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专项突破练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专项突破练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专项突破练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专项突破练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专项突破练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单元专项突破练(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读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1.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④C.甲—②,乙—④D.甲—①,乙—③【解析】1选B,2选B。第1题,本题考查风带的分布规律。依据纬度位置和风向推断,①②③④四个近地面风带分别是东北信风带、北半球盛行西风带、东南信风带、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据此分析②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第2题,由图分析,图中乙处南部形成极锋,甲乙之间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结合图中方向,甲是南半球的信风带,应是东南信风带,对应③。乙是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对应④。读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推断,正确的是 ()A.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季风影响下温柔潮湿B.b季风影响下高温干燥C.此季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D.此季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解析】3选D,4选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东南风,b为西南风;a是东亚地区的夏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此时亚欧大陆升温速度快,气温较同纬度海洋上高,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中心,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b是南亚地区的夏季风,此时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第4题,此季节为我国夏季,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2024·北京高二检测)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5.图示气候类型中,受气压带风带交替限制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6.造成以下各组气候类型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西岸两种气候类型——洋流性质不同B.两种亚热带气候类型——大气环流形式不同C.三种温带气候类型——季风环流形式不同D.两种季风气候类型——海陆位置不同【解析】5选D,6选B。第5题,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带的限制,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限制。第6题,大陆西岸两种气候类型是因为纬度不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不同形成的;两种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别是由季风环流、三圈环流形成,大气环流形式不同是差异的本因;三种温带气候类型分别分布于大陆的东、中、西部,是因为大气环流形式不同形成的;两种季风气候类型是因为纬度不同、热量不同形成的,本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观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肯定差异。读图,回答7、8题。7.三个气象观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8.三个观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缘由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C.盛行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解析】7选D,8选A。第7题,由图中三个观测站的气温最热月为1月,最冷月均温大于15℃可知,三个观测站应位于南半球的热带。从降水季节改变明显,且高温与多雨同期,可推断三地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第8题,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限制,降水较多。读图,回答9、10题。9.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10.该气压系统限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A.阴冷潮湿 B.晴朗干燥C.高温多雨 D.阴雨绵绵【解析】9选A,10选B。第9题,近地面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垂直气流呈下降运动,应为北半球高压中心。第10题,高气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形成晴朗天气。(2024·北京高二检测)下图为2024年11月某日某时的天气图。图中的城市为呼和浩特、杭州、成都、沈阳。读图,完成11、12题。11.推想最可能符合该日北京天气状况的是 ()12.将来两日内 ()A.杭州市民可前往西湖欣赏“断桥残雪”B.呼和浩特市市民出行需防大风天气C.沈阳郊区农夫冬灌防止棉花被冻伤D.成都市民需做好抵挡寒潮来袭的打算【解析】11选A,12选B。第11题,依据图中锋面气旋结构图可知,北京受暖气团的影响,出现降水的可能性较小,结合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北京此时吹西北风,此时为11月,是秋季,温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在0℃以下。第12题,图中冷锋向南运动,将来两日内可能过境呼和浩特,但应当未影响到杭州地区,杭州出现降雪的可能性小,但冷锋经过呼和浩特,会带来降温、大风天气,因此呼和浩特市市民出行需防大风天气;城市郊区一般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种植,棉花种植较少(另外,东北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小,并且棉花一般在秋季收获,春季播种,冬季地里并无棉花),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受北部山地的阻挡,很少遭遇寒潮的侵袭(且两日内北方冷空气影响到成都旁边的可能性小)。炸弹气旋是指在中高纬度短时间内猛烈发展的气旋,其中心气压24小时内下降幅度达24hPa。2019年3月13日美国中部又遭遇炸弹气旋攻击,这是美国今年第313.下列四图所示天气系统与美国中部出现的炸弹气旋相符的是 ()14.受本次炸弹气旋影响,美国中部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沙尘漫天 B.风和日丽C.狂风暴雪 D.连绵阴雨【解析】13选B,14选C。第13题,炸弹气旋近地面的气流方向为由四周向中心辐合,据选项中的图可知,A、C近地面的气流方向均为由中心向四周辐散;美国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流淌方向为逆时针辐合。第14题,据材料可知,炸弹气旋是指在中高纬度短时间内猛烈发展的气旋,中心气流急剧上升,一般会造成降水天气;气旋气流上升运动,会带来阴雨天气;此时是3月,在美国中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造成来自南部海洋的暖气团急剧上升,会造成狂风暴雪天气;炸弹气旋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幅度达24hPa,天气改变猛烈,持续时间短,不会出现连绵阴雨的状况。二、非选择题(共44分)15.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4分)(1)A地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的成因是。

(2)B地的气候特点是,其气候的成因是。

(3)N地此时受带限制,降水较(填“多”或“少”)。

(4)此时M地盛行风,气候特征是。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缘由是。

(5)M、N两地纬度位置接近,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地的。

【解析】第(1)题,A地位于北纬40°~60°的大陆西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限制。第(2)题,B地位于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中部,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限制,故终年燥热干燥。第(3)题,N地地处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压带限制,降水较少。第(4)题,北半球夏季M地盛行东南风,气候特点为高温多雨;东亚季风的形成缘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第(5)题,M、N两地尽管纬度位置接近,但由于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N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限制,而M地受冬、夏季风的交替限制),故气候类型不同。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限制(2)终年燥热干燥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限制(3)副热带高压少(4)夏季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5)大气环流不同16.读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和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温改变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左图所示天气系统是,推断理由是。

(2)右图所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温改变的曲线是(填序号)。

(3)左图甲、乙、丙三地气温最高的是,乙地天气状况。

(4)试举出左图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例子(列举1个)。

【解析】第(1)题,左图所示天气系统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是冷锋,推断理由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第(2)题,右图所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温改变的曲线是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