130471.2建筑工程设计原则与要求 438971.3建筑工程设计流程与阶段划分 44083第2章建筑工程设计准备 570912.1项目前期调研 590512.1.1研究相关政策法规 5198672.1.2分析项目背景及市场需求 513782.1.3调研场地及环境条件 530502.1.4调研建筑功能及使用需求 5149492.2设计任务书编制 5178382.2.1明确设计目标及要求 522642.2.2确定设计范围及阶段 5216872.2.3制定设计进度计划 591392.2.4确定设计团队及职责 517632.3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 5299762.3.1收集建筑及相关专业资料 527202.3.2整理项目前期调研成果 6295062.3.3收集类似项目设计经验 683452.3.4搜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信息 631248第3章建筑方案设计 6173203.1建筑平面布局设计 6137213.1.1设计原则 6167743.1.2设计内容 6201443.2建筑空间设计 6209453.2.1设计原则 6205483.2.2设计内容 6262013.3建筑造型设计 7135643.3.1设计原则 717583.3.2设计内容 718052第4章建筑结构设计 7234534.1结构选型与布置 711204.1.1结构选型 7259494.1.2结构布置 7138934.2结构计算分析 758574.2.1计算模型 8118444.2.2计算方法 8253174.2.3计算结果 885284.3结构构件设计 8110304.3.1设计原则 8288974.3.2设计内容 88093第5章建筑设备设计 9222105.1电气系统设计 9236085.1.1设计原则 9113475.1.2设计内容 9140775.1.3设计要求 942855.2给排水系统设计 956815.2.1设计原则 935675.2.2设计内容 935455.2.3设计要求 1067495.3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10191945.3.1设计原则 1014945.3.2设计内容 10167955.3.3设计要求 104590第6章建筑装饰设计 10317476.1室内装饰设计 10150506.1.1设计原则 1073766.1.2设计内容 1070046.2外立面装饰设计 11293976.2.1设计原则 11287376.2.2设计内容 11135426.3绿色装饰材料应用 1158666.3.1选择原则 11278946.3.2应用范围 1147926.3.3施工要求 115427第7章建筑施工图设计 12123277.1施工图编制概述 12161407.2平面施工图设计 12241387.2.1平面施工图编制原则 1269707.2.2平面施工图内容 12228157.2.3平面施工图设计方法 12131267.3立面施工图设计 12213777.3.1立面施工图编制原则 12266667.3.2立面施工图内容 1314867.3.3立面施工图设计方法 1399767.4剖面施工图设计 13282687.4.1剖面施工图编制原则 1329847.4.2剖面施工图内容 13153227.4.3剖面施工图设计方法 1311141第8章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14214908.1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14194068.2施工进度计划 14190738.3施工平面布置 14119068.4施工技术措施 1426981第9章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15118929.1质量管理体系 15160799.1.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15279289.1.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1526519.1.3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15101589.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5266459.2.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5139949.2.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5206659.2.3施工后期质量控制 1645019.3质量验收与评定 161529.3.1工程质量验收 16170809.3.2工程质量评定 1689769.3.3工程质量整改 1620811第10章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环保 162010210.1安全管理体系 16768410.1.1安全管理目标 163204510.1.2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161976910.1.3安全管理制度 162078210.1.4安全生产预案 162942710.2安全防护措施 17996310.2.1个人防护 17629910.2.2设备防护 172007910.2.3现场防护 171259710.2.4应急救援 171978810.3环境保护措施 173078310.3.1环境保护目标 172161710.3.2环境保护措施 172269610.3.3绿色施工 171274410.3.4环保监测 17935310.4文明施工与绿色施工 1791610.4.1文明施工 172751410.4.2绿色施工 172557310.4.3节能减排 172783510.4.4施工现场美化 17第1章建筑工程设计概述1.1建筑工程设计基本概念建筑工程设计是指在建筑物建造之前,根据使用功能、经济条件、技术要求、美观需求等因素,对建筑物进行系统的构思、规划和表达的过程。它包括建筑物的空间布局、结构形式、材料选择、设备配置等方面的设计工作。建筑工程设计是建筑物的灵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安全、经济和美观。1.2建筑工程设计原则与要求(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设计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保证设计合理、安全、经济、适用。(2)满足使用功能。建筑工程设计应以满足使用功能为前提,充分考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便捷性和灵活性。(3)注重经济性。建筑工程设计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投资预算,力求降低工程造价,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4)体现美观性。建筑工程设计应注重建筑物的外观造型、色彩搭配和景观环境,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5)保证安全可靠。建筑工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消防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6)便于施工与维护。建筑工程设计应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要便于建筑物的日常维护和管理。1.3建筑工程设计流程与阶段划分建筑工程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前期研究。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选址论证等,为设计提供依据。(2)方案设计。根据项目前期研究,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包括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外观造型等。(3)初步设计。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和图纸绘制,形成初步设计文件。(4)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结构、建筑、设备、电气等各专业的施工图纸。(5)施工图审查。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保证符合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6)施工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问题进行解释、修改和补充,保证施工顺利进行。(7)验收与移交。参与工程验收,保证建筑物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移交手续。第2章建筑工程设计准备2.1项目前期调研2.1.1研究相关政策法规对项目所在地的城乡规划、建筑法规、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政策法规进行深入研究,以保证设计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要求。2.1.2分析项目背景及市场需求深入了解项目背景、市场需求、竞争态势,为设计提供依据,保证设计方案符合市场及用户需求。2.1.3调研场地及环境条件对项目场地进行实地踏勘,收集场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等资料,分析场地环境条件对设计的影响。2.1.4调研建筑功能及使用需求与甲方充分沟通,了解建筑功能布局、使用需求、设施设备要求等,为设计提供明确方向。2.2设计任务书编制2.2.1明确设计目标及要求根据项目前期调研成果,明确设计目标、功能要求、技术指标、投资预算等,为设计工作提供指导。2.2.2确定设计范围及阶段划分设计阶段,明确各阶段设计任务及深度要求,保证设计工作有序进行。2.2.3制定设计进度计划根据项目总体进度要求,制定设计进度计划,保证设计工作按期完成。2.2.4确定设计团队及职责组建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设计团队,明确各专业设计人员的职责,保证设计质量。2.3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2.3.1收集建筑及相关专业资料收集建筑设计、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智能化等相关专业资料,为设计提供参考。2.3.2整理项目前期调研成果对项目前期调研成果进行整理,形成系统、清晰的资料,为设计提供依据。2.3.3收集类似项目设计经验收集国内外类似项目的优秀设计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设计提供借鉴。2.3.4搜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信息关注建筑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动态,为设计创新提供支持。第3章建筑方案设计3.1建筑平面布局设计3.1.1设计原则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应遵循功能合理、布局紧凑、空间流畅、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原则。同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3.1.2设计内容(1)功能分区: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合理划分各功能区域,实现动静分离、干湿分离、洁污分离等;(2)交通组织:优化交通流线,保证人行、车行便捷、安全;(3)空间组织:合理布局室内外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4)采光通风: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风,提高室内舒适度;(5)景观设计:结合地形地貌,创造优美的室外景观。3.2建筑空间设计3.2.1设计原则建筑空间设计应遵循人性化、多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创造舒适、美观、实用的空间。3.2.2设计内容(1)室内空间:合理布局室内空间,满足功能需求,注重空间的比例、尺度、材料及色彩运用;(2)公共空间:注重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交流性和趣味性,提升空间品质;(3)室外空间:结合建筑形态,创造具有特色的室外空间,提升整体环境品质;(4)景观节点:设置合理的景观节点,丰富空间层次,提升视觉效果。3.3建筑造型设计3.3.1设计原则建筑造型设计应遵循美观、经济、适用、创新的原则,体现建筑物的功能特点、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3.3.2设计内容(1)形态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环境和地形,确定合适的建筑形态;(2)立面设计:注重立面比例、尺度、材料及色彩搭配,形成富有韵律和美感的建筑外观;(3)细部设计:精心设计建筑细部,提高建筑品质;(4)光影效果:利用光影变化,丰富建筑造型,提升视觉效果;(5)结构设计:结合建筑造型,优化结构布局,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第4章建筑结构设计4.1结构选型与布置4.1.1结构选型根据建筑工程的性质、规模、使用功能及地理环境等条件,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常见的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等。结构选型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受力特点、施工技术、经济性及耐久性等因素。4.1.2结构布置结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受力明确,传力路径简捷;(2)结构体系合理,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3)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美观要求;(4)便于施工和降低成本。4.2结构计算分析4.2.1计算模型根据结构类型、材料功能、荷载分布等因素,建立合适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应包括以下内容:(1)结构体系及构件的几何参数;(2)材料功能参数;(3)荷载作用及分布;(4)边界条件及支撑体系。4.2.2计算方法采用以下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分析:(1)线性分析:适用于线性弹性阶段的结构分析;(2)非线性分析: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等因素;(3)稳定性分析:针对稳定性问题进行计算;(4)动力分析:考虑地震作用、风荷载等动力效应。4.2.3计算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以下分析:(1)内力分析: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2)位移分析:关注结构变形及位移;(3)稳定性分析:评估结构稳定性;(4)动力响应分析:了解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4.3结构构件设计4.3.1设计原则结构构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受力要求:保证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安全可靠;(2)考虑施工方便:便于现场施工及安装;(3)经济合理:在满足安全、适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4)美观协调: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相协调。4.3.2设计内容结构构件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截面尺寸及材料选择;(2)受力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构件的受力状态;(3)配筋设计:根据受力分析,确定钢筋的配置;(4)连接节点设计:保证构件之间的传力可靠;(5)构造措施:考虑施工、安装、检修等因素。第5章建筑设备设计5.1电气系统设计5.1.1设计原则电气系统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与维护的原则。满足建筑功能需求,保证电力供应稳定、安全。5.1.2设计内容(1)负荷计算与配电系统设计;(2)电气设备选型与布置;(3)线路设计与敷设;(4)照明系统设计;(5)防雷与接地设计;(6)电气控制系统设计。5.1.3设计要求(1)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电气设计规范;(2)保证电气设备在额定负荷下正常运行;(3)合理选择电气设备,降低能耗;(4)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5.2给排水系统设计5.2.1设计原则给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安全、卫生、节能、环保、经济、便于施工与维护的原则。满足建筑用水需求,保证给排水设施正常运行。5.2.2设计内容(1)给水系统设计;(2)排水系统设计;(3)消防给水系统设计;(4)中水处理与回用系统设计;(5)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5.2.3设计要求(1)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给排水设计规范;(2)保证给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3)合理设计给排水管道,避免交叉污染;(4)提高给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5.3暖通空调系统设计5.3.1设计原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舒适、经济、便于施工与维护的原则。满足室内环境需求,保证系统运行稳定、高效。5.3.2设计内容(1)热源、冷源设备选型与设计;(2)空调水系统设计;(3)空调风系统设计;(4)供暖系统设计;(5)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设计;(6)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设计。5.3.3设计要求(1)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暖通空调设计规范;(2)合理选择热源、冷源设备,降低能耗;(3)优化系统布局,提高室内环境质量;(4)保证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舒适。第6章建筑装饰设计6.1室内装饰设计6.1.1设计原则室内装饰设计应遵循实用、美观、经济、环保的原则。充分考虑空间功能、用户需求、建筑结构及材料功能等因素,实现室内环境和谐统一。6.1.2设计内容(1)空间布局:根据建筑空间功能,合理划分区域,充分考虑人流、通风、采光等因素。(2)界面设计:包括墙面、地面、顶面等界面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色彩及图案。(3)家具与陈设:结合空间尺寸及功能,选择合适的家具及陈设,提高空间使用效率。(4)照明设计:合理配置室内照明,营造舒适的光环境。(5)色彩搭配:遵循色彩学原理,创造和谐、温馨的室内氛围。6.2外立面装饰设计6.2.1设计原则外立面装饰设计应注重建筑物的整体形象、风格及与环境的关系。同时考虑材料功能、施工工艺及经济性。6.2.2设计内容(1)建筑形象:根据建筑功能及地域文化,塑造独特的建筑形象。(2)材料选择:选用适合外立面装饰的材料,如玻璃、石材、金属板等。(3)色彩与纹理:合理搭配色彩和纹理,丰富建筑视觉效果。(4)细部设计:关注建筑物的细部处理,提高外立面装饰品质。6.3绿色装饰材料应用6.3.1选择原则绿色装饰材料应具备环保、健康、安全、节能等特点。在选择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无毒无害:材料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危害。(2)节能降耗:材料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循环利用:材料可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6.3.2应用范围绿色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工程,包括墙面、地面、天花、家具等。6.3.3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绿色装饰材料的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材料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第7章建筑施工图设计7.1施工图编制概述施工图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是将设计方案具体化、技术化、图形化的过程。施工图编制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工程实际,保证图纸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本章主要介绍施工图编制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7.2平面施工图设计7.2.1平面施工图编制原则(1)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2)清晰表达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和设施;(3)合理布局,便于施工和安装;(4)明确表示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和做法。7.2.2平面施工图内容(1)建筑平面布置图;(2)建筑平面尺寸及轴线;(3)墙体、柱子、门窗、楼梯等建筑构件的详细尺寸和位置;(4)室内外地面、屋面、楼板等构造做法;(5)建筑设备、管道、电气等安装位置和线路走向。7.2.3平面施工图设计方法(1)根据设计方案,绘制建筑平面布置图;(2)标注建筑平面尺寸、轴线,明确建筑构件位置;(3)细化墙体、柱子、门窗、楼梯等建筑构件的尺寸和做法;(4)表示室内外地面、屋面、楼板等构造做法;(5)标注建筑设备、管道、电气等安装位置和线路走向。7.3立面施工图设计7.3.1立面施工图编制原则(1)反映建筑物的外貌、体型和比例关系;(2)明确表示建筑构件、装饰元素的尺寸和位置;(3)标注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等关键尺寸;(4)体现建筑物的风格和特点。7.3.2立面施工图内容(1)建筑立面布置图;(2)建筑立面尺寸及比例;(3)墙体、柱子、门窗、屋面等建筑构件的详细尺寸和位置;(4)装饰元素、线条、色彩等设计要求;(5)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等关键尺寸。7.3.3立面施工图设计方法(1)根据设计方案,绘制建筑立面布置图;(2)标注建筑立面尺寸、比例,明确建筑构件位置;(3)细化墙体、柱子、门窗、屋面等建筑构件的尺寸和做法;(4)表示装饰元素、线条、色彩等设计要求;(5)标注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等关键尺寸。7.4剖面施工图设计7.4.1剖面施工图编制原则(1)清晰展示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构造;(2)明确表示建筑构件、设施等的尺寸和位置;(3)体现建筑物的空间效果和功能布局;(4)便于施工和安装。7.4.2剖面施工图内容(1)建筑剖面布置图;(2)建筑剖面尺寸及比例;(3)墙体、楼板、屋面、楼梯等建筑构件的详细尺寸和位置;(4)室内外高差、空间高度等关键尺寸;(5)建筑设备、管道、电气等安装位置和线路走向。7.4.3剖面施工图设计方法(1)根据设计方案,绘制建筑剖面布置图;(2)标注建筑剖面尺寸、比例,明确建筑构件位置;(3)细化墙体、楼板、屋面、楼梯等建筑构件的尺寸和做法;(4)表示室内外高差、空间高度等关键尺寸;(5)标注建筑设备、管道、电气等安装位置和线路走向。第8章建筑施工组织设计8.1施工组织设计概述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环,其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资源配备及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旨在实现高效、有序的施工现场管理。8.2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和劳动力、材料、设备等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和规划。施工进度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降低施工成本;(3)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施工效率;(4)考虑季节性、节假日等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8.3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材料堆放、设备布置、运输线路等进行合理规划。施工平面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2)合理利用空间,降低施工成本;(3)便于施工管理和施工操作;(4)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8.4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2)施工方法: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3)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4)施工安全措施:制定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安全的发生;(5)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和环境影响;(6)季节性施工措施:针对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通过以上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第9章建筑施工质量控制9.1质量管理体系9.1.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特点,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形成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应涵盖设计、施工、采购、验收等各个环节。9.1.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需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各级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同时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9.1.3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等方式,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价,发觉问题及时整改,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9.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9.2.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1)组织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了解工程质量要求。(2)严格审查施工图纸,保证图纸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3)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施工质量。9.2.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2)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实行重点监控,设置质量控制点。(3)加强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验收,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4)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9.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